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肺损伤与中性粒细胞凋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表明 ,急性肺损伤 (ALI)是始于有害环境及内源性因子作用下的肺泡壁爆炸性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的增多与激活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受损 ,释放多种炎症介质是ALI的主要发病机制 ,其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肺泡Ⅱ型细胞增生、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的聚集[1 ] 。传统观念认为 ,急性损伤常引起组织坏死 ,自从 1972年Kerr等人提出细胞凋亡的概念后 ,细胞凋亡已被证实在许多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包括炎症反应[2 ] 。有实验显示 ,内毒素、烧伤、缺血与再灌流损伤及脑外伤等均可导致相关脏器的细胞凋亡[3 ] 。本文即是从细胞凋…  相似文献   

2.
中性粒细胞凋亡与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肺损伤时,中性粒细胞是造成过度性、失控性炎症反应的主要因素.中性粒细胞凋亡异常引起的功能和数量上的改变,可能是参与过度炎症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中性粒细胞凋亡涉及到多基因、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深入了解Au时PMN凋亡的规律及调控机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阐明ALI发病机制,而且可能为治疗ALI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巨噬细胞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肺损伤中炎细胞的变化规律。阐明炎细胞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20%Ⅲ度体表烧伤复合一次性腹腔内毒素(1mg/kg)注射为实验动物模型。并分别以单纯烧伤,单纯内毒素注射,生理盐水注射为对照组,观察伤后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PMN)分类计数。结果 单烧组和单注组BALF细胞总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主要是巨噬细胞(Mφ)增加,而烧注组BALF细胞总数除1.5h外无明显升高,1.5h时PMN比例却明显增加,烧注组肺病理改变比单烧组,单烧组明显加重,以伤后1.5h最为显著,结论 PMN是内毒素血症急性肺损伤的主要效应细胞,而Mφ则对急性肺损伤可能有某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ALI)患者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的发生以及与肺损伤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符合ALI诊断标准的患者,分离纯化肺灌洗液中的PMN,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MN凋亡、坏死、存活细胞比例及呼吸瀑发功能的变化,设健康对照组,并观察与乳酸脱氢酶(LDH)和胞浆游离Ca2 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灌洗液中PMN凋亡比例显著降低,24h持续在低水平(P<0.05或P<0.01);各检测点活细胞增多(P<0.05或P<0.01);而灌洗液PMN的呼吸瀑发明显升高,8h达峰值,并持续升高(P<0.01)。灌洗液中LDH水平2~24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PMN胞浆游离Ca2 各检测点显著增高(P<0.05或P<0.01)。PMN凋亡与LDH水平有相关性(r=-0.7151,P<0.01),PMN凋亡与胞浆游离Ca2 水平有相关性(r=-0.6039,P<0.01)。结论ALI时PMN在肺组织中大量扣押,且正常的凋亡途径发生障碍,造成PMN持续处于激活状态及毒性内容物持续释放,与肺组织的损伤有密切关系,并且PMN凋亡延迟可能与LDH、胞浆游离Ca2 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急性肺损伤病人中性粒细胞凋亡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肺损伤 (ALI)病人中性粒细胞 (PMN)凋亡的发生以及与肺损伤的关系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7例符合ALI诊断标准的病人 ,分离纯化肺灌洗液中的PMN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MN凋亡、坏死、存活细胞比例及呼吸瀑发功能的变化 ,设健康对照组 ,并观察与乳酸脱氢酶 (LDH)和胞浆游离Ca2 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ALI病人肺灌洗液中PMN凋亡比例显著降低 ,2 4h持续在低水平 (P <0 0 5 ,P <0 0 1) ;各检测点活细胞增多 (P <0 0 5 ,P <0 0 1) ;而灌洗液PMN的呼吸瀑发明显升高 ,8h达峰值 ,并持续升高 (P <0 0 1)。灌洗液中LDH水平 2~ 2 4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P<0 0 1) ;PMN胞浆游离Ca2 各检测点显著增高 (P <0 0 5 ,P <0 0 1)。PMN凋亡与LDH水平呈显著相关性 (r =- 0 715 1,P <0 0 1) ;PMN凋亡与胞浆游离Ca2 的浓度有显著的相关性 ( r=- 0 6 0 39,P <0 0 1)。结论 ALI时PMN在肺组织中大量扣押 ,且正常的凋亡途径发生障碍 ,造成PMN持续处于激活状态及毒性内容物的持续释放 ,与肺组织的损伤有密切关系 ,并且PMN凋亡延迟可能与LDH、胞浆游离Ca2 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与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欧美ARDS联席会对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概念做出明确定义,此后,这一概念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目前研究认为,ALI/ARDS是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酸中毒及严重的感染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因素引起的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漫性损伤而导致的肺水肿和微肺不张,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的综合征,ALI和ARDS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改变,ARDS是严重的ALI.ALI/ARDS的病因各不相同,发病机制复杂。作为重要的炎性损伤因子,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是引起ALI的炎症级联反应的主要终效应因子,主要通过消化和降解细胞外基质及上皮连接结构导致肺损伤。本文对NE在ALI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机制及治疗对策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玮  谢如锋  范华骅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2):1335-1338
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是固有性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效应细胞.在激活状态下,PMN可以产生大量的超氧阴离子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这些分子具有很高的反应性,可以与细菌的细胞膜、核酸分子及蛋白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造成微生物的损伤和死亡[1].PMN的这种反应通常是很短暂的、大量的、足以处理感染和炎症反应而不至于对机体组织产生损伤.但是,当反应失控时,特别是当大量的PMN聚集在身体的敏感部位(如肺部微血管)时,可以造成机体正常组织的损伤和发生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2,3].  相似文献   

8.
