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精子各项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103例不育男性患者,检测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以及精液pH值、液化时间、精液的体积、精子密度、活力和正常形态率,并按照是否感染解脲支原体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精液的各项参数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解脲支原体感染阴性组比较,阳性组的患者的精液密度、活力和正常形态率显著降低,精液液化时间显著增长(P0.05),而两组患者的精液的pH值和精液体积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会影响精液液化时间、精子浓度、活力和正常形态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应引起临床医生和孕前检查的夫妇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性科学》2015,(8):90-92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感染不育男性与精子活率、抗精子抗体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近3年来就诊于我院的患者180例:其中60例男性不育且既往或正患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其中60例男性不育且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B组);其中38例已生育健康男性作为对照(C组)。采用精子微生物动静态图象检测系统(Computer-aided sperm analysis,CASA)检测精液的基本参数;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抗精子抗体;结果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与B组之间在抗精子抗体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C组之间在精子活力、精子活率、抗精子抗体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之间在精子活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知:泌尿生殖道感染不育男性与精子活力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泌尿生殖道感染不育男性与精子活率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泌尿生殖道感染不育男性与抗精子抗体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不育男性与精子活率、抗精子抗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具体的病理病因机制尚未探讨,以期后期更加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门诊就诊不育男性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良生活习惯、特殊工作环境、泌尿系统炎症感染与精子质量参数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院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510例,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及试剂盒对精液液化时间、p H值、精液浓度、精子活率活力、精子形态和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按照BMI标准分组后显示低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重度肥胖组在精子浓度、精子活率、精子正常形态率、精子DFI指数方面与标准体重组比较均有降低或升高的趋势,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熬夜)和某些特殊职业(高温、辐射和挥发性化学物质)及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感染等因素对精液质量下降影响较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别组在精液液化时间、精液量及精液p H方面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指数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特殊职业及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感染等因素可引起精子质量多项参数改变,是影响男性精液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该研究为男性不育症发生机制的探索及诊治方向的判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I比值(ApoB/ApoA-I)和精子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受试者(24例男性不育患者,22名正常生育力男性)进行精子质量评估,包括精液量、pH以及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率和正常形态精子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受试者血清ApoB和ApoA-I水平;比较健康组与不育组精子质量和ApoB/ApoA-I水平;Spearman法分析不育组内ApoB/ApoA-I与精子质量的相关性。结果不育男性精子浓度、总活力、正常形态精子率和前向运动精子率均低于健康男性(P<0.001),但ApoB/ApoA-I比值高于健康男性(P<0.05);ApoB/ApoA-I与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率和正常形态精子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ApoB/ApoA-I比值升高与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质量受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与精液常规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96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DFI的相关性。结果:不育组前向运动率、总活动率及正常形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子体积、密度及各年龄组精液常规参数、D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FI与精子密度、总活动率及正常形态率呈负相关(r=-0.135,P=0.002;r=-0.125,P=0.034;r=-0.136,P=0.003);与前向运动率无相关性(r=-0.072,P=0.063)。结论: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与精液常规参数呈负相关,检测精子DNA碎片可为评估精液质量和男性生育能力提供参考,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朱秀珍  杨磊  张勃  李志尊 《中国性科学》2006,15(1):17-17,19
解脲支原体(UU),是人类生殖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可引起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研究表明,生殖系统感染是造成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由于生殖系统感染可导致男性患者的精液质量下降,女性患者的生殖道不通畅,使女性孕育能力的下降。本文采用培养法,对不育男性精液和女性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做UU培养,并做精液常规分析,探讨UU感染对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的影响。1资料来源和方法1.1资料来源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不育不孕门诊接待患者336对夫妻,年龄23~42岁,不育不孕史2年~10年,其中继发不孕30例。1.2标本采集受检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UU)感染泌尿生殖器后是否会引起射出精液细胞的异常凋亡,精液细胞凋亡与精液质量的关系,感染部位及炎症程度与精液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而分析解脲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器后所致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如何?探讨射出精液细胞凋亡增高是否解脲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器后引起男性不育的一个机制环节。