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溶栓治疗是当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使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分析了48例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商品名actilyse,爱通立)静脉溶栓治疗AMI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3.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将急诊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用小剂量rt-PA治疗:入院后即给予rt-PA 8mg静脉推注后将42mg rt-PA用推注泵在60min内推完。溶栓后续用肝素静滴维持3d以上。结果90min再通率为72.4%(42/58),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8.3%(4/48)。结论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行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方法 动态观察42例AMI患溶栓后24h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和临床症状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临床判断42例总再通率83.3%,溶栓过程中未见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rt—PA用于临床治疗AMI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44例(发病时间〈6h)随机分为溶桎组21例,对照组23例。溶栓组用rt-PA0.9mg/kg,先于2min内静脉注射rt-PA 8mg,再将余量于1h内静脉泵输入;对照组不使用rt-PA。两组其他治疗均相同。评定指标包括:治疗前,治疗后6h、24h、7d、30d、90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治疗前,治疗后90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30d脑出血率、病死率。结果 溶栓组溶栓后6h、24h、7d、30d、90d CSS为15.38、13.24、9.30、7.40、5.00;90d总显效率为76.19%;90d Barthel指数评分为95~100分者占57.14%;脑出血率为9.52%;病死率为4.76%。对照组治疗后6h、24h、7d、30d、90d CSS为20.65、18.78、14.90、13.00、11.95;90d总显效率为30.43%;90d Barthel指数评分为95~100分者占21.74%;无颅内出血;病死率为8.69%。溶栓组C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7.
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关键是快速有效地开通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而静脉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起效迅速,针对性强,对于恢复冠脉血流,保护心肌,防止左室重构,降低病死率效果确切。在严格掌握溶栓适应证及禁忌证的同时,笔者适当放宽年龄指标,观察rt-PA溶栓治疗高龄AMI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使更多的老年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8.
9.
急性缺血性卒中局部脑缺血区分为中心区和周边区,中心区很快缺血坏死,而周边区脑血流介于功能损害和形态损害缺血阈值之间,称为缺血半暗带。在卒中早期神经功能受损并非意味着缺血半暗带内的神经组织已坏死,如能迅速恢复血流灌注,则可能使神经功能恢复,遏制病变的发展;如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恢复血流灌注,则缺血半暗带内的脑组织就会向不可逆的方向发展。因此,超早期迅速恢复血流灌注对改善和恢复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45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溶栓治疗分为溶栓组(23例)和非溶栓组(22例)非溶栓组急性期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溶栓组给予rtPA 0.9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70 mg),先于1 min内静脉推注总量的10%,余量1h内静脉滴注,溶栓后24 h给予阿司匹林抗栓治疗.对比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并发症等变化.结果 溶栓组治疗第7天和第14天NIHSS评分分别为(8.6±2.6)、(5.2±1.5)分,非溶栓组分别为(11.2±2.9)、(9.5±2.6)分,溶栓组NIHSS评分均低于非溶栓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和非溶栓组治疗后第14天Barthel指数分别88±17和67±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和非溶栓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 (21/23)和59.1%(13/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和非溶栓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2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结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疗效,同时加强溶栓前后的护理.结果 27例患者中,基本痊愈10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3例,无变化2例,总有效率为92.59%.结论 应用rt-PA溶栓的疗效满意,可减少脑梗死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精心的护理对于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溶栓治疗的成功率可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静脉溶栓的护理要点。方法入选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应用阿司匹林和肝素等药物,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100mg,同时予积极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溶栓后的冠状动脉开通率(根据临床判定),出血等并发症和发病30d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冠状动脉开通率为81.5%(44例);30d左室射血分数为(51.6±7.8)%;54例患者中20例出现穿刺处皮下淤血,2例肉眼血尿,29例心律失常,9例低血压。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疗效,同时结合有效的心理护理,溶栓前、中、后的观察及护理和正确合理的生活护理可防止患者溶栓后出血,心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张金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1)
溶栓疗法是近几年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的重要进展之一,尤其在无条件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基层医院显得更为重要。90%以上AMI患者是冠状动脉血栓闭塞所致,故溶栓治疗是血管再通恢复心肌再灌注限制心肌坏死范围扩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治疗A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62例AMI患者均行溶栓治疗,4组均用常规药物,此外,A组采用rt-PA50mg30min方案,B组采用rt-PA50mg90min方案,C组采用rt-PA100mg90min方案,D组采用UK方案。结果给药60min时A组的ST段回降率高于B组(P<0.05),且A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高于B组;B、C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溶栓时间均优于D组(P<0.05);C组的出血发生率高于B、D组(P<0.05);溶栓时间窗越短,效果越好。结论 rt-PA小剂量,短时间溶栓疗效最佳,且应尽早行溶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指南》2015,(34)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并观察用药过程中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4.5 h)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观察组(rt-PA静脉溶栓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最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的观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等的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发病4.5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危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10例,溶栓组97例,静脉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9 mg/kg,最大剂量50 mg,10%剂量静推,剩余剂量加入氯化钠生理盐水250 mL中1.5 h滴完。对照组113例进行常规保守治疗,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他汀类等治疗。结果 rt-PA溶栓组治疗前后各阶段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和对照组治疗后90 d,预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能提高脑梗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对13例发病6小时以内的AMI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在180分钟内给药总量为100mg,根据床旁指标判定10例再通,开通率达76.9%,仅1例出现牙龈出血。在溶栓2小时内发现心律失常10例,死亡1例。本文就rt-PA的特点及静脉溶栓时机,再灌注心律失常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高凌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7)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8月我院住院 AMI 患者69例,随机分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γt-pA 组)34例与尿激酶组(UK 组)35例。分别采用γt-pA 及国产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效果、病死率及不良反应。结果γt-pA 组总再通率67.6%(23/34),优于 UK 组的48.6%(1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γt-pA 组住院4周病死率3例(8.8%)低于 UK 组的5例(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均为牙龈轻度出血或消化道小量出血,未见脑出血等重大不良反应事件。γt-pA 组2例(5.9%);UK 组4例(1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γt-pA 治疗 AMI 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少,溶栓疗效优于 UK,适合作为基层医院 AMI 溶栓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7月到潮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并遗留有神经功能缺损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发病4.5h内在本院静脉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每天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肌注,并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只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并使用NIHSS评估治疗前、治疗7d及治疗14d时疗效。结果两组溶栓前的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对比有意义,经治疗后7d、14d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