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脑炎(forest encephalitis)又称苏联春夏脑炎(Russian spring-Summer encephalitis)、蜱传性脑炎(TBE)或称远东脑炎,是一种由于感染"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1910年,在前苏联亚洲部分发现以中枢神经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2.
森林脑炎(TBE)是一种由脾媒脑炎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为森林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34年在苏联东部采伐区发现本病病人,1937年从死于该病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出森林脑炎病毒[1],为了证实米林地区是否有TBE的存在,为边境地区防治本病提供依据,2005年1月-10月份,我们对西藏米林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进行了定点调查,共采集人群血清标本1000份,现将TBE血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又名春夏季壁虱脑炎,是一种地区性和季节性的传染病。本病最初发现於苏联远东森林地带,在1935—1936年开始有记载。当时由於苏联建设事业的发展,在远东戡测和建造铁路,采伐森林,在这些人烟稀少地区建筑了住宅,人们定居下来,当春夏季节,建筑者突然发生了一种以往谁都不认识的重病,病后有麻痹症状出现,有些病例甚至很快死亡。於是引起了苏联政府的重视,在1937—1939年苏联保健部组织了调查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由专家们对本病的各方面作了综合性的报导,并命名为“森林脑炎”。病原和流行病学本病的病原体是滤过性病毒,大小约为20  相似文献   

4.
森林脑炎(Russion springsummer encephalitis)是一种由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于中枢神經系统的急性传染病。1935年苏联病理学家在苏联东部首次报道。我国董祥家等人于1953年通过两年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证实了森林脑炎在我国东北部确实存在,并与苏联春夏季脑炎的病原体属于同一类型。新疆地区,自1957年首次发现3例森林脑炎后,不断出现散发病例。1972年,石河子地区沙湾,玛纳斯两县毗邻的天山林区,突然爆发了一次森林脑炎的流行。石河子地区卫生防疫站等有关部门曾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并证实在乌鲁木齐、昌  相似文献   

5.
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为森林地区特有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群普遍易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严重影响了疫源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仅就森林脑炎的诊治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森林脑炎(以下简称森脑)是蜱传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935年苏联病理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后来等人,通过病原、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被获得了证实。我们延边地区在1953年已证实有森脑流行。从1961年到1979年上半年,共发生200例,死亡41例,病死率高达20.5%。现将我  相似文献   

7.
森林脑炎(简称森脑)是由森林地区特有的一种蜱传播的自然疫源地疾病,多流行于5~8月份.在我国东北及俄罗斯多见.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病势凶险,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蜱传疾病,森林脑炎、莱姆病和斑点热疾病多重感染情况分析。方法 2012年至2014采集牡丹江地区及周边县、镇患者情况28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确诊疾病病原体血清抗体。结果该地区人群患3种疾病多重感染情况几率极大,其中森林脑炎合并莱姆病15例,占53.57%。森林脑炎合并斑点热6例,占21.42%。莱姆病合并斑点热6例占21.42%。3种疾病合并感染1例,占3.57%。结论牡丹江地区蜱传疾病合并感染情况多见,提示,为该地区的蜱传疾病治疗及预后判断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脑炎发病周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历年来的森林脑炎病例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其年代特征,提出了林区森林脑炎的发病有着周期性的特点,其周期性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相吻合。据此绘出40年的森林脑炎发病与太阳黑子变化对应曲线。曲线显示森林脑炎的发病高峰年份在太阳黑子相对数年平均值的低谷年份,1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森林脑炎的发病高峰年是处于各个年代的中期。1994年林区森林脑炎的发病已经接近90年代的高峰。由此还可推测下一个森林脑炎高峰年将会在2005年左右出现。  相似文献   

