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女,九岁。因素食膏粱厚味五年前患睑弦赤烂,治之无效,日渐加重,睫毛渐脱,终成睫秃,伴眼部奇痒,睁眼困难。检查:双眼上下睑缘赤烂、胶粘,睫毛全部脱落,脉浮滑,舌苔黄腻。证属胃为痰湿所困,复感风热之邪,湿热搏结,故眼睑赤烂,血燥失养,睫毛脱落。治宜疏风清热,除湿解毒;用除湿汤加味。连翘12克滑石12克枳壳12克黄芩10克竹叶9克茯苓10克陈皮9克当归10克二花10克荆芥8克防风8克甘草3克。三剂,水煎服。服上药后,痒消、肿烂减轻,此为风邪消散,痰湿尤在,故以清热利湿散结为治。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3岁、农民。1976年5月10初诊。自述:近两月来,每逢月事来临,小腹发烧作疼。经潮后遍身泛发深红色风团,发痒难忍,曾服中西药治疗无效。昨夜小腹作疼,今晨见经。上下肢及腰部出现风团其痒难忍,小腹疼痛不减。面红赤,心烦不安、口唇干燥、大便秘、小溲黄。舌红苔黄、脉数。证属肝热风燥、气滞血瘀。治则:清热止痛,疏风止痒。处方:生地9克丹皮9克黑山栀6克苦参9克乳香9克没药9克  相似文献   

3.
病例1:崔××,女,15岁,学生。1987年11月14日初诊。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此乃风热犯肺,肺卫不和所致。治宜辛凉解表,清热肃肺。方用银翘散加减:银花9g 连翘9g 桔梗6g 薄荷3g 荆芥6g 牛蒡子6g 芦根12g 桑叶  相似文献   

4.
郭××,女,49岁,素患肝硬化,本次发病,因情志不遂,呃逆频作,日夜无已时,不思纳谷,精神萎糜,体倦懒言,气息急促,经用中西药治疗无效,遂来求治。查:面色黎黑,皮肤轻度黄染,口唇及甲床紫绀、舌质紫暗,苔深白,脉弦紧。证属气滞血瘀,气机不畅。治以活血化瘀,舒肝理气。方用血府逐淤汤加减:生地9克,当归10克,桃仁9克、红花9克,枳壳10克,赤芍  相似文献   

5.
治验四则     
一、顽固性眉棱骨痛,头痛证李××、本厂职工、女、年近四旬。于一九八六年十月七日起就诊。患者三年来眉棱骨痛,头痛。痛时恶心欲呕,冷汗淋漓。症见口苦咽干,大便粘稠,牙龈疼痛,鼻内有小疖子,肢节疼痛。诊右脉弦长,左脉寸小滑关细。舌苔白腻质淡红夹青。证属:气机不畅,阳明经风热。法当调理气机,祛阳明经风热。处方:温胆汤加味以治。法夏10克、竹茹1团、枳实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苏梗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佛手10克、吴芋3克、荷顶3个、甘草6克、加减:口干咽痛加花粉10克、寸冬10克、枇杷叶10克、减吴芋;肢痛加威灵仙10克;腹胀加大腹皮10克;牙龈痛加升麻减吴芋。共诊六次,服药计十二剂。棱眉痛,头痛证  相似文献   

6.
验方二则     
治狐疝方 徐××,女,37岁。初诊日期:1993年6月2日。 主诉:右小腹下气坠肿痛4天。 病史:平时体健,胃纳可,二便调。近4天来,右小腹下部气坠肿痛,平卧稍小些。月经上月12日来过,周期准,无痛经。劳保医院欲手术治之。病人畏惧,要求先以中药调理。 检查:右腹股沟上部沿阴埠突出气肿囊如鸡卵大(3×4cm)。压痛+++。脉象弦缓,舌苔薄。 辨证:中气下陷,发为狐疝。 治法:补中升陷,理气治疝。 处方:黄芪20克,白术、当归、乌药、柴胡、菟丝子各10克,五味子、升麻各6克,小茴香5克。七剂。 二诊(6月9日):上药服3剂,疝痛气肿即消失。月经6日来,提早6天,两日即净。  相似文献   

7.
肺炎治验     
芦××,女,43岁。初诊(1999年3月7日)主诉:发热4天 病史:有颈椎、腰椎增生史。近4天发热、咳嗽,在××医院门诊透视:右上肺炎症。曾用抗生素,热不退。转求中医药治之。察其舌尖红、少苔。按其脉象浮数,96次/分。月经适来2天,色量尚可。 辨证:风热外邪犯肺,素体阴虚,少阳经气血不和。 治则:散风热,养肺阴,清少阳,和营血。  相似文献   