方法:用TUNEL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荧光素末端标记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19例泌尿生殖器UU感染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结果:解脲支原体感染组中,不育患(UUif)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生育力正常(UUf)。精子活动度和精子细胞数均与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解脲支原体感染组(UU )的凋亡率比正常对照组(UU-)高。解脲支原体感染组中,前列腺炎组(UUp)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比单纯尿道炎组(UUur)高。结论:男性不育与射出精液细胞凋亡有关,后与精液质量下降有关。解脲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器后引起射出精液细胞凋亡可能是UU感染所致男性不育的一个发病机制环节,UU所致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可能通过改变精液质量从而引起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育男性感染生殖支原体(MG)与精液质量检测的结果,以探讨感染MG对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与遗传研究所就诊的383例确诊为不育的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G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54)与未感染组(n=329)。使用核酸扩增试验检测精液中MG RNA;根据《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操作,检测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NR)、精子总活力及精子形态;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精子高DNA可染性指数(HDS)。结果感染组PR及精子总活力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头部缺陷精子百分率、颈部及中段缺陷精子百分率、尾部缺陷精子百分率、畸形精子指数(TZI)及精子畸形指数(S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FI及H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MG会显著降低不育男性的精子活力,对其他精液参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支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支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的状况。方法对357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不育症组)与48例有正常生育能力的男性(正常对照组)的精液质量及支原体感染状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不育组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单项感染率分别为31.9%和13.7%,混合感染率为7.5%,总感染率为53.2%,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不育组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a级和b级精子活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液化时间、精子畸形率、白细胞数/高倍视野(H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控制支原体感染后,其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a级和b级精子活力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而液化时间、精子畸形率、白细胞数/HP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支原体感染可使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下降,控制感染后可提高患者的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子常规参数及形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12月于我院就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72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男性100例为对照组。采用WLJY-9000型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检测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形态学参数,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法(SCD)分析精子DNA完整性。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检测指标差异。将观察组进一步划分为少精症组(n=16)、弱精症组(n=33)、白细胞精子症组(n=23),对比各小组检测指标的差异。分析观察组中精子DNA完整性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占比、正常形态精子占比、精子DNA完整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精症组精子浓度最低,弱精症组精子存活率最低,白细胞精子症组前向运动精子占比及正常形态精子占比最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子DNA完整性与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占比、正常形态精子占比均呈正相关(r=0.398、0.304、0.662、0.404,P均0.01)。结论:不孕症男性精子DNA完整性、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占比、正常形态精子占比均明显下降,且精子DNA完整性与后4项观察指标均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太原市男性精液质量状况,探索年龄、禁欲时间与男性精液质量参数正常检出率的关联性。方法 整群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生殖科收取的5 876例进行精液常规检测的男性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的精液质量参数,根据年龄、禁欲时间分组,比较各组的精液质量参数。结果 5 876例研究对象中,精液质量参数存在一项或多项异常者占57.84%(3 393/5 876),其中前向运动精子率异常检出率最高(37.01%);无精子症占3.36%(197/5 876)。随年龄增长,精液量正常率先升高后降低,精子总数正常率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禁欲时间的延长,精液量正常率、精子密度正常率、精子总数正常率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太原市男性精液质量尚可,前向运动精子率异常是该地区男性精液质量异常的主要表现。年龄、禁欲时间对男性精液质量参数正常检出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性科学》2015,(9):94-96
目的:回顾性分析79例人工授精中男性HBV携带者的精液质量及妊娠结局,了解乙肝病毒对男性精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79例男性HBV感染患者的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年限、BMI、男方精液量、液化时间、活率、前向运动精子活率、畸形率;女方妊娠率及流产率进行分析。结果:乙肝组液化时间、a级精子比率、前向运动精子比率、精子畸形率、妊娠率及流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男性乙肝携带者的精子质量无明显降低,有可能通过HBV对精子DNA的整合,对精子染色体和胚胎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实验室的精液参数分布,为监测实验室精液分析准确性提供新的质量控制评估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020年广东省生殖医院人类精子库捐精志愿者的精液分析结果,统计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力及精子正常形态率等精液参数的百分位数,并与《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以下简称WHO 5^(th))公布的源自性伴侣在停止使用避孕措施后12个月内怀孕的男性的精液参数值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纳入4 761例捐精志愿者,年龄22~45岁,中位年龄25岁;精液量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的各个百分位数与WHO 5^(th)分布比较一致,说明本实验室精液量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较高;精子浓度和精子正常形态率的各个百分位数与WHO 5^(th)相比较,在第75个百分位数之后一致性较差,说明本实验室在精子浓度或精子正常形态率较高时,精子浓度及精子正常形态率的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偏差,需要进一步改进。