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中,按含量多少顺序为心脏、肝、骨骼肌和肾,还有少量存在于胰腺、脾、肺及红细胞中。AST有两种受不同基因控制的同工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s-AST)和线粒体(m-AST)中。AST属非特异性酶,它的升高对诊断具体疾病无特异性,但对这些器官损伤的评估有重要价值。在肝细胞内有高浓度的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前者的80%存在于m-AST内,其余分布在细胞浆内,而ALT只存在于细胞浆内。通常情况下,轻症肝病时血清ALT超AST,这可能是由于细胞膜虽有损伤而m-AST仍保持完整,因而释放出来的主要是ALT和少量s-AST。如果肝细胞损伤严重及致坏死时,则m-AST内的酶也释放。在肝脏病中,m-AST测定可用于评价肝细胞坏死和判定预后,诊断患者有无活动性酒精性肝病;在心脏疾病中可判定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1肝病1.1急性肝炎线粒体严重破坏,m-AST释放入血,血清中m-AST明显升高,但与总AST及ALT平行。由于m-AST在血清中半寿期短,如损伤不继续加重,m-AST迅速下降,这时预后较好,反之说明肝细胞仍在继续坏死。在急性肝炎中m-AST与AST比值明显较...  相似文献   

2.
甲硝唑对龈沟液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东  吴正林  黄英 《广东医学》2003,24(1):55-56
目的 探讨甲硝唑对成人牙周炎龈沟液 (GCF)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人牙周炎患者 18例 ,共 10 8个牙位 ,随机分成甲乙两组 ,甲组口服甲硝唑 ,乙组进行牙周基础治疗 (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 ) ,分别测量GCF -AST水平 ,比较两组的GCF -AST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GCF -AST水平均明显下降 (P<0 0 0 1) ,而治疗前后两组间的GCF -AS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甲硝唑能够使GCF -AST水平明显下降 ,口服甲硝唑对治疗牙周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LSR)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6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患者术前LSR水平进行分组,分析患者术前LSR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Cox回归分析胃癌患者术前LSR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 结果 本次研究的106例胃癌患者术前LSR的最佳截点为1.48,其中LSR<1.48组患者81例,LSR≥1.48组患者2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吸烟、TNM分期较高以及存在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患者LSR较高(均P<0.05)。共随访患者98例(92.45%),随访时间为22~86(中位数43)个月,5年生存率为39.80%。LSR<1.48组患者及LSR≥1.48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4.44%及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TNM分期及LSR为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 结论 胃癌患者术前LSR可能是预测其预后效果的独立因素,因此临床上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通过恢复和提高患者肝功能状态来改善其预后状况及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提纯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分析其性质。方法:采用匀浆、热处理、硫酸铵分离,进一步用离子交换层析和亲合层析,并经免疫电泳和SDS-PAGE电泳鉴定,且对其分子量、等电点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获得的m-AST纯品比活为256U/mg,达到了免疫纯和电泳纯。结论:提纯品经鉴定分析确定为m-AST,其理化性质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纯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分析其性质。方法:采用匀浆、热处理、硫酸铵分离,进一步用离子交换层析和亲合层析,并经免疫电泳和SDS—PAGE电泳鉴定,且对其分子量、等电点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获得的m一AST纯品比活为256U/mg,达到了免疫纯和电泳纯。结论:提纯品经鉴定分析确定为m—AST,其理化性质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谷氨酸脱氢酶(GDH)偶联酶显色法,检测人血清天冬氮酸氮基转移酶(AST,EC2.6.1.1)同工酶。方法:配制琼脂糖凝胶板,摸索实验条件,于SAS1 2全自动电泳仪上电泳,分离AST同工酶,然后偶联GDH作为底物进行孵育、染色、扫描,定量分析结果。结果:该方法偶联GDH 258U/1.在SAS1 2全自动电泳仪上电压150V、时间20min电泳可得到最佳分离AST。同工酶结果(ASTs和ASTm)。50例肝癌病人ASTm为14.8~132.2U/L,30例急性肝炎病人.ASTm为25.5~310.7U/L,20例心肌梗死病人ASTm为20.8~146.7U/L。结论:建立谷氮酸脱氢酶偶联显色法在全自动电泳仪上检测,操作简便,敏感度高。电泳后区带清晰、紧密。ASTm同工酶的活力来自细胞线粒体,因此对ASTm同工酶的检测可了解肝细胞、心脏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的程度,同时估价其预后和对病程的监护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肺炎患儿血清m-AST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m -AST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5 8例轻型肺炎、32例重症肺炎及 2 1例正常儿童血清m -AST水平 ,并计算m -AST与AST总活性 (t-AST)的比值。