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康     
<正>组成:黄芪30g,当归尾12g,川芎10g,赤芍12g,丹参20g,水蛭10g,制大黄10g,泽泻10g,茯苓10g,枳实10g,厚朴10g,肉苁蓉10g,仙灵脾10g,地鳖虫10g,车前子15g,益智仁10g,蜈蚣1条。功能:祛瘀通督,补益肝肾,调和气血。主治:急慢性脊髓损伤(瘀阻督脉,枢机不利)。用法:水煎,每日分2次口服。方解:方由补阳还五汤、小承气汤等方化裁,重用黄芪补脾胃资气血之源,气旺血行,瘀去络通;当归养血和营,使阴生阳长,  相似文献   

2.
<正>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主治中风后遗症之气虚脉络瘀阻所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方中重用黄芪,以大补元气、长肌肉、壮筋骨,用为主药,意在气行则血行;辅以当归尾、川芎活血和营;少佐桃仁、红花、地龙以化瘀通络。全方可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多年来,笔者临证以补阳还五汤随证加  相似文献   

3.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心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爱芳 《西部中医药》2009,22(12):37-37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主方.由黄芪、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组成.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活血为臣药;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助当归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药.纵观全方,补中有通,通中有补,补而不滞塞,通而不伤正,专治气虚血瘀证.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临床上多种疾病,如:中风后遗症、缺血性脑血管疾患、脑动脉硬化、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正> 治疗方法:巴戟天、仙茅、鹿角霜各15g,桃仁、红花、泽兰各10g,生黄芪20g,益母草12g,生牡蛎20g(先煎)。作为基本方。气滞乳房胀痛、嗳气者去黄芪加川楝子、香附、郁金各10g,柴胡8g;腹痛较剧月经血块最多色黑者去  相似文献   

5.
肝硬变是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病、难治病 ,笔者经 10余年临床实践及研究 ,应用中医活血化瘀为主的治疗方法 ,自拟“活瘀软肝煎剂”及“活瘀软肝胶囊”等系列药物 ,临床取得满意效果。1 方  法1.1 自拟活瘀软肝煎基本药物 :丹参 2 5g、赤芍 15g、郁金 10 g、炒桃仁 10 g、红花 10 g、当归 15g、川芎 10 g、三棱 6g、莪术 6g、柴胡 10 g、炒枳壳 10 g、生白芍 2 5g。1.2 随证加减 :有腹水者加大腹皮、白茅根、益母草、生黄芪等 ;气虚明显者加生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等 ;热象明显者加黄芩、虎杖等 ;湿热明显者加生玉米、黄柏、竹茹等。2…  相似文献   

6.
痛经在妇科临床比较常见。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从繁乱多变的病机中 ,认识到痛经的发生原因主要在于“不通”,不通则痛。不论是因寒凝 ,或是因热滞 ,抑或是气虚血少 ,肝肾亏损 ,总不越气血运行不畅 ,形成气滞血瘀 ,冲任失调的病机。在辨证运用调气行血 ,疏达冲任的治则 ,拟定了痛经基础方调经止痛汤 ,该方能使气顺血行 ,冲任调达 ,瘀行痛解。经临床反得实践 ,疗效确实很好。现介绍如下。1 调经止痛汤组成制香附 1 2 g,丹参 1 5g,官桂 6g,川芎 5g,泽兰5g,木香 1 0 g,元胡 1 0 g,红花 1 0 g,赤芍 1 0 g。方义 :痛经基础方立足于“气调则血行 …  相似文献   

