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与母亲亲职压力之间的关系,为抽动障碍学龄期儿童的科学干预提供数据。方法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亲职压力简表(PSI—SF)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83例学龄期抽动障碍患儿与佛山市某小学91名正常儿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学龄期抽动障碍组儿童的行为问题多于正常对照组(t=-9.06,P<0.01);抽动障碍组儿童母亲亲职压力总分、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是-4.52,-3.66,-2.07,-5.15,P值均<0.05);男童行为问题总分、分裂性、抑郁、体诉、社交退缩与亲职困扰分量表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0.23,0.18,0.22,0.20,P值均<0.05),女童行为问题总分、抑郁、社交退缩、体诉、多动、残忍与亲子互动失调分量表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0.51,0.42,0.43,0.29,0.30,0.28,P值均<0.05)。结论学龄期抽动障碍儿童比正常儿童行为问题多,交际能力较差,病例组母亲普遍存在较高水平的亲职压力。母亲感受到的亲职困扰越多,男童出现内向性行为问题越多;而亲子互动功能失调与女童行为问题的出现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ourette综合征(TS)儿童学龄期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综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150例6~11岁TS儿童和216例对照组儿童的行为特征进行评定,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TS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风险较对照组大(OR=7.246),发生ADHD的危险性是对照组儿童的5.273倍。在行为因子异常方面,TS男童易发生分裂样、社交退缩、强迫性、多动和违纪(OR值分别为1.812,3.596,3.718,3.394,3.202),而TS女童易发生体诉、分裂样强迫和抑郁问题(OR值分别为1.268,5.679,3.6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症状严重程度及患病时间影响TS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OR=6.785,3.906)。结论 TS儿童学龄期发生行为问题及患ADHD的风险较高。积极控制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有利于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了解我国学龄儿童性别角色认知现状及其与个体身心健康的关系,为性别认同教育、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及成人期生殖健康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武汉市1所小学三~五年级269名学生进行儿童性别角色认同问卷和CBCL儿童行为量表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级儿童性别偏好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551,P=0.002),不同年级男童性别偏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00,P=0.013).性别满意度与儿童内、外向行为问题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65,-0.53,P值均<0.01);性别典型性与外向行为问题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17,P<0.05);性别认同总分与儿童内、外向行为问题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32,-0.36,P值均<0.05).结论 三~五年级儿童总体性别认同程度较高,儿童的性别满意度、性别角色认同程度与儿童身心健康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泛性焦虑在学龄前儿童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与行为问题和母亲焦虑的关系.方法 于2015年4至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太原市城区具有代表性的三所幼儿园中969例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编制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全部样本中检出广泛性焦虑阳性者124例(12.8%),其中男孩占14.5% (73/504),女孩占11.0% (51/465),性别(x2=2.452,P=0.117)和班级(x2=3.763,P=0.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焦虑组母亲焦虑得分明显高于非焦虑组(t=5.209,P=0.001);焦虑组口吃、遗尿、尿频、交流差、抽动症状、多动、咬指甲/吸吮手指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非焦虑组,且在后五种行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932、37.394、14.882、15.116、4.945,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尿频、交流差以及母亲焦虑得分与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关系最为密切(x2值分别为9.758、21.700、21.555,均P<0.01).结论 广泛性焦虑在学龄前儿童中较常见,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与母亲焦虑密切有关,患有广泛性焦虑的学龄前儿童常常表现为行为问题,且尿频和交流差在广泛性焦虑的学龄前儿童中最常见.因此,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早期识别、对父母进行心理养育咨询可以对儿童焦虑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5.
探讨合肥地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为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合肥市农村和城市地区共抽取8所幼儿园2 40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采用自编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采用Conners父母用量表收集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情况.结果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9.40%(467/2 407).心理行为问题各子项目均有检出,其中学习问题和心身问题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0.51%,9.31%,品行异常检出率为3.49%,多动异常检出率为2.83%.农村地区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城市地区(x2=44.35,P<0.01),男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女童(x2=155.18,P<0.01).结论 合肥地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与国内其他地区相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学龄前期儿童行为问题综合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冬梅  杨良政  李玲  冯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21-3523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儿童气质量表、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及自编的儿童心理卫生量表,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南市3所幼儿园各1个小班共97人为研究对象,同时抽取同一幼儿园另1个小班共110人作为对照。