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唐晓清  王康才  陈暄 《中草药》2011,42(7):1425-1428
目的 考察菘蓝花期不同部位的靛蓝、靛玉红和多糖的积累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菘蓝花蕾期及盛花期2个阶段植株不同部位中靛蓝、靛玉红量,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各部位的多糖量.结果 靛蓝、靛玉红在叶中分布较多,根、茎、花中较少,其中基部叶的量最高.花蕾期叶中靛蓝、靛玉红量均高于盛花期,花中靛蓝、靛玉红量高于花蕾中的量.多糖在菘蓝全株均有分布,花蕾期根中量最高,盛花期地上部分的上端高于下端.结论 花期的菘蓝体内有靛蓝、靛玉红的分布,且主要分布于叶片内,花蕾期靛蓝、靛玉红总量高于盛花期的总量;多糖在菘蓝中分布有一定的规律,花蕾期根中多糖分布较多,地上部分多糖量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播种期、密度和施肥量对蒙药植物香青兰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3414设计。结果:香青兰不同器官花期多糖含量大小依次为:茎>叶>花。其中,茎和花中多糖的含量呈增长趋势,至终花期时达最高值,而叶中的多糖盛花期达最高,呈单峰曲线变化。播期的推迟,密度的增加,施肥量过低或过高都会降低多糖含量。结论:在播期4月20日、密度8.5万株/hm2、施肥量26400kg/hm2的栽培措施下,香青兰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生态因子对山茱萸开花习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在山茱萸花期内,通过观察温、湿度的变化探索生态因子对其开花习性及开花的影响。 方法 :在山茱萸花期内连续5昼夜每隔2 h测量温度和湿度,同时记录其开花数。 结果 :山茱萸在1天中开花时间为6 ∶00-16 ∶00,花蕾开放85%以上在8 ∶00-14 ∶00; 开花的最适温度为10 ℃~14 ℃,湿度为45%~55%。 结论 :适宜的温湿度是山茱萸开花的必要条件,生态因子与山茱萸开花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杜仲雄花HPLC指纹图谱及成分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杜仲雄花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杜仲雄花中成分的积累规律.方法 采用Ameritech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甲醇-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8 nm.结果 对不同日期采集的杜仲雄花的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生成对照指纹图谱,确定了22个共有峰.杜仲雄花的成分积累规律为京尼平苷酸含有量花蕾期最低,至盛花期最高.绿原酸含有量花蕾期最高,始花期最低,末花期上升.京尼平甘含有量始花期最低,盛花期最高.结论 杜仲雄花的盛花期是兼顾质量和产量的最佳采摘期.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建立了金银花中环烯醚萜、酚酸、黄酮等11个活性成分的波长提取-高效液相多指标同步含量测定方法;采集山东2个金银花种植基地的四季花和北花一号从米蕾期(ML)到金花期(JH)6个不同发育阶段的金银花花蕾。运用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样品中11个指标成分的含量,研究不同品种的金银花活性成分含量随发育阶段的变化规律;并以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环烯醚萜、酚酸和黄酮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挖掘3类成分在植物体内生物合成方面可能存在的关联;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考察不同发育阶段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经相关性分析,挖掘抗氧化活性与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从米蕾期(ML)到金花期(JH),四季花中11个成分的含量总和呈“W”型变化,ML和二白期(EB)是3类成分含量较高的时期,ML最高;北花一号中11成分的含量总和自ML始,逐渐降低,ML是3类成分含量最高的时期。四季花中环烯醚萜含量高于北花一号,北花一号中酚酸含量高于四季花。四季花中黄酮和酚酸的含量变化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2=0.90,P<0.05);北花一号中,这2类成分含量变化不具有相关性。北花一号和四季花的抗氧化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花蕾期延长金银花(定名北花1号)为山东平邑大毛花主栽品种的自然变异类型,经连续3年观察,其农艺性状已稳定。通过测定其化学组分及主要药效成分含量变化,比较其成分是否稳,可否代替大毛花品种。方法:以大毛花为对照品种,对北花1号大白期花蕾持续5天、7天和9天时分别采摘晒干药材中化学组分及主要药效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北花1号与大毛花品种间的HPLC指纹图谱整体相似度高达0.97以上,认为二者在化学组分方面相一致;北花1号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分别显著低于或高于大毛花品种,其花蕾持续7天晒干药材中绿原酸含量最高(2.25%),木犀草苷含量为0.087%。结论:北花1号可以作为大毛花替代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将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利于金银花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化州柚花不同花期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化州柚不同花期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UV法测定花的总黄酮含量;HPLC法测定花中柚皮苷、野漆树苷含量。结果谢花期、幼果期、盛花期、现蕾期花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06.90mg.g-1、277.93mg.g-1、215.55mg.g-1、162.74mg.g-1,柚皮苷含量分别为246.31mg.g-1、213.93mg.g-1、175.94mg.g-1、130.90mg.g-1;野漆树苷含量在4个花期中基本一致。