10.
王雁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2):150-151
目的:森林脑炎又称蜱传脑炎,是蜱为传播媒介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起病急,症状重,死亡率高。该组病历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抽搐,肢体瘫痪,进食饮水呛咳,精神症状,呼吸困难,球结膜水肿等症状。现将我院1995-2000年死亡的14例重症森林脑炎死亡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森林脑炎是由蜱为传播媒介引起的森林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为蜱传脑炎或壁虱脑炎,春秋脑炎等.病毒在啮齿动物和蜂之间循环传播,人被带有病毒的蜂叮咬后即可能患病.多发生于5~7月春夏季节,我国主要流行于东北和西北的原始森林地区,多感染采伐工人或与森林作业有关人员,以20~30岁男性居多,近年由于女性入山作业增加患病也相应增多.起病急,临床上以突然高热、头痛、呕吐、颈强、昏迷、伴有颈部、肩胛部和上肢近端肌肉的弛缓性瘫痪及腰痛,双下肢肌痛为特征,常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死亡率较高,约20%左右,近来我们应用抗病毒药物-三氮唑核苷成功地治疗几例森林脑病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胡伟盛 《中外医疗》2009,28(2):36-36
目的研究森林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为制定职业性森林脑炎的诊断标准提供理论。方法对35例森林脑炎患者的临床诊治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本组35例森林脑炎治愈28例,治愈率80%,死亡2例,死亡率5.7%,好转7例。遗留后遗症患者共8例,其中头痛者3例,癫痫者1例,右上肢肌力4级者2例,语言迟钝者2例。结论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所致的一种经蜱传播的中枢神经的急性传染病,病变主要侵犯脑干和颈髓段。森林脑炎的治疗中,发病期尤其高热期不宜用糖皮质激素,及时气管切开、上呼吸机是重症森林脑炎抢救成功的关键;及早应用活血化瘀、扩血管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可极大地减少该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首次从全沟硬蜱中分离3株森林脑炎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1993年对大兴安岭森林脑炎传播媒介的调查,从采集到的1千多只蜱中,分离到3株森林脑炎病毒。经同标准株的交叉中和实验证实,为森林脑炎病毒株。从而首次确定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森林脑炎自然疫源地,该项调查为大兴安岭森林脑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 森林脑炎是一种由森林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以蜱为传播媒介。临床上以突起高热、昏迷、瘫痪、脑膜刺激征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常有后遗症,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5.
1992~1993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对森林脑炎的生物媒介和人群自然感染情况做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全沟硬蜱是大兴安岭林区蜱类中的优势种,是森林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经对690号全沟硬蜱培养,从中分离到3株森林脑炎病毒,从疑似病死者的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4株病毒径0.2μm孔径的滤膜滤过后,接种小白鼠均能引起发病。通过中和试验鉴定,4株病毒确属森林脑炎病毒,确定大兴安岭林区的为森林脑炎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6.
森林脑炎是由蜱虫叮咬导致机体感染森林脑炎病毒所致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属于病毒性脑炎的一种。病毒性脑炎是蒙医"粘虫引起的脑刺痛症"范畴。致病机理通过血、淋巴管到全身,使体内的"三根七素"相对平衡遭到破坏。蒙医治疗上主要采用"杀粘、清热、解毒"原则。  相似文献   

17.
脑炎是指脑实质受病原体侵犯而引起的炎性反应。病毒性脑炎作为其中的一种,主要累及神经细胞。如乙型脑炎、灰质脑炎、森林脑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等等。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对昏迷的病因分类较多,本文从临床实用出发,重点介绍三种分类.国内的分类如中山医学院(1975年)、四川医学院(1980年)按病因分为两大类,临床上比较适用.一、全身性疾病(一)急性感染性疾病:1.病毒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脑膜脑炎型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性脑膜脑炎、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类脑炎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脑炎型流行性感冒、感染后脑炎等.2.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恙虫病.3.细菌性感染:如大叶性肺炎、败血症、伤寒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森林脑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07年4与—2012年7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治疗的158例森林脑炎的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通过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1.58例病人病程明显缩短,促进病人的康复.结论森林脑炎表现为持续高热、昏迷、抽搐、呼吸衰竭,个别病例甚至发生心功能不全因此治疗中科学、综合的护理措施甚为重要直接影响病情的转归.  相似文献   

20.
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为森林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蜱为传播媒介,多发生于春夏季,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与瘫痪等为特征,常有后遗症,病死率较高.我科收治森林脑炎的病人比较多,积累了一些护理经验,仅供大家在护理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