结论 精液参数分布能在一定程度上监测实验室内精液分析的准确性,并通过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来寻找问题的根源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甘油三酯异常对男性血清生殖激素、精液参数和微量元素的影响,探讨甘油三酯异常导致男性不育的病因。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在6家医院不育门诊就诊的1 126例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分析精液参数,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生殖激素浓度;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精浆铬、铜、铁、铅、硒和锌水平。结果 高甘油三酯血症组精液量异常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甘油三酯异常组精液量和精子总数降低,血清睾酮浓度降低,精浆硒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油三酯水平异常男性生殖内分泌紊乱、精液量和精子总数下降、精浆硒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患者主要为单纯性Uu感染、Uu和Mh混合感染次之,单纯感染Mh则较少。有观点认为支原体感染抑制了精子活动和改变精子形态,亦有观点认为支原体感染是改变了精液参数的精子密度和活动力,目前仍未有确切的定论。本文就近年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异常情况。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系统对414例不育男性精液进行分析。质量测定指标包括:精液量、液化时间、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动率、精子形态等。结果:精液正常者116例,占28.02%;异常者298例,占71.98%。结论:精液异常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体脂率(BFP)对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诊治的128例继发性不育男性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BFP将其分为A组(BFP<15%,n=40)、B组(15%≤BFP<20%,n=46)、C组(BFP≥20%,n=42),比较三组患者精液质量参数及体外受精结局(受精率、优质胚胎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BFP与精液质量参数及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B组精子前向运动率、精子浓度、精液量高于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精子前向运动率、精子浓度、精液量较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高于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较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BFP与精液量呈负相关(P<0.05),BFP与精子浓度、精子前向运动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无相关性(P>0.05);精子浓度、BFP、精液量是受精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精子浓度、BFP是优质胚胎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BFP与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及体外受精结局相关,体脂率过高或过低均会对精液质量及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产生不良影响,由此说明控制体脂含量能够改善精子质量及受精结局,恢复男性生殖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精子症对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后周期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分析在本中心行IUI男性患者的精液检查结果,根据WHO推荐方法对185例男性患者的精液质量进行分析,采用联苯胺染色法检测精液白细胞浓度,并将患者分为白细胞精子症不育患者组(白细胞浓度>1×10~6/m L,n=33)和精液白细胞正常不育患者组(白细胞浓度≤1×10~6/m L,n=152)。比较两组间的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正常形态率、处理前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精子DNA碎片指数、周期临床妊娠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白细胞精子症不育组行IUI共47个周期,白细胞正常不育组行IUI共279个周期。两组间精液量、精子浓度、处理前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精子正常形态率方面,白细胞精子症患者不育组低于白细胞正常不育患者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NA碎片指数方面,白细胞精子症患者不育组临床妊娠率高于白细胞正常不育患者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临床妊娠率数据中,我们发现白细胞精子症患者不育组与白细胞正常不育患者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虽然白细胞精子症会影响精子的正常形态、精子存活率以及DNA碎片指数,但是白细胞精子症不影响IUI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解脲支原体(UU)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它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无细胞壁结构,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独立生长的最小原核细胞微生物。在临床表现症状为尿道刺痒、烧灼和排尿困难,尿道口红肿等。大量研究表明,支原体感染与不育有密切关系。Gnarpe首先提出UU感染与不育有关。项裕财等报道不育夫妇UU阳性率高达35.9%。1.UU感染可引起抗精子抗体(AsAb)Softer等报道UU感染的不育男性精液中AsAb明显高于非感染者,UU感染破坏了血睾屏障,导致精子自身免疫。支原体感染或损伤都具有引起自身抗体作用,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抗原可直接或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中,精子参数对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精液优化处理回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邢台市第三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UI的236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精液回收率分为三组:低回收率组(≤30%),中回收率组(31%~50%)组,高回收率(≥51%)组,分析影响回收率的精液参数,并分别按不同精液体积、精子浓度、精子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分低、中、高三组,分析对精子优化回收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回收率组男性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回收率组的精液体积、前向运动精子数均高于其他两组,中回收率组精液体积及前向运动精子数高于高回收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体积组的男性年龄及精子回收率均高于其他两组,中体积组精子回收率高于高体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浓度组的患者年龄低于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低浓度组精子回收率高于其他两组;低活动率组的男性年龄高于中活动率组,高活动率组的精子回收率低于中活动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PR组的男性年龄及回收率高于其他两组,高PR组精子回收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精液体积、浓度、活动率及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精子回收率,可以根据处理前的精液参数预测优化精子后的回收率,从而寻找更合适的优化方法,提高精子回收率,进一步提高IUI的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