结果 轻型肺炎组血清m -AST活性 (12 .48± 2 .39)U/L ,重症肺炎组 (19.86± 6 .31)U/L ,正常对照组 (7.92± 2 .80 )U/L ,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m -AST/t-AST值 ,轻型肺炎组 (33.6 2± 5 .19) %,重症肺炎组 (4 8.43± 6 .0 7) %,正常对照组 (2 6 .2 6± 9.2 1) %,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血清m -AST活性及m -AST/t-AST值与支气管肺炎病情轻重有关 ,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与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88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ACE术前外周血APRI水平分为低A PRI组(A PRI<1.30,237例)和高A PRI组(A PRI≥1.30,151例),比较2组患者的1年及3年生存率.结果 高A PRI组的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25.5%和2.6%,低A PRI组为71.2%和30.0%,2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白蛋白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Child-Pugh分级、肿瘤大小、脉管癌栓、APRI、TACE次数是肝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经ROC曲线分析比较显示,APRI较其他临床预后因素有更大的ROC曲线下面积.结论 APRI可作为判断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AR)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MIMIC-Ⅲ数据库中于2001~2012年入住ICU的HFpEF患者进行分析,共入组1 228例HFpEF患者,通过X-tile软件,以AAR最佳截断值分为高AAR组(AAR≥1.42)和低AAR组(AAR<1.4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入住ICU后1年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FpEF患者AAR与入住ICU后1年全因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高AAR组患者的年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房颤/房扑的比例及血清肌酐水平高于低AAR组,体重、BMI、收缩压、血红蛋白水平、使用利尿剂的比例低于低AA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高AAR组HFpEF患者的生存率低于A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AR、年龄、BMI、收缩压、使用利尿剂是HFpEF患者入住IC...  相似文献   

11.
ELISA法测定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 ELISA法测定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m- AST)的方法。方法 :从心肌中纯化 m- AST,制备单克隆抗体 ,以 ELISA法测定 m- AST的酶蛋白含量。结果 :ELISA法测定m- AST的回收率为 ( 99.3± 3.4) % ,批内及批间变异分别为 2 .7%和 3.9% ,线性为 0~1 5 0 μg·L-1。正常健康人血清参考值范围为 9.93~ 42 .0 7μg· L-1。结论 :该方法检测 m- AST酶蛋白的含量 ,不受酶半寿期的影响 ,并且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胆汁酸只在肝脏内合成,正常情况下血清总胆汁酸含量非常低,其水平增高对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反应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本文作者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进行测定,并对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BA、AST及ALT进行比较,探讨TBA及AST测定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报道1例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症患者的诊治过程, 提示单一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长期升高需考虑到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症, 以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近年来评估急危重症预后的新指标。目前AST/ALT仅报道可用于评估成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预后,而儿童HLH尚未见相关研究。目的探讨HLH患儿AST/ALT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意义,为临床早期识别并诊断儿童HLH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22年5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HLH的128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儿的基线资料。将患儿按AST/ALT三分位数分为3组:T1组(AST/ALT≤1.57,n=43),T2组(1.57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构建人Ⅰ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的原核表达载体,并用纯化的ALT1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有生物活性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用GST-ALT1融合蛋白作为免疫原,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抗ALT1的单克隆抗体,用间接ELISA、Dot-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对抗体的抗原结合特性进行鉴定.结果 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抗ALT1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8A9,亚类鉴定这种单抗为IgG2.间接ELISA法测定细胞株腹水抗体的效价为10×10~5.Dot-ELISA、Western blot显示ALT1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免疫原.结论 成功制备ALT1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6.
17.
