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色念珠菌感染者的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细菌室从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之间,在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共检出137例白色念珠菌感染者。从病例来看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心血管病、恶性肿瘤患者居多;年龄50岁以上患者占86.5%,男性占72.32%;137例白色念珠菌感染中单纯白色念珠菌感染2例,2种病菌感染107例,3种病菌感  相似文献   

2.
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静  张天托 《医学综述》2004,10(12):756-759
近10余年来,随着器官移植的普遍开展,恶性肿瘤,艾滋病(AIDS)的不断增多,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类固醇药物,抗癌的放疗与化疗,深部真菌病,尤其是因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深部真菌病逐年增加。氟康唑是目前用于治疗深部真菌病的重要抗真菌药之一,从1988年上市以来,因具有吸收好,抗真菌谱广及毒性小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究白色念球菌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检验特征,为开展临床诊治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受感染的细菌不同,对两组患者血钠水平、血钾水平、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清蛋白水平以及抗菌类药物的使用和敏感等情况进行检查和对比分析。结果:白色念球菌感染组44例患者的血钠水平、血钾水平、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都明显高于非白色念球菌感染组患者的,清蛋白水平低于非念球菌感染组患者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白色念球菌感染组患者对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性明显低于非白色念球菌感染组患者的,同时药物的敏感性明显非念球菌感染组患者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可以将粪便细菌培养作为主要的检查方法,同时在临床上应该注意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5.
抗菌药物是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 ,随着它们的广泛使用而导致致病菌越来越耐药 ,甚至引起更为复杂的二重感染。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问题现已引起各级医院管理部门的重视 ,并已作为提高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就本院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临床情况调查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以本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由临床和门诊送检的血液、痰液、尿液、分泌物、精液、脊液、脓液等为样本 ,总计 16 75例 ,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度试验。细菌培养阳性为 95 7例 ,阳性率为 5 7.13%。其中杆菌 4 6 4例 ,球菌 376例 ,真菌类 11…  相似文献   

6.
生物膜结构对白色念珠菌的耐药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亮  陈贻锴 《医学综述》2007,13(12):889-891
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是一种可黏附并生长于植入性生物医学材料具有高度耐药特性的膜样生物集落,可造成植入失败和持续的感染源,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影响。这种耐药的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查明,本文就其结构形态与耐药机制有关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白色念珠菌临床株基因分型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色念珠菌的基因分型情况以及不同基因型白色念珠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白色念珠菌25S核糖体DNA基因内含子区,可转座I型内含子插入片段的数目及大小的不同使得扩增产物不同,根据产物片段大小和数目分型。采用K-B法对不同基因型进行白色念珠菌药敏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121株白色念珠菌经PCR分为三型:A型83株,B型27株,C型11株。A型为最常见的基因型,B型、C型白色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A型菌株,对其他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不同型别的白色念珠菌耐药谱可能与特定基因型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医院内感染患者中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率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集医院内感染患者的血液、尿液、阴道分泌物和口腔刮片标本,做真菌检验和药敏实验。结果:分离得到5种非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占49%,近平滑念珠菌占23%;克柔念珠菌占16%,季也蒙念珠菌占6.4%,皱褶念珠菌占5.6%。5种非白色念珠菌对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二性霉素B、酮康唑和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分别为8%、10%、11%、14%和10%。结论:医院内感染的非白色念珠菌中以热带念珠菌最为常见,其次分别为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和皱褶念珠菌。5种非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但均较白色念珠菌的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用交叉条带实验方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18株白色念珠菌等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白色念珠菌体外抑菌活性良好,第6和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率均达到了100%,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色素的菌株抗真菌活性显著优于不产色素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绿脓素.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对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潘岩  郝亚杰 《中外医疗》2012,31(5):45+47-45,47
目的调查白色念珠菌引起医院感染原因,制定预防控制医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措施。方法对2010年1~12月106例白色念珠菌引起医院感染患者调查分析。结果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各种侵入性操作和临床严重疾病不断上升,是引起医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严格按照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1.
抗菌药物是我国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类药物,占所有药物的30%左右,其中存在很多不合理情况,由此导致的细菌耐药也十分明显与突出,而且应用时间越长、使用范围越广的药物,细菌耐药性也越严重。为了保持抗生素的有效性,应重视其合理应用~([1])。  相似文献   

12.
13.
抗菌药物继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为了解女性NGU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后继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情况。方法:对1999年10月-2000年6月的153例证实为NGU、并排除真菌感染者在使用抗菌药物后<10d,10-19,d20-29d, ≥30d分别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及真菌培养,任意一项阳性为继发VVC。结果:153例中64例在使用抗菌药后发生VVC,发生率为41.8%;VVC的发生以用药10-19d间为最高,占17.6%;引发VVC的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79.7%(51/64);氧氟沙星、美满霉素、左氧氟沙星用药后的VVC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4.8%、45.8%和44.0%。结论:提示女性NGU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VVC有较高的发生率,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在VVC高发时段可预防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北豆根、山豆根水煎液对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方法用沙氏培养基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值,采用菌落法绘制时间-抑菌率曲线。结果北豆根水煎液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80mg/L,山豆根水煎液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25mg/L。两药液无MBC。结论北豆根水煎液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抑制作用弱于山豆根水煎液,山豆根水煎液抑菌较强。  相似文献   

15.
采用Etest药敏试验方法检测 30株临床分离白色念珠菌对 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并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 (RAPD)分型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发现有两株对氟康唑耐药 ,且它们的RAPD带型有着高度相似性 ,提示RAPD带型可能与耐氟康唑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白色念珠菌的耐药性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Etest药敏试验方法检测30株临床分离白色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型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发现有两株对氟康唑耐药,且它们的RAPD带型有着高度相似性,提示RAPD带型可能与耐氟康唑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大部分引起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对一线药物的耐药性已从0变为100%,为此,WHO发表声明称,“毫无疑问,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经成为全球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贤慧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6):818-818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之一,在治疗各种感染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颇为严重,导致各种不良后果,尤其是耐药菌的产生对控制细菌感染造成了严重影响。相关部门及专家对细菌耐药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细菌的耐药率不断提高,许多细菌耐药率几乎达百分之百。通过对临床用药的研究发现,这些耐药率数据并非完全正确。在此,笔者阐明自己的观点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