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EA)"足三里"-"阳陵泉"镇痛的累积效应,及大鼠下丘脑和海马细胞蛋白激酶A(PKA)活性的变化。方法:Wistar雌鼠6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压迫损伤(CCI)组、CCI+EA 2天(d)组、CCI+EA 2周(w)组、去卵巢(OVX)+CCI组、OVX+CCI+EA 2 d组、OVX+CCI+EA 2 w组。Morris水迷宫法检查OVX+D-半乳糖皮下注射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慢性痛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2/15 Hz,1~2 mA,1次/d)。用辐射热照射大鼠双侧足底引起的缩腿反应潜伏期(PWL)的差值作为痛敏分数(HS)判断动物的痛反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和海马组织PKA的活性。结果:CCI术后,与正常组比较,各组HS都明显升高。在单纯CCI动物上,与CCI组比,CCI术后第18天CCI+EA 2 d、CCI+EA 2 w的HS显著减小(P<0.05);CCI+EA 2 w组的HS显著低于CCI+EA 2 d组(P<0.05)。在记忆损害的动物上,OVX+CCI+EA 2 w和OVX+CCI+EA 2 d组HS明显低于OVX+CCI组(P<0.05);而两EA组间HS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CCI+EA 2 w组下丘脑室旁核(PVN)、弓状核(ARC)和视上核(SON)区PKA的灰度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VN和ARC区也显著低于CCI+EA 2 d组(P<0.05);OVX+CCI+EA 2 w组PVN和SON区的PKA灰度值亦均明显低于OVX+CCI组(P<0.05)。说明EA 2 w可上调PKA的表达,且具有累积性作用。OVX+CCI+EA 2 w组ARC和SON区PKA的灰度值均显著高于CCI+EA 2 w组(P<0.05),提示EA上调PKA表达的累积效应在记忆功能减退的动物上明显减弱。海马PKA的表达与SON等下丘脑核团PKA的表达趋势类似。结论:电针镇痛有累积作用,其累积效应可能与下丘脑、海马细胞PKA的表达上调有关,并且与动物神经记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累加电针治疗神经源性痛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组,CCI+EA2(天)D组,CCI+EA2(周)W组,去卵巢(OVX)+CCI组,OVX+CCI+EA2D组,OVX+CCI+EA2W组。去卵巢大鼠在手术后每天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连续45天造成神经记忆损伤。结扎坐骨神经造成慢性神经疼痛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1次/D,分别电针2D、2W。用RT-PCR的方法检测下丘脑前阿黑皮素(POMC)mRNA和海马、下丘脑孤啡肽前体(PPPNOC)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CCI组下丘脑POMC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海马及下丘脑PPNOC 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与CCI组比,CCI+EA2W组POMC 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显著上调(P<0.05),而PPNOC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OVX+CCI动物上,与OVX+CCI组比,OVX+CCI+EA2W组下丘脑POMC的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而OVX+CCI+EA2D和OVX+CCI+EA2W海马PPPNOC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但后两组下丘脑PPPNOC mRNA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电针对慢性神经痛大鼠的累积性镇痛效应与下丘脑POMC mRNA表达的上调和海马PONC mRNA表达的下调密切相关;记忆损伤可减弱电针上调下丘脑POMC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电针(EA)镇痛的累积效应,及其与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β-内啡肽(EP)及皮质醇(COR)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Wistar雌鼠11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CCI组(n=10)、CCI+EA组(n=30)、去卵巢(OVX)+CCI组(n=30)、OVX+CCI+EA组(n=30),后3组又各分为EA 2次(2 t)、2周(2 w)和3周(3 w)亚组(时程),各10例。上述后3组动物去除双侧卵巢45 d后进行水迷宫测试,检查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结扎坐骨神经造成慢性疼痛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2/15 Hz,1 mA,30 min),1次/d,不同组分别电针2 t、2 w、3 w。用辐射热刺激测定大鼠缩腿潜伏期(PWL)作为痛阈,用健侧和患侧PWL的差值做组间比较。深度麻醉断头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CTH、β-EP及COR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CCI各组PWL差值均明显较大(P<0.05);与CCI组比较,CCI+EA组3 w时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接近正常对照组。与OVX+CCI组比较,OVX+CCI+EA组2 w、3 w的PWL差值均明显减小(P<0.05),疼痛减轻。CCI+EA和OVX+CCI+EA两组比较,前者多数时程的PWL差值显著低于后者(P<0.05),说明没有去卵巢大鼠电针的镇痛效果明显较优。在单纯CCI模型上,CCI后,血浆-βEP、ACTH及COR含量均没有明显改变;给予电针后,-βEP、ACTH的水平没有明显改变,COR含量明显增加(P<0.05)。