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糖尿病院内感染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999年-2001年住院的176例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76例糖尿病患者中有36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20.46%,高于我国平均医院感染发生率;院内感染与年龄呈正相关,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最常见,感染菌种主要为G^-杆菌;血糖水平增高,住院时间延长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消毒隔离,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检查,合理用药,积极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可降低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院内感染控制应用后的效果,为降低院内感染几率提高理论指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接收诊治的54例手术患者进行不同院内感染控制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析各自手术室内的环境,对医护人员卫生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手术室内空气细菌数量检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卫生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院内感染控制较常规院内感染控制可以明显地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改善手术室内空气质量,医护人员卫生质量大大改善,总体应用效果优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控制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500例,采取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治疗基础上给予微生物检验监控医院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程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重度感染、中度感染、轻度感染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监测可以显著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并且对于降低感染程度提高院内感染控制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血液病有院内感染风险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液病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配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感染部位及感染率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感染情况为口腔黏膜、呼吸道、肛周、败血症,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17.1%,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52.9%,组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血液病有院内感染风险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生活质量,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内管内科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600例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体分析。结果院内感染率为8.0%,70~79岁患者院内感染率最高,为41.7%;主要感染类型为下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并发症、侵袭性操作、心脏功能障碍、应用抗生素或抑酸剂、住院时间长。结论针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院内感染高危因素,给予积极治疗和预防,以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杜琼  涂云贵 《中外医疗》2016,(5):190-191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用于住院患者感染监控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6月接受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护理,研究组则采用微生物检测对患者的感染进行监控,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中,轻度感染2例,中度感染1例,重度感染1例,未感染例29,感染率为12.12%;对照组中,轻度感染6例,中度感染4例,重度感染2例,未感染21例,感染率为36.36%;研究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生物检测技术监控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能够有效的控制感染,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精神病院感染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120例精神病出院患者病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比较患者感染后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分析发现,患者呼吸道,胃肠道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之后,院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感染率降低。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病概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贺春民  赵永坤 《中原医刊》2005,32(17):57-57
了解正阳县人民医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查阅了正阳县人民医院2004年3月~10月院内感染监测月报表、登记表及病历。在229例老年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率为15.28%,其中原发病以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多,分别占31.43%(11/35)和22.86%(8/3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占65.71%(23/35),住院时间愈长,感染率愈高,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者感染率高。总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尤其重要。针对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特点,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现将完整的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前后住院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将患者按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前后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控制组,每组各20例,对比实施质量控制前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结果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5%,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前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30%,控制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严格对供应室护理质量进行控制,减少错误发生概率,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供应室护理工作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消毒供应室推行护理质量控制后)的院内感染状况为观察组,以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消毒供应室推行护理质量控制前)的院内感染状况为对照组,对比院内感染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0.4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38%(χ2=13.45,P 0.01)。结论通过在消毒供应中心推行护理质量控制,医院感染率得到了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的有了更加安全的保障;在消毒供应中心推行护理质量控制,可在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控制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500例,采取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治疗基础上给予微生物检验监控医院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程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重度感染、中度感染、轻度感染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监测可以显著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并且对于降低感染程度提高院内感染控制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经利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16-17,20
目的探讨入住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因素,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ICU 8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32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109例,感染率为13.10%。院内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应用、住院时间等有关,各因素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降低ICU院内感染率,必须加强对感染相关因素的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病情况及控制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4.12%,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和消化系统感染,感染者以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见多;住院1个月以上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1个月内者(P<0.01);系统抗感染治疗者为92.44%。结论精神病患者医院内感染应引起足够重视,要加强患者个人卫生及病区卫生管理,改善患者休养环境可降低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40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9例,感染率为4.5%,对照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25例,感染率为12.5%。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3,P=0.00)。结论:在基层医院实施综合预防与控制感染措施,可有效控制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许鹏  张玉海  柴治国  王玉英 《医学争鸣》2009,30(11):1048-1050
目的:探讨慢性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以7种常见慢性病出院患者病历资料为依据,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01-01/2007-12-31出院患者2586例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2586例慢性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率为8.1%.院内感染率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住院时间及接受侵入性操作有关.不同年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院内感染发生率也增高;院内感染的发病率与住院天数有关(P〈0.01),随着住院天数延长,院内感染发生率增高;院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分别占42.3%和22.1%.菌群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2.8%.结论:慢性病患者住院期间易发生院内感染,感染发生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住院时间及侵入性操作等有关.应针对患者的特点,制定综合预防措施,以有效控制和切实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感染原因及其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资料选取妇产科行手术治疗患者2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中,住院期间发生感染者为21例,感染率为10.5%,其中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泌尿道和其他因素引起的感染率分别为4.5%、3.0%、1.5%、2.0%,可见医院妇产科感染患者中,呼吸道为最主要的感染部位;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发生感染对构成比较,结果30岁以下、40~50岁以及50岁以上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2.0%、3.5%、7.5%,可见妇产科患者感染发生率与年龄增长成正比。结论妇产科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病因较为复杂,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妇产科患者医疗质量,降低其院内感染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妇产科综合病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和分析我院妇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2540例妇产科出院患者(妇科1560,产科980)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妇科发生院内感染38例,感染率为2.44%;妇科病房中高龄患者、化疗患者、肥胖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手术切口等。产科发生院内感染15例,感染率为1.53%,妊娠合并并发症的患者、肥胖患者是高危人群;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手术切口、泌尿道、宫腔等。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天数,以降低妇产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究,并总结预防治疗的方法,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方法:本文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海门市第五人民医院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 00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患者中医院感染的人数以及感染部位、相关因素,为预防防治提供研究资料。结果:海门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感染人数占心内科患者的7.5%,下呼吸道感染在感染部位中发生率最高,其中危险因素为住院天数>低蛋白血症>肌酐水平升高>餐后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升高(LVEF≤40%)>心功能不全。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及相关的易感因素。方法对台州市立医院感染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住院患者中157例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率为19.6%;肝硬化失代偿期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高年龄、住院时间长、肝功能差、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采取侵入诊疗操作为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检出病原菌中以G-杆菌为主;感染部位以肺、上呼吸道和腹腔最为常见。结论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率较高。可通过对院感的认识建立一整套完善而有效的监控制度和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20.
陈阳 《黑龙江医学》2014,38(4):485-486
目的 探究神经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引发感染的风险因素,以便完善医院感染防治措施,提高患者治愈效果,降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08 ~2013-08间我院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记录资料.结果 1172例患者中有医院感染记录的患者69例,占5.89%.其中感染率最高的是脑梗死患者,278例患者中感染37例,占13.31%.感染发生部位常见于上、下呼吸道,其次是泌尿系统.结论 要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应提高治疗质量,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保持院内理想环境,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对感染风险因素的预防和治疗,从根本上提升院内治疗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