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常传河 《双足与保健》2007,(2):29-29,28
梅尼埃病又称内耳眩晕,是内耳迷路半规管水肿引起的。多为内耳血管炎、血管痉挛、动脉硬化或变态反应,导致淋巴液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平衡失调,而出现晕感。笔者在过去的几年中用按摩脚部的内耳迷路反射区及针刺耳部的晕点,治好过梅尼埃病几十例  相似文献   

2.
建立标准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方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建立一种操作方法简单、稳定可靠、重现性高的豚鼠膜迷路积水模型。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不同给药时间和剂量诱导豚鼠膜迷路积水,以颞骨切片蜗管面积与蜗管面积和前庭阶面积之和的比值等为指标,比较不同给药时间和剂量造模方法对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造模方法均可诱发膜迷路积水,以先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4μg/kg,连续注射7d后,将剂量加大为6μg/kg,继续注射3d的造模方法最佳。结论:此法优于现有的其他建立膜迷路积水的方法,推荐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3.
美尼尔病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临床以反复发作性眩晕伴耳鸣、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内耳疾病。一般认为可能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局部缺氧,导致内耳淋巴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引起迷路积水所致。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80例美尼尔病,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美尼尔氏综合症主要病因为内耳迷路发生生理瞄玫变所致。内耳迷路位于颞骨岩部内,由骨迷路内含膜迷路构成。而骨迷路则由耳蜗、前庭和半规管组成。人体的平衡主要靠内耳中的前庭和视觉及本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探讨《金匮》泽泻汤水煎液对梅尼埃病模型膜迷路积水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本病提高药效学依据。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法复制梅尼埃病豚鼠膜迷路积水模型,以颞骨切片蜗管面积与蜗管面积和前庭阶面积之和的比值等为指标,研究《金匮》泽泻汤对其的影响。结果:泽泻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泽泻汤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泽泻汤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匮》泽泻汤具有显著的减轻膜迷路积水的程度,证实了本方治疗梅尼埃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正>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在1861年由法国医师Prosper Ménière首次提出。该病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然而膜迷路积水是如何产生的却难以解释清楚,因此该病病因不明确,目前尚无使本病痊愈的治疗方法。目前多采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微循环、解除  相似文献   

7.
答:内耳眩晕病又称耳源性眩晕、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等,是内耳的膜迷路发生积水,引起突发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头胀满等临床表现.本病发生病因尚未明了,但与劳累、焦虑、精神紧张等诱因有关.有认为是大脑和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内耳血管痉挛,膜迷路血循环障碍,使感觉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理论用经典方苓桂术甘汤治疗豚鼠梅尼埃病模型,以AQP4蛋白作为实验指标,观察膜迷路积水情况,探讨梅尼埃病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将30只成年健康红目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苓桂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两组豚鼠均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进行造模,6μg·kg~(-1)·d~(-1),连续注射10 d。造模成功后,苓桂组豚鼠每日予苓桂术甘汤2.79 g/kg灌胃,空白组、模型组则以1 mL生理盐水灌胃,7 d后取材。选则HE染色法来观察各组豚鼠耳蜗积水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AQP4蛋白在各组豚鼠耳蜗的表达;Western Blot观察AQP4蛋白在各组豚鼠耳蜗的表达水平;探讨苓桂术甘汤治疗梅尼埃病可能发生的机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QP4蛋白在模型组表达上调,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苓桂组表达含量较模型组表达下调,苓桂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AQP4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是导致豚鼠膜迷路积水的原因之一。苓桂术甘汤可下调豚鼠耳蜗组织中AQP4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美尼埃病是由内耳膜迷路积水引起,以发作性眩晕、耳鸣、听力逐渐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耳源性眩晕病。笔者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本病4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耳性眩晕又称前庭性眩晕,是指前庭系统病变引起的眩晕,耳性眩晕分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前庭周围性眩晕的病变部位在半规管、前庭神经节、前庭神经的内听道部分,主要见于美尼尔病、中耳感染、乳突及迷路感染、迷路炎、前庭神经炎、急性前庭神经损伤及外耳道耵聍等.前庭中枢性眩晕的病变部位包括前庭神经颅内部分,前庭神经核、内侧纵束及前庭与小脑、大脑的联系纤维,主要见于听神经瘤、颅内压增高、脑供血不足、颅脑外伤、小脑病变、第四脑室及脑干占位性病变及癫痫等.本文重点介绍周围性眩晕.  相似文献   