在OVX+CCI复合动物模型上,血浆-βEP的浓度2 w和3 w时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CTH含量没有明显变化,COR含量减低或明显增加(P<0.05);与OVX+CCI组比,OVX+CCI+EA组电针2 t2、w组其-βEP浓度明显下降(P<0.05),3 w也有所减少,ACTH的水平电针2 t和3 w明显增加(P<0.05),2 w组明显下降(P<0.05),COR的浓度2 w明显降低(P<0.05)。说明在单纯CCI模型上,当出现明显针刺镇痛效应时,仅血浆COR的浓度增加;在OVX+CCI复合动物模型上,当出现明显针刺镇痛累积效应时,血浆-βEP的水平下降或明显下降,COR的浓度降低,血浆ACTH含量的增、减变化不规律。结论:血浆-βEP和COR参与针刺镇痛的累加效应;神经记忆力的减退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针刺镇痛的累积效应;血浆-βEP和COR水平变化与大鼠痛行为学改善没有明确的相关关系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干预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CCI)大鼠痛阈变化及脊髓背角P2X4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P2X4受体在电针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模组(Sham Group)、模型对照组(CCI Group)和电针干预组(EA Group),CCI组及EA组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疼痛模型,各组于术前(0 d)及术后20 d分别测量患侧足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EA组于术后第5天电针"足三里"-"阳陵泉"连续14 d,1次/d。术后20 d取各组大鼠L4~6脊髓段用免疫荧光检测P2X4受体表达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CCI大鼠痛阈明显降低,出现痛觉过敏(P0.01),而电针干预后EA组较CCI模型组痛阈明显增加(P0.05)但仍低于假模组。术后20 d EA组较CCI组脊髓背角中P2X4受体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脊髓背角P2X4受体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电针可能通过抑制大鼠脊髓中P2X4受体的表达而产生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冯异  马淑兰  陈伯英 《针刺研究》2006,31(4):195-199,203,F0002
目的:在围绝经期大鼠模型上,研究脑内催乳素释放肽(prolactin releasing peptide,PrRP)在电针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us-pituitary-ovary axis,HPOA)异常功能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探讨针刺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采用切除双侧卵巢的大鼠围绝经期模型(HPOA功能异常模型),随机分为去卵巢组(OVX)、去卵巢电针组(OVX+EA);再用正常SD大鼠作为对照,分成正常组(INT)和正常电针组(INT+EA)。OVX+EA和INT+EA组接受“中极”“关元”和双侧“子宫”、单侧“三阴交”电针处理,每日1次,每次30 min,连续3 d。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的雌二醇(E2)和黄体生成素(LH)含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观察延髓和下丘脑PrRP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OVX组的延髓孤束核(NTS)和腹外侧网状核(VLRN)免疫阳性细胞数、终纹床核(BST)阳性纤维相对光密度、延髓和下丘脑PrRP mRNA含量显著降低(P<0.01)。OVX+EA组延髓的PrRP mRNA含量比OVX组显著增加(P<0.01);同时,各个核团的PrRP免疫阳性物质均增加(P<0.01或P<0.05);OVX+EA组血清E2水平比OVX组升高(P<0.05),而LH水平却降低(P<0.05)。但INT+EA组与INT组相比无明显的变化。结论:电针效应具有多环节、多靶点的特点。PrRP作为一种新的神经肽或神经激素,参与了电针调整HPOA功能异常的作用。这可能是电针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神经内分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电针(EA)老年痴呆症大鼠海马CaMKⅡ表达的的关系.方法 SD雌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电针组(n=8),模型组及电针组用切除卵巢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造成记忆损伤的动物模型.电针组电针“百会”-“四神聪”穴,1次/d,连续10d.采用Moms水迷宫法测试动物记忆行为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CAMKⅡ阳性产物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小(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海马CA1区CaMKⅡ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电针“百会”-“四神聪”穴后可使海马CA1区CaMKⅡ表达明显上调,改善了大鼠学习记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耀功  杨茹 《针刺研究》1998,23(1):28-32