急性肺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指由严重感染、创伤等不同病因所致的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肺间质的急性弥漫性损害,其本质是肺部多种炎性细胞如中性粒细胞(PMN)、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等所介导的肺部炎性反应及失控的炎性反应所致的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1].本文就PMN、AM、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及肺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在ALI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在油酸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其在ALI中对炎症反应的调节.方法 采用鼠尾静脉缓慢注射油酸(OA,0.01 ml/kg)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将SD大鼠49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OA组及OA+硫氢化钠(NaHS)组.OA组和OA+NaHS组分为2 h、4 h、6 h三个观察点.对照组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01 ml/kg),观察6 h.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湿干重比(W/D)、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MN%),光镜下半定量肺损伤评分(IQA),用敏感硫电极法检测血浆、肺组织匀浆H2S含量,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肺组织匀浆IL-6、IL-8和IL-10的含量.多组样本的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差分析.结果 油酸鼠尾静脉注射可引起肺组织明显的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比,OA组可见PaO2下降,W/D、PMN%、IQA增加(P<0.01),在2 h、4 h、6 h时,血浆中H2S[对照:(36.58±6.80)μmol/L,2 h:(21.30±2.75)μmol/L,4 h:(20.63±1.26)μmol/L,6 h:(20.00±1.60)μmol/L,P<0.01]以及肺匀浆中H2S[对照:(27.61±2.20)μmol/L,2 h:(20.67±1.37)μmol/L,4 h:(20.79±1.10)μmol/L,6 h:(18.92±0.75)μmol/L,P=0.000]均明显降低,血浆中IL-6[对照:(73.95±14.68)pg/ml,2 h:(186.70±23.85)pg/ml,4 h:(238.50±26.46)pg/ml,6 h:(215.95±25.86)pg/ml,P<0.01]、肺匀浆中IL-6[对照:(60.58±12.91)pg/ml,2 h:(160.32±24.57)pg/ml,4 h:(195.27±46.28)pg/ml,6 h:(185.66±17.42)pg/ml,P<0.01]均显著增加,血浆IL-8[对照:(80.69±20.42)pg/ml,2 h:(184.11±19.51)pg/ml,4 h:(286.20±53.34)pg/ml,6 h:(241.30±45.85)pg/ml,P<0.01]、肺匀浆中IL-8[对照:(69.14±15.96)pg/ml,2 h:(174.10±20.36)pg/ml,4 h:(249.02±31.17)pg/ml,6 h:(237.74±34.18)pg/ml,P<0.01]均显著增加,血浆IL-10[对照:(39.78±8.97)pg/ml,2 h:(111.18±11.46)pg/ml,4 h:(115.60±13.91)pg/ml,6 h: (102.41±9.93)pg/ml,P<0.01]、肺匀浆中IL-10[对照:(71.86±14.19)pg/ml,2 h:(126.96±18.72)pg/ml,4 h:(151.88±27.61)pg/ml,6 h:(137.28±14.22)pg/ml,P<0.01]含量均显著增加.而预先给予NaHS能减轻油酸引起的肺损伤,显著提高血浆和肺匀浆中H2S含量[4 h,血浆:(26.67±3.44)μmol/L vs(20.63±1.26)μmol/L,P=0.042;肺匀浆:(23.20±1.48)μmol/L vs(20.79±1.10)μmol/L,P=0.011;6 h,血浆:(26.98±4.93)μmol/L vs(20.00±1.60)μmol/L,P=0.022;肺匀浆:(21.43±1.79)μmol/L vs(18.92±0.75)μmol/L,P=0.016),同时血浆IL-6(185.37±21.98 pg/ml vs 238.50±26.46 pg/ml,4 h,P<0.01;(124.22±21.84)pg/ml vs(215.95±25.86)pg/ml,6 h,P<0.01 ]、IL-8[(199.40±34.56)pg/ml vs(286.20±53.34)pg/ml,4h,P<0.01;(146.58±20.23)pg/ml vs(241.30±45.85)pg/ml,6 h,P<0.01]含量明显降低,而IL-10含量增高[(154.48±18.08)pg/ml vs(115.60±13.91)pg/ml,4 h,P=0.000;(138.06±20.01)pg/ml vs(102.41±9.93)pg/ml,6 h,P=0.1300].结论 油酸诱导的大鼠ALI内源性H2S生成减少.外源性H2S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6和IL-8的表达,增加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进而改变炎症/抗炎因子之间的比例,对油酸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致急性肺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肺损伤(Au)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酸中毒及严重感染,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因素引起的继发性弥漫性肺实质损伤,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目前认为,ALI/ARDS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肺内过度、失控的炎性反应。