11.
黄花倒水莲对梅尼埃病症状模型和病理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考察黄花倒水莲(PFH)的药理作用,为其临床应用于梅尼埃病(MD)提供一定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正弦波旋转所致家兔眩晕模型和手术破坏豚鼠内淋巴囊(ES)所致膜迷路积水(HL)模型,模拟梅尼埃病(MD)的症状和病理变化。结果:PFH3g/kg可极显著抑制正弦波旋转所致眩晕家兔眼震的慢相角速度,并抑制其眼震持续时间,而对平均眼震频率无明显影响;PFH5g/kg治疗给药20天,可显著降低膜迷路积水(HL)模型豚鼠听神经复合电位(CAP)阈值,缩短其潜伏期。结论:PFH具有一定抗眩晕,改善膜迷路积水所致听力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梅尼埃病是指原因不明的、以内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耳疾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近年来,笔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4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戴晓娟 《河北中医》2014,(2):196-197
梅尼埃病系内耳病变,是迷路的内淋巴液增多和内淋巴系统水肿所致,临床表现为典型的发作性眩晕,波动性、渐进性、感音性的听力减退和耳鸣。现代医学治疗旨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微循环和解除迷路水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梅尼埃病的可能调节机制.方法:将4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腹腔注射醛固酮方法造膜迷路积水模型.空白组、模型组采取与电针组相同的固定,不予治疗;药物组予氢氯噻嗪溶液5 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电针组予“百会”“听宫”电针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0d.采用比浊法检测各组豚鼠血清离子浓度,HE染色法观察耳蜗积水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耳蜗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情况.结果:①空白组未出现膜迷路积水;模型组出现中、重度膜迷路积水;电针组和药物组出现轻度膜迷路积水.②电针组K+、Ca2+浓度高于模型组及药物组(均P<0.01);Na+浓度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药物组(P<0.01);Cl-浓度高于药物组(P<0.01),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③模型组AQP1表达面积比值较空白组降低(P<0.01);电针组AQP1表达面积比值较模型组升高(P<0.01),较药物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减轻豚鼠膜迷路积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耳蜗AQP1的表达有关,并受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其在神经内科特别是缺血性迷路卒中最为常见,而且是该病的主要症状。笔者以倍他司啶联合疏血通等治疗缺血性迷路卒中160例,效果很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叶家豪 《陕西中医》2012,33(4):501-503
<正>美尼尔病也称为美尼尔综合征(Meniere disease)是以膜迷路积水的一种内耳疾病。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祖国医学亦属于"眩晕"范畴,在对本病的研究上西医主要采用补液、营养、维生素、镇静剂等方法治疗是为了扩张血管、镇静促进代谢作用。但是这些西医方法都不是治疗美尼尔综合征的特效方法[1]。因此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就成为医学界的课题。由于该病属于中医"眩晕"症,因此我  相似文献   

17.
美尼尔氏病是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耳迷路动脉痉挛、局部缺血、血管壁渗透性增高、内耳迷路水肿所引起.我们1999年4月~2000年10月采用天眩清注射液(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本病44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探讨泽泻汤对梅尼埃病豚鼠模型膜迷路积水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为临床使用本方提供实验依据,并揭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法复制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模型,以颞骨切片蜗管面积与蜗管面积和前庭阶面积之和的比值、耳蜗的免疫组化AQP-2的表达强度等为指标,研究泽泻汤对其影响。结果:泽泻汤组与模型组的蜗管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组化中AQP-2在泽泻汤组耳蜗表达强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金匮要略》中的泽泻汤具有显著的减轻膜迷路积水程度的作用,证实了本方治疗梅尼埃病的有效性;并揭示了本方治疗梅尼埃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抑制内耳血管纹、螺旋韧带的AQP-2表达,借助抑制内耳中的AVP-V2R-cAMP途径,从而有利于减轻耳蜗积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对63耳有迷路瘘管的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行乳突根治术的同时用颞肌筋膜或同种肋软骨片加筋膜一期修复瘘管。结果417耳慢性中耳炎中并发迷路瘘管63耳,其中胆脂瘤型60耳,骨疡型3耳。瘘管位于外半规管56耳(88.99%),耳蜗2耳,上半规管3耳,外半规管和上半规管同时有瘘管2耳。63耳中术前有眩晕症状的37耳(58.7%)。其中瘘管试验阳性13耳(35.1%),有眩晕症状耳平均骨导阈值为40.1dB,无眩晕症状耳为33.2dB。除1耳外,全部病例行瘘管一期修复后,眩晕症状消失。结论用同种异体肋软骨片加筋膜修复慢性中耳炎迷路瘘管是理想的方法,对瘘管大,病变重者应行二期手术。  相似文献   

20.
咖啡因对大鼠工作记忆促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咖啡因对大鼠工作记忆促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经咖啡因及腺苷酸环化酶A1受体激动剂(CPA)、腺苷酸环化酶A2受体激动剂(CPCA)不同剂量给药后,采用三门行走迷路和水迷路实验对大鼠行为学进行评价。结果咖啡因能使大鼠在三门行走迷路和水迷路中的错误次数明显降低,在水迷路中潜伏期明显缩短,其中8,16 mg·kg-1的给药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腺苷酸环化酶A1受体激动剂0.30 mg·kg-1腹腔注射与咖啡因8 mg·kg-1灌胃同时给药时,咖啡因对大鼠工作记忆的促进作用被A1受体激动剂所拮抗;腺苷酸环化酶A2受体激动剂与咖啡因并用时,咖啡因对大鼠工作记忆的促进作用没有改变。结论咖啡因促进大鼠工作记忆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中枢腺苷酸环化酶A1受体,从而促进了中枢乙酰胆碱递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