7.
1 资生消瘤饮 组 成:生黄芪30 g,熟地黄15 g,三棱10 g,莪术10 g,藤梨根30 g,壁虎10 g,红豆杉5 g,红景天10 g,半枝莲30 g,炙甘草3 g. 功 效:补益脾肾,祛瘀解毒. 主 治:胃癌(脾肾不足、毒瘀阻络证). 用 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方 解:方中黄芪、熟地黄共为君药.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养阴,生精填髓,二药相伍,益气健脾、填精补肾.三棱、莪术、藤梨根为臣药.三棱、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二者为常用药对,既善破血,又善调气,助力黄芪,有瘀者瘀可徐消,无瘀者行补药之滞以强补药之功;藤梨根酸涩凉,归胃、肾经,清热解毒、健胃除湿,与黄芪相伍,凉温相制,契合中焦胃热脾寒之寒热错杂病机.红景天、壁虎、红豆杉、半枝莲为佐药.红景天甘涩寒,益气健脾、活血通脉;壁虎咸寒,祛风通络、消癥解毒;红豆杉淡平,抗癌消炎排毒;半枝莲辛苦寒,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常与藤梨根相伍,用于消化道肿瘤疾病.炙甘草为使药,味甘性平,补脾益肺、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益脾肾、祛瘀解毒之功.  相似文献   

8.
1 中风康复汤 组 成:生黄芪120?g,当归尾6?g,赤芍5?g,地龙3?g,川芎3?g,红花3?g,桃仁3?g,豨莶草15?g,天麻10?g. 功 效:补气活血通络. 主 治: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用 法:每日1剂,水煎成250?mL药液,分2~3次服,可连服半年.  相似文献   

9.
1 祛瘀通督方 组 成:黄芪30 g,当归尾12 g,川芎10 g,赤芍12 g,水蛭10 g,蜈蚣1条,制大黄10 g,泽泻10 g,肉苁蓉10 g,淫羊藿10 g,桑寄生15 g,独活10 g. 功 效:祛瘀通督,补气活血,补益肝肾. 主 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瘀阻督脉、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证). 用 法:每日1剂,水...  相似文献   

10.
于蕾 《河南中医》2007,27(3):61-61
双和散是宋代许叔微先生之方,出自《普济本事方》卷第二,补益虚劳方。本方原主大病后虚劳气乏者,用于补血益气治虚劳少力,方由黄芪、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官桂、甘草等组成。笔者近年采用此方治疗产后病,取得满意效果,现举例如下。1产后身痛王某,女,26岁,2003年12月3日来我院顺产一女婴,产后身痛发热、纳差烦躁、盗汗头晕、气短乏力心慌。细诊:舌质淡,苔薄白,脉芤,属产后气血双虚,无力推动血行,血行迟滞所致,治宜补血益气,温经活血,用双和散改汤加味:黄芪60 g,熟地黄30 g,当归15 g,川芎15 g,白芍40 g,官桂9 g,甘草9 g,红花12 g,桃仁12…  相似文献   

11.
<正> 治疗方药:女贞子、五倍子、土茯苓各15g,旱莲草、马齿苋、炒贯众各30g,炒蒲黄、益母草各10g。兼气虚者加黄芪15~30g,升麻6g;湿热甚者加败酱草15g,苡仁30g,瘀甚者加红花6g;气滞者加香附、川楝各10g。  相似文献   

12.
<正>1活血强精汤组成:丹参15 g,赤芍10 g,路路通10 g,桃仁10 g,红花10 g,川牛膝10 g,车前子15 g,枸杞子10 g,菟丝子10 g,桑椹子10 g,荔枝核10 g,橘核10 g,生牡蛎30 g,淫羊藿10 g,锁阳10 g,党参20 g,炙黄芪30 g,熟地黄10 g,当归10 g。功效:活血补气,通络强精。主治:弱精症(肾虚气弱证),精子活动率及活力偏低,难以令女方受孕。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方解:方中丹参、赤芍、路路通、桃仁、红花活血通络;党参、炙黄芪补气助推血行,合熟地黄、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 1995年以来以通为主治疗痛经 5 4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 4例中 ,年龄最小 14岁 ,最大 5 0岁 ;未婚 4 0例 ,已婚14例。2 治疗方法基本方 :制香附 10~ 15 g,丹参 15~ 30 g,官桂 3~ 6 g,川芎、红花各 5 g,泽兰 15 g,广木香 6 g,延胡索 10 g,赤芍 12 g。小腹冷痛 ,经色淡褐加炮姜 6 g,乌药 12 g。少腹两侧刺痛 ,经色鲜红 ,加丹皮、焦山栀各 10 g,去官桂。血量多加艾叶炭 9g,去红花。有紫块加莪术 10 g。经色淡加制附片 5 g。经后隐痛 ,量少质淡加炙黄芪、补骨脂各 12 g。腹痛腰酸加巴戟天、菟丝子各 10 g。经血淋漓…  相似文献   

