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物性胃炎发病率较高,多与服药的种类及持续时间有关,口服药均需经胃肠道吸收,故胃黏膜最易受到各种药物的作用而受损害,特别是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服用不当常可导致药源性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陈艳华  黄美莲 《医药导报》1998,17(4):271-272
156例儿童药疹中,药疹类型主要为猩红热样或麻疹药样型(48例),固定型(40列);致敏药物主要有毒霉素类药物(48例),解热镇痛类药物(46例),解热镇痛类及磺胺类药物易引起系统损害,呋喃唑酮易引起心电图改变。观察1例药和激发试验,显示小剂量的致敏药物不诱发药疹。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加味四君子汤三联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中医辨证属脾虚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及胃黏膜病理改变,对68例脾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或)伴有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者服用甲硝唑与叶酸,其中中西医结合组34例同时服用加味四君子汤。甲硝唑服用1周,其他服用至第24周。治疗前后观察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胃黏膜病理改变情况。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P〈0.05)和病理改变逆转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三联疗法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一定程度逆转胃黏膜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2004年1月~2013年6月收集的44例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致过敏性休克发生在40~59岁年龄段的人最多(38.64%);复方氨林巴比妥、吲哚美辛、安乃近、赖氨匹林、阿司匹林在致过敏性休克药物中位居前五位;给药途径中,以口服给药方式所占比例最大(50.00%),其次为肌内注射(27.27%);致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上,在5min内发生的比例最大(34.09%)。结论:临床应加强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预防和监测。  相似文献   

5.
急性药物性粒细胞减少症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药物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急性药物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50例。结果患者女多于男(1:0.61),且多为成年人(82%);共涉及20种药物,解热镇痛药最多(32%),其次是抗风湿药、磺胺类、抗甲状腺药,而抗生素大部分是联合用药导致粒细胞减少症;临床多采用维生素B4、鲨肝醇、碳酸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以及抗感染治疗后治愈。结论急性药物性粒细胞减少症多由解热镇痛药引起,成年人为主,积极对症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规律。方法:对103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占同期“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9.6%;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以抗结核药为最多(45%),其次为中药(20%);用药2~4周出现肝损害者最常见(66%),2周内者次之(26.2%),临床以急性肝炎肝细胞型最常见(62.1%),其中5例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4.9%);主要临床表现为疲乏、纳差、恶心、呕吐、暖胀(71.8%),其次为黄疸(59.2%),肝功能受损以ALT,GGT,BIL增高为主;临床治愈65例(63.1%),好转34例(33.0%),死亡3例(2.91%)。结论: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并无特异性,与病毒性肝炎相似;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包括临床各科应用的药物,以往认为比较安全的中药,肝损害发生率逐渐增多,达20%,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2 357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抗菌素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2357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对患者胃黏膜组织进行增菌、分离培养、菌落涂片镜检、鉴定;Hp呈阳性者,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Hp阳性945例(40.09%)。胃癌、胃炎、消化性溃疡分别为70.27%(26/37),44.40%(737/1660),36.93%(154/417);胃癌与胃炎、溃疡之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胃炎与溃疡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男女性别总感染率分别为59.81%和57.81%,男女性别问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45~55岁为Hp感染多发年龄段。药物敏感试验左氧氟沙星全部敏感;克拉霉素、庆大霉素和痢特灵3种药物的敏感率均在81.90%以上;甲硝唑的耐药率是98.10%(927/945),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是70.48%(666/945);且存在多重耐药。结论:Hp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胃炎和溃疡发病因素。45~55岁之间属于Hp高感染阶段。在治疗时应注意Hp感染菌株对甲硝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8.
解热镇痛药是全球处方中最常用的一类药物。目前,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为代表的解热镇痛药是临床应用最多、最广泛的一类药物。但是,长期使用存在很多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心血管、中枢神经等系统损害,以及肾脏、肝脏等器管损害。在美国,每年约有20万例患者由于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引起并发症,死亡率≥10%。因而,如何探寻疗效确切而副反应少的解热镇痛药已成为相关研究学者的新的研究方向。以中药为代表的天然药物因其多靶点的综合作用机制且副反应少而自然成为解热镇痛新药的最佳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7例患者因长期服用解热止痛散造成了药物依赖性,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性别与年龄本组病例:男性4人,女性3人,年龄40~75岁,其中40 -50岁3人,51-60岁2人,60岁以上2人。 1.2 服药原因发作性头痛2人,偏头痛1人,全身关节酸痛3人,咽喉痛1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78例在2001年8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对部分在迪吧内疯狂地、机械重复大摆其舞,大摇其头者进行询问,承认服用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MA,俗称“迷魂药”、“摇头丸”)或氯胺酮(K粉),进行尿定性检查,阳性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卫生部药物依赖滥用监测表分别进行调查。 结果:①滥用者年龄、性别及文化特点:年龄最小16岁,最大33岁,其中17岁以下者12例,18~20岁24例, 21~25岁30例,26~30岁6例,31~33岁6例;男性41例,女性37例;文化程度:初中36例,高中12例,中专27例,大专3例。②职业:78例中无业人员60例,在校学生6例…  相似文献   

