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组胺H3受体拮抗剂ciproxifan(CPF)在小鼠痛觉传导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 3种不同的小鼠痛觉模型 (热板法、扭体法和福尔马林实验 )观察CPF的镇痛作用。同时用特异性组胺脱羧酶 (HDC)抑制药α 氟甲基组胺酸 (α FMH) ,观察组胺在CPF发挥镇痛效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福尔马林致痛模型中 ,还测定了小鼠脑、脊髓和血清中一氧化氮 (NO)和前列腺素E2(PGE2 )的含量。结果 :热板实验中 ,CPF 1mg·kg- 1和 3mg·kg- 1能明显延长小鼠的痛反应时间 ,其镇痛作用从用药后 2 0min开始 ,可持续 6 0min以上。扭体实验中 ,CPF 1mg·kg- 1可明显抑制小鼠的扭体次数 ,最高抑制率达 4 9.85 %。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能引起 2个时相 (Ⅰ相、Ⅱ相 )的痛反应。这种由福尔马林引起的 2个时相的痛反应均可明显被CPF 0 .3,1,3mg·kg- 1抑制。在 3种致痛模型中 ,CPF的镇痛效应均可被α FMH 5 0mg·kg- 1逆转。使用福尔马林后 ,小鼠脑和脊髓中NO和PGE2 水平升高 ,而CPF能明显抑制这种升高作用 ,该抑制作用不被α FMH所拮抗。但CPF对血清中NO和PGE2 的浓度没有影响。结论 :组胺H3受体拮抗药CPF对多种性质刺激引起的疼痛均有镇痛作用 ,对福尔马林引起的炎性疼痛和非炎性疼痛都有效。CPF的这种镇痛作用可能与其促进?  相似文献   

2.
非甾体抗炎药酮咯酸的脊髓镇痛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小鼠温浴法研究非甾体抗炎药(NSAID)酮咯酸氨了三醇的脊髓镇痛作用及其机制,发现脊髓内注射酮咯酸氨了三醇0.4mg·kg-1有明显镇痛作用,但全身给药(ip)需8mg·kg-1才能达到同样镇痛效果,脊髓与腹腔注射有效剂量比为1:20,证实酮咯酸具有脊髓镇痛作用,该作用可被sc利血平、呱唑嗪或育亨宾取消,表明酮咯酸脊髓镇痛作用机制与内源镇痛系统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有密切关系。本文研究结果为了解NSAIDs的中枢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大麻二酚(CBD)对口腔颌面部炎性痛的镇痛作用及其中枢机制。方法 采用上唇右侧sc给1%福尔马林溶液(37%~40%甲醛)诱发口腔颌面部炎性痛模型。(1)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模型+CBD(0.01,0.03和0.06 mg)组(上唇右侧sc给药),给药5 min后,上唇右侧sc给予1%福尔马林溶液。(2)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模型+CBD 0.06 mg组,给药方式及部位同分组(1)。观察记录分组(1)小鼠一相痛(0~6 min)和二相痛(15~45 min)小鼠抓脸时间;行为实验结束45 min后(相当于注射福尔马林90 min后),分组(1)中每组随机选取4只,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和前扣带回(ACC)脑区c-Fos蛋白表达。采用内源性大麻素探针结合光纤记录方法检测分组(2)中小鼠二相痛时期小鼠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基底外侧杏仁核(BLA)和ACC脑区内源性大麻素水平。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一相痛和二相痛抓脸时间显著延长(P<0.01)...  相似文献   

4.
