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对20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患者(左心室IVT16例,右心室IVT4例),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成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临床多发生于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的青壮年。主要有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OT—VT)和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射频导管消融已成为治疗这类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现将1999年5月至2003年1月进行的IVT、室性早搏(室早)的射频导管消融1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同宝 《山东医药》2003,43(28):52-53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是指发生于无明显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特发性室速 ,其发生率约为临床确诊室速的 10 %。临床上对 IVT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根据心动过速发作时 QRS波形态分为右束支阻滞型 IVT和左束支阻滞型 IVT,一般将前者简称为左室 IVT,后者简称为右室 IVT。就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而言 ,左室 IVT主要起源于间隔左室面的左后分支区域 ,而右室 IVT主要起源于右室流出道。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速不同 ,IVT行射频消融治疗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且创伤小 ,目前已成为这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是指发生于无明显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简称特发性室速,其发生率约为临床确诊室速的10%.临床上对IVT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心动过速发作时QRS波形态分为右束支阻滞型IVT和左束支阻滞型IVT,一般将前者简称为左室IVT,后者简称为右室IVT.就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而言,左室IVT主要起源于间隔左室面的左后分支区域,而右室IVT主要起源于右室流出道.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速不同,IVT行射频消融治疗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且创伤小,目前已成为这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重点叙述常见的左室IVT和右室流出道室速.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和宽QRS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鉴别诊断和射频消融术(RFCA)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15例的临床与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是指目前诊断技术未能明确有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室性心动过速(VT)。射频消融术已成为目前根治IVT的首选方法。我院白1994年开始,先后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27例IVT患者,术后随访1~9年平均6.4年,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简称特发性室速(IVT)约占室性心动过速(VT)总数的1/3。其原因、临床表现、诊疗、预后等方面与VT明显有别,故结合晚近有关资料对IVT作一概述。1.命名:自60年代初有学者报道了无器质性心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ficular tachycardia,IVT)指目前检查方法未发现明确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室性心动过速(VT),射频导管消融治疗(RFCA)有很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1].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tachycardia,IVT)是指一组没有明显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室性心动过速(VT),是临床上较少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约占所有室速的10%左右。根据其起源部位有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和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OT-VT),以起源于左心室间隔部的ILVT最为常见。近年来,随着对IVT的发生机制、电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心内标测技术的发展和导管射频消融技术在根治这类室速中的应用,不仅对ILVT和RVOT-VT有了深入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本院收治的22例不同部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的心电图表现,分析讨论不同部位IVT的心电图特点和心电图鉴别诊断。临床资料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患者22例,男性18例,女性4例,年龄11~65岁,临床体格检查,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的依据,因而诊断为IVT;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室速(IVT)是一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张泽灵等(1981)报道其在室性心动过速中占10%左右。起源于左前分支的IVT伴传出阻滞则很少见,现报告1例。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发病率占临床确诊室性心动过速(VT)的10%左右,射频消融治疗,可做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诊断IVT必须先进行详细检查,排除任何心脏的结构异常.IVT多发生于右室流出道及左室间隔,但是游离壁VT病例较为少见.其中右室室速中右室流出道VT占70%~80%.我们为1例起源于右室流入道、右室心尖部的IVT成功地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三尖瓣环不同部位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IPVCs)/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患者体表12导联心电图QRS波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210例行射频消融术(RA)治疗的三尖瓣环起源的IPVCs/IV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不同起源部位的体表心电图特征...  相似文献   

16.
1998年2月至2003年4月,我们对2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患者,应用食管心房调搏诱发和终止室速发作过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IPVC)和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多起源于左心室中后间隔和右心室流出道,但经临床实践发现,不少患者起源于非典型部位,如起源于左房室瓣环等,而该类患者的电生理特征目前尚无确切定论.目的 分析邻近左房室瓣环间隔与游离壁起源的IPVC/IVT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误诊原因。方法对13例患者的误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IVT的临床表现差异及心电图的复杂多样,初诊误诊率高。结论应提高对IVT的认识,以减少误诊率,一旦确诊需尽快行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射频消融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患者34例,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速(IRVT)采用起搏标测确定消融耙点,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相结合确定消融靶点.结果其中20例起源于左室间隔部和流出道,14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31例即刻成功,3例失败,成功率91.2%.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VAs ),包括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PVCs )和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大多数为无结构性心脏病。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 )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经心内膜途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PVCs/IVT逐年增加。然而,左心室心外膜VAs起源者经左心室心内膜消融无效而需经心外膜消融才能成功。Daniels等报道心外膜起源IVT的发生率可达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