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白芍药材中芍药苷含量,确定哪种白芍含芍药苷最高.方法 采用色谱柱:Hypersil C18柱(4.6mm×20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14:86);检测:UV 23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 2年生、10月份采收贮存期短的亳州白芍芍药苷含量最高.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亳芍不同的样品处理方法下主根和根茎部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C18柱(phenomenex公司,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30℃;流速为1.0 m L/min。结果经过煮制后的白芍去皮主根或根茎所含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总含量低于未煮制;白芍的主根和根茎部分去皮后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总含量高于未去皮的主根和根茎;无论是否煮制,是否去皮,白芍根茎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均高于主根。结论白芍根茎有作为药用部位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考察白芍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提取和回流提取两种方法提取白芍中的芍药苷,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Hypersil C18色谱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甲醇-0.02mol/L磷酸二氢钠(25:75);检测波长为230nm,采用Fention法研究白芍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超声及回流提取芍药苷含量分别为3.62%及3.61%;超声提取物及回流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60 5mg·mL-1及0.038 8mg·mL-1.结论两种方法提取白芍中芍药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白芍提取物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白芍不同种质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白芍不同种质的芍药苷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LichroCART RP-C18(4×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白芍不同种质芍药苷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白芍地下各部分芍药苷的含量差异呈现根茎(芍头)>须根>主根。结论芍药苷含量差异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种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白芍炮制的色泽与芍药苷含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HPLC方法测定白芍与炮制品中浅黄色、黄色、棕色芍药苷含量。色谱柱C8(4.6×150mm,5um);流动相:水-乙腈-磷酸(85:15:0.01);流速:1mL.min-1;测定波长:230nm。结果表明,芍药苷18.0~90.0μg.mL成线性关系(r=0.999);白芍与炮制品中浅黄色、黄色、棕色芍药苷含量分别为1.00%、0.94%、0.82%、0.55%。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不同年限、不同部位亳白芍的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科学评价白芍质量、规范采收加工过程提供依据。方法:Kroma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5℃;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10μL;流速:1 m L·min~(-1);流动相:乙腈(A)-0.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结果:不同年限不同部位亳白芍的芍药苷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1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有9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992~1.000。结论: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芍药苷含量及指纹图谱主成分含量均逐渐减少。采收亳白芍应以生长2~3年者为好,且应保留细根入药。  相似文献   