丙二醛对大鼠肝线粒体呼吸功能及相关脱氢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索脂质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在体外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及线粒体内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MDA 体外干预大鼠肝线粒体,氧电极法检测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P/O),测定呼吸链复合物及α-酮戊二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活性.结果:线粒体经MDA作用后,以苹果酸/谷氨酸或琥珀酸作底物,线粒体两条呼吸途径对MDA呈现不同的耐受力,前者在MDA 100 μmol/L时RCR显著降低(P<0.05),400 μmol/L时P/O降低(P<0.05);后者MDA浓度达到400和800 μmol/L时,线粒体P/O及RCR值显著降低(P<0.05).丙酮酸脱氢酶及α-酮戊二酸脱氢酶分别在50 μmol/L和100 μmol/L时活性下降(P<0.05),而MDA浓度达到1 mmol/L时,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降低(P<0.05).呼吸链复合物Ⅰ、Ⅱ分别在MDA400和800 μmol/L时最大反应速度(Vm)降低(P<0.05),但MDA(0~3.2 mmol/L)对呼吸链复合物Ⅲ、Ⅳ的Vm及米氏常数(Km)没有影响.结论:MDA对线粒体呼吸链及α-酮戊二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不同酶对MDA损伤的敏感程度有所差异,本研究中相关酶受MDA 损伤的次序可能是:丙酮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呼吸链复合物Ⅰ、呼吸链复合物Ⅱ、苹果酸脱氢酶、呼吸链复合物Ⅲ、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鼠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突蛋白(Neuritin)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清洁级SD大鼠126只分为空白组(42只)、非肝损伤组(42只)、肝损伤组(42只)。肝损伤组采用自制改良型BIM-IV生物撞击机建立肝损伤模型,非肝损伤组大鼠于同一部位给予同一力度致其股骨骨折;空白组不给予任何处置。分别于造模后6 h、12 h、1 d、2 d、3 d、5 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各组选取7只大鼠,采集肝组织标本及血清,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肝组织Neuritin水平。结果 肝损伤组造模后6 h时可见肝细胞排列不规则、胞质疏松化及气球样变;造模后12 h、1 d、2 d时可见肝细胞大片坏死甚至出现细胞核脱失;造模后3 d、5 d时可见肝细胞排列、胞质、细胞核大小形态接近正常。肝损伤组造模后6 h、12 h、1 d、2 d血清ALT、AST水平高于空白组、非肝损伤组(P<0.05)。肝损伤组造模后12 h血清ALT、AST水平高于造模后6 h,造模后2 d、3 d、5 d血清ALT、AST水平低于造模后6 h、12 h,造模后2 d、3 d、5 d血清ALT、AST水平低于造模后1 d,造模后3 d、5 d血清ALT、AST水平低于造模后2 d(P<0.05)。肝损伤组造模后6 h、12 h、1 d、2 d、3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高于空白组、非肝损伤组(P<0.05)。肝损伤组造模后12 h、1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高于造模后6 h,造模后3 d、5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低于造模后6 h,造模后1 d、2 d、3 d、5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低于造模后12 h,造模后2 d、3 d、5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低于造模后1 d,造模后3 d、5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低于造模后2 d,造模后5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低于造模后3 d(P<0.05)。肝损伤组肝组织Neuritin水平与血清ALT、AST水平均呈正相关(r=0.796 2,P<0.001;r=0.769 1,P<0.001)。结论 大鼠肝损伤后,肝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Neuritin水平先升高再降低,与血清中ALT、AST水平变化一致,其可能在肝损伤后肝细胞的再生或增殖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艳红  邱红  门光国  毛壬萍  王晓珺  吕勤 《浙江医学》2021,43(13):1415-1419
目的 探讨血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VLBWI/ELBWI)肠外营养(PN)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NICU住院的PN支持治疗超过14 d的VLBWI/ELBWI 147例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期间...  相似文献   

20.
吴小娅  杨瑞疆 《浙江医学》2006,28(8):683-684
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酶,其中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大量存在于神经细胞的胞质和线粒体中。颅脑外伤时脑组织损伤、脑细胞缺血缺氧,这些酶会释放到细胞间隙再扩散人脑脊液,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导致血液中酶活性迅速升高。但这些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究竟有何关系尚不十分清楚,为此我们作了进一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