采用儿童气质特点养育指导、感觉统合训练等方法对研究组进行为期3年的综合干预,前瞻性观察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结果:3年后干预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59%,与干预前检出率(16.49%)及对照组(16.1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学龄前期儿童进行早期综合性干预有助于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抽动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为合理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神经门诊就诊的69名抽动障碍(TD)儿童作为病例组,并按性别与年龄匹配同期69名非TD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量表41项(SCARED-41)、长处和困难问卷(SDQ-25)及儿童抑郁量表10项(CDI-10)等,分析TD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结果 TD组与对照儿童组SCARED-41总分、SDQ-25总分及SDQ-25困难部分、CDI-10总分分别为(22.1±12.5,13.3±12.3)(21.1±6.0,15.9±3.4)(15.6±6.3,9.3±3.6)(3.7±2.9,2.6±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Z值分别为3.8,13.9,6.9,-2.6,P值均<0.05)。对TD组儿童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学历大学本科对SDQ-25情绪症状、大学专科对SDQ-25亲社会行为(B值分别为-2.20,2.14),父母管教态度宽松对SCARED-4...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非故意伤害发生的相关性,为有针对性开展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9-10月采用分层整群方法抽取合肥市8所幼儿园2 062名3~6岁儿童及其家长,采用自编问卷收集儿童过去1年非故意伤害的发生情况,采用Conners量表父母问卷(PSQ)对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进行调查.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sperger综合征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心理干预和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短型亲职压力量表对81例Asperger综合征儿童母亲及157例正常儿童母亲进行调查,同时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81例Asperger综合征儿童进行智力与行为评估。【结果】Asperger综合征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母亲(P0.001)。单因素分析:不同儿童性别、家庭结构、家庭人均月收入,Asperger综合征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亲职压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与儿童的社会能力呈负相关(r分别为-0.348-、0.272-0、.305-0、.356,P0.01),与儿童的问题行为呈正相关(r分别为0.658、0.516、0.572、0.668,P0.01)。【结论】Asperger综合征儿童母亲亲职压力显著高于正常水平,提高儿童社会能力和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可降低母亲亲职压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焦虑的发病特点,探讨学龄前儿童焦虑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和"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对抽取的970例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基本情况、行为问题、近3个月的焦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①970例学龄前儿童总焦虑阳性检出率高(15.2%),各焦虑维度的阳性检出率为5.7%~25.6%,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为分离性焦虑(25.6%)、强迫冲动障碍(24.5%、广泛性焦虑(14.4%)、躯体伤害恐惧(6.0%)和社交恐惧(5.7%),躯体伤害恐惧在不同性别中的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女孩多于男孩(χ2=8.482,P<0.01);其他焦虑阳性检出率的性别差异均不显著(均P>0.05);②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阳性检出率高,其中排在前3位的行为问题分别为咬指甲(17.3%)、多动(16.5%)、遗尿(8.4%);③学前儿童焦虑与口吃(χ2=6.471,P<0.05)、遗尿(χ2=6.251,P<0.05)、尿频(χ2=12.320,P<0.05)、交流差(χ2=22.655,P<0.05)、抽动(χ2=5.845,P<0.05)、多动(χ2=8.040,P<0.05)和咬指甲(χ2=6.220,P<0.05)这些常见行为问题关系密切.结论 学龄前儿童焦虑与行为问题较为普遍,通过对儿童外在行为问题的早期识别,有助于发现儿童内在的焦虑,及时进行相应的干预,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亲职压力差异,探讨ADHD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亲职压力之间的关系,为ADHD儿童的科学干预提供数据. [方法] 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亲职压力简表(PSI-SF)对92例ADHD患儿与124例正常儿童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探讨ADHD儿童CBCL及PSI-SF结果的相关性. [结果] ADHD组儿童的行为问题多于正常对照组(P<0.01);ADHD儿童父母亲职压力总分、亲职困扰分量表分、亲子互动失调分量表分、困难儿童分量表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1),并且与其行为问题呈正相关(P<0.01). [结论] ADHD儿童比正常儿童行为问题多,ADHD儿童父母普遍存在较高水平的亲职压力,ADHD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亲职压力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抽动障碍(TD)儿童与正常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差异,探讨不同类型TD儿童父母亲职压力的差异,为TD儿童的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亲职压力简表(PSI-SF)对103例TD患儿父母与110例正常儿童父母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类型TD儿童父母PSI-SF各得分差异。结果 TD儿童父母亲职压力总分为91.54±21.82,达到亲职压力量表阳性结果(高于90分)的有84例,占81.55%。不同类型TD儿童父母亲职压力特点不同:短暂性抽动障碍(TTD)儿童父母亲职压力总分、亲职困扰分量表分、亲子互动失调(PCDI)分量表得分与正常儿童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困难儿童得分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抽动障碍(CTD)及Tourette's综合征(TS)儿童父母亲职压力特点类似,其总分、亲职困扰、亲子互动失调分量表分以及困难儿童分量表分均高于正常儿童父母(P<0.05)。结论 TTD儿童父母亲职压力水平较低,主要压力源为患儿的特质和行为问题。与前者对比,CTD及Tourette's 综合征儿童父母普遍存在较高水平的亲职压力,主要压力源为困难儿童及亲子互动失调方面,需针对不同类型TD进行个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分析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饮食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减少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对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分型,应用食物频率间卷(FFQ)调查各营养素摄入状况,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及逐步回归分析研究行为问题与营养素摄入状况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分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01,P<0.05),男童主要以A型行为问题为主(53.37%),女童主要以N型行为问题为主(44.87%).