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海龙 《江苏医药》2003,29(2):99-99
患者男 ,39岁。 2 0天前夜晚行走时不慎踏入阴沟致右足扭伤 ,急送本市某院摄右踝正侧位片 ,未见骨折及脱位。拟诊 :右踝挫伤 ,予对症处理。 1天前患者再次到该院予CT检查示 :(1 )右距骨后缘骨折 ,有碎骨片形成 ;(2 )右距舟关节脱位。于 2 0 0 1年 1 2月 7日转入我院治疗。体检 :右足背外侧肿胀基本消退 ,右足内翻 ,内踝较对侧明显减小 ,右足背外侧可触及一骨性突起 ,压痛 (+) ,右踝关节活动受限。复习原X线片见 :右足内翻 ,舟状骨向内脱位 ,距骨头向外脱位并移位于舟状骨外侧缘。治疗 :行右距舟关节切开复位术。常规切开 ,向两侧拉开腓浅…  相似文献   

2.
钱江梅 《云南医药》2004,25(4):368-368,F003
患者男45岁,农民。20多年前见右踝有小颗粒状疱疹,经草药治疗后疱疹面积逐渐增大,表皮增厚粗糙,时常红肿,并见分泌物渗出,无明显外伤史。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右踝关节特别是外踝部见结节状肿块数个,部分肿块已融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锚钉手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断裂的临床方法和疗效分析。方法2010年6月-2013年12月应用锚钉手术治疗12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断裂病例。其中急性损伤2例,陈旧性损伤10例。左踝8例,右踝4例。12例患者均为Ⅲ度韧带损伤。结果术后患者均Ⅰ期愈合,石膏固定三周后行功能锻炼。按照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达优(90-100分)10例,良(75-89分)2例。结论应用锚钉手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断裂是一种效果理想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女,66岁。因小腿下外侧皮肤破溃、结痂不愈近2年,于2003-03-19入院治疗。患者开始于2001-07无诱因全身出现红斑、丘疹,经涂“地塞米松霜”等治疗,1周后皮疹消退,但右小腿下部外侧丘疹破损1月后形成2个黄豆大小的皮损。皮损外覆灰色痂皮,基底淡红隆起,上有数个小米粒大小凹陷,之后结节逐渐向周围扩大,期间外敷药物(药名不祥)治疗无效。6个月后形成3cm×6cm大小结节。2002-01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探讨自主足-踝功能训练对扁平足足弓形态影响。方法选择在校大学生320例进行足部功能评定和足印图采集,收录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足-踝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矫形鞋垫治疗,治疗周期为一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足弓形态的变化,如足弓比值,内侧、外侧纵弓角度及舟骨结节距离等。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的足弓比值、内侧,外侧纵弓角度及舟骨结节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3、6和12个月观察组的足弓比值、内侧、外侧纵弓角度及舟骨结节距离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足-踝功能训练对改善扁平足患者临床症状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经济有效的改善国人足踝功能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梁熙  倪卫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7):F003-F003
患者男 ,26岁 ,右内踝骨折5年 ,疼痛伴交锁3年。入院前5年 ,右踝扭伤出现肿痛 ,活动则疼痛加重 ,右踝部青紫 ,X线提示右内踝骨折 ,骨折对位对线好 ,故采用右膏托板外固定1月后下地活动。由于活动及负重无明显差异 ,故未进一步检查及治疗。3年前开始在行走过程中突然出现右踝疼痛 ,不敢继续行走 ,但将右下肢提起 ,多个方向活动踝关节后疼痛消失 ,可继续行走而无不适。上述症状出现逐渐频繁 ,2~5天就可能出现一次 ,来院就诊。查体 :右踝部无畸形 ,无红肿 ,无压痛 ,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无异常 ,无踝关节不稳。X线示右内踝陈旧性骨折、骨不连…  相似文献   

7.
病例:患者,男,51岁.2009年9月确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服用羟基脲0.5~3.0g/d(根据血常规结果调整羟基脲用量)治疗.2011年1月中旬右踝内侧无明显诱因出现红、肿、轻压痛,未行特殊处理,继续服用羟基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09027LC,规格:0.5g/片)治疗2.5g/d,右踝内侧逐渐肿胀隆起于皮肤表面,疼痛加剧.患者既往体健,无糖尿病、皮肤病及其他疾病.2011年3月10日右踝内侧局部皮肤溃破,形成溃疡,面积约4cm x4cm,停用羟基脲,给予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2011年4月20日皮肤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36岁。反复多关节红肿热痛2年,于1997年5月15日入院。1995年3月始右踝关节扭伤后出现右踝、右膝关节红肿热痛,伴发热,经治疗好转。1995年7月上述症状再发,并波及下肢多个关节,伴高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热”,给予氟美松、泼尼松等治疗,服药期间有反复关节痛发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63岁,1984年12月7日住院。来诊前2个月排尿困难,经导尿治疗有所缓解。既往曾患脑梗塞3次,皮下曾长过结节。因尿潴留而入院。近20日,左腿明显无力,右腿稍无力,走路不稳,需要扶持,两足有踩棉花感。大小便均潴留,保留导尿管。检查发现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5级,左踝反射减弱,双侧 Babinski 氏征阴性,马鞍区肛门周围15cm 范围内痛触觉消失,肛门反射消失,左小腿外侧区域痛触觉减退,腰椎正侧位片未见导常。CSF  相似文献   