ALI和ARDS同属急性呼吸衰竭(ARF)范畴,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急危重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致病环节多,病死率高,已成为临床危重病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中性粒细胞凋亡在大鼠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ALI组)30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观察肺组织病理切片,进行肺损伤评分(LIS)、肺水含量测定、肺通透性测定(LPI)、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BALF中性粒细胞(PMN)凋亡测定。结果模型组可见肺泡腔狭窄、炎性细胞渗出等ALI表现,且随时程延长病变加重。模型组各时相肺损伤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随时程延长肺损伤评分逐渐增加。模型组各时相点肺湿干重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但各时相点之间无差异。模型组LPI2、4h与对照组无差异,6、8、16h显著升高(P均<0·01)。模型组2hBALF中TNF-α达高峰(P<0·01),4、6h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均<0·05),8、16h与对照组组无差异。BALF中PMN凋亡结果,模型组各时相点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PMN在肺泡内的凋亡在ALI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ALI时BALF中PMN凋亡率呈下降的趋势,总体低于正常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家兔急性肺损伤(ALI)早期中性粒细胞(PMN)相关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雄性新西兰家兔32只,随机对照组(N)8只,急性肺损伤组(L)10只,早期干预组(E)7只,预处理组(P)7只,建立内毒素ALI模型。E、P组分别于建模前、后一次性给予地塞米松2mg。结果L组在内毒素注射后血压、心率、pH、PMN下降明显。PMN表面CD11b表达强度进行性升高。E、P两组血压、心率降幅减小;CD11b表达强度的升高及3h血PMN计数下降被明显抑制;肺病理改变明显减轻。E组血压及PMN下降幅度大于P组。结论地塞米松对于感染中毒性休克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抑制ALI的发生、发展。在血压和外周血PMN计数两项指标上,实验结果表明激素的预处理对于实验动物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性粒细胞凋亡对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PMN)在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PALl)中自发性凋亡的变化及与肺损伤的相关性,探讨PMN凋亡在这一过程中的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5%牛磺胆酸钠(TAC)逆行胆胰管注射造成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模型。将36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AHNP组、假手术组及地塞米松(DXM)治疗组,3h后处死动物。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离PMN,在体外分别孵育1、3、6h后,以Annexin V/PI双染色法测定其自发性凋亡率。取肺组织测定肺湿/干比值、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及肺通透性指数,研究自发性凋亡率与肺损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PMN的自发性凋亡率随体外孵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在3、6h时,AHNP组均低于假手术组及DXM治疗组,而肺温/干比值、MPO含量及肺通透性指数则高于后两组。AHNP组3h凋亡率与肺温/干比值、MPO含量及肺通透性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肺PMN凋亡减低与PALI大鼠模型肺损伤成负相关,同时伴有活性增强,是PALI发生的重要原因;DXM可减轻PALI,与其促进PMN凋亡。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细胞微管吸吮实验系统对急性肺损伤家兔中性粒细胞(PMN)的变形性及与培养单层血管内皮细胞(VEC)的粘附性作单细胞定量测量。结果显示:给予内毒素后,PMN变形性迅速降低、粘附性迅速升高,1小时已分别达最低点和高峰,并在整个观察时程基本保持该低变形和高粘附状态。实验结果提示,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中大量PMN积聚的重要原因是PMN变形性下降、粘附性增加所致,在通过肺毛细血管床时易于滞留,从而进一步导致肺组织的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免疫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肺损伤 (ALI)是各种严重的休克、感染、创伤、中毒等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泡和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严重者在临床上表现为显著的呼吸窘迫、顽固性进行性低氧血症、肺顺应性下降 ,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OS)。大多数研究认为 ,ALI或ARDS的最危险因素依次为 :脓毒血症、误吸胃液、肺挫伤、大量输血等 ,也见于严重外伤[1] 。因此 ,ALI的最常见形式往往见于脓毒败血症时的内毒素损害。目前的动物实验、临床研究也多以内毒素来制作模型。其主要病理多认为是内毒素直接或间接损伤肺泡上皮和肺血管内皮细胞 ,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检测肺组织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的动态变化,探讨CINC与急性肺损伤发病的关系。