酮咯酸是一种新一代强效镇痛的非甾体类抗炎药.随着给药系统和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酮咯酸除常规的口服与注射给药外,还开发了经皮肤、眼部、鼻腔及口腔黏膜的给药新途径与新剂型,使酮咯酸具有长效镇痛和局部给药局部起效两大主要特点.酮咯酸新型制剂镇痛效果良好,且能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和用药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黄芪总甙的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芪总甙(astragalosides,AST)的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对痛反应进行评分。通过福尔马林试验前30min皮下注射吗啡和纳络酮或福尔马林试验前20min腹腔内注射L-精氨酸和L-NAME以研究阿片肽和一氧化氮在此疼痛模型中的作用并对AST的作用与吗啡和L-NAME进行比较。结果:AST20,40和80mg/kg可显著降低小鼠福尔马林致痛后第二时相的疼痛反应(P<0.01)。AST 40mg/kg最大镇痛作用见于给药后4h(第二时相疼痛反应的抑制率为34.4%)。吗啡5mg/kg对两个时相的疼痛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此抑制作用能被纳络酮2mg/kg拮抗(P<0.01),而AST的镇痛作用不受纳络酮影响。L-精氨酸(400或800mg/kg)可部分抑制AST的作用(P<0.01)。结论:AST所具有的镇痛作用不是通过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介导,而可能与抑制NO等参与疼痛反应的炎症介质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外科疾病疼痛118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平勃 《医药导报》2002,21(12):781-782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外科疾病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外科疾病疼痛患者118例,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30 mg,im,口服剂10~20 mg,po,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120 mg,对剧烈疼痛给药30 min后无效者,可再肌内注射30 mg.结果;起效时间5~60 min,平均35 min,止痛时间为0.5~24 h,平均8.2 h.总有效率97.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抗炎作用显著,并且起效迅速,可用于临床各种外科性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地佐辛及二者联合给药用于创伤骨折后早期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创伤下肢骨折后需要镇痛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T组)、地佐辛组(D组)及二者联合组(TD组),每组30例,分别为各组患者静脉缓慢推注酮咯酸氨丁三醇1mg·kg-1(T组)、地佐辛0.1mg·kg-1(D组)及酮咯酸氨丁三醇0.5mg·kg-1+地佐辛0.05mg·kg-1(TD组)进行镇痛.评估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观察各组不良反应等.结果 给药后三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D组嗜睡、头晕(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T组和TD组(P<0.05).结论 创伤骨折后此三种给药方案均能有效缓解疼痛,但联合用药组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总体评价更优,适合创伤后早期或院前镇痛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努地可醇的镇痛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努地可醇2.5,5,10mg·kg-1组,皮下注射给药.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和福尔马林试验,观察药后30 min的扭体反应次数、福尔马林试验的痛反应评分和药后30,60,90min各时间点热板法的痛阈值.结果2.5,5.0,10.0mg·kg-1努地可醇均可显著减少扭体次数、提高痛阈值、明显降低福尔马林试验的第2时相痛反应评分,10.0 mg·kg-1努地可醇也可明显降低第1时相痛反应评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努地可醇对多种因素诱发的疼痛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酮咯酸氨丁三醇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被批准用于缓解疼痛。目前国内外已经对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镇痛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本文对目前酮咯酸氨丁三醇在镇痛中的使用疗效和毒副作用及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其他镇痛药物镇痛时的相互作用和安全性作一综述。1非甾体抗炎药药理学研究进展手术创伤能够导致明显的炎症反应,使花生四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组胺H3受体拮抗剂ciproxifan(CPF)在小鼠痛觉传导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3种不同的小鼠痛觉模型(热板法、扭体法和福尔马林实验)观察CPF的镇痛作用.同时用特异性组胺脱羧酶(HDC)抑制药α-氟甲基组胺酸(α-FMH),观察组胺在CPF发挥镇痛效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福尔马林致痛模型中,还测定了小鼠脑、脊髓和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热板实验中,CPF 1 mg%.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能引起2个时相(Ⅰ相、Ⅱ相)的痛反应.这种由福尔马林引起的2个时相的痛反应均可明显被CPF 0.3, 1, 3 mg*kg-1抑制. 在3种致痛模型中,CPF的镇痛效应均可被α-FMH 50 mg*kg-1逆转.使用福尔马林后,小鼠脑和脊髓中NO和PGE2水平升高,而CPF能明显抑制这种升高作用,该抑制作用不被α-FMH所拮抗.但CPF对血清中NO和PGE2的浓度没有影响.结论:组胺H3受体拮抗药CPF对多种性质刺激引起的疼痛均有镇痛作用,对福尔马林引起的炎性疼痛和非炎性疼痛都有效.CPF的这种镇痛作用可能与其促进组胺释放有关;同时脑和脊髓中的NO和PGE2可能参与了CPF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多卡因缓释胶丸皮下植入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缓释胶丸(LSRP)在兔和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LSRP在血浆和组织中的浓度。结果:发现兔皮下植入LSRP(20,40,80mg·kg-1)后,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符合缓释制剂的一室开放模型。3种剂量的LSRP吸收半衰期Ta1/2均较利多卡因注射液(LT,10mg·kg-1,sc)明显延长。3种剂量LSRP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0.24±0.09,1.25±0.23,5.65±0.10mg·L-1,而LI(10mg·kg-1,SC)的Cmax为2.18±0.32mg·L-1。40mg·kg-1LSRP经大鼠皮下植入后,在局部皮下组织中利多卡因浓度明显高于血浆、脑、心、肝和肾组织中浓度,并在给药后48h仍能维持在1.18μg·g-1水平。结论:LSRP经皮下植入后的缓释效果明显。提示LSRP能延长利多卡因的局麻、镇痛作用,并可能减轻其全身毒性。  相似文献   

12.
