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42例临床分析吴茂春张美德*赵学林李建民牟永告李泽福胡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滨州市,256603*利津县第一人民医院)关键词颅脑损伤;硬脑膜下积液硬脑膜下积液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部分硬脑膜下积液可发展成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我们自1...  相似文献   

2.
小儿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67例临床分析刘吉庆,宋家仁,夏玉成,包双喜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是指颅脑损伤后,无色透明或稍黄的液体贮留在硬脑膜下腔。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是小儿颅脑外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与颅内血肿同时发生[1]。我院自1985年5月~1994...  相似文献   

3.
23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救治陈翠群(广东阳江市人民医院外科)关键词颅脑损伤;硬膜下积液;引流急性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Acutetraumaticfluidaccumulation简称ATFA),是颅脑损伤后脑表面蛛网膜破裂,脑脊液溢出积聚于硬膜下腔...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后脑脊液积聚在硬脑膜下腔,称为创伤性硬膜下积液,在儿童中较为常见,是颅脑损伤中的一种特殊病理表现。我们两院自2000年1月-2008年2月期间共收治小儿创伤性硬膜下积液26例,经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结合本组资料及有关文献报道,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在使用人工硬脑膜治疗组与未使用人工硬脑膜对照组两组间术后并发症,评价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中的使用价值。方法对36例颅脑损伤需要手术而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人工硬脑膜治疗组患者与36例颅脑损伤需要手术而在手术过程中未使用人工硬脑膜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3个月,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在应用人工硬脑膜的治疗术后出现外伤性癫痫2例、脑膨出2例、皮下积液2例,对照组术后出现外伤性癫痫7例、颅内感染4例、切口漏2例、脑膨出6例、皮下积液7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有组间差异。结论颅脑损伤手术中应用人工硬脑膜能够较好地重塑原有解剖层次,保护脑皮层、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指颅脑损伤时,脑组织在颅腔内强烈移动,致使蛛网膜被撕破,脑脊液经裂孔流至硬膜下与蛛网膜之间的硬脑膜下间隙聚集而成。发生率约为颅脑损伤的1.16%[1]。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自2001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波  黄涛  朱政鸣 《四川医学》2002,23(6):580-580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是一种继发性颅脑损伤 ,其发病率约为颅脑损伤的 1.16 % [1 ]。治疗可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本文旨在探讨颅脑损伤后硬膜下积液非手术治疗指征及方法。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对 1999年 7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344例颅脑损伤病人 ,行头颅 CT扫描 ,发现有硬膜下积液者 16例 ,年龄 2 1~ 74岁。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4例。积液位于单侧或双侧额颞或额颞顶部 ,以双侧为主。病人均无颅内压增高表现和局限性神经受压体征。1.2 硬膜下积液 CT诊断标准为 :硬脑膜下、脑外新月形低密度占位性病变 ,CT值等于或略高…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硬膜外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hydroma,TSH)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并发症,为损伤后脑脊液流入并积聚于硬脑膜下腔而引起,积液的吸收和脑组织的复位是硬膜下积液转归的关键,目前临床治疗仍较为棘手。我院2004年5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硬膜外积液患者55例,现就诊断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后脑脊液(CSF)积聚在硬脑膜下腔,称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发生率1.16%~10.00%。在2岁以下小儿中较为常见,是颅脑损伤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病理类型。我院2005年1月-2010年5月共收治小儿TSE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吴臻 《华中医学杂志》2002,26(5):257-257,287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经验。方法:对23例脑挫裂伤和/或合并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重型颅脑损伤者,术中分次剪开硬脑膜,逐步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并与一次性开放硬脑膜的方法对防治脑膨出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相同的条件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中度以上者,一次性开放硬脑膜者16例,而分次剪开者仅7例。结论:分次剪开硬脑膜是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 性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孙刚 《四川医学》2011,32(12):1993-1993
硬膜下积液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颅脑损伤疾病,是由于外伤致蛛网膜撕破,脑脊液经裂孔漏至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聚集而成。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重,颅内高压症状不明显,多可自行吸收,少部分患者积液量大,颅内高压症状重需行手术治疗。另在临床上观察到一部分患者转化为硬膜下血肿。在1993~2011年我院观察到14例硬膜下积液转化为硬膜下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成生  刘丛  刘福贞 《重庆医学》1999,28(4):267-268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是颅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生率占颅脑损伤的1.12%~1.19%,个别报告有高达11.8%[1]。我院1992~1997年共收治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21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例的2.03%,现结合文献,对诊断、治疗加以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6例,女性5例。年龄2~76岁,平均年龄27.7±6.6岁。均有头部外伤史,病程4小时~38天。入院时神智清醒7例,嗜睡9例,昏迷5例,呈锥体束阳性者5例;出现颞叶钩回疝者2例;GCS计分:3~8分5例、9~12分9例、13…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硬脑膜下积液在脑外伤后可立即发生 ,也可发生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 ,也可呈慢性发展 ,但经过积极治疗 ,效果满意。现就我院近 3年收治的硬膜下积液 5 4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4例中 ,男 4 2例 ,女 12例 ,年龄12~ 75岁。受伤原因主要以车祸伤为主 ,积液部位主要位于额、颞、顶区 ,以单侧为主 ;积液量 :<30 ml6例 ,30~ 12 0 ml 4 8例。1.2 诊断 :全组病例均经头颅 CT扫描确诊 ,急性硬膜下积液 15例 ,其中昏迷伴脑疝形成 3例 ,转化为硬膜下血肿 2例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 34例 ;慢性硬膜下积液 5例。1.…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20例临床分析)吴喜跃何理盛方德新*康德智梅文忠关键词颅脑外伤;硬膜下积液;治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福州350005)*:进修医师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急性颅脑外伤中一种特殊的病理类型。我院于1995年6月~1997年1...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后硬脑膜下积液亦称外伤性硬脑膜下水瘤 ,在颅脑损伤中此并发症约占 2 % [1 ]。1997年 2月~ 2 0 0 1年 2月 ,我院共收治 2 8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 2 1例 ,女 7例。年龄 5个月~6 2岁 ,平均 32 .6岁。其中 9例小儿 ,年龄 5~ 11个月 8例 ,3岁 1例。病程 18d~ 3个月。外伤着力点 :枕部 7例 ,颞顶部 13例 ,额部 8例。单侧积液 15例 ,双侧积液 13例。积液部位 :额叶区单侧 2例 ,双侧 4例 ;额颞区单侧 9例 ,双侧 6例 ;额颞顶区单侧 3例 ,双侧 4例。 GCS计分 :6~ 8分 7例 ,9~ 12分 17例 ,13~ …  相似文献   