10.
于超  郑萍 《中国药师》2012,(11):1641-1642
1病例资料患者男,55岁,因"反复气促、下肢水肿11个月,右下肢红肿疼痛9 d"于2011年10月9日入院。患者糖尿病史16年,冠心病史1年,7个月前植入4枚支架,发现肾功能不全1年。9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跟部疼痛,逐渐波及右踝部,局部明显红肿,无发热。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头孢米诺、秋水仙碱、碳酸氢钠"等治疗后无明显缓解,红肿、疼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男,45岁。因右足刮伤后,肿胀、出血、功能受限2 h,于2014年10月13住笔者所在医院手足外科。患者意识清楚,精神尚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型匀称,自动体位,查体合作,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专科情况:患者右足外侧斜形约8 cm创口,创缘不整,深及皮下,出血活跃;右足跟外侧纵形创口约5 cm创缘不整,深及骨骼,创口内脂肪等软组织外露,可见破裂的关节囊外露,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甲状腺多发性结节的89例患者为治疗组,另选取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普通药物治疗,对两组资料展开分析。结果 89例多发结节甲状腺患者中,采取手术治疗的治疗组的治愈率为100.00%,随访2年观察发现手术治疗的复发率为4.49%,复发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患者的48.57%。采取不同治疗方式的两组,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手术治疗多发结节甲状腺效果更佳,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应用关节镜技术对患有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患有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采用常规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关节镜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关节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时间、术后恢复治疗时间、踝关节功能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期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治疗前后Mcguire踝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围术期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关节镜技术对患有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报告 患者男,81岁,因脑血栓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4年、伴骶尾部及双下肢多处溃烂不愈20余天,于2009—05—12入院。检查:神志清楚,语言功能障碍,颈软,双下肢肌力Ⅰ级。创面分布于左髋部9cm&#215;8cm、骶尾处10cm&#215;9cm、背部7cm&#215;2cm、右髋部4cm&#215;4cm、左足跟外侧及左踝部5cm&#215;3cm、右外踝部5cm&#215;2cm,骶尾和右外踝处深及骨质,皮下周围存在较多坏死组织、右足外侧两处约1cm&#215;1cm黑色坏死痂皮,痂下积液成暗红色,异味明显。  相似文献   

15.
周海龙 《贵州医药》2003,27(1):23-23
患者 ,男 ,2 9岁 ,住院号 :0 2 0 85 8。“右前臂骨折伴活动障碍 4月余”于 2 0 0 2年 9月 17日入院。患者 4月前不慎摔倒 ,右手撑地 ,当时感右前臂剧痛 ,不能活动 ,到当地医院摄片示 :右尺骨上段骨折 ,予右前臂管形石膏外固定 ,2月后拆石膏 ,见右前臂畸形肿胀 ,活动时疼痛 ,前来我院就诊 ,收住院。查体 :右前臂尺侧上段畸形明显 ,压痛 (+) ,右肘外侧向外突出 ,按压桡骨小头可将其复位 ,手松即弹回 ,右前臂活动受限。X线片示 :右尺骨上段骨折成角畸形 ,骨折断端移位明显 ,似有少许骨痂生长 ,右桡骨小头半脱位。初步诊断 :右尺骨上段陈旧性…  相似文献   

16.
王云 《黑龙江医药》2014,(3):644-644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0岁,患脊髓型颈椎病,10年前颈椎前路手术,术前患者双下肢无力麻木,以右下肢为著,无力,颤抖,行走困难,易摔倒,尿失禁。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术后2年开始出现不适,症状逐渐加重,症见:患者双下肢麻木无力,以右侧为著,右足踏棉感,右踝不稳,双下肢大腿外侧,小腿及足部,感觉均迟钝,右下肢肌张力下降,肌力III—IV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并观察手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旨在为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18例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结节患者(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按照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甲状腺指标、甲状腺及结节体积、并发症。结果 (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5.56%(5/9),观察组为100.00%(9/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χ2=5.143,P=0.023)。(2)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FT3、FT4水平升高,TSH水平降低,且观察组的FT3、FT4水平高于对照组,F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腺体积、结节体积缩小,且观察组甲状腺体积、结节体积小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1病例介绍 患者女,35岁,因右足内侧渐增性包块7年,外侧发现小包块1年于2010年7月26日入院.10年前,患者曾经在右足内侧已经有过类似情况,在其他医院行手术切除,未作病理学检查.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心肺(一).腹部平,肝、脾及胆囊未触及.外科情况:右侧足内侧可见长约10cm左右手术疤痕,愈合良好.右足内侧,内踝前方可见如鸡蛋大小包块,质中,表面凹凸不平,呈结节状,活动度差.右足外侧可触及如蚕豆大小包块,亦呈结节状,活动度差.临床诊断:右足内外侧脂肪瘤.  相似文献   

19.
2001年3月~2006年5月,我院共收治军事训练致踝关节损伤35例。1临床资料35例均为男性军人,年龄18~20岁。右踝损伤12例;左踝损伤23例。其中29例发生在400m障碍跑,2例发生在5km越野,4例发生在单、双杠体能训练。单纯外侧副韧带损伤27例,外侧副韧带损伤伴外踝斜行骨折8例。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3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小腿下端肿胀,偶有疼痛;于当地医院诊为“右胫骨骨折”.行石膏固定。近3个月前小腿肿胀加重,范围扩大,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入院查体:右小腿下1/4及右踝上部肿胀明显。皮温高。右足背动脉搏动较为侧弱。肿胀处压痛明显,其内可触及广泛质硬包块,界限不清。患肢活动受限。查血常规正常,碱性磷酸酶111U/L。X线检查见右胫骨下段外侧骨皮质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