本文采用RNA点杂交、放射免疫测定(RIA)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电针(EA)对雌性大鼠垂体组织雌激素受体mRNA(ERmRNA)及血中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四组:正常组(INT)正常电针组(NT+EA)去卵巢组(OVX)和去卵巢电针组(OVX+EA)。结果表明,OVX血雌二醇(E2)水平明显低于INT(P<0.01)。OVX杂交斑点灰度低于INT(P<0.01);OVX+EA血E2含量明显高于OVX(P<0.01)。OVX+EA杂交斑点灰度高于OVX(P<0.01);INT+EA血E2水平及杂交斑点的灰度与INT比较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电针可能通过提高去卵巢大鼠体内E2水平,影响垂体雌激素ER的基因表达,这可能是电针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异常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神门""三阴交"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失眠症的中枢调节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2只。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慢性束缚法束缚15d复制失眠模型。电针组电针"神门""三阴交",每日1次,每次15min,治疗5d。用24h小动物自发活动数据采集系统检测大鼠24h自发活动量,以负重力竭游泳实验检测大鼠负重力竭游泳时间,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VN内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PVN内的乙酰辅酶A(Ac-CoA)、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含量以及血浆皮质酮(CORT)含量,透射电镜观察PVN的细胞结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白天活动量增多、夜晚活动量减少(P0.05),负重力竭游泳时间缩短(P0.05);PVN内AMPK表达增强(P0.05)、Ac-CoA和Na~+-K~+-ATPase含量降低(P0.05),血浆CORT含量降低(P0.05);电镜下可见模型大鼠PVN内线粒体肿胀,核糖体部分消失。电针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白天活动量减少、夜晚活动量增多(P0.05),负重力竭游泳时间延长(P0.05);PVN内AMPK表达减弱(P0.05)、Ac-CoA和NA~+-K~+-ATPase含量升高(P0.05),血浆CORT含量升高(P0.05);PVN内线粒体仅轻度肿胀。结论:电针"神门""三阴交"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室旁核能量代谢有良好调整作用,通过调节下丘脑室旁核AMPK表达、Ac-CoA和Na~+-K~+-ATPase含量,电针可以有效改善失眠及失眠后疲劳症状。  相似文献   

9.
方剑乔  房军帆  梁宜  杜俊英  邱宇洁  刘晋 《中国针灸》2012,32(11):1007-1011
目的:观察电针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炎性痛大鼠急性期脊髓背角细胞外信号转导激酶1/2(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即刻镇痛效应的部分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53只,分两批进行实验.第1批实验大鼠23只,全部采用CFA造模,观察CFA致炎对大鼠痛阈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患侧脊髓背角p-ERK1/2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第2批实验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模型对照组(CFA组)和电针治疗组(EA组),每组各10只.CFA组和EA组大鼠采用CFA造模,EA组大鼠造模后5.5h予电针治疗1次.观察电针对CFA大鼠的即刻镇痛效应及其对大鼠脊髓背角p-ERK1/2阳性细胞表达的干预作用.结果:第1批实验大鼠:造模后5h,CFA大鼠痛阈显著降低(P<0.01),造模后3d、7d、14d 3个时点,CFA大鼠痛阈均显著低于造模前(均P<0.01);但p-ERK1/2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造模后5h表达,并于造模后3d恢复正常.第2批实验大鼠:CFA造模成功诱导CFA组和EA组大鼠痛阈降低,与同期N组大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接受1次电针治疗后,EA组大鼠痛阈明显提高(P<0.01),并显著高于同期CFA组(P<0.01).造模后6h,CFA组大鼠腰段脊髓背角p-ERK1/2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0.01),而EA组则明显减少(P<0.01).结论:抑制炎性痛大鼠腰段脊髓背角ERK1/2活化,可能是电针发挥即刻镇痛效应的关键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EA对CCI大鼠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及DRG 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神经组织学的影响及P2X3受体在电针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模组、模型对照组、健侧EA组、患侧EA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及EA组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疼痛模型。各组于术前(0天)及术后3、57、1、01、2、14天分别测量大鼠患侧足MWT和TWL,EA组于术后第8天电针"足三里"-"阳陵泉"连续7天,每天1次。术后14天对坐骨神经标本行组织学观察,采用Estebe评分方法行组织学评分,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患侧L5背根神经节中P2X3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CCI各组大鼠痛阈明显降低,出现痛觉过敏(P<0.01),而电针干预后EA组较CCI模型组痛阈明显增加(P<0.05)但仍低于假模组。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差异,各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EA组较模型对照组患侧DRG L5中P2X3受体表达显著减少(P<0.05),并且患侧EA组较健侧EA组减少明显。结论:电针对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DRG中P2X3受体的表达产生作用;患侧电针较健侧电针镇痛效果明显;电针后坐骨神经未见明显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EA对CCI大鼠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及DRG 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神经组织学的影响及P2X3受体在电针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模组、模型对照组、健侧EA组、患侧EA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及EA组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疼痛模型。