4-氨基吡啶(4-AP)2.6mmol·L-10.02mLsc于小鼠颈背部可引起用后足爪搔抓注射部位的反应.以4-APsc后5min内发生搔抓鼠数为指标,观察不同药物对它的抑制作用.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哌替啶和芬太尼能明显抑制这一反应;弱镇痛药罗通定,安乃近,水杨酸钠和非镇痛药无效.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或丁卡因与4-AP混合sc也可取消搔抓反应.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用于检测麻醉性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和局麻药的局部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13.
侧脑室或鞘内注射烟碱对恩氟烷催眠和镇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初步分析恩氟烷的催眠和镇痛作用与神经元烟碱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催醒实验:小鼠ip恩氟烷2.2mL.kg-1,翻正反射消失1min后,分别脑室注射烟碱10,20和40μg(5μL),记录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即睡眠时间)。镇痛实验:①甲醛实验:小鼠ip恩氟烷0.5mL.kg-1,5min后分别鞘内注射烟碱5,10和15μg(5μL),再5min后于足底皮下注射2%甲醛溶液20μL,记录60min内小鼠舔被注射足的累积时间。②热板实验:给药方法同甲醛实验,于注射烟碱后5,10,15,20和25min记录小鼠足部接触热板至开始添后足的时间作为后足痛阈。结果脑室注射烟碱能明显减少恩氟烷催眠小鼠的睡眠时间;鞘内注射烟碱不能拮抗甲醛实验中恩氟烷的镇痛作用,但可拮抗热板实验中恩氟烷的镇痛作用。结论神经元烟碱受体可能是恩氟烷催眠作用的重要靶位之一;也可能是恩氟烷对热刺激镇痛作用的重要靶位之一,而非对化学、炎性刺激镇痛作用的靶位。  相似文献   

14.
红毛五加总甙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红毛五加甙(TGA,ig200-800mg·kg-1)能显著抑制小鼠热板、扭体、嘶叫反应及大鼠甩尾反应。连续给药7d,镇痛作用无耐受现象。小鼠和大鼠icv20mg(相当ig有效剂量的1/10,可明显提高其痛阈。纳洛酮(2mg·kg-1)、利血平(4mg·kg-1)不影响TGA的镇痛作用。TGA还能明显降低大鼠足跖炎症组织中PGE的含量。结果提示,TGA具有镇痛作用,其作用部位可能在中枢,但可能不是通过兴奋阿片受体或影响脑内单胺类递质而发挥作用的;对PGE含量的影响,可能是TGA发挥镇痛作用的外周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Dex)抗毒作用原理。方法 兔iv 内毒素600 μg·kg- 1 诱发休克,30 min 时分别iv 生理盐水或Dex 、L NMA、phosphoramidon (phos), 测平均动脉压(MAP) 、每搏心输出量(SV)、和血浆ET 1 与NO-3 浓度。结果 休克兔血浆NO-3 、ET 1 浓度升高, 血流动力学进行性紊乱直至死亡。L NMA 和Phos 分别抑制血浆NO-3 或ET 1浓度异常升高及基础分泌,短暂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Dex 不影响NO、ET 1 基础水平,但抑制休克时兔血浆NO-3和ET 1 异常升高、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提高动物生存率。结论 Dex 抑制休克兔血浆NO、ET 1 异常升高, 可能是其抗内毒素休克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褪黑素镇痛的相关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T)镇痛作用与内源性阿片肽、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及钙通道的关系。方法 大鼠和小鼠痛阈的测定采用热板法 ;β 内啡肽 (β EP)的测定采用放免法 (RIA)。结果 松果腺切除后d 8大鼠痛阈的昼夜节律性消失 ,icvMT 0 2 5mg·kg-1可出现明显的镇痛作用 ;ipMT(10 0mg·kg-1) 1h后下丘脑、垂体 β EP含量均明显降低 ;ip利血平 (3mg·kg-1)可使MT镇痛作用消失 ,而sc酚妥拉明 (10mg·kg-1)可减弱MT的镇痛作用 ;CaCl2 (2 30mg·kg-1)与MT(40mg·kg-1)合用时 ,可使MT的镇痛作用减弱 ,EGTA (180mg·kg-1)及维拉帕米 (15mg·kg-1)则可使之加强。