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加味逍遥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将FD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中药组、西药组.西药组给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中药组给予加味逍遥散汤剂口服,中西医结合组同时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和逍遥散汤剂口服,疗程2周.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0.48%,明显优于西药组的73.33%,及中药组的70.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逍遥散能显著提高FD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将 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40例 ,对照组 38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 ,治疗组加用中药辨证施治 ,疗程 4周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5 %、71 .1 % ,P<0 .0 5。结论 :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353例患者随机分成了3组,对照组I(中药组)118例采用旋覆代赭汤治疗;对照组Ⅱ(西药组)111例,采用多潘立酮加雷尼替丁治疗;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124例,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中西药结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中药组78.0%,西药组为75.7%,前者与后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O.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西药组30例,中西医组30例;中药组单纯中药外敷,西药组单纯抗炎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同时采用中药外敷与抗炎治疗。结果:中药组治愈率23.3%,总有效率83.3%;西药组治愈率16.7%,总有效率70%;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70%,总有效率96.7%。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西药组比疗效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比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11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三组,分别给予中药复方、西药、中西医联合治疗,疗程4 w。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各组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9.74%,西药组为81.58%,中西医结合组为94.87%,三组总有效率比较,中西医结合组疗效高于另外两组。三组临床症状积分值比较,中西医结合组亦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FD疗效显著,为治疗F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61例给予法莫替丁和吗丁啉等治疗,治疗组7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疏肝和胃中药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30.26%和96.05%,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9.84%和65.5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比常规西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调气健脾汤合加斯清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调气健脾汤合加斯清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西医结合组34例,运用调气健脾汤合加斯清治疗;西药组32例,单用加斯清治疗;中药组32例,单用调气健脾汤治疗。结果:治疗4周,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73.5%,总有效率94.1%;西药组显效率53.1%,总有效率71.9%;中药组显效率53.1%,总有效率71.9%。中西医结合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20例FD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80例;西药治疗组80例,包括采用贝洛纳,安易,阿莫西林胶囊治疗;中西医结合组160例,疗程30天。结果 中药组,西药组,结合组总的有效率分别为71.25%,75%,98.1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西药、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对照设计,将21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中药组73例、西药组72例和中西医结合组71例。中药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疗程3—4周;西药组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疗程10-15d;中西医结合组采用西药抗生素(10-15d)加中药(3—4周)治疗。观察症状、体征变化评定近期疗效,随访1-12月,采用生存分析评定远期疗效。结果3组近期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率比较无统计意义,但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中药组,P〈0.05;B超显示附件区增粗、盆腔积液、盆腔包块等体征改善情况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优于西药组,P〈0.05;西医组12月复发率高于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益气破瘀法对狼疮鼠血清IL-10与IFN-γ及肾脏病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气破瘀法对NZB/WF1狼疮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NZB/WF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分别以生理盐水、益气破瘀小复方和骁悉对其进行干预治疗。以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0、IFN-γ水平,肾组织行常规HE染色。结果: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IL-10、IFN-γ均有显著降低(P<0.01);各治疗组之间比较未见差异显著(P>0.05)。HE染色显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肾脏病变与模型组相比,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宽等情况较轻,内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较少,其中以中西医结合组病变最轻。结论:益气破瘀法能明显降低狼疮鼠血清IL-10、IFN-γ水平,延缓肾脏损害。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中药和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手足部慢性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手足部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外用自拟中药煎剂熏洗,西药组外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药组与西药组两种疗法相结合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西药组为61.5%,中药组为80.0%。中药组与西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00),高于中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连续校正x^2检验,P=0.026)。结论:中药熏泡配合糖皮质激素外用可显著提高手足部慢性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益气破瘀法对狼疮鼠血清IL-10与ILN-γ及肾脏病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气破瘀法对NZB/W F1狼疮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NZB/W F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分别以生理盐水、益气破瘀小复方和骁悉对其进行干预治疗.以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0、IFN-γ水平,肾组织行常规HE染色.结果: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IL-10、IFN-γ均有显著降低(P<0.01);各治疗组之间比较未见差异显著(P>0.05).HE染色显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肾脏病变与模型组相比,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宽等情况较轻,内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较少,其中以中西医结合组病变最轻.结论:益气破瘀法能明显降低狼疮鼠血清IL-10、IFN-γ水平,延缓肾脏损害.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中药和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及血浆胃饥饿素(ghrelin)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采用夹尾刺激配合不规则饮食法制备F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5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和电针组。给予相对应的电针及药物治疗后检测各组大鼠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ghrelin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明显延迟,大鼠一般情况评分降低,血浆ghrelin含量下降(P0.05);电针组及药物组较模型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增加,大鼠一般情况评分增加,血浆ghrelin含量明显增加(P0.05),且电针组与药物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上调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血浆ghrelin的表达,加速胃排空,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柴枳朴槟汤的临床疗效及进行小鼠胃肠推进实验的研究,观察柴枳朴槟汤对胃肠运动的作用。方法:临床研究将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气壅滞型随机分为柴枳朴槟汤组和吗丁啉组,分别给予柴枳朴槟汤和吗丁啉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西药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每日用蒸馏水1ml灌胃,中药组每日用柴枳朴槟汤1ml(5g/kg~10g/kg~20g/kg),西药组每日用吗丁啉1ml(5mg/kg)灌胃,共喂药10d。分别予小鼠胃肠推进实验。记录各组小肠炭末推进百分率。结果:临床研究中中药组与西药组疗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研究中中药组(高剂量组)、西药组小肠炭末推进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表明柴枳朴槟汤具有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适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FD患者分为:A组(中西医结合)41例,B组(中药治疗)36例,C组(西药治疗)38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2.68%,中药组为72.22%,西药组68.4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FD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42例继发闭经月经稀发患者采用中药周期加克罗米芬治疗(中西组),与周期单用克罗米芬治疗(西药组)的67例和中药周期治疗(中药组)的4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继发闭经患者的排卵率,中西组比西药组或中药组的疗效均好(P<0.01),西工组的疗效又比中药组好(P<0.01)。对月经稀发的排卵率,中西组比西药组疗效好(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为证实二黄清肺汤配合西药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 ,选择 10 6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进行疗效和复发率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复发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不失为一种好疗法。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中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56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分别给予中药、西药和中西药.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张治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3):137-13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将我院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消食健脾汤,1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总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比单纯用西药治疗效果更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颅脑外伤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4例颅脑外伤后出现精神障碍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西医结合加高压氧治疗组,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加高压氧治疗组比西药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比单纯西药治疗组的疗效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加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提高颅脑外伤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