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作的原因不明的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性疾病,以耳鸣、单耳听力下降、耳闷胀感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1]。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不明确,有内耳微循环障碍学说、病毒感染学说、内耳窗膜破裂学说,最终引起内耳微循环障碍及内耳代谢障碍[2]。目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多采用改善  相似文献   

2.
丹参注射液在耳鼻咽喉科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参为我国传统中药 ,具有活血祛瘀 ,凉血消痛 ,除烦安神等功效 ,近几十年来 ,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目前 ,随着对丹参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 ,其在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应用日趋广泛。笔者就以丹参为主药的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在耳鼻喉科应用进展综述如下。1 治疗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病因尚不明了 ,中医学认为血瘀气滞使耳窍失养 ,致使突然失聪 ,属“血瘀”实证[1] 。现代医学则多认为其病因是由于迷路病毒感染和内耳供血障碍所致。内耳供血障碍造成内耳纹血管瘀血 ,血液粘度增高 ,引起内耳微循环紊乱 ,必然影响耳蜗血氧…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耳聋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新霞  王保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156-2157
突发性耳聋病因未明,患者多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听力突然下降,可伴有耳鸣、眩晕,除第对脑神经症状外,无其他脑神经症状。大多数学者认为病因可能有内耳供血障碍、病毒感染及变态反应等。自DeKleyn于1944年首次报道此病以来,关于其病因及治疗的争议就没有停息过。由于对病因认识不一致,现治疗尚无统一方案,现就突发性耳聋治疗的近况作一阐述。1改善内耳血循环的药物治疗耳蜗有丰富、复杂的血管,稳定的血流供应在维持耳蜗正常功能及内环境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学者认为内耳微循环障碍是导致突发性耳聋的主要病因,它可以由内耳血管功…  相似文献   

4.
胡敏  郭广威 《华夏医学》2011,24(2):244-246
突发性聋又叫特发性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d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1]。其病因未明(主要有病毒感染和内耳供血障碍两种学说),病理机制较为复杂[2-4],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皮质类固醇、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剂、抗凝剂、免疫抑制剂、维生素及抗病毒等的联合应用[5-7]  相似文献   

5.
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至今尚无一种方法被公认为有效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以扩血管药物为主 ,改善内耳微循环 ,增强大脑供氧 ,以提高或恢复患者听力。临床上应用的扩血管药物种类较多。笔者用川芎嗪治疗突聋 34例 ,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4~ 2 0 0 2年 5月我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 34例 (37耳 ) ,男 2 5例 ,女 9例。年龄19~ 6 5岁 ,平均 4 0 .1岁。病程 (发病到就诊时间 ) 1~ 2 0d ,≤ 7d 2 9例。伴眩晕者 7例 ,耳鸣 2 0例 ,伴高血压者 1例。初诊时纯音听力 0 .5~ 4kHz ,均值 <6 0dB 15耳 ,6 0~ 90bB 1…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的疾病.突发性耳聋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据有关资料报道,突发性耳聋患者占全球人口的6%~10%,中国听力障碍患者有2057万,目前现代医学还没有一种可以完全治愈突发性耳聋的方法,中医针灸治疗本病有其独特的优势.近3年来采用矩阵针灸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6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星状神经节封闭加丹参治疗突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耳聋一般被认为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内耳微循环障碍所致[1,2 ] 。自 1987年起临床用利多卡因作星状神经节封闭加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突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3 ] 。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作者用利多卡因作星状神经节封闭加丹参治疗突聋 32 0例 ,与同期随机分组的用等量利多卡因作静脉滴注加丹参治疗者 330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 :32 0例中 ,男 2 0 0例 ,女 12 0例 ;以利多卡因作星状神经节封闭加丹参治疗。对照组 :330例中 ,男 180例 ,女 15 0例。年龄 2 5~ 6 5岁。均为单耳发病患者 ,…  相似文献   

8.
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其原因尚未完全清楚 ,现认为与内耳供血障碍、病毒感染等有关〔1〕。临床上常用血管扩张药、能量合剂、低分子右旋糖酐、激素、维生素、高压氧舱等治疗 ,但其疗效各学者报道不一。本文作者 2 0 0 1- 0 8~ 2 0 0 2 - 0 4应用东菱迪芙 (东菱克栓酶 )治疗突发性耳聋 30例 ,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1 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均符合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 6 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 2组。东菱迪芙组 :30例 (34耳 ) ,男 16例 ,女 14例。年龄 18~ 72岁 ,平均 …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与病毒感染、内耳供血障碍或免疫功能障碍等原因有关.发病时多在瞬间或数小时内听力急剧下降,部分患者伴有耳鸣或眩晕,除第Ⅷ颅神经外,无其它颅神经症状.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耳聋 (SHL)产生的病因西医有多种解释 :一是病毒感染 ;二是自身免疫功能障碍 ;三是内耳供血功能障碍 ;普遍认为 :突聋不是单一病因引起的一种病理过程 ,可能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 ,到目前为止 ,引起突聋的病因复杂 ,仍是个迷 ,突聋的治疗方法较多 ,但临床治疗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差 ,近年来 ,临床上用一些中成药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综述如下。1 .复方丹参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活血化瘀 ,扩张微血管改善血液的粘滞性 ,同时能够抗血小板聚集 ,恢复血流动力及血管壁弹性 ,增加血流速度 ,从而改善内耳微循环障碍 ;…  相似文献   