行为问题组儿童能量、蛋白质、脂肪、胆固醇、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P、Se摄入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2,-2.10,-2.29,-2.48,-3.16,-2.01,-2.02,-1.96,-2.08,P值均<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Se、维生素C与A型行为问题有关(F=4.84,P=0.01);分娩方式与N型行为问题有关(F=6.00,P=0.02);分娩方式、维生素A与M型行为问题有关(F=6.97,P=0.00);分娩方式、Cu、维生素A与总行为问题有关(F=5.47,P=0.00).结论 营养素摄入与儿童行为问题有关,纠正行为问题儿童营养失衡可能对改善行为问题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典型发育(TD)儿童母亲的焦虑状况,探索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其母亲焦虑水平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临床诊断招募55名6~12岁智商≥70的ASD儿童及74名TD儿童,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估入组儿童母亲的焦虑情况,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评估两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表现。结果 ASD儿童组母亲状态焦虑得分与特质焦虑得分高于TD组母亲(t=5.272、4.484、P<0.05),ASD儿童SDQ困难总分及多动/注意力缺陷、情绪症状、同伴交往问题及品行问题因子得分高于TD组儿童(t=10.791、7.482、4.295、12.925、3.544),亲社会行为因子分(t=5.084)低于TD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混杂因素后,ASD组母亲状态、特质焦虑得分与儿童困难总分 [S-AI: β=0.83 (95%CI: 0.19~1.46); T-AI: β=0.60 (95%CI: 0.05~1.14)]、情绪症状 [S-AI: β=2.28 (95%CI:0.72~3.84); T-AI: β=2.04 (95%CI: 0.74~3.33)]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TD组母亲状态焦虑得分与儿童困难总分 [β=0.50 (95%CI: 0.03~0.96)]、品行问题 [β=1.74 (95%CI: 0.19~3.30)]存在正相关关系;特质焦虑得分与品行问题 [β=1.54 (95%CI: 0.09~3.00)]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ASD儿童母亲比TD儿童母亲更容易出现焦虑。其中ASD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与儿童情绪问题有关,TD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与儿童品行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北京市6~8岁小学一年级儿童睡眠现状,探索母亲教养压力与儿童睡眠之间的关系,为减少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北京儿童生长与健康队列(PROC)的参与者开展线上调查。由家长完成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和父母教养压力问卷(PSI-SF),纳入同时完成两份问卷且父母教养压力问卷由母亲回答的1 136对小学一年级学龄儿童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母亲教养压力与儿童睡眠之间的关联。  结果  小学一年级学生睡眠问题发生率为78.52%,有睡眠问题儿童的母亲教养压力问卷得分(86.66±17.31)高于无睡眠问题儿童的母亲(78.59±17.75)(t=6.42,P < 0.01)。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没有教养压力的母亲相比,母亲有教养压力时儿童存在睡眠问题的风险增加(OR=2.52,95%CI=1.55~4.11,P < 0.01);在以PSI-SF中3个维度为自变量进一步分析时,结果显示, 相比母亲在育儿压力、困难儿童2个维度没有压力的小学生,母亲有压力的小学生存在睡眠问题的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1.66,1.76,P值均 < 0.05)。  结论  小学一年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为母亲提供心理支持以减少母亲教养压力的发生,可以减少儿童睡眠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现况调查了解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分布状况,运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总体现患率为9.19%,其中男性为11.76%,女性为6.59%,男∶女=1.7∶1,农村∶城区=2.84∶1,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总体构成为"A行为""N行为""M行为",其中男性儿童为"A行为""M行为""N行为",女性儿童则为"N行为""M行为""A行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单亲家庭呈正相关,而与父母对儿童教育所花精力及对儿童采取说理沟通教育方式呈负相关。【结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年龄和家庭环境因素相关联,构建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的"家庭、学校、社会"支持系统,是保障少年儿童行为健康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学龄期儿童哮喘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随访92例学龄期哮喘患儿,应用自编的一般状况问卷及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调查其行为问题状况。并以相同数量及性别的同年龄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进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调查。 【结果】 50例学龄期哮喘男生中,22例(44.0%)存在行为问题,其中 19例(38.0%)存在违纪行为,15例(30.00%)存在神经症行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42例学龄期哮喘女生中,17例(40.48%)存在行为问题,其中15例(35.71%)存在神经症行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女生(P均<0.05),而违纪行为和对照组女生无差异(χ2=0.454,P均>0.50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加重学龄期哮喘患儿行为问题的因素有:患儿年龄、发病持续时间、年平均发作次数、年平均发作天数、总复发次数、体重与年龄比、静脉使用激素的天数及静脉使用激素的总量。减轻学龄期哮喘患儿行为问题的因素有:首次发病年龄、患儿坚持学习与应学习时间比例及一天平均户外活动时间。 【结论】 学龄期哮喘儿童均存在比较严重的行为问题,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TicDisorder,TD)儿童的父母教育子女方式的特点及其与TD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选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分别对32例TD及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TD儿童的父母在PLOC量表中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LOC的某些因素与TD儿童行为问题存在相关关系。结论:TD儿童的父母教育子女方式方面存在问题,并与TD儿童行为问题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