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椎弓根脊柱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爆裂型骨折是较常见的胸腰椎骨折〔1〕,Denis的三柱理论认为椎体爆裂骨折是前柱和中柱随过度的突然的轴向载荷所致〔2〕,其理论上纯轴向撑开力是其复位的基本力量。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具备了三维定向的可调性,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我们自1994年来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椎爆裂型骨折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8-60岁,平均335岁;高处坠落伤15例,交通事故伤12例,塌方压伤5例。术前时间3小时至8天,平均25天。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单节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70例胸腰段脊柱单节段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a,手术后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比手术前高,Cobb'角度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比手术前低,且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疼痛程度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单节段骨折,可以有效矫正脊柱畸形,降低疼痛程度,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长尾定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月治疗36例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患者,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21~74岁,平均42.6岁。损伤节段:T113例,T1216例,L114例,L23例。比较围手术期参数及影像学指标。结果随访时间为10~12个月,平均11个月。微创经皮长尾定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后缘高度、椎间隙高度、椎管骨块占位率术后较术前均有显著的恢复。同时微创手术较开放手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腰疼痛轻等优点。结论微创经皮长尾定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操作是治疗无神经障碍或有轻微神经症状的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F椎纠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胸腰段骨折病人运用AF系统复位固定,结果:30例全部解剖复位,脊柱生理变曲恢复,平均随访13个月,后方植骨融合满意,16例截瘫症状迅速恢复。结论:AF系统具有三维空间矫正力,结构简单植入方便,因其预制了复位角度,使复位更加准确,有效,使畸形得到充分的矫正。  相似文献   

5.
6.
胸腰段脊柱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器械准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腰段脊柱椎弓根内固定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的三维固定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脊柱骨折脱位、腰椎滑脱、脊柱畸形等。器械种类发展繁多 ,但其共同点均采用椎弓根螺钉 ,从后柱经椎弓根达椎体 ,所不同的是连接固定椎弓根螺钉的器械 ,大体可分为钉板系统、钉棒系统、钉棒钩复合系统。椎弓根系列器械准备原则基本相同。现就器械准备中的若干问题阐述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 995~ 1 999年经椎弓根钉治疗骨折、滑脱、侧弯畸形等 2 87例。其中男 1 94例 ,女 93例 ,年龄 1 3~ 68岁。病种与选用的内固定器械见表 1。表 1 病种与选用的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能量损伤的增加,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需要手术内固定者也越来越多,手术内固定方式也比较多。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胸腰椎爆裂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33例,其中出现5例断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探讨如何选择内固定手术。方法依据作者收集的14例内固定失败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典型病例的症状体征及X线片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13例仍留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症状,脊柱后凸Cobb's角度为12.5~34.2°。结论常见原因为(1)内固定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2)内固定选择错误;(3)内固定节段的选择错误;(4)内固定撑开过度;(5)植骨与否对内固定手术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3-2020-03间西华县人民医院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经皮微创组(51例)和传统开放组(47例).记录2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临床指标.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的...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2001年1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脊柱胸腰段外伤患者38例,均采用切开复位AF钉固定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采用经皮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3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60~73岁,平均65.6岁。32例患者均为单节段骨折,其中T_(11) 4例,T_(12) 9例,L_1 16例,L_2 3例。比较术前、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椎体后缘压缩率、椎管占位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65.7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平均25.2 ml。切口均Ⅰ期愈合,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0.6个月。椎体前缘压缩率由术前的(49.70±5.89)%恢复至术后2 d的(6.00±2.10)%,末次随访时的(6.06±1.57)%;椎体后缘压缩率由术前的(17.36±4.11)%恢复至术后2 d的(5.48±1.65)%,末次随访时的(5.68±1.82)%;伤椎Cobb角由术前的(13.34±3.56)°矫正至术后2 d的(2.86±0.95)°,末次随访时的(3.04±0.94)°;椎管占位率由术前的(22.77±5.83)%恢复至术后2 d的(5.02±1.93)%,末次随访时的(5.15±1.93)%;VAS评分由术前的6.84±0.88恢复至术后2 d的1.94±0.72,末次随访时的1.63±0.83;ODI由术前的(77.50±5.10)%恢复至术后2 d的(17.94±4.82)%,末次随访时的(15.63±5.19)%。3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所有病例未发现内固定失效及腰背部顽固性疼痛症状。结论:经皮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可恢复伤椎高度、改善椎管占位、矫正后凸畸形,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后路椎弓根钉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终板撑开钳复位终板、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终板撑开钳复位中央终板、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爆裂患者30例(32个椎体),男22例,女8例;年龄25~71岁,平均47岁。骨折节段:T111椎,T125椎,L114椎,L28椎,L32椎,L41椎,L51椎。按Denis分型:A型4椎,B型25椎,C型1椎,D型1椎,E型1椎。通过X线片测量术前、术后及随访8个月时椎体前缘相对高、椎体成角,了解随访期间内固定失败及后凸畸形再发情况;通过CT测量术后椎体内空隙率,通过CT重建片了解术前中央终板骨折塌陷及术后复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15个月,平均12个月,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术前40.1%,术后98.2%,术后8个月97.8%,术后较术前显著改善,而术后8个月与术后无显著性差异。伤椎椎体成角:术前18.3°,术后2.7°,术后8个月3.2°,术后较术前显著改善,而术后8个月与手术后无显著性差异;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情况及后凸畸形再发;术后椎体内空隙率3.1%,中央终板骨折塌陷复位满意。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椎体成形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理想的方法,能有效防止内固定失败和椎体再发后凸畸形,同时终板撑开钳对中央终板具有良好的复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单侧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经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表现胸腰椎单节段骨折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1~65岁,平均36.