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心脏电刺激技术,观察了实验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犬的心房电生理效应及其潜在的抗心律失常作用,24只犬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胺碘酮组和甲状腺机能减退组。胺碘酮组犬予以胺碘酮口服,每日400mg,共4周.以甲状腺全切除术创作甲状腺机能减退模型。电生理实验结果表明,甲状腺机能减退状态与胺碘酮的心电生理效应有很高的一致性,两者均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心房功能传导期(AFCP)。不同的是,甲状腺机能减退状态对心房间传导时间(LACT)无影响,胺碘酮使之延长。甲状腺机能减退组和胺碘酮组持续性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SAT)的诱发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2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16例,治疗组服用稳心颗粒及小剂量胺碘酮,对照组单服胺碘酮。均观察6个月并检测24 h动态心电图、胸片、甲状腺功能及肝肾功能。结果对照组胺碘酮组抗心律失常总有效率88.79%,联合治疗组抗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92.2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单服胺碘酮,可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认识甲状腺用好胺碘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著名的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CAST)之后,抗心律失常用药有了革命性的变化,I类药明显少用,Ⅱ类与Ⅳ类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有限,而Ⅲ类药,尤其是胺碘酮,因是惟一具有4类药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作用强且广,口服一般不抑制心功能,故而广为应用。但因每片胺碘酮200mg,含有机碘75mg,且结构似甲状腺素,而正常成人每日需碘仅150—200μg,因而久用可影响甲状腺功能。原来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者,若未识别,应用胺碘酮则可出现严重问题。目前对甲状腺功能的认识有不少进展,应予复习,以便在临床中更好地应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是一种强有力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可以安全应用于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以及鉴别不清的宽QRS心动过速的患者。但若使用不当,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静脉炎、甲状腺功能异常、肺纤维化等副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维持静滴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并总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多种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胺碘酮具有高度亲脂性,分布于肝脏、肺、心肌、骨骼肌、甲状腺和脂肪组织。胺碘酮主要通过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代谢产物通过大便排泄,仅有〈1%以原型从尿中排出。胺碘酮在肝脏的主要代谢产物是去乙胺碘酮。去乙胺碘酮的亲脂性弱,在脂肪组织沉积较少,但是在心肌组织的浓度却达到胺碘酮的10~50倍。  相似文献   

6.
汤素梅  王艳 《中外医疗》2007,26(23):38-38
胺碘酮为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该药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率较高,因此,胺碘酮是致甲状腺病变的一种常见原因.临床医生应引起重视.我院于1999年至2006年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50例病人应用胺碘酮,有7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其中女性5例,男性2例,在应用胺碘酮3个月后逐渐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52例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无甲状腺疾病的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或口服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控制心律失常的疗效、对心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控制心律失常的有效率达76.9%,无1例心功能恶化,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胺碘酮可作为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74例老年人心律失常患者分别主律平和胺碘酮治疗,并作了对比分析。结果,心律平组有效率(72%)较胺碘酮组有效率(92%)低,心律平组起效时间(2-4小时)比胺碘酮且(3-14天)快,副作用也较胺碘酮小。而胺碘酮优点为一旦发挥作用则不易反昨,且维持量小。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临床用于治疗多种心律失常.目前应用非常广泛,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充分肯定,但因胺碘酮含碘量较高(每200mg胺碘酮含碘75mg),故其对甲状腺功能会有一定影响,胺碘酮尚可能引起肺纤维化、心律失常等,本文主要讨论其对老年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安全性.为研究口服胺碘酮对老年患者甲状腺影响如何,我们对36例服用胺碘酮的老年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进行了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0.
胺碘酮致甲状腺功能改变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胺碘酮自 2 0世纪 7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 ,因疗效确切而在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居重要地位 ,被广泛用于治疗从阵发性心房纤颤到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多种心律失常。尽管该药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还具有类似Ⅰ类、Ⅱ类和Ⅳ类药物的作用 ,并且副作用较多 ,包括光过敏、角膜微粒沉着、肺损害、肝毒性、周围神经病变等〔1〕 ,其中最常见当属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发生于 14 %~ 18%长期服用胺碘酮者〔2〕 。本文就胺碘酮对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激素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胺碘酮对甲状腺的作用机制  胺碘酮是含 2个碘原子的脂溶性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158例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利多卡因(53例)、胺碘酮(55例)、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50例)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利多卡因组总有效率54.72%,胺碘酮组总有效率81.82%,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总有效率76%,胺碘酮组及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组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胺碘酮对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有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胸片检查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不仅具有协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并且可减少胺碘酮的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胺碘酮是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已有30余年历史,在抗心律失常方面有着广泛和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治疗房颤中的经验也日益丰富。我们有必要了解目前胺碘酮在房颤中的地位,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更好的指导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雪莲  田飞 《新疆医学》2007,37(3):138-139
胺碘酮作为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目前被认为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存活率具有益作用的药物,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对胺碘酮的广泛使用,有关该药的毒副作用也逐渐增多,包括肝功能损害,肺间质纤维化,尤其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近几年来我科使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引发的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做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40d后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显效35例(62.5%),有效10例(17.9%),总有效率为82.2%,无效11例(19.6%)。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良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6.
曹义法 《吉林医学》2010,31(14):1984-1985
胺碘酮原作为冠状动脉扩张药,后发现其抗心律失常作用而作为抗心律失常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按Vaughan Williams分类法,归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通过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使外向钾电流受抑,动作电位(APD)和有效不应期(ERP)延长,而起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心率变异(HRV)对胺腆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HRV分析。结果:胺碘酮和普罗帕酮组对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其中胺碘酮组对减少房性期前收缩的效果比普罗帕酮组更明显(P<0.01),胺碘酮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HRV比普罗帕酮显著(P<0.01)。结论:胺碘酮在改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预后及降低死亡率方面,效果优于普罗帕酮组,是一个极为有效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18.
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陛。方法 回顾分析23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有效率达95.65%,其中有3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30例临床分析张秀梅,岳彩云(兖州矿务局杨村煤矿医院)关键词胺碘酮;药物疗法;心房纤颤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约95%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60年代胺碘酮问世,70年代初应用于抗心律失常,目前已成为临床上较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40例AMI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利多卡因(利多卡因组)治疗(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对30例AMI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胺碘酮组)治疗(2004年7月至2006年12月),回顾比较两种药物对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结果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室颤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AMI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室颤发生率及病死率,推荐作为治疗AMI并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