14.
1 益肾填精方 组? 成:淫羊藿15?g,肉苁蓉10?g,韭菜子10?g,巴戟天10?g,熟地15?g,山萸肉10?g,茯苓15?g,枸杞子10?g,炙黄芪20?g. 功? 效:阴中求阳,滋补肝肾. 主? 治:男性少弱精症(肾阳虚型). 用? 法:每日1剂,水煎,分别于早晚饭后20?min温服. 方? 解:肾阳虚型男性...  相似文献   

15.
1 头痛饮 组? 成:当归10?g,川芎15?g,白芍15?g,怀牛膝30?g,全蝎6?g,钩藤20?g,白芷6?g,细辛3?g,炙甘草6?g. 功? 效:养血平肝,息风定痛. 主? 治:血管性头痛(血虚肝旺证). 用? 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 解:方中以当归、川芎为君药,川芎与当归合方,名曰佛手散,众多传统名方中含有此方.当归性润,补血和营,配以川芎活血行气,则补血而不滞,活血而不伐.血虚者常兼血瘀,盖血液盈余则流畅,若病久营血耗损,血脉空虚,无余以流,则艰涩成瘀,而瘀血不祛,则新血不生,互为因果.臣以白芍、怀牛膝.  相似文献   

16.
戴克敏 《山西中医》2007,23(6):10-11
姜春华教授治疗肝病经验丰富,笔者整理随师应诊时姜老师治疗肝病验方如下。1软肝汤组成:生大黄6~9g,桃仁、丹参、炮山甲各9g,虫3~9g,鳖甲12~15g,黄芪15~30g,白术30~60g,党参15g。每日1剂,水煎服。功能:活血化瘀,软肝散结,益气健脾。主治:症瘕积聚,胁痛,臌胀,早期肝硬化,轻度腹水。方解:此方是由仲景《金匮要略》“下瘀血汤”加味而成。方中大黄主下瘀血,桃仁逐瘀血,虫主通血闭,三药合用活血化瘀之力甚猛。姜老说:“肝硬化主要是肝络瘀血阻滞而形成硬化,由血滞带来气滞,治疗应首先以活血化瘀为主,使肝脏血行畅通,瘀血化除,瘀化则血…  相似文献   

17.
"补阳还五汤"是中医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基本方,近年来对方中黄芪、川芎、红花等药理作用续有报道,但对该方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作用尚不清楚。为此,我们设想用豚鼠造成脊髓损伤作为实验模型,观察用药后脊髓中神经元的变化,以探讨该方的药理效应。材料与方法黄芪90g 川芎6g 归尾10g 红花10g 桃仁10g 地龙10g 赤芍10g 加水熬成300ml 煎液置冰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3,34(3):313-314
目的:观察活血益气化痰法治疗慢性喉炎(以声音嘶哑为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会厌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太子参、生地、枳壳、赤芍、甘草、桔梗、白术、陈皮、百合、柴胡等)治疗7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结论:诸药合用,则能使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瘀散痰祛则音开。  相似文献   

19.
1 糖肾方(膏) 组 成:黄芪30?g,太子参15?g,山萸肉10?g,山药10?g,石斛10?g,茯苓30?g,猪苓15?g,大腹皮10?g,枳壳10?g,制香附10?g,黄蜀葵花30?g,六月雪30?g,白英30?g,重楼30?g,石韦30?g.  相似文献   

20.
1 一般资料 本组37例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2岁;病程2年内22例,2~5年10例,5年以上5例. 2 治疗方法 基本方:熟地黄10g、山药30g、枣皮15g、益母草30g、丹皮12g、泽泻10g、淫羊藿30g、黄芪30g、土茯苓15g、芡实15g、萆12g、丹参30g、桃仁12g、红花12g、山楂30g、杜仲15g、菟丝子15g,2日1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