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宁家辉  霍大浪 《中国药房》2009,(27):2143-214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将结核药所致肝损害患者75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8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给予香丹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37例,给予门冬氨酸钾镁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4周。测定肝功能指标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在肝功能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67.57%(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香丹注射液可用于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将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159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内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内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1次/d,为3周。结果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83.7%和对照组为80.8%,(P〉0.05),而在血清总胆红素复常率上治疗组76%优于对照组63%(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米立军 《药品评价》2008,5(7):308-309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甜素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104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美能)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48例.常规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丹参注射液等治疗常规治疗。结果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68.8%.两组患者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甜素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桂杰  汪杨  王峰 《中国药房》2007,18(2):130-13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病的疗效。方法:6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使用维生素、氨基酸等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将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疗程4wk;对照组将还原型谷胱甘肽1 20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疗程4wk。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93.3%(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轻度头痛,对照组有1例出现轻度头晕,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无需减量或停药。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病的疗效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相当。  相似文献   

5.
苏坤华  李杰 《中国医药》2012,7(9):1117-1118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100例初治经穿刺活检证实为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型)行TACE术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0.2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静脉滴注1次,还原型谷胱甘肽18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静脉滴注1次,疗程9d。对照组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用法用量同观察组。观察2组疗效及肝功能指标[ALT、AST、总胆红素(TBil)及血清前白蛋白(PA)]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有效45例,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36例,有效率72%。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P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2±70)U/L比(139±89)U/L,(83±59)U/L比(99±80)U/L,(26±15)U/L比(33±17)U/L,(200±64)U/L比(177±84)U/L,P〈0.01或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治疗TACE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方面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谢海丽  万世泽 《医药导报》2010,29(6):740-741
[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化学治疗(化疗)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肿瘤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疗程均为4周。监测肝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均有改善(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62%,90.00%,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SNMC)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重症肝炎的治疗作用,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死亡率。方法观察组SNMC40~1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还原型谷胱甘肽0.6~1.2g加入5%或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不同用1~3个疗程。对照组:甘利欣150~2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促肝细胞生长素80~120mg加入5%或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余同观察组。结果80例显效46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92.5%,较对照组77.25%提高15.95%,肝功能比较,观察组ALT恢复至(45.2±6.3),TBIL恢复至(24.4±5.2)。对照组分别为(96.8±8.6)和(56.8±16.2),(P<0.05)。乙肝HBV-M检测,观察组HBeAg阴转率63.9%,抗HBs阳转率39.0%,对照组分别为42.42%和17.14%(P<0.01)。肝纤维化标志,观察组HA、LN恢复分别为(78.2±59.6),(79.3±41.8),对照组恢复分别为(86.6±96.8),(156.3±...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麻疹并发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周,对照组(29例)予门冬氨酸钾镁等一般护肝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肝脾肿大和肝功能情况的差异。结果还原型谷胱甘肽能使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麻疹并发肝损害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损害7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35例常规保肝治疗;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种药物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7%、71.4%,血清胆红素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损害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病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1例药物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将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100 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对照组将还原型谷胱甘肽1 20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临床症状、肝功能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和93.3%,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病的疗效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相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