16.
游离颞深筋膜在减张修复硬脑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颅内手术操作结束后因脑组织膨出 ,完整缝合硬脑膜十分困难 ,如不予修复 ,术后易发生皮瓣下积液、脑脊液切口漏、脑组织疝出嵌顿、切口感染、硬脑膜下感染等 ,术后癫发生率高 ,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我科 1994年 4月~ 1999年 4月对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因脑膨出采用游离颞深筋膜减张修复硬脑膜 10 6例 ,取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和分组 男 82例 ,女 2 4例 ;年龄 12~ 75岁。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格拉斯哥昏迷计分 (GCS) 3~ 5分 4 6例 ,6~ 8分 6 0例。术前脑疝 85例 ,其中一侧瞳孔散大 56例 ,双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双额部硬脑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外伤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134例病人中前囱门未闭采用前囱门穿刺置管引流,前囱门已闭选择双额部细孔钻颅持续外引流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结果:积液完全消失89例;积液大部分消失32例;症状好转,积液减少6例;症状及积液量无变化或加重7例行硬脑膜下-腹腔分流术;94例随访1个月及3个月两次行颅脑CT,双额部硬脑膜下积液完全消失。结论:及时有效地穿刺和钻孔引流,持续而缓慢地清除积液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人工脑膜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0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因去骨瓣减压,有硬脑膜缺损或前颅底缺损硬脑膜重建而采用人工脑膜进行硬脑膜修补或扩大修补术,对其术后并发症及其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头颅CT检查未见与人工脑膜有关的特殊发现,发生脑膨出5例,脑积液4例,皮下积液4例,硬膜外血肿1例,脑积液切口漏、鼻漏各1例,无脑室贯通畸形和骨窗疝病例。其中35例颅骨修补术中的观察分析表明人工硬脑膜封闭隔离保护脑组织的作用良好,炎症反应轻。结论颅脑损伤手术中人工硬脑膜的应用能够发挥有效作用,恢复原有解剖层次,显著降低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臻 《华中医学杂志》2002,26(5):257-257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经验.方法对23例脑挫裂伤和/或合并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重型颅脑损伤者,术中分次剪开硬脑膜,逐步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并与一次性开放硬脑膜的方法对防治脑膨出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相同的条件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中度以上者,一次性开放硬脑膜者16例,而分次剪开者仅7例.结论分次剪开硬脑膜是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4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男36例,女6例;平均年龄43岁;颅脑C T证实为脑挫裂伤19例,脑内血肿3例,硬脑膜下血肿7例,硬脑膜外血肿5例,开放性颅脑损伤8例.对4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均实施了早期呼吸道护理干预,采取了密切观察病情,体位调适,保持呼吸道通畅等相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