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其病情轻重不一,多呈活动期与缓解期反复交替发作.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为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因其病变形成是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所致,且其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成为溃疡,不同于糜烂,故名为消化性溃疡。又因其病变的98%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二者并非同一种病,但因两者的流行病学、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药物治疗等方面有许多类似之处,故于本文一并讨论。本病的临床表现为慢性、周期性和节律性的上腹痛、胀满、嗳气、泛酸、食少和恶心呕吐等。本病的确诊需依靠x线钡餐检查或内镜检查,后者尤有诊断价值。中医无消化性溃疡病名。据其病位、症状当属“胃痛”范畴。导师姜树民教授行医20余载,曾先后师承受业恩师周学文教授及全国名老中医李玉奇教授10载有余,尽得真传,论治溃疡病学验俱丰。继承师门从痈论治的思想,提出从痈论治消化性溃疡的观点。笔者有幸得拜门下伺诊左右,受益非浅,现试将其理论要点述之如下,肯请与闻者雅正。  相似文献   

3.
介绍姜树民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姜教授认为该病以湿热为本,亦责之脾虚,多与饮食、情志等因素相关,其发病机制与"痈"类似,故常常"以痈论治",分活动期和缓解期治疗,并嘱患者调畅情志,配合饮食疗法。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为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因其病变形成是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所致,且其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成为溃疡,不同于糜烂,故名为消化性溃疡。又因其病变的98%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二者并非同一种病,但因两者的流行病学、病理机制、临床表  相似文献   

5.
姜树民教授认为萎缩性胃炎与感受外邪后邪热内蕴,饮食不节,七情不调等因素密切相关,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湿热内蕴,胃阴不足,气滞血瘀。在以痈论治基础上,分期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为特征的慢性胃黏膜炎症,其起病隐匿,临床以胃脘饱胀、胃痛、嗳气、食欲不振、嘈杂、消瘦等为主要特征。本病病变有随年龄增长而恶变的[1]  相似文献   

7.
胃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较高,中医各家治疗各有特色。笔者在临床中以痈论治胃溃疡,以"清热解毒、消痈生肌"为治法,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标:观察黄连解毒汤,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30例分为活动期、恢复期两类,分别以黄连解毒汤,痛泻要方为基础,辨证加减治疗。结果:治愈28例,有效2例,无效0例。结论:黄连解毒汤,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以痈论治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周学文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理念。通过对周学文教授长年治疗糜烂性胃炎的总结,认为以痈论治理念同样适用于治疗糜烂性胃炎。目的:观察以痈论治方法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服用以痈论治法中药汤剂,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和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单核细胞浸润程度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痈论治法治疗糜烂性胃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和保护胃黏膜组织。  相似文献   

10.
周学文教授根据长期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提出以痈论治消化性溃疡这一学术思想,通过浏览古医籍中相关文献,探寻该理论形成之依据及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胃肠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热点,属中医胃脘痛、痞满、泄泻、便秘等范畴。姜树民教授从辨病因病机入手,认为本病为脾胃虚弱为本,临床强调辨病辩证相结合,治疗尤重固本和胃,并注重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据此,姜教授临床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口腔炎是口腔和头颈部肿瘤放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西医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根据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表现,蒋士卿教授认为放射线属于“火毒”之邪,火毒蕴结、气阴两伤是放射性口腔炎的基本病机。随着射线剂量的累加,邪热渐盛,正气渐虚,脾气渐伤,久病及肾,疾病呈阶段性。发病初期热结上焦、火毒灼津,中期热伏中焦、脾虚热结,后期热伤下焦、虚火上炎,火邪贯穿于放射性口腔炎临床表现的始终,因此其根据放疗不同阶段口腔炎症特点标本兼顾,辨证诊治,分别运用泻火解毒法、泻火补土法、补土伏火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应始终抓住"扶正祛邪兼顾"的治疗思想,引入中医外科疮疡内治法"消、托、补"的治疗原则,药力直达病所,消痈生肌、祛瘀生新以达到抑灭幽门螺杆菌,清除坏死组织,促进溃疡面肉芽组织增生及黏膜上皮细胞修复,治愈消化性溃疡病。在清热解毒消痈的同时,不忘顾护脾胃之气;对局部痈疡修复的同时,不忘调节人体正气,以加速创口愈合,祛腐生新,减少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以痈论治对肝源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肝源性溃疡患者按来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自拟中药消痈溃得康、奥美拉唑、心得安,对照组60例予奥美拉唑、心得安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消痈溃得康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源性溃疡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中医对胃溃疡的辨证施治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胃溃疡的临床表现,胃溃疡当属于中医学"吞酸"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临床多按"胃脘痛"进行辨证施治,临床多见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瘀血阻络型、胃阴亏耗型。病位在胃,但与肝、脾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基本病机是脾胃虚弱,以正虚为本,寒、热、气滞、瘀血为标。  相似文献   

16.
胃溃疡是常见脾胃病之一,病程长,易复发,常长期困扰患者。姚树坤教授从胃溃疡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情志失调等病因入手,抓住其湿热蕴胃,肝气犯胃,痰凝血瘀,脾肾不足等病机,治以清热祛湿为主,辅以疏肝活血化痰、收敛疡面、健脾温阳等方法,且嘱患者注意饮食、情志调理,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姜树民教授经过多年科研及临床诊疗经验,总结出一套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方案,其见解独到,疗效显著。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分析姜树民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介绍张小萍教授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经验,在治疗上主张从6个方面论治:病证结合,中西合参;多方组合,配伍精当;善用对药,遣药得当;调畅气机,勿忘肝肺;久病入络,气血两调;补脾益胃,必先开胃。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