7.
许福高 《江苏中医药》2012,44(12):64-66
目的:建立养生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处方中的川芎、当归、熟地黄、白芍.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芍药苷的含量测定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00mm×4.6m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14∶86);检测波长275nm;柱温:25℃;流速:1ml/min.结果:TLC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芍药苷进样量在0.5338~17.0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1%,RSD=1.54%(n=6).结论:所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养生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不同的切制工艺对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鲜品切制与干品泡润切制所得白芍饮片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条件Symmetry(4.6mm×160mm,5μm)分析柱,柱温35℃,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230nm。结果:3批白芍鲜品切制饮片中芍药苷的平均含量为:2.98%;干品泡润切制饮片中芍药苷的平均含量为:1.70%。结论:鲜品切制的白芍饮片中芍药苷的含量较高,且工艺时间短,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
王巧  刘荣霞  毕开顺  果德安 《中草药》2005,36(11):1630-1632
目的建立HPLC对白芍总苷胶囊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同时定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Zorbax S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0.01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程序为0min(8%A),5min(12%A),20min(20%A),25min(20%A);35min(45%A),40min(45%A);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结果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芍药内酯苷为96.99%,RSD为0.56%;芍药苷为103.6%,RSD为0.77%;苯甲酰芍药苷为104.2%,RSD为1.35%(n=5)。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用于白芍总苷胶囊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浸润时间对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外  刘萍  阎旭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775-776
目的优选白芍切片的最佳浸泡时间。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不同浸润时间的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含量。色谱条件D 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7∶83),流速1.0 m l.m in-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浸润12 h切片的白芍,其饮片中所含的芍药苷高于浸润24 h的白芍。结论白芍切片以浸润12 h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 /MS)以及HPLC-DAD法从定性定量2个方面分别探讨中药白芍饮片与赤芍饮片化学成分以及含量差异,定性采用Q-TOF-MS法,负离子模式扫描,鉴定出白芍38个成分,赤芍30个成分.定量采用HPLC-DAD法,分析14种主要成分(没食子酸、原儿茶酸、芍药苷亚硫酸酯、原儿茶醛、没食子酸甲酯、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没食子酸乙酯、苯甲酸、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的含量,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测定的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0),回收率(n=6)均在96.0% ~ 101.2%,RSD均小于2.78%,并且8种成分在白芍和赤芍中分布存有差异.结果表明,通过HPLC-DAD-Q-TOF-MS/MS联用技术,为鉴定白芍与赤芍的成分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为综合评价白芍与赤芍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赤芍与白芍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赤芍和白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及比较,进一步完善芍药野生品与栽培品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的胶束电动色谱(MEKC)分离模式,测定了16个产地20个赤、白芍样品中的4个有代表性的活性成分:芍药苷、苯甲酸、D-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并比较各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结果①野生芍药根(赤芍)中芍药苷含量大于6%,D-儿茶素含量高于0.05%。未加工的栽培芍药根中芍药苷含量小于6%,未检测到D-儿茶素。在同样条件下,加工后的栽培芍药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下降了37%~56%,仍未检测到D-儿茶素,苯甲酸的变化最大,下降达83%~92%。②内蒙古多伦赤芍与大、小兴安岭所产赤芍在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上存在差异。③不同产地、特别是道地与非道地的白芍药材之间,化学成分的比例有所不同。结论运用HPCE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对野生与栽培芍药根的活性成分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区别同为芍药来源的赤芍和白芍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赤芍与白芍的药理作用比较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对赤芍和白芍的80%乙醇提取物及其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药理活性比较,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奠定基础。方法: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出法比较赤芍和白芍的抗炎作用;以血液流变学指标和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比较赤芍和白芍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赤芍与白芍的提取物及其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均有明显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作用,而均无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结论:白芍总提物对抑制炎性水肿和炎性渗出均有很好的效果,而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方面,赤芍总提物的作用明显优于白芍总提物。  相似文献   

14.

Aim of the study

To establish a HPLC–MS method and investigate the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paeoniflorin, albiflorin and oxypaeoniflorin and the pharmacokinetics difference of Radix Paeoniae Rubra and Radix Paeoniae Alba.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extracts of Radix Paeoniae Rubra and Radix Paeoniae Alba were separately administrated to ra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paeoniflorin, albiflorin and oxypaeoniflorin in rat plasma were determined by HPLC–ESI-MS method. The plasma samples were pretreated by protein precipitation with methanol an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a C18 column with a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0.1% formic acid and methanol (67:33, v/v). The detection was accomplished by multiple-reaction monitoring (MRM) scanning via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 source operating in the negative ionization mode.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and the total AUC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paeoniflorin, albiflorin and oxypaeoniflori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harmaco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Radix Paeoniae Rubra and Radix Paeoniae Alba.

Conclusions

A specific and sensitive HPLC–ESI-MS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aeoniflorin, albiflorin and oxypaeoniflorin in rat plasma an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pharmacokinetic study. The results might be helpful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different effects of Radix Paeoniae Rubra and Radix Paeoniae Alba.  相似文献   

