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惠者CT报告阴性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CT阴性的SAH患者病例资料,总结CT阴性的原因。结果 经腰穿或CT、MRI复查,25例患者均证实为原发性SAH。导致CT阴性的原因包括受检时间过早(〈4h)或出血量太少、受拴时间过晚(〉3d)、CT操作员经验不足、读片漏诊以及CT设备分辨率低等因素。结论 CT报告阴性不能排除原发性SAH。CT征象不典型病例应予腰穿检查;加强CT医技人员培训。以减少此病的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头颅CT和腰穿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SAH患者行头颅CT和腰穿。结果 腰穿的阳性率为 10 0 % ,CT的阳性率为 71.88%。结论 提示临床医生凡临床上怀疑SAH而CT扫描未见异常者应做腰穿和脑脊液检查 ,对SAH的诊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腰穿而不是CT扫描。  相似文献   

3.
陈东利 《中外医疗》2009,28(20):30-30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表现不典型时,易发生误诊。常规脑CT扫描是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快速、安全、无创、阳性率高的方法,但脑CT检查阴性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也不少。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ehnoid Heamorrhage,SAH)是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病,大部分可经头颅CT检查发现,而少部分检查阴性,需经腰穿检查见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CSF)来证实。SAH病死率高,早期正确诊治十分重要。现将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收治的22例头颅CT阴性而经腰穿证实的SAH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因临床、CT与腰穿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头颅CT和腰穿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2例SAH患者行头颅CT和腰穿。结果 腰穿的阳性率为100%,CT的阳性率为71.88%。结论 提示临床医生凡临床上怀疑SAH而CT扫描未见异常者应做腰穿和脑脊液检查,对SAH的诊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腰穿而不是CT扫描。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危重疾病,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多数病例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头颅CT扫描即可确诊,但是近20年来,我们遇到17例头颅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的SAH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向智权 《重庆医学》1996,25(2):116-1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发病初期多在内科就诊常易误诊,现将我院1991年到1995年所误诊10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0例CT诊断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柏林 《浙江医学》1998,20(6):336-338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脑血管病,在脑出血、脑梗死之后占发病率的第3位。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7年11月共收治原发性SAH 80例,现将CT检查结果与临床情况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伟奇  蓝博文 《广东医学》1995,16(7):482-483
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CT与脑脊液检查对比分析惠州市中心医院(516001)陈伟奇,蓝博文CT及脑脊液检查对于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两者各自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因此检查的阳性率会有差异。本文将我院1990年~1994年住院的32例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表现、CT征象、病因机理及临床应用,评价CT诊断SAH的意义.方法 分析我院74例有完整资料的经腰穿检查、生化检查及CT证实的SAH,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自发性SAH35例,外伤性SAH39例.男46例,女28例.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或尖叫61例,频繁呕吐47例,一过性意识障碍31例,脑膜刺激征36例,偏瘫11例,抽搐8例,紫绀5例,病理反射7例,眼底出血3例.CT表现为:1)局限于侧脑裂内条带状或小片状高密度影.2)局限于脑池内铸型高密度影.3)局限于脑纵裂、脑沟内线状、条带状高密度影.4)广泛分布于脑基底池、脑裂及脑沟内的高密度影.5)不典型脑裂或脑沟内线片状稍高密度影.6)出血的CT密度一般在35~60HU,并常合并其他表现.结论 CT诊断SAH是完全可靠的,一般无需做腰穿检查.16排以上螺旋CT机及双源CT检查后进行3D重建后处理可发现SAH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客现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36例头颅CT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结果认为:短期内出现头痛、头晕、一过性意识障碍及不典型的全身症状,即使脑膜刺激征及CT阴性,不要轻易排除SAH。腰穿脑脊液黄变或血性仍是SAH的重要确诊手段。CT阴性SAH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唐肇普  钱新初  刘三军 《医学争鸣》2001,22(23):2198-2200
目的:探讨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TSAH0的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24例STSAH患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2例经CT复查及治疗结果证实。结果:STSAH的出血部位分布于:大脑纵裂池56例(45.2%);脑干周围池37例(29.8%);大脑侧裂池22例(17.7%);脑表面沟9例(7.3%)。其主要CT表现特征为:①纵裂池染色半球面边缘毛粗糙;②脑干周围池积血征;③侧裂池或脑表面沟铸型染色征。结论:①CT据上述特征性表现可作出STSAH诊断;②大脑纵裂池出血时的冠状位重建图像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③CT复查助于检证诊断和及时检出迟发性脑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SAH患者的CT、腰穿、MRA、脑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T对急性期SAH的诊断安全、可靠,对明确病因有帮助,可发现脑积水、脑梗塞等并发症。结论:CT可作为SAH诊断的首选检查,但CT阴性者需作腰穿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4.
<正> 自CT问世以来,对脑血管病的诊断提供了方便,但都分不典型蛛网膜出血(SAH),CT表现阴性,且临床症状不典型,最终经腰穿确诊。我们近年来共遇到上述患者5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32—74岁,平均62.9岁。40岁以下6例,41—59岁13例,60—69岁24例,70岁以上11例。既往高血压病史34例,冠心病史10例,中风史6例,糖尿病史2例。活动中发病34例(63%),包括劳累、情绪波动、排便、饮酒、娱乐、咳嗽、感冒;睡眠或安静状态下发生20例(37%)。44例(81%)起病突然,10例(19%)相以较缓。致就诊时间6小时—11大。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CT分型、伴随改变和不典型表现的鉴别诊断。方法:对82例SAH患者(外伤性54例,自发性28例)头颅CT行回顾性研究。结果:SAH分为单纯型和复合型,多累及2个脑池以上;自发性SAH多伴脑室积血、脑积水和脑组织血肿,外伤性SAH颅内其他改变以硬膜下血肿、脑组织血肿和脑挫裂伤为主。结论:认识SAH的CT表面和分型,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与预后之间关系。方法:对69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中治愈55例,致残9例,死亡5例。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Ⅰ型和Ⅱ型以及中线无移位或移位小者预后好,而Ⅲ型和中线移位明显以及环池和四叠体池受压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急危重病,发病急,病死率高,近年来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不断增多,从而提高了治愈率。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两种:①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系颅底或表面血管发生病变、破裂而使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②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系脑实质内出血后,血液穿破脑组织而进入脑室和蛛网膜下腔者。笔者重点讨论我院1998-2006年收治的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  相似文献   

20.
应用腰穿放脑脊液和生理直水冲洗蛛网膜下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肺癌并与传统疗法治疗SAH37例比较,结果表明,前者能迅速缓解能,缩短头痛持续时间,降低脑血管痉挛,脑梗塞及脑积水等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显著降低SQAH的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