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桡骨小头骨折,尤其是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常合并肱骨小头损伤与内侧副韧带损伤,伴有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其治疗存在较多争议。2003~2007年,我院采用微型螺钉内固定木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12例,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肱骨内、外髁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宙  张培旭 《山东医药》2005,45(18):69-70
在小儿肘部骨折中较常见,好发于5~10岁儿童,占肱骨远端骨折的16.9%。骨折块常包括肱骨小头肱骨滑车桡侧半、肱骨下端桡侧于骺端骨折片及肱骨外上髁骨骺,而X线片上仅显示肱骨外髁骨骺的骨化中心和于骺端骨折片。因此,在临床上容易漏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肱骨小头骨折患者运用Herbert钉与铰链式外固定架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运用Herbert钉与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的肱骨小头骨折患者,依据影像学检查,对骨折进行Bryan-Morrey分型:Ⅰ型4例,Ⅲ型8例,Ⅳ型6例,最后分析术后骨折愈合和肘关节功能的恢复状态。结果通过术后随访,依据X线片发现骨折愈合的时间平均在8.9 w。最后一次随访,患者未有疼痛和关节不稳定的情况,并且肘关节屈伸活动度达到平均120°左右,前臂旋转活动度达到平均135°左右。最后测评改良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16例优,2例良。而Bryan-Morrey肘部骨折疗效评分为16例优,2例良。结论 Herbert钉与铰链式外固定架联合进行治疗肱骨小头骨折非常有效,并且患者早期开展相应的功能锻炼能够提高骨折的愈合速度及预防关节僵硬和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61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肘关节侧位片与81例正常儿童的肱骨前线与肱骨小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测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将1991~1994年收治的142例14岁以下外伤患儿分为正常组和骨折组。正常组肘部软组织无肿胀,无骨折线,无脂肪垫征及肱骨干塑形改变,无关节脱位及骨骺分离。骨折组包括完全型和青枝型骨折,前者有明显骨折线或断端完全分离移位;后者可见不完全性骨折线或仅有轻微的骨皮质皱褶或轻度骨干塑形改变,除外合并尺桡骨骨折或关节脱位及骨骺分离者。  相似文献   

5.
A型题一、在下列上肢骨折合并神经损伤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肩关节脱位或肱骨颈骨折易伤及腋神经; B.肱骨中、下1/3处骨折易伤及肌皮神经; C.肱骨髁上骨折移位易伤及正中神经、桡神经或尺神经; D.桡骨小头骨折或脱位易伤及桡神经深支; E.腕掌侧切割伤易伤及正中神经或尺神经。二、患者女,60岁。被自行车撞倒后,不能行走半  相似文献   

6.
<正>肱骨近端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占4%~9%,占关节周围骨折的13.5%〔1〕。对于无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效果较好。Neer〔2〕于1970年提出了肱骨近端骨折的四部分分类法,将肱骨上端4个组成部分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肱骨上端相互移位程度分6个基本类型,移位1 cm或成角45°,否则不能认为是移位骨块。对于移位明显的肱骨近端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肱骨近端锁定髓内针、锁定钢  相似文献   

7.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人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方法 肱骨近端骨折39例,年龄60~83岁.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9例,四部分骨折10例.经胸大肌、三角肌入路,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用N 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行术后患肩功能评分,并对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 39例患者随访平均16个月,依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三部分骨折优良率86.2%(25例),四部分骨折优良率50.0%(5例),总体优良率76.9%(30例).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年龄(OR=1.314,P<0.05)和骨折类型是(OR=1.295,P<0.05)影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有效方法.年龄和骨折类型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张松  王晓  刘怡勋 《山东医药》2010,50(34):80-81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例老年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患者,采用LPHP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本组12例随访6~25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9.5周。按Neer肩关节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其中优4例,良6例,满意2例。结论 LPHP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肩关节外伤后易引起肱骨近端的粉碎骨折,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组织损伤大,进一步破坏肱骨头的血运,易导致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肱骨头缺血坏死,肩关节僵直、疼痛。同时老年人多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更增加了围手术期的危险性。陆晴友等〔1〕提倡对于老年此类骨折患者早期行人工肱骨头置换。笔者自2003年7月~2006年2月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13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老年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病人,男5例,女8例;年龄57~76(平均65)岁;按照Neer分类:3部分骨折4例,4部分骨折9例;新鲜骨折11例,陈旧性骨折2例…  相似文献   