各组于术前(0天)及术后3、57、1、01、2、14天分别测量大鼠患侧足MWT和TWL,EA组于术后第8天电针"足三里"-"阳陵泉"连续7天,每天1次。术后14天对坐骨神经标本行组织学观察,采用Estebe评分方法行组织学评分,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患侧L5背根神经节中P2X3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CCI各组大鼠痛阈明显降低,出现痛觉过敏(P〈0.01),而电针干预后EA组较CCI模型组痛阈明显增加(P〈0.05)但仍低于假模组。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差异,各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EA组较模型对照组患侧DRG L5中P2X3受体表达显著减少(P〈0.05),并且患侧EA组较健侧EA组减少明显。结论:电针对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DRG中P2X3受体的表达产生作用;患侧电针较健侧电针镇痛效果明显;电针后坐骨神经未见明显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痛大鼠杏仁核内痛感觉和情绪相关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受体等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镇痛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分为2批,第1批随机分为正常组、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CCI)模型组、CCI+电针组,第2批随机分为正常组、CCI+负性情绪(negative affection,NA)模型组、CCI+NA+电针组,每组6只。坐骨神经结扎术造成CCI神经痛模型,手持通电的针灸针反复刺激CCI大鼠足底造成动物NA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每日1次,共7d。测定大鼠双足底缩腿热反应潜伏期(PWL),计算健侧与患侧的差值(PWLD);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杏仁核CRF受体亚型CRF-1R、CRF-2R,谷氨酸及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型NR 2A、NR 2B,γ-氨基丁酸(GABA)受体亚型GABAaR、GABAcR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CCI、CCI+NA模型组PWLD均显著增加(P0.05);分别与两模型组比,电针7d后PWLD显著下降(P0.05),镇痛效应明显。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CCI模型组CRF-1R、CRF-2R、NR 2A、NR 2B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P0.001),GABAaR及GABAcR基因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而CCI+NA模型组6个指标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01,P0.01);与CCI模型组比,CCI+电针组CRF-2R、NR2A、NR 2B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P0.001);与CCI+NA模型组比,CCI+NA+电针组除NR2A外,其它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重复电针可减轻慢性痛和负性情绪大鼠的疼痛反应,其效应可能与其降低神经痛大鼠杏仁核CRF-2R、NR 2A、NR 2B基因表达,增加负性情绪大鼠杏仁核CRF-1R、CRF-2R、NR 2B、GABAaR、GABAcR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疼痛的情绪和感觉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针“太冲、曲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下丘脑室旁核相关蛋白P2X7受体、PI3K和AKT含量以及血清IL-1β和IL-10浓度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血压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10只雄性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40只雄性SHR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电针组和抑制剂+电针组。假手术组和抑制剂+电针组行PVN双击套管置入术,并每天用微量注射分别器注射人工脑脊液、P2X7受体抑制剂A438079,一侧PVN每次给药剂量为 100nL。电针组和抑制剂+电针组采用电针双侧“太冲、曲池”,其余各组不做电针干预。各组与电针前和电针后定期测量血压。实验结束后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下丘脑PVN中P2X7受体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观察下丘脑PVN中PI3K、AKT蛋白表达情况和用Elisa法观察血清中IL-1β、IL-10浓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抑制剂+电针组大鼠血压明显降低(P<0.01),下丘脑PVN中P2X7受体、PI3K、AKT蛋白和血清中IL-1β浓度降低(P<0.01或P<0.05),血清中IL-10浓度升高(P<0.01);且抑制剂+电针组较电针组降压效果和下丘脑PVN和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良性调控作用更明显(P<0.01或P<0.05)。