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莉 《广西中医药》2005,28(1):44-44
性质功效:清热凉血剂。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主治病证:月经量多、崩漏、经期延长属血热者。证见阴道流血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或夹块,伴口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或弦数者。  相似文献   

2.
阴虚发热 表现:午后或夜间潮热,或兼有手足心热,颧红,盗汗, 心烦失眠,口干咽燥,舌质红而干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病属阴虚阳盛,虚火内炽。治宜滋阴清热。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盗汗的辨证施治有几点粗浅体会,现介绍如下: 1、阴虚内热型: 此型多由于高热之后或长期慢性热病阴津耗伤,阴不济阳、虚阳扰阴、津液不固而外泄所致。主证:面部或两颧潮红,午后发热,干咳少痰,大便干燥,口干喜凉饮,舌质红、舌光或有黄苔、脉细数或弦数。如心有虚火者,常夜寐梦多,盗汗以心胸常见,治宜滋阴清热,固表敛汗。方选当归六黄汤加减。  相似文献   

4.
李宗莲 《河北中医》2009,31(2):227-228
补心丹出自《摄生秘剖》,是治疗阴血亏虚致神志不安的经方,适用于心肝血虚所引起的心悸、失眠、盗汗、烦躁易怒、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证。由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天门冬、麦门冬、柏子仁、酸枣仁和生地黄组成,具有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功。笔者现将补心丹的临床治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天王补心丹方出自《摄生总要》,由生地、当归、天冬、麦冬、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人参、丹参、玄参、远志、茯苓、桔梗、朱砂组成。该方功能滋阴清热、养血安神,原治心阴不足,虚烦失眠。笔者据其方意,以心悸心烦、精神疲倦、舌红苔少脉细数为辨证要点,用于治疗其他病症,亦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笔者经常遇到术后发热不退的病人 ,虽用多种抗生素治疗 1周以上仍不能取效 ,经辨证治疗却能收到较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术后阴虚 术后阴虚发热 ,主要由于手术创伤 ,劫伤阴液 ,术中失血失液及术野暴露 ,更加重了阴液的不足。阴虚不能敛阳 ,虚热内生则致发热不退 ,临床可见午后或入夜发热、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多梦、便秘溲赤、盗汗 ,舌红苔光 ,脉细数。成某 ,男 ,73岁 ,1 995年 6月 6日入院。因腹胀腹痛 1周 ,门诊以“后腹膜巨大肿瘤”收治。行剖腹探查术 ,诊断为“胰腺假性囊肿”。术后 1周内体温正常 ,第 9天开始出现不规则发热 ,…  相似文献   

7.
王某,男,20岁,职工。1973年4月9日初诊:发热十二天,头晕,遍体关节酸楚,口干,欲饮冷而不敢,不欲食,勉进稀粥。大便日行,色黄。诊时体温38.3℃,脉细数而肢清,苔白腻多刺而根部  相似文献   

8.
低热证病因复杂、治疗棘手。笔者根据祖国医学“内伤发热”之理、辨证施治,取效满意,仅就现存临床资料整理如下:一、阴虚发热所谓阴虚发热,系因阴精亏损而致阳偏于亢,阴不制阳则虚热内生,即“阴虚生内热”。症见午后、夜间潮热,手足心热,骨蒸颧赤,口干盗汗、形体消瘦,舌红少津,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相似文献   

9.
清热法即清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一,也是治皮肤病常用的治疗法则。笔者临证中,运用田淑琴教授清热法治疗多种皮肤病的经验,收到满意疗效。1清热法的应用①清热解毒用于热毒之证。证见皮疹掀热、红肿、灼痛、色赤、发热、口渴引饮、便秘、尿黄、舌红、苦黄、脉供数。如各种化脓性皮肤病、漆皮炎等。宜清热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等。②清热凉血用于血热之证。证见急性发疹、大疮或斑疹、紫红、掀热灼痛、发热口干,喜冷饮,舌红绛、舌光剥或无苔、脉细数。如红斑狼疮、药疹、急性等麻疹等,宜清热凉血解毒。方用犀角地黄汤、清…  相似文献   

10.
笔者用保阴煎加味治疗胎漏、胎动不安数例,皆获显效。举例如下: 例1.万××,女,25岁。1984年7月28日诊。怀孕4月余。一周前突然阴道持续流血,量少色鲜红,伴有胎动下坠感,五心烦热,口渴不欲多饮,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病属胎漏、胎动不安。乃热伏冲任所致。治以滋阴清热,养血安胎法。方选保阴煎加味:生地、白芍、阿胶(烊化)各12克,熟地、黄芩、续断、山药、麦冬  相似文献   

11.
湿温发热     
李某,男,51岁,2008年7月20日初诊。因“两次鼻中隔术后,反复发热3个月”,于2008年6月23日人住重庆某三甲医院,7月9日行第3次鼻中隔术,病检为炎性肉芽组织及少许坏死组织中散在不典型细胞,另见灶性鳞状细胞增生。发热不退,疑为肿瘤并准备到成都华西医科大学作进一步筛查。自行转请中医试治。反复发热3个月余,下午加重,体温在39℃左右,伴鼻阻不通,有黄色稠涕,手心特别热,面色红赤,口干多饮,无汗,尿多,纳差,舌质红苔白厚,脉细数。  相似文献   

