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有不唯上、不唯书的求实态度 ,要想前人所未想、  相似文献   

2.
3.
涂片法快速诊断肠菌群失调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临床上很难与其它类型的腹泻相鉴别 ,细菌培养可鉴定肠道致病菌 ,尚不能测定肠道球杆菌比例 ,本文利用普遍涂片革兰染色法计算球杆菌比例 ,可快速诊断肠菌群失调。1 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 正常人 2 0 4例 (婴幼儿、3~ 7岁的儿童、中青年和老年人 ) ,各种腹泻患者 30 6例。直接涂片检查法 将新鲜粪便直接涂抹在洁净的玻片上 ,厚度相当于血抹片 ,自然干燥后火焰固定行革兰染色镜检 ,共镜检 10~ 2 0个视野。先计算出每个视野中细菌的平均数 ,然后计数革兰阳性 /阴性菌中的球菌数和杆菌 ,以及特殊细菌 (酵母样菌、…  相似文献   

4.
注意菌群失调检测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Xiong DX  Wu L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9):2746-2748
菌群失调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症候群,但是其检测方法一直困扰着临床检验人员,从目前检测方法来看,大致上包括四大类方法即直接涂片法、平板活菌计数法、16SrRNA基因探针法及其生物芯片法等,现对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Ⅱ和Ⅲ度菌群失调的原因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Ⅱ和Ⅲ度菌群失调及由原因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提供抗生素选药依据。方法将新鲜粪便标本用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作微生态学检查,挑选Ⅱ和Ⅲ度菌群失调的大便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将结果用湖南天地人细菌分析鉴定系统做原因菌分布和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引起Ⅱ和Ⅲ度菌群失调原因菌按比例大小依次为肠球菌31.9%,酵母样真菌27.24%,变形菌属16.34%,铜绿假单胞菌6.23%,柠檬酸杆菌属5.84%,克雷伯菌5.45%,产毒素A的难辨梭菌5.06%,金黄色葡萄球菌属1.94%,其中酵母样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无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变形菌属和克雷伯菌属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无耐药性,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且对米诺环素、呋喃妥因、夫西地酸、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无耐药性。结论治疗Ⅱ和Ⅲ度菌群失调的方案必须结合原因菌和内源性感染菌药敏试验,选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才能有效的去除病源因子。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诱发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大剂量青霉素连续给药,观察小鼠肠道4种菌群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连续7d大剂量青霉素注射后,肠道内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上升,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则受到抑制,造成了肠道菌群失调。补充外源性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对纠正这种菌群失调有作用,提示在长期应用抗菌素时及时补充外源性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对保持肠道菌群平衡可有作用。  相似文献   

7.
常规心电图(ECG)用于临床已100年,其临床价值毋庸置疑。虽然现在心血管检查技术有了飞速发展,无创性检查如心脏CT、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的应用,有创性检查如左室造影等技术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临床对心肌梗死后合并室壁瘤的检出率。但由于技术设备要求较高,费用昂贵,在中国广大乡镇地区还不宜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手段。体表心电图检查方便、费用低廉,目前仍不失为一种初步诊断室壁瘤的常用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菌群失调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总结作者自1999年2月至1999年8月间收治的菌群失调症9例诊断与治疗情况。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术后不明原因的腹泻,大便涂片革蓝染色法发现大量革蓝染色阳性球菌和霉菌。治疗方法包括停用广谱抗菌素,口服整肠生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全部病例在3-5天治愈。结论:临床应避免滥用大量广谱抗菌素。术后出现不明原因腹泻应及时大便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9.
一、检验方法1.将大便标本无菌操作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以能分离出单个菌落为宜)。37℃24h培养后观察结果。2.涂玻片一张,必要时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佐证。3.接种 SS 平板一个,有条件的可同时接种伊红美兰或麦康凯平板各一个,以防漏掉慢性菌痢耐药菌株,同时也供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两种方法对急性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脱水治疗组、外敷药物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六周与治疗一周对比脱水药物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积分明显降低即临床疗效明显改善(P<0.05).结论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应采用脱水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检查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8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进行生化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生化指标异常。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易出现心肌、肝功能损害,早期联合治疗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检查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7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进行生化和免疫学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生化指标异常,患儿组IgG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容易发生免疫功能紊乱,出现心肌﹑肝功能损害,早期联合治疗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口腔门诊儿童牙病治疗中应用全程心理干预法和局麻药物法,对DF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中度或深度龋齿的患儿120名,采用随机方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女64例,男56例.A组(心理干预):六手配合医生工作的同时,由巡回护士将心理干预实施于患儿治疗前、中、后的全过程;B组(局部麻醉):六手配合医生工作的同时,治疗前由医生为患儿进行龋齿处的局部麻醉;C组(空白对照):六手配合医生日常工作,不做针对DF的干预.3组均接受常规的充填治疗.观察各组临床效果和DF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和B组医生备洞时间与C组有差异(F﹦170.94,P<0.05);A组患儿配合最好(F﹦88.07,P<0.05);A组和B组医生满意度与C组有差异(H﹦83.17,P<0.05);A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最高(H=95.45,P<0.05);术后1个月补物损坏率A组为5%最低;A组患儿发生DF最低(H﹦82.57,P<0.05).结论:全程心理干预法在儿童牙病治疗中预防DF较明显,社会效益较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及MRI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种影像学方法的诊断结果并分析其特点。结果 CT准确诊断54例,漏诊8例,准确率为88.7%。MRI准确诊断56例,漏诊6例,准确率为90.3%,二者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影像学方法诊断LDH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通过对不同麻醉方法用于鼾症麻醉术毕拔管的比较,研究更适宜的麻醉方法。方法 择期鼾症手术病人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瑞芬太尼0.1μg/(kg/min)^-1微量泵持续注入,DR组使用TCI靶控异丙酚血浆靶控浓度3.0ug/mL,SR组调节七氟醚挥发罐浓度,使MAP,心率波动于基础值士20%,且维持BIS值在40-60之间。术前10min,停止吸醚,手术结束,停用瑞芬太尼。观察指标:记录各个时点HR、BP、BIS、MAC。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观察拔管后1,5min的意识状态(OAA/S评分法)。结果停止麻醉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气管拔管、SR组长于DR组(P〈0.05),OAA/S评分达5级时间DR组长于SR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无麻醉并发症。结论,TCI靶控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拔管时间短,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拔管至离室意识恢复较好,两种麻醉方法都适合鼾症麻醉。  相似文献   

18.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过渡性手术治疗放案,对于那些经保守治疗无效而又拒绝切开手术的患者表现出良好的疗效.通过对椎间盘旋切术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115例患者的术后疗效进行随访分析比较,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丽华  周菊琼 《右江医学》1999,27(5):303-304
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它的优点在于减轻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在日常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屡见引起静脉炎病例。有报道,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因素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输液、药物、穿刺部位无关,唯一考虑是与操作技术和管理有关(1)。为确保静脉留置针的正常使用,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笔者在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的基础上,对6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局部分别采用帮迪牌消毒弹性创可贴和传统输液针头胶布固定法作了细菌学调查,…  相似文献   

20.
粘多糖累积症的实验室诊断王平1孙怀昌1李文展2林德馨2关键词粘多糖累积症;溶酶体累积症;诊断;酶粘多糖累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es,MPS)是一组代谢性遗传病,属溶酶体累积症(lysosomalstoragediseas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