结论化州柚花期总黄酮和柚皮苷含量以谢花期为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灰毡毛忍冬为材料,克隆对-香豆酸3-羟化酶(LmC3H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结合绿原酸含量,研究推测灰毡毛忍冬LmC3H1基因的功能。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RACE技术克隆LmC3H1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HPLC分别测定灰毡毛忍冬茎、叶及不同花期花中LmC3H1的相对表达量及绿原酸含量。结果:克隆得LmC3H1(Gen Bank:MN177695)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 533 bp,编码510个氨基酸,推测其分子式为C_(2618)H_(4134)N_(718)O_(727)S_(22),相对分子质量为58 005.32,等电点8.92,为亲水性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具有跨膜区域LLLIPAVLFLISLVYPLI,含有细胞色素P450的保守结构域CYTOCHROME_P450(422-433 aa);Real-time PCR结果显示,LmC3H1在灰毡毛忍冬茎、叶及不同花期花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花发育阶段,白色花蕾期相对表达量最高,花蕾初期及白色开花期次之;白色花蕾期花与茎、叶比,花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叶的最低;HPLC结果显示,从绿白色花蕾期到金黄色开花期绿原酸含量呈上升趋势,金黄色开花期含量最高,不同器官中,花中绿原酸最高,茎最低。结论:克隆得到灰毡毛忍冬LmC3H1基因,推测LmC3H1可能参与灰毡毛忍冬花绿原酸的生物合成。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探究灰毡毛忍冬绿原酸生物合成和调节机制提供了依据,同时为遗传改良灰毡毛忍冬品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杜庆鑫  魏艳秀  李钦  刘攀峰  杜红岩 《中草药》2017,48(13):2746-2751
目的建立杜仲Eucommia ulmoides雄花6种活性成分的测定方法,分析杜仲雄花生长发育动态及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超声法进行提取,采用Al Cl3比色法测定总黄酮,采用HPLC法测定其他6种成分,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gold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6 nm(0~15 min)、236 nm(15~55 min)、255 nm(55~100 min);体积流量1.0 m L/min。结果花径、花高、鲜质量、干质量、雄蕊长度和雄蕊数均在盛花期达到最大值;总黄酮、绿原酸以及活性成分总量均以花蕾期最高,始花期最低;桃叶珊瑚苷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京尼平苷酸量花蕾期最低,至盛花期达到最高值,末花期有所下降;京尼平苷、异槲皮苷和紫云英苷量均以盛花期最高,始花期最低。结论花期对杜仲雄花形态、产量、活性成分量及质量均有很大影响,为杜仲雄花质量控制及相关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汉中金银花基地忍冬多茬开花在产量、品质方面的差异,为金银花的适时采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测定金银花4茬花产量指标,并利用HPLC、比色法分别测定第1,2茬花各阶段样品中绿原酸、总黄酮含量,利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GC-MS测定金银花挥发油组成.结果:在4茬花中,第1,2茬花占总产量的80%以上,第1茬花单株花蕾个数几乎是其他3茬花的总和.第1茬花折干率以三青期为最高,第2茬花折干率以二白期最高.在品质指标上,第1茬花的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第2茬花的,其中以二白期的最高,分别达到3.5%,13.2%.第2茬花则以三青期的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7%,11.6%.对第1茬花5个生长发育阶段花蕾样品的挥发油均检出了19种成分,主要为3大类,即正构烷烃类、脂肪酸类和甾醇类,含量最高的是正二十九烷和正三十一烷,5个发育阶段的相对质量分数分别在40%,20%以上,维生素E的含量也比较高,为8.15%~10.43%,并检测到γ-5-谷甾烯-3-醇、5,2-豆甾二烯-3-醇和菜籽甾醇,其中前2种在挥发油中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4.90%~6.9%,1.06%~4.10%.结论:第1,2茬金银花对产量贡献最大,二白、大白期综合品质最好,挥发油中维生素E和甾体组分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肉苁蓉花序挥发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为其综合利用和种子繁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动态顶空套袋吸附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研究近自然状态下肉苁蓉花期花序挥发物成分。结果:现蕾期到盛花期共从肉苁蓉花序中鉴定出40种挥发性化合物。现蕾期主要为烃类与绿叶挥发物,随着肉苁蓉花序上花朵开放,部分挥发物相对含量消失或减少,部分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并出现一些新化合物。初花期和盛花期肉苁蓉花序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芳香性酯类与苯环类化合物,其相对含量较现蕾期显著增加。结论:肉苁蓉花序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多,且随开花进程出现种类和相对含量的变化,构成了肉苁蓉不同花期的香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温度对山茱萸开花与结果习性的影响。方法对所选定的不同海拔高度的12株20~50年树龄的山茱萸为研究对象,进行定株、定时观察与记载。结果当日均温持续稳定在8℃以上约3~5d,花蕾将开始绽放;当日均温稳定在12℃以上3~5d,小花将开始开放;当日均温稳定在23℃以下时,果实纵、横径生长均较快。