11.
正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mlhearing loss SD)为耳鼻喉科常见病,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其病因未明,可能与如内耳供血不足、病毒感染、变态反应、情绪波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血压不稳等所致的内耳血液循环障碍有关[1]。本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现将我院治疗双耳先后发作突发性耳聋1例报道如下。病历资料患者,女,50岁,主因"左耳突然听不见1天"入院。患者入院1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左耳突然听不见,伴左耳鸣,闷胀感,无头痛、头晕,无视物旋转,无耳内流脓、疼  相似文献   

12.
窦发性耳聋患者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 8年有学者[1] 提出耳聋的免疫病因学说。突发性耳聋多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内听动脉栓塞、血管痉挛等血管动力学的改变[2 ] 。内耳缺血、缺氧及微循环障碍是造成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3] 。检测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含量 ,是研究本病免疫性及揭示其免疫学发病机制的主要出发点和重要环节。1 临床资料1996年 1月— 1997年 8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 3 8例 ,男 12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3 7.2岁 ;对照组为听力正常的健康体检者 ,共 40例 ,男 2 0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3 1.5岁。符合 1996年全国梅…  相似文献   

13.
突发性聋又称特发性聋或暴聋 ,即原因不明瞬间发生的耳聋、耳鸣 ,多于数小时或数日内听力损失达高峰。而以眩晕、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者较少见 ,且临床上易误诊。 1996至 2 0 0 1年我院共收治此类患者 8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8例中男 6例 ,女 2例 ,9~ 5 7岁 ,1例孕妇。 3例以梅尼埃病收入院 ,3~ 7d后方发现听力下降 ;另 5例在外院分别以梅尼埃病和眩晕治疗 5~ 10d方来我院。发病初期患者均无耳聋史 ;2例发作前有感冒受凉史 ,6例发作时有感冒史 ;2例鼓膜轻度内陷 ;8例均在行音叉实验检查时发现为感音性聋 ;纯…  相似文献   

14.
管明  徐娅萍  施紫光  李勇 《浙江医学》2011,33(3):409-410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少数患者在3d内)内下降至最低点,而且同时或先后伴有耳鸣及眩晕.目前,临床上已开始关注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因素.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以及治疗开始前听力损失程度对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耳聋 (后简称突聋 ) ,病因迄今尚未明确阐述 ,但引起突聋的任何一种原因均可影响内耳的循环。因此 ,通过改善内耳微循环来治疗突聋已为耳鼻喉科医师所推崇。葛根素且有改善内耳微循环的功效。我科于 1997年开始用葛根素治疗突聋 2 6例 ,其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6例 (30耳 )中 ,男 18例 ;左 10耳 ,右 12耳 ;双耳同时发病 4例 ;年龄 16~ 70岁 ,平均 43岁。听力以(0 .2 5~ 4kHz) 5个频率平均听力损失计算 ,中度聋 (41~5 5dBHz) ,中重度聋 (5 6~ 70dBHz) 8耳 ,重度 (71~ 90dBHz) 9耳 …  相似文献   

16.
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常表现为突然瞬间发生的耳鸣、耳聋,可于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的听力急剧下降。目前尚无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过程中,以扩血管、降低血小板聚集力的药物被临床上应用,取得不错疗效。前列腺素E1就是其中被用的较多的药物,在促进改善内耳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被广泛应用。2005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主要成分是前列腺素E1)为主综合治疗突聋89例,并与丹参为主综合治疗的68例患者(1998年3月~2004年12月)作对照,进行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韦月珍 《广西医学》2003,25(11):2330-2331
突发性聋是指不明原因听力下降 ,多是感音神经性聋 ,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 ,不少学者对其病因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但仍不十分清楚 ;目前认为可能与内耳供血障碍和病毒感染有关〔1〕。精神因素和紧张状态及过度疲劳与突聋发病有直接关系〔2〕。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起病急 ,直接影响生活、工作及学习 ,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心理负面影响。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外 ,积极的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聋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1 临床资料5 4例中 ,男性 30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17~ 76岁 ,平均 39 5岁。单耳聋 5 3例 ,双耳聋 1例。住院天数 10…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氧治疗耳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  李艳 《黑龙江医学》2001,25(6):440-440
神经性耳聋是耳鼻喉科一种常见病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我院采用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效果比较满意 ,现在将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文报告 12 3例 ,其中 ,突发性耳聋 5 6例 ,神经性耳聋 6 7例。单耳 10 9例 ,双耳 14例。男性 84例 ,女性 39例。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6岁 ,以 2 0~ 5 5岁居多。1 2 病程和听力损失程度病程在 1个月内者 5 8例 ,1~ 6个月 44例 ,6个月以上 2 1例 ,听力损失 30db以内 16例 ,31~ 6 0db84例 ,6 1~ 90db2 0例 ,全聋 3例。2 治疗方法2 1 高压氧治疗用国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别采用舒血宁、西医常规处理(舒血宁组)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西医常规处理(复方丹参组)两种方法治疗。结果:舒血宁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高虹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403-1404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 d以内,伴有耳鸣及眩晕,除第Ⅷ对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症状。此病病因未明,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