结论 MT的镇痛作用可能与内源性阿片肽、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及Ca2 + 通道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家兔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yperhomocysteinmia)模型 ,观察该血症对动脉损伤以及叶酸对该血症的影响。方法 给家兔皮内注射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 2 0 mg·kg-1,间隔 1 2 h注射一次。结果 皮内注射同型半胱氨酸可使家兔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增高 ,连续注射 3 0 d,可使家兔动脉内膜内皮细胞增生 ,中膜见点状或小灶状脂质浸润 ,V.G.弹力纤维染色示不同程度的弹力纤维断裂伸直 ,异染性物质呈阳性反应。皮内注射同型半胱氨酸前经口灌胃给予复方叶酸片 (叶酸 0 .0 4 mg· kg-1,Vit B60 .5 mg·kg-1,Vit B12 5 .75μg· kg-1)和叶酸片 (0 .0 4 mg· kg-1)均可预防家兔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 ;皮内注射同型半胱氨酸 2 h后经口灌胃给予复方叶酸片和叶酸片也可使血中升高了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降低 ,但复方叶酸片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效果比单一叶酸好。复方叶酸片和叶酸片均可减轻家兔血中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的伤害。结论 皮内注射同型半胱氨酸 2 0 mg· kg-1,间隔 1 2 h一次 ,可致家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最终致家兔动脉粥样硬化 ;复方叶酸片和叶酸片均可预防和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并减轻同型半胱氨酸对动脉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马国强 《药学进展》2012,36(5):224-227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和比较,评价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必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790例病例共1 098颗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必兰和利多卡因麻醉,进行牙髓治疗、活髓基牙预备和拔牙。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语言评价量表(VRS),评价两者注射时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镇痛效果,并记录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时的注射疼痛程度均显著降低(P〈0.01);且无论牙髓治疗、活髓基牙预备或拔牙,必兰的镇痛效果也更好。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使用必兰局部麻醉时,无明显注射时疼痛、镇痛效果显著、麻醉时间保证、手术视野清晰、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普遍推广使用的口腔局部麻醉药。  相似文献   

19.
脑钠肽镇痛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脑钠肽(brainnetriureticpeptide,BNP)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在小鼠热板、扭体和甲醛试验上,分别观察用药后舔足潜伏期、扭体数及疼痛评分的变化。一氧化氮(NO)用green法测定。结果:BNP(25,50,100μg·kg-1,ip)能显著延长小鼠舔足潜伏期,并呈量效关系,其ipED50为38.6μg·kg-1;ip25、50μg·kg-1BNP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数和脑组织中NO含量;ip50μg·kg-1和icv2μg·kg-1BNP均可显著抑制甲醛致小鼠疼痛,降低疼痛评分,进一步发现BNP的镇痛作用可被EGTA加强,CaCl2拮抗,但维拉帕米可部分逆转CaCl2对BNP镇痛的拮抗。结论:BNP有显著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可被Ca2+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