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例简介患者1,男,56岁,活动过程中突然出现行走不稳、不能直线行走、头后仰,略有头痛、头晕,恶心、无呕吐。发病3 d后,症状无好转,于2005-03-03来黑龙江省宝泉岭农管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有长期大量吸烟、饮酒史。入院查体:血压160/105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楚、言语欠流利,双眼水平注视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性,59岁,因突发不能言语3 h余于2009年12月3号入院.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或心脏病史,有长期饮酒.入院查体:Bp 149/89 mm Hg(1 mm Hg=0.133kPa),神清,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及感觉性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稍浅,张口伸舌不能配合,颈软,四肢肌张力不高,四肢可见自主活动,但肌力检查不配合,腱反射(++),双侧巴氏征(-),脑膜刺激征(-),感觉检查不配合,心肺听诊正常.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性,19岁,主诉间断性颈项疼痛5年,听力下降3个月,右耳流脓1个月于2015年5月8日收入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入院查体:T36.0℃,P72次/min,R16次/min,BP120/70mm Hg(1mm Hg=0.133k Pa),意识清楚、语言流利、双侧混合性耳聋、余脑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Romberg征睁闭眼不稳、一字步不稳、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和感觉查体不能完全配合。腰穿脑脊液压力220mm H2O(1mm H2O=0.0098k Pa)、黄色浑浊、细胞总数20137×10~6·L~(-1)(正常值:成人(0~8)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6岁,因"右下肢无力6 h"于2008年3月19日入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体检:血压16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右下肢肌力Ⅳ级,其余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5.
脊髓内全长脂肪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4岁,2006年11月7日元明显诱因突发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伴头痛,当地就诊时,查血压178/100 mm Hg(1 mm Hg=0.133 kPa),经治疗后(具体不详)血压恢复正常,头痛消失,双下肢无力未见明显好转.5 d前病情加重,不能自行走动,自觉四肢麻木,夜间小便次数增加,大便干结,当地医院查颈部MRI,示颈髓内异常信号(性质待查).为求进一步诊治特来我院,于2007年1月6日以"脊髓病变"收住我科.入院体检:血压120/80 mm Hg,满月脸,意识清楚,语言流利,精神欠佳,颈软,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触诊(一).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7岁,因"双上肢无力2d"于2012年12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d出现左上肢不能抬举,入院前1d出现右上肢不能抬举,近端明显.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150/90 mm Hg(1 mm Hg =0.133kPa),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血压控制在120/90 mm Hg左右.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1岁.因"左下肢疼痛1年,双下肢麻木乏力半年"于2009年6月入院.患者入院前1年出现左大腿后外侧发作性钝痛,负重时明显.入院前半年开始出现双下肢麻木、水肿,穿鞋困难,行走不稳,症状进行性加重.并且双手背、双足背部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后面积扩大到面部、腰背部、四肢.患者既往除乙型肝炎外,无其他特殊病史.体检:血压126/84 mm Hg(1 mm Hg =0.133 kPa),醉酒样步态.双下肢水肿,足背动脉可触及.左下肢肌力Ⅴ级,其余肌力Ⅳ级,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痛温觉减退,四肢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弱.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性,39岁,农民。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不清12h"入院。发病前无明确诱因,症状逐渐加重;无发热、牙龈出血、呕吐及黑便。既往"银屑病"病史5年,长期服用药物治疗(诊所自制胶囊,具体成分不详);"高血压病"病史3年,最高达"160/120mm Hg"(1mm Hg=0.133k Pa);高血脂病史,未规律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性,60岁,因视物成双3d入院。既往高血压10年,间断服用降压药,未监测血压。于发病第1天在打球时突然出现视物成双,右视时明显。发病第2天下午在社区卫生所测血压150/85mm Hg(1mm Hg=0.133k Pa),给予服用"银杏叶胶囊2粒"。第3天晨起感视物成双症状较前加重,且出现眼球活动不灵活,行走不稳。查体:血压182/102mm Hg,意识清楚,言语流利,双侧瞳孔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3岁,因"声音嘶哑,吞咽困难17 d"于2009年7月10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于17 d前逐渐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外院曾按"咽炎"及"脑梗死"治疗均无好转.既往窦性心动过缓病史1年,无甲状腺病史,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冠心病病史.体检:体温36.5 ℃,脉搏5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楚,声音嘶哑,双侧额纹及鼻唇沟对称,双侧软腭抬举差,咽反射正常,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  相似文献   

