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歧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妥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  相似文献   

2.
蒋正林 《家庭中医药》2003,10(11):31-31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其首篇载,黄帝问于无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世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  相似文献   

3.
养生论集萃     
褚伦 《养生月刊》2004,25(11):1101-1108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  相似文献   

4.
黄帝素问 上古天真论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相似文献   

5.
养生的理念     
《素问》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一开篇黄帝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这个提问向我们表明,  相似文献   

6.
《养生月刊》2004,25(11):1006-1007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日: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  相似文献   

7.
相鲁闽 《河南中医》2011,31(8):941-941
龚居中,明代医家,太医院供职,龚君"业则轩岐,心则天地,襄括文雅,著述成林。于斯道得三味焉,悯二竖之为祟,叹庸流之偏执,乃出其撰辑痰火一书行世"。此书即《红炉点雪》,昔黄帝问岐伯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相似文献   

8.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认为和秦汉之人相比,上古人寿命要长得多。我们不妨就此提出问题:“上古”盖指何时?“上古”人之寿命是否较长?《内经》这种认识何由而生?试考之。 《素问·移精变气论》云:“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和《内经》成书年代相同之《韩非子·五蠹》对远古这种生活描绘更详,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民食果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开篇便探讨“上古之人‘皆度百岁’,今时之人‘半百而衰’”的原因,并提出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中医养生思想奠定基础。文章通过浅析“上古之人”的养生思想,从日常生活中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导引有度、情志舒畅及房事有节”五方面进行探讨,强调健康养生的重要性,以达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最终以“度百岁乃去”。  相似文献   

10.
冬藏     
所谓"冬藏",就是指人到了冬天,应该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以利来年应对春生、夏长、秋收的付出和收获。4400年前,有位学生问他的老师:"为什么过去的人能活得长久而且能保持不衰老,而我们现在的人只要年过半百就开始出现衰老的迹象呢?是时代变了?还是人的问题?"(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  相似文献   

11.
《内经·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相似文献   

12.
马红珍  叶黎青  李星凌 《气功》2011,(3):200-201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  相似文献   

13.
《本草纲目》收载了三百九十余条有关轻身、延年、益寿的医理及方药,并设有长寿例案数十则,为我国的保健医学、老年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是研究长寿医学最早的国家之一。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提出了养生学问题:“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并指出古人长寿的原因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就告诉我们,享天年度百岁并非深远莫测之事,其关键是:法、和、节、常、劳五字要诀。李时珍遵循《内经》五字要旨,阐发歧黄养生之精微,兼收纵蓄百家长寿之奥诀,一一载入《本草纲目》之中。下分七类,简述如下: 益肝补肾、固精延年类  相似文献   

14.
<正>1春秋皆度百岁《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按《释名·释典艺》说:"言春秋冬夏而成岁,举春秋,则冬夏可知也。春秋书人事,卒岁而周备,春秋温凉中,象政和也,故举以为名也"。叶德炯注:"《春秋大题疏》引贾逵《序》云:‘取法阴阳之中,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  相似文献   

15.
“醉以入房”一语,出自《素问·上古天真论》。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饮食有节,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注此曰:“酒能乱性,若以酒为  相似文献   

16.
古人认为,人的寿命可达到百岁以上,《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长寿,是人类的共同愿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寿命会逐渐增长。据统计,青铜时期人的平均寿命为18岁,到了18世纪  相似文献   

17.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黄帝内经》告诉人们,只要人们按照“法于阴阳”的总原则去做,就能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8.
祖国医学抗老延龄问题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延缓衰老的进程以延长生命,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抗老”与“延龄”二者不可分割。人的寿限一般能达多少?早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曾说:“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指出人的正常寿限可度百岁,若保养得当,不仅能“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且能超越这一基本寿限,这与现代研究的结论是相接近的,但目前人类的平均寿命远不能达到这一年龄。明·张景岳谓:抗老延龄以达百岁,“此非逆天以强求,亦不过复吾之固有”。所以,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同衰老作斗争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本文试对祖国医学“抗老延龄”的理论,结合我们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佳笑  王华敬 《河北中医》2011,33(7):1061-1062
中医学对抗衰老的认识可追溯至《内经》时代,《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关于抗衰老的精辟论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相似文献   

20.
《内经》明确提出饮食有节的重要性。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古人又多次指出饮食过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