10.
桡骨小头骨折是肘部最常见骨折之一,约占肘部骨折的三分之一,其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克氏针内固定术、可吸收螺钉髓内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桡骨小头单纯切除、桡骨小头置换等多种方式。对于严重的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采用何种术式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笔者2005~2010年对我院严重桡骨小头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型钉(PHILOS)板治疗老年人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7年3月用PHILOS板治疗的3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4例,三部分骨折17例,四部分骨折5例。统计手术时间、输血量和手术并发症,评价肩关节功能。 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72.2岁,平均随访14.5个月。术中平均输血165.2 ml,术后X线显示骨折复位满意,无神经、血管损伤病例,心脑血管意外1例,肺炎1例,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未发现肱骨头坏死,Neer评分:30例(83.3%)优良。分析显示骨折类型(Neer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3d内早期手术)与骨折愈合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相关性,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与Nee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PHILOS板是治疗老年人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固定牢固稳定,可早期功能锻炼,适合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2.
季峰  谢跃  王守国  费昊东 《山东医药》2012,52(45):87-89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22例,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肱骨头行置换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症状改善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2例手术均成功,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50个月。术后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假体松动和脱位等并发症。末次随访Neer评分显示,优8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为81.8%。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缓解患者疼痛,重建其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纯新鲜桡骨小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以来,我科对(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45例采用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结果 45例患者术后经12~18个月随访,均复位固定成功,骨折愈合,其中优35例,良10例。结论可吸收棒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方法虽无法完全解决内固定的术后并发症,但远期疗效较佳,且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软骨面损伤小。无金属的腐蚀反应,不干扰放射影像。内固定材料可吸收,省去第2次手术,减少患者的痛苦,总体费用低。无明显的排异反应及感染。愈合相对较快。但也有外固定时间较长、不能早起锻炼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及其以上部位的骨折。外力作用是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因素。高龄患者肱骨近端骨折表现较复杂,且靠近关节面,多数患者骨质疏松较为严重。一直以来对此类骨折的治疗方法有争议。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植入材料的不断研发,人工肱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板  相似文献   

15.
<正>肱骨近端骨折占所有骨折的5%左右~(〔1〕)。60岁以上女性为甚,其发生率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有明显关系~(〔2〕)。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肱骨近端骨折越来越常见,也称为骨质疏松性骨折。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见,且老年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加~(〔3〕)。由于骨折类型复杂以及患者本身相关因素差别很大,此类骨折一直都是创伤骨科的治疗难点。1肱骨近端骨折的损伤机制与诊断分型肱骨近端骨折常见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临床  相似文献   

16.
滕加文 《山东医药》2009,49(22):87-87
桡骨小头骨折脱位临床少见。1998年12月-2008年1月,我们采用桡骨小头切除术治疗中老年桡骨小头骨折脱位12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罗双喜 《山东医药》2005,45(8):56-57
桡神经麻痹亦称“星期六”麻痹。其属上肢周围神经病变,多为局部长时间受压所致,肱骨上部骨折或桡骨小头半脱位、腋杖压迫、新生儿脐带缠绕上臂等亦可引起垂腕和垂指。近5年来笔者运用电针治疗桡神经麻痹50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自 1999年以来 ,我院对 10例四肢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吻合后远端外膜内置管应用神经生长因子 (NGF)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8例、女 2例 ,年龄 18~ 5 2岁。其中锐器伤 6例 ,撞伤 4例。损伤尺神经 4例 ,正中神经 3例 ,桡神经 2例 ,腓总神经 1例。损伤部位 :正中神经尺神经均在前臂 ,桡神经在肱骨中端 ,腓总神经在腓骨小头。神经损伤并发肱骨骨折 2例 ,腓骨小头骨折 1例 ,前臂屈肌腱损伤 4例 ,尺桡动脉损伤 2例。方法 :急症开放性外伤致神经损伤及骨折患者按常规清创修复。神经损伤修复在显微镜下解剖损伤神经 ,…  相似文献   

19.
曾峥  王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7):1521-1522
肱骨近端骨折比较常见,占全身骨折的4%~6%,其中80%~85%为无或轻度移位骨折,无需手术治疗〔1〕。当Neer分型二、三、四部分骨折时,由于骨折复杂,一般保守治疗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常采用手术治疗。老年患者由于存在骨质疏松,肱骨近端一旦发生骨折极易粉碎并造成复杂骨折、脱位。  相似文献   

20.
尺骨小头脱位多表现为尺骨小头向背侧脱位及下尺桡关节间隙增宽,且常合并于桡骨远端骨折及尺骨茎突骨折。尺骨小头向掌侧脱位极为少见。作者收治2例,现举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