11.
1病例简介患者,男,66岁,主因“突发剧烈头痛30 h”,急诊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于2006-02-19收入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患者于入院前30 h活动时突然出现爆炸样剧烈头痛,伴头晕,当时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及视物成双,无意识不清,无四肢活动障碍,测血压为170/110 mm Hg(1 mm Hg =0.133 kPa),口服复方降压片、心血康、硝苯地平等后头痛症状有所缓解。既往史:糖尿病病史5年,高血压痛史3年,未规律服药,否认心脏病病史。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男性,58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利1d"入院。2012年1月16日下午2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右侧上肢不能抬举,右侧下肢在他人帮助下可行走,伴语言不利,舌僵。未予治疗。2012年1月17日上述症状无好转,急入院。既往慢性支气管炎6年,否认其他疾病。查体:体温36.5°、脉搏7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90mm Hg(1mm Hg=0.133k Pa)。意识清楚,语不利,颈抵抗(+),  相似文献   

13.
Kennedy病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丽  袁栋才  相毅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11):716-716,719
临床资料男,43岁,因双下肢无力7年,加重并累及上肢2个月于2004年3月1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997年7月发现双下肢无力,自认为肥胖所致,2年后症状加重,双腿僵硬,偶有面部及嘴唇抖动,呛咳。曾就诊过多家医院,2002年8月在北京肌肉病会诊中心诊为“肢带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可疑”,先后应用过神经生长素、肌萎灵及中草药等治疗无效。于2004年1月出现双手无力、行走困难,不能独立完成上楼、下蹲起立等动作。既往体健。婚后育一女,体健。查体:血压140/80 mm Hg(1 mm Hg=0·133 kPa),身高176 cm,体重106 kg,乳房肥大,心、肺、腹检查正常。睾丸萎缩…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性,59岁,因头晕、恶心、呕吐及视物成双50d入院。50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恶心及呕吐,呕吐呈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有左侧肢体欠灵活,可持物行走,就诊于当地医院,渐出现双眼睑下垂,视物成双,考虑脑梗死,给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略好转。有高血压史10余年,血压最高180/100mm Hg(1mm Hg=0.133k Pa),长期口服尼群地  相似文献   

15.
<正>周围神经疾病是指周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的结构和功能障碍,多种原因均可引起周围神经病,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由抗心磷脂抗体引起的周围神经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因双下肢无力3 y,双上肢无力2 y,进行性加重不能行走1 m入院。该患入院前3 y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表现为走路费力,尚可独立行走,2 y前逐渐出现双上肢无力,持物不稳,双下肢持拐可行走,1 m前诉双下肢无力症状进行性加重,不能行走。病程中无发热、无尿便障碍。既往:高血压病史10 y,最高血压180/100 mm Hg。入院查体:血压130/80 mm Hg,神清语明。颅神经查体正常。  相似文献   

16.
例1 男,53岁,因左侧偏瘫1 d于2007年4月20日入院.患者有饮酒史30余年,每日饮53%白酒0.5 L.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楚,记忆力差,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双侧腱反射亢进.左侧病理征阳性.辅助检查:头MRI:双侧胼胝体呈长T1、长T2改变,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图1).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性,48岁,主因头痛14月余,加重伴视物模糊5个月,于2017年11月17日入院。患者1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程度较轻,以右侧前额叶显著,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休息后稍缓解,同时伴行走不稳,易向右侧倾倒,无明显视物模糊、视物成双,无明显肢体无力、麻木感,无恶心、呕吐;急诊至当地医院测量收缩压为160~180 mm Hg(1 mm Hg=0.133 k Pa),行头部MRI检查未见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性,59岁,主因突发头晕伴行走不稳3 d,于2015年9月20日入院。患者3 d前跑步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伴行走不稳,休息后症状加重并出现右眼视物模糊和右侧听力下降,当地医院行头部CT和MRI检查提示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伴动脉瘤,右侧小脑新发梗死(图1a,1b)。为求进一步手术治疗,遂至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高血压3级,极高危)20余年,血压最高达180/110 mm Hg(1 mm Hg=0.133 k Pa),规律服用硝苯地平20 mg/d,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 患者男,57岁,因发作性言语不能1个月,加重伴右肢无力1d于2011年1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10年,糖尿病史5年.患者1个月前反复出现发作性言语不能3次,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死予以对症处理,症状缓解.1d前又出现言语不能,伴右肢无力,在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未见缓解,并呈进行性加重.遂第2天转入本院.入院体检: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楚,反应迟钝,混合性失语.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稍偏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与上臂间血压差异增大的相关性,探讨上臂间血压差异增大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早期预测指标.方法 以确诊为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的84例患者作为卒中组,以无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80例门诊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上臂间血压差异,以≥10 mm Hg(1 mm Hg≈0.133 kPa)为异常标准,比较两组间上臂间血压差均值大小的差异及异常比例的差异.结果 卒中组平均压差均值为(8.34±1.38)mm Hg;对照组为(5.23±1.22)mm Hg;上臂间血压差异≥10 mm Hg者卒中组为35例(41.67%),对照组为14例(17.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人群中,上臂间血压差异增大患病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上臂间血压差异的增大可能为患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同时对于上臂间血压差异增大的监测有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预测及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