结论对制订山茱萸标准操作规程(简称SOP)及指导合理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芩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为其人工杂交育种积累资料。方法:采用碘-碘化钾(I2-KI)法,运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法测定黄芩花粉活力;采用I2-KI法测定不同贮藏方式、贮藏温度及时间对黄芩花粉活力的影响;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黄芩柱头可授性。结果:I2-KI,TTC法对黄芩花粉活力的检测效果一致,其花粉活力随散粉时间延长的变化情况为先升高后降低;开花后第4天的黄芩花粉活力达到最高值,1 d当中8:00~18:00的花粉活力均超过62%,12:00左右花粉活力最强,为86.58%;花粉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出下降趋势,因贮藏方法(干法和湿法)不同存在差异;黄芩柱头的增长速率于开花后第5天趋于稳定,第6天可授性最强。结论:黄芩人工授粉的最佳时期是开花后5~7d,可以采集开花后第4天的花粉对开花后第5~7天的柱头进行人工授粉杂交。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辰针刺对豚鼠血清SOD、MD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时辰按灵龟八法开穴针刺的抗氧化效应差异。方法:选用健康豚鼠182只,随机分为12个时辰针刺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14只。时辰针刺组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时辰里按照灵龟八法开穴针刺,每日1次,连续7d。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健康豚鼠在12个时辰里SOD活力和MDA含量各不相同,SOD活力午时最高,子时最低;MDA含量子时最高,午时最低。灵龟八法针刺可提高健康豚鼠SOD活力,卯时升高幅度最大,午时升高幅度最小;亦可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午时降低幅度最大,亥时降低幅度最小。结论:不同时辰按灵龟八法开穴针刺对豚鼠血清SOD和MDA的影响存在差异,灵龟八法可以提高健康豚鼠SOD活力,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15.
李隆云  张应  马鹏  吴叶宽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6):3060-3064
为了确定山银花(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外观形态、产量和质量,比较一日内不同时段采摘花蕾的质量。结果表明,开花型和花蕾型灰毡毛忍冬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蕾外观形态具有较大的差异;随着花蕾发育,产量逐渐增加;开花型灰毡毛忍冬花蕾开放后(银花期、金花期)绿原酸含量极显著降低,开花前(幼蕾期、青色期、大白期)质量无显著差异;花蕾型灰毡毛忍冬黄白期灰毡毛忍冬皂苷乙显著降低,幼蕾期和青白期质量无显著差异。一日内不同时段采摘的灰毡毛忍冬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有显著差异。开花型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为大白期,采摘时段为10:00以前和18:00以后,花蕾型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为青白期,采摘时段为8:00以前和18:00以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盐巴戟天最佳炮制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为指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盐巴戟天炮制工艺进行研究;结果:巴戟天在8%食盐水中浸泡20min,蒸20min为最佳炮制工艺,且测定其百分含量为28.37%;结论:本实验结果为制定巴戟天的饮片加工及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阿里红多糖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用正交实验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阿里红多糖含量。结果λmax=490 nm,平均回收率为101.07%,RSD=2.66%。阿里红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粉末粒度为60目,超声时间60 min,水量20 ml。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为从阿里红药材或制剂中提取多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不同树龄山茱萸果实品质形成的动态变化,确立山茱萸的最佳采收期,为山茱萸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树龄和同树龄山茱萸在不同生长时期果实中浸出物含量及马钱苷含量,明确山茱萸果实品质形成的动态变化,并结合不同生长时期单位面积山茱萸干燥果肉的化学成分的产量来确定山茱萸的最佳采收期。结果不同树龄山茱萸干燥果肉中化学成分含量以每20~30年为一个周期呈现出高低起伏,其中以20~30年,50~70年,100年以上最高;同树龄山茱萸单位面积产量及浸出物含量随生长期呈上升趋势,马钱苷含量呈M形曲线变化,且均到10月下旬趋于稳定。结论山茱萸果树每隔20~30年进行一次结果枝组的更新,在结果枝组更新期内(30~50年,80~100年)果实品质与产量均有所降低;山茱萸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10月下旬(即霜降)之后;山茱萸果实的颜色与其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湖北恩施州产厚朴的挥发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厚朴中挥发油类成分的积累与分布规律,并分析其组分。方法:采用《中国药典》的挥发油测定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结果:同一厚朴植株的枝皮挥发油含量远高于根皮和干皮,干皮自下而上含量逐渐升高,茎基部含量最低;树龄不同,挥发油含量各异,以五年生与二十年生者为高。挥发油中单萜、倍半萜含氧衍生物含量以十五年生者为最高,二十年生干皮发汗品的含量次之。结论:若以挥发油及其单萜、倍半萜含氧衍生物的含量为考核指标,厚朴的采割年限应以十五至二十年为佳;根、干、枝皮应混合入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