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h~5d,平均3d。依据Denis骨折分型:压缩型骨折12例,爆裂型骨折9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为E级。骨折部位:T5骨折l例,马骨折2例,T10骨折2例,T11骨折3例,T12骨折8例,L1骨折5例。依据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内固定失败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5个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分别为54.3±2.8、92.9±1.5、93.8±1.7;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27.8±2.5)°、(5.3±0.8)°、(6.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无明显丢失,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也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创伤小,失血量少,可完整保留脊柱后方复合体结构,加强脊柱的稳定性,同时伤椎单侧置钉方法安全可靠,并且可提高骨折椎体复位效果和质量,改善固定强度及弥散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伤椎内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伤椎椎体内自体植骨、椎管减压(或不减压)及相邻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26例。根据AO分型,A2型18例,A3型8例;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标准:A级2例,B级2例,C级5例,D级7例,E级10例。观察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患者椎管狭窄率、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以及ASIA评分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椎管狭窄率、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随访期间伤椎高度和矫正角度均无明显丢失。全组无术后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术后及随访期间患者ASIA评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无断钉、断棒和内固定松动迹象。结论伤椎内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可有效地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由于椎体高度丢失所导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2001年2月起,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同时,加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ACPC)行椎体内灌注成形,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失败的原因及翻修策略.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对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手术失败的1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9~63岁,平均37.2岁;初次手术至并发症出现时间为6~44个月,平均14.3个月.骨折不愈合7例(其中合并断钉4例),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5例,进行性腰背痛6例.18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后凸畸形.18例患者均行前路翻修手术治疗,其中保留后路内固定行前路手术9例,完全拆除内固定后前路手术9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8~50个月,平均30.5个月.随访过程中,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X线及薄层CT扫描显示骨折愈合良好.ODI评分术前31.6±5.1,术后3个月8.6±5.7,末次随访8.3±3.2;VAS评分术前7.2±2.3,术后3个月2.3±0.7,未次随访2.1±1.1;后凸畸形术前(-21.2±7.8)°,术后3个月(-5.3±6.8)°,末次随访(-5.8±7.8)°.与术前比较,ODI、VAS评分和后凸畸形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能出现内固定断裂、骨折不愈合、进行性后凸畸形等并发症;前路重建可能是治疗后路手术失败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唐晶  赵培兴  高宇  赵玉明  万鸣 《中国骨伤》2003,16(8):492-493
1993-2001年采用后路椎管环形减压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马尾损伤3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设计一种胸腰椎骨折后路微创器械,并评估该器械在术中辅助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设计胸腰椎骨折后路微创器械,并于2004年12月至2006年11月采用该器械术中辅助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1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7~56岁,平均39.1岁;损伤节段:T112例,T1266例,L136例,L33例.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的恢复情况、复位丢失率,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平均(110±18)min,出血量平均(120±68)mL.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4~22个月,平均19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从术前平均52.1%±2.9%恢复至术后95.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Cobb角从术前15.9°±1.6恢复至术后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复位高度丢失率平均12.1%±0.2%,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和后凸 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见感染、腰背酸痛病例,未见术后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结论 自行研制的胸腰椎骨折后路微创器械,手术应用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梁刚  李跃辉  戴传强 《骨科》2016,7(3):149-154
目的探讨新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ZINA)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无神经症状、脊柱载荷评分(loading sharing classification, LSC)≤6分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ZINA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27例患者纳入微创组,行后路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术的33例患者纳入开放组。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及矫正丢失角度等指标。结果随访12~25个月,平均16.9个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19,P=0.006;t=-12.945,P=0.001);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75,P=0.034;t=-8.945,P=0.008;t=-10.876,P=0.003);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但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后凸角矫正丢失度数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ZINA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因其创伤小、出血量少的优点,可作为外科手术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 Sextant微创脊柱系统结合椎体内植骨技术治疗无神经功能损害、载荷分享评分逸7分的胸腰椎 A型骨折患者 20例, 并与同期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的 20例患者进行比较, 观察两组间的临床及影像学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手术时机及载荷分享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经皮组明显小于开放组(P约 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高、后凸角均显著恢复(P<0.05);术后 1年, 两组均见椎体前高和后凸角的显著丢失(P约 0.05);末次随访, 两组也均未见上述指标的进一步丢失。影像学指标与临床疗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经皮组影像学指标恢复略差, 但临床疗效略优。结论 (1)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技术可应用于治疗载荷分享评分逸7分、无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爆裂骨折;(2)尽管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影像学各指标略差于开放组, 但由于其损伤小、出血少等优点, 仍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