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心搏骤停患者血中β-内啡肽(β-EP)与正常人的差异;探讨心肺脑复苏中纳洛酮的作用,患者血β-EP含量的变化及纳洛酮对血β-EP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抢救和住院、留观的心搏骤停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随机分为纳洛酮组与常规复苏组,前者以常规复苏为基础,再给予纳洛酮2.0mg,并可间隔30m in多次重复使用。常规复苏仅行常规心肺脑复苏(CPCR)。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健康组与观察组对照。在经CPCR自主循环恢复后的纳洛酮组中选择13例为动态纳洛酮组;在经CPCR自主循环恢复后的常规复苏组中选取14例为动态常规组,动态观察血β-EP的变化。观察组和正常健康组均抽静脉血5m l入专用抗凝管离心取血清存放于冰箱,测定血中β-EP含量。分别测定不同时间(CPCR开始即刻应用纳洛酮前、CPCR应用纳洛酮后第2、24、48、72小时)患者血中β-EP含量。结果①心搏骤停患者血中β-EP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②纳洛酮组复苏成功率41.93%,常规组复苏成功率12.90%,纳洛酮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复苏组(P<0.05)。③动态纳洛酮组血β-EP含量比动态常规组高(P<0.05)。结论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能逆转β-EP所介导的心、肺、脑功能抑制,从多个环节中促进心、肺、脑诸器官复苏,因此临床应用纳洛酮可明显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陈平 《当代医学》2007,(13):122-123
Ⅱ型呼吸衰竭可致严重的低氧及高碳酸血症,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电解质紊乱、酸碱代谢失衡,甚至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是呼吸内科及结核科常见急危重症.纳洛酮是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可直接、有效地拮抗和逆转β-内啡肽所致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作用,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发挥治疗作用.我们应用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取得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平 《当代医学》2007,(7):122-123
Ⅱ型呼吸衰竭可致严重的低氧及高碳酸血症,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电解质紊乱、酸碱代谢失衡,甚至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是呼吸内科及结核科常见急危重症.纳洛酮是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可直接、有效地拮抗和逆转β-内啡肽所致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作用,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发挥治疗作用.我们应用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取得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纳洛酮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8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每日一次用纳洛酮1.6mg加入5%GS250ml中静滴,对照组用可拉明1.875g加入5%GS250ml中缓慢静滴,疗程均为5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气分析、β-内啡肽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气分析等各项观察指标在治疗后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纳洛酮对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肯定,明显优于可拉明,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并发肺性脑病的呼吸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综合对照治疗,对照组应用可拉明改善脑代谢,治疗组给予纳洛酮改善脑代谢,两组均以治疗1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治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疗效确切,临床症状改善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苏诺(盐酸纳洛酮)可抑制β-内啡呔(β-EP)的释放,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脑部缺血区的血流量,同时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调节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TXA2)平衡,改善微循环;还有减轻脑灌注后脑损伤及脑水肿,促进缺血性神经元功能恢复的作用^[1]。我们于2002年5月~2003年5月用苏诺注射剂,采用随机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苏诺治疗14天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纳洛酮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50例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纳洛酮1.6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观察12天。结果在治疗后,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纳洛酮对Ⅱ型呼吸衰竭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冷玉来  顾建军 《当代医学》2013,(14):142-143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pH、PaO2、SaO2和PaCO2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纳洛酮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有利于排痰,改善通气,降低住院费用,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50例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每日纳洛酮2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对照组以可拉明和洛贝林联合静滴,均观察10天。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等各项观察指标,在治疗后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对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肯定,明显优于呼吸兴奋剂。  相似文献   

10.
三种方法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志国 《当代医学》2009,15(22):77-77
目的了解纳洛酮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纳洛酮组与低分子肝素钠组分别加用纳洛酮与低分子肝素钠静滴治疗。结果治疗后纳洛酮组与低分子肝素钠组在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气分析等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β-内啡肽(β-EP)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呼吸衰竭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3例,分为呼吸衰竭组31例,非呼吸衰竭组32例,分别监测β-EP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呼吸衰竭组β-EP值显著高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呼吸衰竭组血浆β-EP值与PaO2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结论β-EP是一种内源性呼吸抑制剂,影响呼吸功能,参与了呼吸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加以纳洛酮注射液,对比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实验室血气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实验室血气结果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67%,大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安全可靠,住院时间缩短,气管插管率、病死率下降较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纳洛酮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62例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纳洛酮1.6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观察12天.结果 在治疗后,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 纳洛酮对Ⅱ型呼吸衰竭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纳洛酮在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Ⅱ型呼吸衰竭可致严重的低O2及高碳酸血症,使患者出现如呼吸困难、紫绀、电解质和酸碱代谢失衡甚至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是呼吸内科及结核科常见急危重症。纳洛酮是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可直接、有效地拮抗和逆转β-内啡肽所致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作用,改善缺O  相似文献   

15.
梁静  张奇 《海南医学》2005,16(2):56-56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中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发作期中PO2<60mmHg,PCO2>70mmHg以上的中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纳洛酮或可拉明治疗.结果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纳洛酮组明显优于应用可拉明组的方法.结论纳洛酮用于中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意识转清较快,即刻疗效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何玲  张胜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8):1102-1105
目的:观察研究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无创正压通气组)35例和观察组(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组)35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3d的肺通气、肺换气及氧代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3d的肺通气、肺换气及氧代谢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的上述指标,且观察组治疗后3d明显优于治疗后1d和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可更为有效地改善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及肺功能状态,对于患者的肺通气、换气及氧利用均发挥出积极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β-内啡肽(β-EP)与新生儿窒息时低体温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治疗用纳洛酮的指针。方法 对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和正常对照组新生儿在分娩时采脐带血和母静脉血测定β-EP含量,分娩半小时测新生儿肛温。结果 胎儿体内β-EP含量明显高于母亲,窒息新生儿脐血清β-EP含量高于对照组;窒息新生儿的体温比正常新生儿低。结论 胎儿体内β-EP释放增加,β-EP与窒息新生儿低体温有关,对新生儿窒息使用纳洛酮要慎重,否则会引起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均予常规药物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B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持续静脉泵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8h后的血气指标,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B组治疗48h后的PaO2和PaCO2较A组改善明显(P<0.01);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能改善患者缺氧及二氧化碳储留,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增强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纳洛酮降阶梯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分别用西医常规治疗和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降阶梯治疗。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意识状态血氧分析均有改变,治疗组的疗效(83.87%)大于对照组(67.7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降阶梯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盐酸纳洛酮对颅脑手术病人血浆和脑脊液β-内啡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在颅脑手术中盐酸纳洛酮对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探讨盐酸纳洛酮的脑保护作用.方法:32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纳洛酮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及脑脊液中β-EP的含量.结果:纳洛酮组在给药后1 h( T2期)、给药后2 h(T3期)和给药后3 h(T4期)血浆β-EP含量分别为(187.76±81.37)、(109.56±45.92)和(69.37±21.66) ng*L-1,脑脊液中含量分别为(2 169.61±416.37)、(1 369.85±433.55)和(987.62±278.19) ng*L-1,均较给药前(T1期)即开始切硬膜时低(P<0.05),纳洛酮组血浆和脑脊液中的β-EP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值(P<0.05).结论:颅脑手术围术期应用纳洛酮可以使脑脊液和血浆中β-EP含量降低,从而说明应用纳洛酮可以减轻脑水肿和损伤,保护脑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