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急性肺损伤组(ALI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3 mg/kg)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RT-PCR分别检测CINC蛋白及其mRNA在造模后1、2和6 h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CINC在急性肺损伤组肺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正常肺组织中有微量CINC mR-NA表达,给药2 h后迅速上升,至6 h时其表达进一步增强(P<0.001)。而在正常组CINC的蛋白和基因水平表达均不明显。结论CINC在急性肺损伤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参与急性肺损伤早期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并分析内皮祖细胞对急性肺损伤兔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96只雄性新西兰兔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BC组,16只)、空白对照+内皮祖细胞治疗组(BC+EPC组,16只)、急性肺损伤组(ALI组,32只)、急性肺损伤+内皮祖细胞治疗组(ALI+EPC组,32只)。ALI组和ALI+EPC组兔注射乳化油酸建立模型,造模成功后0.5h,ALI-EPC组和BC+EPC组各注射约10^6个内皮祖细胞的PBS液。所有实验动物予注射乳化油酸前(哪及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后0.5h(T。)、6h(T2)、12h(T3)、24h(T4)、48h(T5)分别监测氧分压(PaO2)。ALI组和ALI+EPC组兔在T2至T5,BC组和BC+EPC组在T4至T5时间点分别处死8只兔,比较各组兔的肺湿干重比值、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LPI)、肺泡病理评分(DAD)及组织病理检查在实验前、后的变化。结果ALI+EPC组BALF蛋白含量在T2至T5时均较ALI组显著降低,氧分压、肺湿干重比值与LPI在T3至T5时与AL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DAD评分仅在T4和L时较ALI组显著降低(P均〈0.05)。而BC组与BC+EPC组各指标在各时间段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5时,ALI+EPC组病理图中炎症细胞及蛋白质渗出较Au组明显好转。结论 内皮祖细胞可以改善急性肺损伤兔肺的血管通透性。  相似文献   

18.
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TRALI)是一种不常见的但常常是严重的输血并发症,美国报告在输血引起的死亡事件中TRALI位居第一位。与TRALI有关的血液产品有全血、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FFP)、冷沉淀、外周血祖细胞(极少见)、和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极少见)。通常在输血期间或输血后2个小时出现TRALI的症状,也有在输血后6个小时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海上作业活动的增加,海水淹溺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这其中最直接、最严重的是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seawater drowning-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SWD-ALI).近年来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关系密切.本文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变化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以期指导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的救治,提高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肺损伤家兔早期中性粒细胞相关功能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8(IL 8)、中性粒细胞黏附功能与急性肺损伤 (AL I)的关系。方法  18只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8只 ,AL I组 10只。建立内毒素 AL I模型。测定两组动物血气、血常规、中性粒细胞 CD11b表达强度、血清 IL 8和丙二醛浓度 ,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AL I组动物注射内毒素后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减慢、p H进行性下降。给药后 3h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下降明显 ,6 h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1b表达强度与血清 IL 8、丙二醛浓度呈进行性上升 ,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 <0 .0 5 )。模型动物肺组织炎性粒细胞浸润明显 ,弥漫性肺泡隔增厚 ,灶性出血和纤维蛋白渗出。给药后相关分析显示 :6 h时 CD11b与 IL 8呈明显相关 (决定系数 r2 =0 .813,回归方程 Y=2 6 .72 9X ) ;肺组织病理改变严重程度评分与 CD11b表达强度亦呈明显相关 (决定系数 r2 =0 .771,回归方程 Y=0 .0 110 2 X 5 .2 92 )。结论 内毒素可以诱导产生大量 IL 8,使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1b的表达被快速激活并上调 ,并与 IL 8和肺组织病理改变评分之间呈高度相关。 IL 8和 CD11b均是 AL I早期较为敏感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