11.
蔡丽秋 《海峡药学》2014,(7):183-185
目的探讨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预后。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2年万方数据库文献,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用药种类、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预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记录7273例患者性别、年龄,其中男性3714例(51.07%),女性3559例(48.93%),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91岁,平均年龄46.38岁。61篇文献记录了7273例患者用药信息,引起DILI的药物排列前5住的分别是:中(成)药1868例(25.68%)、抗结核药1398例(19.22%)、抗菌药物965例(13.27%)、抗肿瘤药606例(8.33%)、解热镇痛药401例(5.51%)。54篇文献6453例记录了临床表现.其中乏力3184例(49.34%)、黄疸尿黄2974例(46.09%)、纳差2132例(33.04%)、恶心1544例(23.93%)等。52篇文献记录了6471例临床分型,其中肝细胞型损伤4001例(61.83%),胆汁瘀积型1399例(21.62%),混合型922例(14.2S%)。54篇文献记录了6393例预后,其中治愈+好转5916例(92.54%),无效、自动出院、恶化及死亡477例(7.46%)。结论。临床上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很多,中(成)药和抗结核药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临床应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痛的认识和诊断意识。  相似文献   

12.
张筠  阮挺强 《海峡药学》1997,9(1):70-70
目前临床上用药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而由此引起的药源性疾病以消化道损害最常见。本文对50例药物性消化道损害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药物副作用,不良反应的认识,引起临床上重视和注意。临床资料本文男32例,女18例;年龄15~78岁。平均56岁,≥60岁20例(40%),其中门诊病例22例(44%)。住院病例28例(56%),从服药到消化道病变发生的时间为1d~4个月。药物性消化道病变临床分析1.上消化道出血25例。基础病变有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高血压病,感冒等,使用药物为消炎痛5例,布洛芬4例,炎痛膏康3例…  相似文献   