结论:电针可以通过良性调控P2X7受体以及PI3K/AKT通路上PI3K、AKT蛋白和IL-1β、IL-10的表达,来实现降压的目的,这可能是电针治疗高血压的中枢降压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电针(electroacupuncture, EA)GB30(环跳)、GB34(阳陵泉)对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mpression injury,CCI)模型大鼠GABA能神经元功能的影响,分析电针镇痛与miR23b调控的GABA能神经元功能的关系。方法 将5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CCI组、CCI+EA组、CCI+miR23b组,每组13只。CCI组、CCI+EA组、CCI+miR23b组进行左侧坐骨神经结扎手术造成CCI模型,正常组除不结扎坐骨神经,其余步骤一样。术后CCI+miR23b组进行两次腰部硬脊膜注射miR23b,术后第4天进行第1次注射miR23b,第8天注射第2次miR23b,每次注射12.5 μL,术后第14天取组织。CCI+EA组进行左侧GB30、GB34电针,每天电针1次,每次30 min,连续电针10天。实验结束后取动物脊髓腰段膨大组织及血清,进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GABA(A)、GABA(B)、mir23b的表达,ELISA法检测GABA的含量、原位杂交检测miR23b指标及免疫组化检测GABAAR beta-1,GABA B R2的表达。结果 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GABA的含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与CCI组比,CCI+miR23b组、CCI+EA组大鼠血清GABA含量明显上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时定量PCR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CCI组大鼠的GABAA、GABAB及mir23b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CCI组比,CCI+miR23b组、CCI+EA组GABAA、GABAB及mir23b表达明显上调(P<0.05)。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与CCI组比,CCI+miR23b组、CCI+EA组GABA A R beta-1、GABA B R2、miR23b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灰度值明显下调,即表达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电针可以调节疼痛引起的GABA A R beta-1、GABA B R2及miR23b指标的改变。说明电针通过调控miR23b的表达,改善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GABA能神经元功能,达到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凤  冯异  周瑞  张玉秋  陈伯英 《针刺研究》2008,33(3):147-153
目的:应用伪狂犬病毒(PRV)作为神经示踪剂研究正常和病理状态下"关元"穴针刺信号从穴位传递到神经中枢的通路,并观察电针对其影响。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正常加电针组(NC+EA)、去卵巢组(OVX)和去卵巢加电针组(OVX+EA)。OVX和OVX+EA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4周与NC和NC+EA组同时在"关元"穴注射10μl滴度为108plaque-formingunits(PFU)/ml的PRV。NC+EA和OVX+EA组在注射病毒后30min在"关元"穴给予电针处理(2Hz,2~3mA),每天1次,每次30min,连续3d。用免疫组化法观察PRV免疫阳性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及数量。结果:1)4组大鼠的脊髓、脑干、下丘脑以及大脑皮层均可观察到PRV免疫阳性细胞,其主要分布为:脊髓腰、胸、颈段的腹侧和背侧角,脑干孤束核、巨细胞网状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下橄榄核等,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腹内侧核、斜角带核、视前大细胞亚核等,以及皮层的纹状区等。2)在OVX组,与神经内分泌密切相关的核团中PRV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如:隔内侧核、室旁核、弓状核、斜角带核(P<0.05);部分核团甚至无阳性表达,如:下丘脑视前大细胞亚核、腹内侧核(P<0.01)。OVX+EA组在相同核团内的阳性细胞数量与OVX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NC和NC+E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去卵巢后,机体功能发生异常,正常状态下的神经通路受到影响;针刺"关元"可促进原有神经结构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切除卵巢后的"围绝经期"大鼠模型上,探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us-pituitary-ovary axis,HPOA)功能低下时,机体的自然代偿过程中,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的异位表达及电针处理对代偿过程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正常组(INT)、去卵巢组(OVX)、自然代偿组(OVX3M组、OVX4M组、OVX5M组、OVX6M组)以及去卵巢加电针组(OVX EA)。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大鼠阴道脱落细胞的变化,用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的方法观察外周血雌二醇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GnRH在PVN的表达,以及免疫荧光双标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方法观察GnRH与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r-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在PVN的共存。结果去卵巢4个月时大鼠阴道涂片出现成熟脱落细胞;4个月时血E2水平明显升高,6个月时几乎稳定在正常水平的一半左右;正常组与去卵巢组大鼠PVN未发现有GnRH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去卵巢加电针组以及切除卵巢后3~6个月自然代偿组的大鼠在PVN都分别有GnRH的表达;GnRH与CRH在PVN共存于同一个神经元中。