12.
陈姚宇 《河南中医》2013,33(3):329-330
人体的阴气不足,无以制约阳气,阳气相对偏亢,则出现五心烦热、低热、潮热、盗汗、虚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一系列内热症状.女性为阴柔之体,素体阴虚或房劳多产,耗伤经血,阴液亏损,故出现一系列阴虚症状.因此滋阴法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大法.具体分为以下8个滋阴法:①滋阴清热法;②滋阴养血法;③滋阴补肾法;④滋阴降火法;⑤滋阴通淋法;⑥滋阴固表法;⑦育阴潜阳法;⑧滋阴润肺法.  相似文献   

13.
产后发热多因阴血亏损,阳气虚弱;恶露瘀滞,津燥热盛;内伤饮食,外感风寒所致。笔者采用补虚、泻实、和解三法,收效满意。补虚审阴阳产后阳气虚弱,卫外不固,阴血损伤,阳无所附,致使阳气浮散于外而发热,滋补阴血阳气是谓固本。然禀赋不同,素体有别,则有伤阴伤阳,血虚气虚之异,应审度阴阳,辨明气血,对症治疗,方奏佳效,徐某,女,24岁,1986年9月18日初诊。产后6日,发热3日。体温37.5℃~38.5℃,昼轻夜重。热时口渴引饮,食欲倍增,热退则口淡纳差。恶露量少色正,小腹无压痛。舌红苔薄、脉细数。证属阴血虚损。治宜滋阴养血,方用一贯煎合生化汤去川栋子加鳖甲、青蒿。服2剂痊愈。  相似文献   

14.
六、原因不明性发热黄某某,女,18岁。住院号1202。因患不规则发热半年,于1966年7月19日担架抬送入院,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病房。患者发热骨蒸,午后为剧,热型弛张,以汗出多少为进退,最高达41℃,口干苦,喜热饮,但所饮不多,两颧发红,大便时秘时泄,小便黄热,舌尖赤,苔淡黄而腻,脉细数。近四五天来,头痛呕恶,胃纳甚差。入院后,细参脉证,认为病属劳热,邪火灼阴,初用小柴胡汤、秦艽鳖甲散数剂,后邀友人禹新初医师会诊,议用加减麦门冬汤,共进50剂,邪热尽退,食欲改  相似文献   

15.
一、滋阴清热法此法适用于阴虚发热之长期午后或夜间潮热,或手足心热,两颧发红,或心烦盗汗,口燥咽干,失眠多梦、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症。治宜滋阴清热。方用清骨散加减。药用银柴胡12克,地骨皮15克,胡黄连10克,知母12克,秦艽12克,丹皮12克,鳖甲10克先煎)。若阴虚较甚者加入生地、玄参以滋阴;失眠较著者,加酸枣仁、  相似文献   

16.
<正>本人2010年以来应用当归六黄汤治疗术后发热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病例1.1彭某,男,54岁,因泌尿系结石术后15天发热就诊。患者因术后发热在本县人民医院查血常规,血沉血生化无异常,静滴3天抗生素无效而就诊。现患者不规则发热,心悸,日轻夜重,高时超过39℃,低过37.5℃,汗多,口干口苦,心烦不寐,口干不欲饮水。查:舌红苔少,脉细数。予当归六黄汤原方3副吃2副而愈。  相似文献   

17.
医案三则     
1白塞病 男,32岁,2005年2月11日初诊。反复口腔及前阴溃疡4年,曾在多家三级医院诊断为白塞病,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效差。证见:口腔及前阴多发溃疡并有轻度痛痒,伴口干、大便干、多梦、心烦,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辨证为肝肾阴虚,湿热蕴毒,治以滋阴清热解毒法。方药组成:生熟地黄各15g,  相似文献   

18.
黄连阿胶汤具有交通心肾、滋阴降火之功 ,笔者用其治疗产后发热、失眠、怔忡等疗效较好 ,介绍如下。1 产后发热 薛立斋曰 :“新产妇人 ,阴血暴亡 ,阳无所附而外热。”此热非有余之邪热 ,乃阴虚生内热。故以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 ,反佐肉桂之温以入心肾 ,引火归源。应某 ,女 ,30岁 ,2 0 0 2年 5月 1 0日诊。素有贫血史 ,半个月前分娩时大量流血 ,产后发热不退( 37.9℃~ 38.8℃ ) ,曾用西药治疗 ,热仍不退。现体温 38.5℃ ,头晕目眩 ,面白少华 ,心悸自汗 ,耳鸣腰酸 ,大便秘结 ,小便黄赤 ,舌红绛 ,脉细数。证属阴虚火旺 ,治宜滋阴降火。予黄连…  相似文献   

19.
王某,男,48岁,农民。2000年8月18日初诊。患者于2个月前头发开始脱落,现已全部脱光,头皮光亮色鲜,脱发处不红不肿,间有轻微痒感,自觉头部发热,伴有面红,口渴,大便干,每日1次,小便黄,舌苔薄黄,脉细数。曾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显。究其处方,多为养血滋阴之剂。纵观患者病情,乃血燥风热所致脱发。治宜清热解毒、疏风养血和血。  相似文献   

20.
滋阴清热法治疗术后发热64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宇峰  张育志 《新中医》1996,28(2):27-28
以滋阴清热法治疗骨科术后百感染性发热64例,并设对照组用活血化阏法治疗63例,结果24小时,48小时退热下降幅度治疗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判别有显著性意义。认为术后发热是由于损伤后失血巡多,致阴液亏损,阴不制阳所致。应用滋阴清热法可降低发热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