15.
赤芍和白芍抗炎作用的UPLC-MS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通过比较赤芍和白芍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及内源性代谢物分析,探讨赤芍和白芍抗炎作用的异同.方法:建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动物模型,观察赤芍和白芍的抗炎作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UPLC-MS)比较赤芍和白芍给药后大鼠血清代谢物指纹图谱,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给药组与正常组之间的代谢物组差异,寻找可能的生物标识物.结果:赤芍和白芍提取物在0.5~1h对大鼠角叉菜胶致足趾肿胀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2~3h仅赤芍提取物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前列腺素F2a,前列腺素E3,白细胞三烯A,前列腺素E2;谷胱甘肽等内源性生物标识物对于表征赤芍、白芍的抗炎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发现赤芍和白芍均可影响机体内前列腺素F2a和前列腺素E3的水平,但赤芍和白芍给药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二者发挥抗炎作用机制有一定差异.结论:代谢组学初步研究结果与传统药理试验结果有相关性,为进一步深人探讨赤芍和白芍的作用机制异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古籍,从不同时代的命名依据以及炮制方法的角度,比对古今关于赤芍、白芍的区分方法,进而考证《伤寒杂病论》中所用芍药的类别。在《本草经集注》成书之前的中医古籍中未有赤芍、白芍之分,至清代主要根据植物的根、皮、花的颜色区分,现代中药学主要根据是否去皮来区分。认为《伤寒杂病论》中无去皮要求的芍药应为现代的赤芍。  相似文献   

17.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白芍药汤剂的光谱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测定单味白芍饮片汤剂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集7批次白芍饮片、5批次白芍药材、5批次赤芍饮片制备所得汤剂的拉曼光谱,并进行初步谱峰归属,分析白芍饮片汤剂与白芍药材汤剂的拉曼光谱,对比白芍饮片汤剂和同属药物赤芍饮片汤剂的拉曼光谱.结果:白芍饮片汤剂拉曼光谱在637,783,847,981,1 091,1 128,1 336,1 458,1 636cm-1处出现9个拉曼信号.白芍药材汤剂拉曼光谱中的783,981,1 128,1 336,1 458 cm-15个拉曼峰同样存在于白芍饮片汤剂的拉曼光谱中,633,1 633 cm-1拉曼峰发生微小频移,而716,737,835,916,1 072,1 271,1 600 cm-1等拉曼峰消失.此外白芍饮片汤剂和同属药物赤芍饮片汤剂的拉曼光谱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拉曼光谱可能为白芍药或其他中药汤剂提供一种快速的化学成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赤芍、白芍在补血作用上的异同。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1、每日1次、连续3d的造模方法,灌胃给药,定期采血检测血常规。结果:造模12d,给药组的RBC、HGB、HCT值明显回升,且白芍的药效优于赤芍。结论:对于环磷酰胺所致的血虚证小鼠模型,白芍升高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具统计学意义,而赤芍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9.
加工炮制对白芍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目的:考察加工炮制对白芍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分析经去皮、水煮和硫磺熏制3个不同加工阶段后,白芍中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苷亚硫酸酯、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酸、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和苯甲酰芍药苷等8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乙腈-0.015%磷酸溶液,梯度程序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 ℃。结果:经去皮和水煮,除没食子酸和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含量增加外,白芍中其他成分降低。硫磺熏制可降低芍药苷含量,而产生新成分芍药苷亚硫酸酯,该成分是由芍药苷在有水条件下和SO2的反应产物。结论:3个加工阶段都可使白芍成分发生较明显的变化,这可能是白芍加工的目的所在。白芍的加工过程应严格控制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白芍、赤芍及其有效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 方法: 采用综合放血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给予白芍水提物、赤芍水提物,检测小鼠外周血象,根据实验结果和白芍、赤芍水提物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进一步采用同一实验方法进行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补血作用比较研究. 结果: 造模第7天,2 g·kg-1白芍和2 g·kg-1赤芍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作用明显(P<0.01);造模第14天,2 g·kg-1白芍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明显(P<0.01),2 g·kg-1赤芍作用不明显,同剂量组相比,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造模第7天,120 mg·kg-1芍药苷、120 mg·kg-1芍药内酯苷对小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作用明显(P<0.01),60 mg·kg-1芍药内酯苷、30 mg·kg-1芍药内酯苷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提升作用(P<0.05);造模第14天,120 mg·kg-1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红细胞、血红蛋白有较好的提升作用,与同剂量组的芍药苷相比,120,30 mg·kg-1芍药内酯苷的红细胞数升高明显,差异显著(P<0.05);30 mg·kg-1芍药内酯苷组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 白芍的补血作用略优于赤芍;芍药内酯苷具有补血作用且补血作用优于芍药苷;白芍有较强的补血作用可能与白芍中含有的芍药内酯苷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