8.
例1 陈××,女,49岁,工人。患右偏头痛3年,时轻时剧,甚则头痛如劈,不能入睡,呻吟气短,困顿万状,脉濡紧弦,舌苔淡黄中裂。此气血不和而风火上扰之候。治以疏调气血,清泄风热:炒白芍、炙甘草各18克,制香附、全当归、桃仁各9克,刺蒺藜10克,甘菊花、川芎各6克,生石膏30克,藁本5克。5剂获效,10剂大效,20剂病愈。  相似文献   

9.
吴××,男,2岁。由于喂养不得法,营养不良,以致面黄肌瘦,精神萎顿,哭声低微,白睛干燥,黑睛混浊,枯暗少光泽,舌干少津。乃脾虚气弱,治以调理脾胃以培补后天之本。处方:太子参9克,山药12克,鸡内金3克,白术、六神曲、谷芽各6克。三剂后,症状改善,加云苓6克;继服三剂,调摄饮食而恢复。  相似文献   

10.
耳鸣治验     
李××、60岁,1983年1月5日就诊。半月来,耳鸣如潮,曾服龙胆泻肝丸,不见好转,诊见耳鸣不聪,咳嗽胸闷,鼻塞流涕,舌淡苔白,脉浮紧。证属肺失宣降,耳窍不荣。拟麻黄汤加味。处方: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9克、桔梗9克、桑白皮6克、菖蒲6克、郁金9克、甘草3克。服药五剂,耳鸣消失。本例耳鸣,用龙胆泻肝丸治之不应,说明病不在肝胆。患者耳鸣不聪,乃肺金受邪所致。风寒袭肺,宣降失调,经脉闭阻,不荣耳窍,故选麻黄汤,宣降肺气,加菖蒲、郁金开郁通窍,使肺气宣  相似文献   

11.
<正> 徐××,男,54岁,1978年7月16日就诊。患者素有高血压症。今证见头热耳鸣,口干微渴,烦躁面红,舌质淡红,苔白而燥,脉弦缓,两尺弱,血压220/120毫米。诊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宜镇肝熄风、育阴潜阳,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杭芍15克,元参15克,天冬15克,川栋子6克,石决明30克,青蒿6克,甘草5克。煎服十剂,诸症除。后月余,证复发,脉证大致同前,前方加夏枯草12克。服药后约五分钟,全身、颜  相似文献   

12.
患者高××,女,25岁,汉民,已婚,宁夏籍,银川市新市区西夏公园工人。 1986年3月在区医院中医科就诊,病人左侧颧骨部有5×5厘朱青记,笔者辨证为先天性瘀血,按活血化瘀法治疗。处方: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6克,红花9克,老葱3根(切碎)大枣7枚  相似文献   

13.
患者李××、女、36岁,本市贵钢家属。 平素性急;一年前因经期受凉,后即每次行经之前则少腹痉急刺痛,伴有冷汗,多次出现晕厥。月经量多,但色黑而夹血块,经后则痛减如常。曾多次经中西医诊治,无效。近日即将行经,少腹坠胀、尿频,腰痛不得转侧;心中躁烦难忍。诊其人形体壮实,面红,目赤;舌红带绛,苔薄而黄,脉沉弦有力。证属气血郁结,胞络瘀阻;治宜理气破结,行瘀通络。处方:香附9克 茜草12克 桃仁9克 大黄9克 桂枝9克 炙草6克 元明粉15克(另包分三次冲服)  相似文献   

14.
一、暴盲证尚××,男,32岁,农民,1984年7月6日就诊。主诉:左眼于半月前视力突然下降,伴有头目疼痛,视力0.04,曾在某医院服用西药6天,视力稍有好转,但近日效果不佳,检查:外眼无异常,眼底可见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生理凹陷不清,边界模糊,视网膜静脉弯曲,扩张,视力0.06,伴有头疼目胀,神情抑郁胸胁胀满,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数。辨证:肝胆火炽,肝失条达,气滞血瘀。治宜清肝解郁,行气活血。处方:柴胡15克枳壳10克香附9克赤芍12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当归15克  相似文献   

15.
中风治验赵××,女,70岁,郑州金海区齐礼阎人.患者素有高血压病史,经常头晕,头痛,心悸,失眠.于1981年4月2日早晨突然头晕目眩,临厕时不能站立,摔倒于地,全身不能动.当扶起时,左侧半身瘫痪,舌强不语,口唾涎沫.检查血压200/150mmHg,神志模糊,两手脉滑数有力,舌质红,苔黄厚而腻.辨证症属肝阳上亢,风痰上扰,阻塞神明出入之路.治则镇肝熄风,豁痰开窍,佐以通络.药用:当归15克川芎9克赤芍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菊花12克夏枯草12克勾藤15克菖蒲15克郁金12克姜虫10克蜈蚣1条川羌9克防风9克川牛夕15克地龙15克淫羊藿15克全虫10克 3剂,水煎服.二诊:服药后血压降到160/120mmHg,神志渐清,头晕轻,大便干燥,脉数,苔薄腻.上方去郁金、  相似文献   

