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谱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9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单纯肠炎和合并脱水酸中毒两组,检测心肌酶谱,分别与同期正常体检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单纯性肠炎组中,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脱水酸中毒组中血清天门冬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α-羟丁酸脱氢酶与对照组及单纯性肠炎相比有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可引起心肌损伤,且与脱水酸中毒严重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心肌酶谱,探讨其在轮状病毒肠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50例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为观察组,同期50例非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的心肌酶谱(AST、LDH、CK、CK—MB),比较两组心肌酶谱的变化,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心肌酶谱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对心肌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早期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并动态观察其变化,可及早发现心肌损害,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轮状病毒肠炎血清心肌酶谱的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当代医学》2005,3(4):16-17
  相似文献   

5.
梁倩玉 《当代医学》2012,18(15):58-59
目的 探讨儿童轮状病毒(RV)肠炎时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RV抗原阳性肠炎80例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RV抗原阴性肠炎80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及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心肌酶谱5项指标及其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结论 通在治疗RV肠炎时,加强心肌酶谱的检测,对病情监测及预防心肌损伤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酶谱异常9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肠炎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展快,病情较重,且往往集中发病。近年来轮状病毒引起的肠道外感染逐渐受到重视,每年发展中国家约有87万人死于该病,心肌损害是死亡原因之一[1]。  相似文献   

7.
腹泻为婴幼儿常见病,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源之一,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居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首位,本文对48例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幼儿进行心肌酶的检测及分析,以了解其对心肌损害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张桂华 《当代医学》2011,17(10):17-18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的变化。方法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测定124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心肌酶水平。结果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率为51.6%。心肌酶升高与脱水、酸中毒有显著性差异(x2=8.86,P〈0.01)。心电图及心肌酶同时变化者与单纯心肌酶变化者相比,心肌酶水平存在显著差异(x2=8.3,P〈0.01)。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可伴有心肌损害,其发生率与病情程度有关。心肌酶与心电图同时变化者其心肌酶水平显著升高,提示测定心肌酶含量有助于临床判断心肌有无受损及损伤之轻重。  相似文献   

9.
10.
刘继娟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159-160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我国婴幼儿秋冬季节常见的病毒性腹泻病,并常常伴有肠道外表现。为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对心肌的影响,我们于2008年9月~2008年12月对在我院住院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RV)性肠炎与心肌酶谱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RV性肠炎的患儿253例(观察组)与同期143例非RV性肠炎的患儿(对照组)进行心肌酶谱(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酸肌酶(CK)、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a一羟丁酸脱氢酶(rHBDH)、ALT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和ALT测定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肌酶谱结果异常者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婴幼儿RV感染常合并心肌及肝脏损害,心肌酶谱和ALT测定对婴幼儿RV的诊断、监测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魏惠兰  毛周红 《四川医学》2005,26(9):962-962
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4年2月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72例患儿,常规进行心肌酶谱测定,了解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观察患儿是否存在心肌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慧  曹文锋  李军 《当代医学》2022,28(8):125-127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肠炎相关性肝功能异常或心肌酶谱异常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82例腹泻患儿,按轮状病毒大便抗原性质不同分为试验组(n=42)与对照组(n=40),轮状病毒大便阳性抗原设为试验组,轮状病毒大便阴性抗原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肌酶谱和肝功能指标水平及阳性率.结果 试验组乳酸脱...  相似文献   

14.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1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观察组)和186例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对照组)的心肌酶活性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羟丁酸脱氢酶(HBDH)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P<0.05,P<0.01);合并中、重度脱水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AST、LDH、CK、CK-MB和HBDH活性明显高于无脱水及轻度脱水者(P<0.05,P<0.01)。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心肌酶测定对明确诊断、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腹泻为婴幼儿常见病,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源之一,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居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首位,本文对48例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幼儿进行心肌酶的检测及分析,以了解其对心肌损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采用酶动力学方法对63例腹泻患儿及47例正常体检儿童清醒血清心肌酶谱测定。结果腹泻患儿有71.43%出现心肌酶异常;腹泻合并脱水酸中毒患儿,CK-MB、LDH升高较不合并脱水患儿更明显(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常伴有心肌损害,且疾病越重,心肌酶异常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7.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酶谱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颖  张俊华  叶菁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1):758-759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在腹泻急性期心肌酶谱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2例急性期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心肌酶谱,按脱水程度分为3组。即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2例急性期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24例(57.14%)有心肌酶谱升高。而腹泻各组之间心肌酶谱的升高程度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期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可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而心肌酶谱改变程度与脱水程度及病情轻重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与血清心肌酶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61例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记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161例拟诊肠炎患儿的粪便标本,轮状病毒(RV)阳性标本88例,阳性率54.6%,观察组(RV阳性)患儿心肌酶谱检测心肌损害56例,阳性率63.6%,对照组(RV阴性)患儿心肌酶谱检测心肌损害11例,阳性率15.1%,观察组心肌损害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粪便中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原,心肌酶谱与轮状病毒肠炎具有相关性,对腹泻患儿粪便做轮状病毒抗原及血清心肌酶谱检测,有助于早期及时发现婴幼儿心肌损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心肌酶谱检测在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9例患儿的轮状病毒抗原进行检查,将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106例设为观察组,轮状病毒抗原阴性患儿83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这5项心肌酶谱进行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心肌酶谱水平。结果观察组106例轮状病毒感染患者中,心肌酶谱表现异常者72例,发生率达67.92%,而对照组83例患儿的心肌酶谱均处于正常水平,观察组患者的CK、AST、CK-MB、α-HB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心肌酶谱与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有一定相关性,对患儿做血清心肌酶谱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婴幼儿的心肌损害,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胡秀珍 《当代医学》2011,17(24):54-54
目的了解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改变及转归。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58例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的患儿,进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cTnI)检测,对心肌酶和(或)肌钙蛋白(IcTnI)异常患儿进行营养心肌治疗10天后出院,嘱其1月后门诊复查。结果心肌酶LDH升高44例(75.9%),AST升高28例(48.3%),CK升高10例(17.2%),CK-MB升高38例(65.5%);2项及2项以上酶学异常者41例(70.7%);肌钙蛋白I(cTnI)升高5例(8.6%);心电图异常5例,58例患儿未见超声心动图异常。1月后复诊患儿50例,复查心肌酶、肌钙蛋白全部正常。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大多有不同程度心肌损害,对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常规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cTnI)检查,发现异常及早营养心肌治疗,以免心肌损害,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