13.
药物性肝病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玲  张栓龙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192-193
目的:对43例药物性肝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3例药物性肝病住院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标志以及治疗转归做出综合判断。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病的相关药物中,中草药占23.25%(10/43),抗结核类药占18.60%(8/43),抗肿瘤类药占13.95%(6/43),抗精神病药占11.62%(5/43),解热镇痛类药占9.30%(4/43),抗生素类药占6.97%(3/431,抗甲状腺及糖尿病药占6.97%(3/43),抗真菌药占4.65%(2/43),其他药物占4.65%(2/431。临床分型:急性药物性肝病41例,其中肝细胞型20例,胆汁淤积型19例,混合型2例,慢性药物性肝病2例。41例预后良好,1例转院,1例死于肺部真菌感染。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防范药物性肝病的发生,注意慎重选药和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加味四君子汤联合甲硝唑、叶酸三联治疗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中医辨证属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黏膜改变及CdX2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将68例脾虚血瘀型胃脘痛,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为萎缩性胃炎和(或)伴有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三联组给予加味四君子汤100ml 2/d,联合甲硝唑200mg 2/d、叶酸10mg 3/d;对照组仅给予甲硝唑200mg 2/d、叶酸10mg 3/d。甲硝唑服用1周,其他药物服用至第24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黏膜病理、CdX2基因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三联组临床症状缓解、病理改变逆转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三联组治疗后CdX2基因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弱(P〈0.01)。结论:脾虚血瘀与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关系密切,加味四君子汤三联疗法能有效地改善症状,一定程度逆转胃黏膜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并能降低CdX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陆江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42-144
目的分析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12月入我院门诊因感冒就诊的120临床资料,收集其在处方中解热镇痛药的使用情况并进行总结和分析镇痛药的临床应用特点和效果。结果在54例使用处方药的患者中,使用1种解热镇痛药并配伍用镇咳药或抗菌药的有45例占83%;在66例使用非处方药的患者中,使用1种解热镇痛药并配伍用镇咳药或抗菌药的有27例占41%。结论在使用解热镇痛药时,要首先了解其成分组成,避免同类药重复使用或长期服用,也不能超剂量服用,防止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科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因应用痢特灵、解热镇痛药等引起的艺麻疹型药疹134例,现分析如下。1.致国药物:共26种。1.1痢特灵43例(3%);1.2抗生素38例(284%),其中青霉素类19例,咬诺酮类10例,麦迪霉素、头抱菌素各《例,土霉素1例;1.3解热镇痛药23例问72%),其中扑热息痛10例,朴感敏、复方氨基比林各3例,速效感冒片2例,去痛片、抗感冒片、安乃近、小儿速效灵、消炎痛各1例;1.4预防注射剂17例(12.7%),其中狂犬病疫苗7例,动脑疫苗4例,TAT3例,乙肝疫苗2例,百白破疫苗1例;1.SSMZC。6例(4.5%);(6)其它:…  相似文献   

17.
金钟敏 《贵州医药》1995,19(1):40-41
以往认为小儿消化性溃疡病少见,在临床工作中并未引起重视。近年来文献报导儿童消化性溃疡有增多趋势。我院门诊1991年1月~1992年·2月两年中,共给长期反复腹痛患儿作X线钡餐检查1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溃疡病变或胃炎表现。分析如下:I临床由科共查检17例,男8例,女9例,男:女一_2,,_,,。。,_2,1。。,_。1。‘l:1_1;年龄:3P;岁~12岁,其中35岁1例;6岁1“-“““’---”“””12”“-””””‘一12”-”“’—”一例;7岁3例;8岁2例;9岁3例;10岁4例;12岁2例。病程最长者6“年,最短者2“月,有家族史者3…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5年以来曾收治18例口服解热镇痛药物而引起血尿患者,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8例中,男5例,女13例。年龄均在2~13岁之间,其中10~13岁5例,8—9岁7例,2—5岁8例。单服安乃近者10例,正痛片者1例,与抗生素同服者7例。服药后血尿出现时间最短10余小时,最长4d,镜检血尿消失常在血尿发病后2~3d左右,偶有持续8d者,经过良好,经随访均无明显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药物性肝病7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炽权 《中国医药》2006,1(3):156-157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77例药物性肝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无任何肝病临床表现,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复查肝功能发现肝功能异常者占49.4%;有发热、黄疸、右上腹胀痛等消化系统症状者占50.6%。诱发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依次为抗生素类(包括抗结核药物)、解热镇痛药物、免疫抑制剂、抗溃疡药物、心血管类药物、中草药。基础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结核病、消化性溃疡、肝病、高血压、高血脂、风湿热、血液病。结论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体征,仅在定期复查肝功能时发现肝功能损害。不典型病例极易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故在使用具有肝损害作用药物时,务必定期复查肝功能,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0.
乙酰水杨酸锌的解热镇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酰水杨酸锌的解热镇痛作用薛淑英,陈思维,王敏伟沈阳药科大学药物研究所110015陈建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二医院沈阳110003乙酰水杨酸锌(ASZ)为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锌盐,由辽宁省药物研究所合成,国外尚无此药。国内于1994年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