16.
胸阳不振,温阳补肾为要:李××,男,53岁,1985年10月5日初诊.自述患“冠心病”、“心绞痛”六年,近两月加重.发作时胸痛彻背,向左肩部放射.检查:舌质淡,体胖嫩,有齿痕,脉沉迟无力.心电图:T 波 V_(4-6)倒置,ST 段 V_(4-6)下降0.1mv.审证求因,属亢阳不足,心阳失助,寒凝经脉,治当温肾助阳为主,益气活血为辅。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子10克桂枝9克熟地15克山药15克 茯  相似文献   

17.
癃闭二例     
<正> 气虚癃闭裴××,男,69岁,售货员。初诊:1965年10月12日。每欲小便之时,小腹既感坠胀,尿不能出,需待10~20分钟之后,方可涓滴而下,不痛。病已月余,近来尤甚。有时心悸、气短、腰痛、下肢萎软、畏冷。脉象细弱,舌淡,苔白薄。辨证治疗: 综合脉症分析,症属下焦虚寒、肾阳式微,不能化气行水,治以温阳行水,方遵真武汤。处方:熟附子9克,炒白术6克,云茯苓12克,白芍9克,生姜6片。水煎服。上方连服6剂,未显效果。再察脉症,揣其方药,仍觉合度。谅患者年近古稀,春秋已高,肾气久虚,一时难复耳,遵守原方加味以待州都气化有权,则小便自调无虞也。患者持方而去,适余入厕,见患者在厕小便,频作深度呼吸,余甚怀疑,问之答曰:“每次小便,必须用力提气数口,小便方出。”余恍然大悟,此非大气下陷乎,遂改升陷汤予服。处方,生黄芪28克,知母12克,柴胡12克,升麻6克,桔梗3克,台参6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上方服一剂,小腹下坠减轻,不必再作深度呼吸即可小便;服药三剂后,小便自如。脉来较前有力,心悸、气短、腰痛、  相似文献   

18.
<正> 〔一〕脊里发热纪××女35岁市民。初诊:1964年7月20日。崩漏瘥后,遂发脊热,一日发作二三次,朝轻暮重,甚则头目眩晕,病已半月不愈,脉象弦细而数,舌红少津、无苔。辨证治疗:崩漏新瘥,阴血未复,血海空虚,虚热循经入于脊里,因而发病脊热。治以滋阴抑阳。方用芍药甘草汤加味。处方: 生白芍30克、生甘草6克、金毛狗脊9克,水煎,日服二次。上方连服3剂,脊里发热减轻大半,续服3剂病除。〔按〕冲脉起于胞中,向上循于脊里,为全身经络之海。崩后脊里发热,显为血海血虚之候。方用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佐以狗脊引药入于脊  相似文献   

19.
一、辨证治疗梦交患者,赵××,女,36岁,家庭妇女。1987年9月10日初诊。述有梦交史八年,所梦皆为熟悉之人,起因不清。医治数年,梦交依旧,近日因情怀不遂,烦劳伤身,梦交愈频,甚则闭眼即梦,伴恶梦不断,夜眠2~3小时,甚为痛苦。察患者:形体较胖,面色暗滞,表情忧郁,时烦躁不安,舌质淡,苔中心黄腻,寸脉浮,余脉沉。证系久病心脾两亏,复为情志所伤,致肝胃郁热,酿化痰浊,上扰心神所致。治当去邪为主,以清降郁热,化痰宁神为法,方选温胆汤加味,处方:半夏9克陈皮12克竹茹9克枳实6克云苓20克远志9克菖蒲10克郁金12克柴胡9克 木  相似文献   

20.
盗汗辨治     
一般认为盗汗为阴虚所致,其实临床所见,非阴虚致病者,也不是没有。今举不同原因所致盗汗治验病案几则,供参考。 一、气血两虚型 金××,男,33岁,住院号8146,1981年1月7日初诊。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盗汗,形寒怕冷,面色不华,纳食尚可,苔白腻,脉濡。术后气虚血亏,卫外不同。治拟益气养血敛汗:党参、清炙芪、熟地各12克,白木、茯苓各9克,白芍6克,砂蔻仁各3克(后下),浮小麦15克,佛手片、青陈皮、清炙草各4.5克。服药十四剂,体质渐复,盗汗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