结论GnRH在PVN中的异位表达,并与CRH共存于同一神经元中,可能是机体对HPOA功能异常的自然代偿;而电针处理可能提前启动了这一自然代偿机制,从而发挥对大鼠因去卵巢术而引起的HPOA功能异常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去卵巢大鼠外周血雌激素 (E2 )水平 ,肝脏和脂肪组织芳香化酶 (雌激素合成关键酶 )表达的变化 ,探讨丹参酮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 (HPOA)异常功能的影响 ;及丹参酮能否加强针刺调整 HPOA异常功能的作用。方法 动物分成正常组 (INT)、去卵巢组 (OVX)、去卵巢 丹参酮组 (OVX T)、去卵巢 电针组 (OVX EA )和去卵巢 电针 丹参酮组 (OVX EA T) ;采用 Western- blot和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肝脏和脂肪组织芳香化酶蛋白表达及血 E2 的水平。结果  OVX T和 OVX EA大鼠脂肪组织和肝脏芳香化酶蛋白表达和血 E2 水平都比 OVX明显增加 (P<0 .0 5 ) ;OVX EA T大鼠脂肪组织芳香化酶蛋白表达和血 E2 水平 ,比 OVX EA显著升高 (P<0 .0 5 ) ,但肝脏组织的酶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丹参酮可能通过促进去卵巢大鼠脂肪和肝组织芳香化酶蛋白表达 ,对去卵巢大鼠 HPOA功能异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丹参酮可能有加强电针调整 HPOA异常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电针及去卵巢术对大鼠脑内催乳素释放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晓  马淑兰  陈伯英 《针刺研究》2004,29(2):135-139
目的 :通过观察去卵巢术和电针对大鼠脑内催乳素释放肽 (prolactinreleasingpeptide,PrRP)的影响 ,以进一步探讨PrRP是否参与生殖内分泌功能调节及其在电针调整雌性生殖内分泌功能异常中的作用。方法 :动物分为假手术组 (Sham)、去卵巢组 (OVX)和去卵巢 +电针组 (OVX+EA)。用放射免疫法 (RIA)测定电针前后去卵巢大鼠血清中催乳素 (prolactin ,PRL)含量的变化 ;免疫组化和RT PCR观察电针及去卵巢对大鼠脑内PrRP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OVX大鼠与Sham组相比 ,血清PRL水平、孤束核PrRP免疫阳性细胞数、终纹床核PrRP阳性纤维相对光密度值及延髓PrRPmRNA都显著降低 (P <0 .0 1或 0 .0 5) ;OVX +EA大鼠与OVX组相比 ,以上指标均显著升高 (P <0 .0 5)。结论 :PrRP可能参与雌性大鼠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 (HPOA)的调节 ;电针对HPOA异常功能的调整作用 ,可能部分是通过脑内PrRP系统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吕凯  李凤  龚标  代恩泽  汪莹  曾志华 《针刺研究》2013,38(4):265-270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皮质Slit 2/Robo 1的表达及电针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Slit2/Robo 1在电针对脑梗死后神经可塑性影响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后两组再根据缺血时间随机分为1、3、7、14d4个亚组,每组各10只.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电针组取“内关”“足三里”,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在第1、3、7、14天分别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质Slit 2和Robo 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Slit 2表达水平在术后1d即开始上升(P<0.05,P<0.01),3d时升高达高峰(P<0.01),14d时回落到基础水平(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同时间点相比均呈现高表达(P<0.05,P<0.01),电针组Slit 2高峰出现在术后7d.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Robo 1表达水平在术后1d即开始上升(P<0.05,P<0.01),3d时升高达高峰(P<0.01),免疫印迹结果显示14d时仍高于基础水平(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1、7、14d时呈现更高表达(P<0.01,P<0.05).结论:局灶性脑梗死后大鼠皮质Slit 2/Robo 1表达明显上调,给予电针干预后可提高其表达峰值并延长高表达时间,这可能是电针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天麻多糖及电针结合天麻多糖对脑缺血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天麻多糖组和电针结合天麻多糖组,每组8只。以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和电针结合天麻多糖组大鼠给予"百会""足三里"穴电针刺激,30min/次,每天1次,连续14d;天麻多糖组和电针结合天麻多糖组大鼠每天给予天麻多糖100mg/kg灌胃,连续14d。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PVN的BDNF和VEGF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缺血侧PVN的BDNF、VEGF阳性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0.05);电针组、天麻多糖组和电针结合天麻多糖组缺血侧PVN的BDNF、VEGF阳性表达均较模型组增加(P0.05);电针结合天麻多糖组PVN的BDNF、VEGF阳性表达较电针组或天麻多糖组增加(P0.05)。结论:电针结合天麻多糖疗法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脑缺血大鼠缺血侧PVN的BDNF、VEGF表达增加有关,且效果优于单用电针或天麻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