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均常规使用脱水剂及改善脑循环等药物(甘露醇和亚宝等),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6000IU,腹壁皮下注射,每日两次,连用7d,停药后10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率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发现颅内出血病例。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临床观察阿斯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通过对98例在48小时内急性脑梗塞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肠溶阿斯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及对照组(只给肠溶阿斯匹林,不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P<0.05)有显著提高,副作用小,两组无差异。结论:使用肠溶阿斯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好,使用简便、安全、经济,可在临床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照观察冠心宁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20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冠心宁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102例和复方丹参对照组98例.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63%,基本治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冠心宁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1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41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0d、30d进行疗效评定,并监测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的百分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组均有明显改变,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时间无明显变化。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分别用低分子量肝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各40例,发现两组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表明低分子量肝素对治疗急性脑梗塞是安全、有效、应用方便且副作用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在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69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对照组26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用药20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基本痊愈17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8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对照组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6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6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对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何晓茵 《首都医药》2002,9(5):58-58
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32例脑梗塞患者,并设立对照组30例.结果发现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二者临床神经功能评分有显著进步.对本疗法的优点、疗效评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东菱迪芙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应用东菱迪芙、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60例)和对照组(不用东菱迪芙、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60例)。2组均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评定临床疗效,凝血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恢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P<0.05),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东菱迪芙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巴曲酶和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5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组(42例)、低分子肝素组(48例)和对照组(60例),均在发病后6~72h内给药,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比较巴曲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结果巴曲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P<0.05),治疗后巴曲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也显著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10.
李新启 《北方药学》2011,8(9):14-15
目的:观察九味黄芪合剂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塞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为30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抗凝治疗,治疗组加用九味黄芪合剂,所有患者均于治疗三周后进行疗效评分,运用肌力六级(0~5)记录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味黄芪合计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塞能够有效促进急性脑梗塞患者恢复健康,对其提高生活质量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另设对照组30例),结果两组治愈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梗塞灶平均缩小容积,也有极显著差异(P<0.01)。提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立迈青)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对80例起病在48小时内的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及普通治疗。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 本疗法疗效好,应用方便,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在脑梗塞疾病中的疗效。方法 :将 12 0例脑梗塞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及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 ,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 ,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治愈率分别为 46.7%、31.7% ,P <0 .0 5 ;总有效率两者相比分别为 98.3%、80 .0 0 % ,P <0 .0 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作为脑梗塞病的近期治疗 ,安全有效 ,说明低分子肝素钙对脑梗塞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夏如冰  HU Nian-kang  胡念康 《中国药房》2008,19(23):1808-181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及其早期二者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3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钙组、阿司匹林组、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对各组分别进行临床疗效等判定。结果:所有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给药组;每组发病后接受治疗时间不同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治疗安全、有效,明显优于单独给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成二组,分别采用低分子肝素及低右丹参(低右组)治疗,观察二组治疗后10天及3月时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D-二聚体(D-dimer).结果 LMWH组治疗急性脑梗塞(10天和3月)有效率明显高于低右组(P<0.05),治疗后t-PA较治疗前增加,以LMWH组为明显(P<0.005),用药后二组D-dimer相比差异显著(P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处理和血栓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7天为一疗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结果: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3天、7天测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好.不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发病24小时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使用低分子量肝素2500单位,皮下注射,每日2次;对照组不使用溶栓药物及抗凝药物。治疗前、治疗后第24小时和第7天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判定疗效,同时观察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效果好,副作用极少,无特殊不良后果。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对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进展型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在个体化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降纤酶,对照组仅应用降纤酶。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7、14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4天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明显优于对照组(80%),两组对比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塞,能有效中止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小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4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 立迈青) 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 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 例, 对照组54 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LM WH 0 4 ml腹壁皮下注射, 每日2次, 连续10天。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连续30天。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血常规, 血小板, 出、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PT) 及肝、肾功能等变化, 观察有无出血等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1 25%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6 67%。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 01)。但无明显减少血小板数量, 凝血酶原时间、出血时间无明显变化。结论 小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简便, 疗效较好, 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尿激酶、低分子肝素治疗早期脑梗塞及预防复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小剂量尿激酶对早期脑梗塞治疗效果及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 66例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大剂量尿激酶、小剂量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丹参注射液及阿司匹林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小剂量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组、大剂量尿激酶组疗效明显高于丹参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剂量尿激酶组溶栓后血栓复发低于大剂量尿激酶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小剂量尿激酶组溶栓后出血明显少于大剂量尿激酶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脑梗塞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效相同,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防止血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