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行TACE术后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于云南省肿瘤医院介入医学科就诊的10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 患者临床资料, 通过建立Cox回归模型, 探究各因素对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Cox回归模型显示, TACE次数对HCC患者的生存情况影响的P值为0.007<0.05, 具有统计学差异, 行多次TACE术者的生存风险为行单次TACE术者的0.465倍;癌灶分布于肝左右叶P值为0.016, 生存风险较单分布于肝左或肝右叶高;NLR>3.97者P值约为0.05。结论 TACE次数、癌灶分布情况、NLR对行TACE治疗HCC患者的生存情况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照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mrl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和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射(percutaneolls ethanol injection,PEI)双介入间隔疗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nla,Hcc)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25例采用间隔2周进行TACE、PEI分别配合治疗,每疗程TACE2~3次、PEI2~4次。对照组29例单纯进行TACE治疗。两组观察期3年。结果观察组1年内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2年、3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缩小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PEI间隔双介入疗法较单纯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TACE联合PMCT与单独使用PMCT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ACE联合PMCT治疗组(TP组)及PMCT治疗组(P组)。TP组患者接受TACE治疗后1~3周内行DSA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超声引导下PMCT治疗。对P组患者单独采用PMCT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的改变情况,相关并发症及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接受TACE联合PMCT治疗患者AFP值下降及肿瘤缩小程度较单独采用PMCT治疗明显;两组患者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TACE联合PMCT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较单独使用PMCT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TACE联合超声介入门静脉插管化疗与无水酒精注射治疗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 4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随机分为TACE联合门静脉插管化疗组22例、TACE联合门静脉内癌栓无水酒精注射组20例,两组在病情、病程、病变程度、分类、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肿块数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观察门静脉癌栓变化。结果 TACE联合门静脉插管化疗组19例门静脉癌栓缩小或消失(86.4%),联合门静脉癌栓内无水酒精注射组16例门静脉癌栓缩小或消失(80.0%);两组治疗癌栓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ACE联合门静脉插管化疗与TACE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合并门脉癌栓均能明显使门脉癌栓缩小或消失,但其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 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后的CT及MR表现.方法 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用CT和MR 评价术后肝内病灶的密度、边界和大小等变化.结果 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在术后1个月进行了CT或MRI检查,图像均完整记录并进行分析.1年后随 访,2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接受第二次CT或MRI检查,对影像学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第一次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论 CT或MRI可以了解肝细胞癌术后是否 存在残留或复发,是原发性肝细胞癌TACE联合RFA治疗后有效的影像学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TACE综合治疗预后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与分析多因素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的影响,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1996年1月~1999年6月间收治的141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病例,其中男125例,女16例,21~76岁,中位年龄为52岁;TACE综合治疗方法包括TACE治疗、TACE+手术切除、TACE+PEI治疗、TAI治疗。根据回归多因素模型的拟合结果分析影响预后的13项因素,即病人年龄、性别、血清AFP、ALT、HbsAg、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方式、肿瘤大小及数目、血清白蛋白水平、门静脉癌栓形成与否、肿瘤大体病理类型以及血清HbeAg, 并对其进行评价。Wald χ2统计。结果:本组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23.59个月。1、2、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3.91%、44.47%、25.76%、7.38%(95%可信区间)。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方式、门静脉癌栓形成与否以及肝癌的大体病理类型5个因素与肝癌TACE综合治疗预后有关(χ2=45.993,P=0.000?1)。结论:患者的年龄、肝功能Child分级、门静脉癌栓形成与否以及肝癌的大体病理类型是肝细胞肝癌TACE综合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影响因素,为其临床综合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5年间住院行手术切除的11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再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预后影响因素引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5.0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9.7%、33.3%、18.1%,1、3、5年复发率为38.6%、69.3%和84.6%。单纯手术切除患者(76/118)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2.0个月,其1、3、5年的生存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6.1%、31.1%、16.1%和38.6%、62.3%、78.6%;手术切除+术后TACE患者(42/118)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0个月,其1、3、5生存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3.3%、49.9%、29.7%和30.3%、52.5%、65.7%。单因素分析:治疗方式、门静脉癌栓、UICC分期、肝功能Child分级、出血量、远处转移、肿瘤大小、检出方式、癌结节数和病理分级10种因素与肝细胞癌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肝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为治疗方式、门脉癌栓、UICC分期和检出方式。结论治疗方式、门脉癌栓、UICC分期和检出方式与肝癌预后显著相关;手术切除后的辅助性TACE可以显著提高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单发肝细胞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手术切除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单发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11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TACE治疗(TACE治疗组)72例、单纯手术切除组(手术治疗组)4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结果.结果:(1)手术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21.5个月,TACE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3.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2)Ⅰ型门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0.4个月,Ⅱ型门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9.9个月,Ⅲ型门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8.0个月,I型门静脉癌栓患者累计生存率较Ⅱ、Ⅲ型门静脉癌栓患者有显著差异(P=0.003).Ⅱ型门静脉癌栓与Ⅲ型门静脉癌栓病人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3)手术治疗组与TACE治疗组分别有4例(9.8%)、11例(15.9%)术后发生肺转移,肺转移中位时间分别7.6,4.2个月.结论:单发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对符合手术适应证患者行手术切除联合门静脉癌栓切除或取栓是首选治疗方案.术前行门静脉癌栓分型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判断预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介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护理。方法:对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应用介入放射治疗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生活质量显著改善12例、改善4例、稳定2例、下降2例,总有效率80%;0.5a生存率80%(16例),1a生存率60%(12例),2a生存率40%(8例)。结论:护士要熟悉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癌的意义、作用、效果,具备优质的护理配合才是TACE治疗的成功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索拉菲尼对接受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巴塞罗那分期(BCLC)B/C期肝细胞癌患者疗效的增益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行TACE治疗的BCLC B/C期肝细胞癌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证实为肝细胞癌。根据有无服用索拉菲尼分为TACE组(45例)和索拉菲尼联合TACE组(联合组,39例),所有入组患者定期随访监测3年,并记录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之间的疾病控制及生存获益情况,明确索拉菲尼对TACE的增益作用。结果:联合组的肿瘤反应(为64.1%)明显优于TACE组(为37.21%)(P=0.008);TACE组患者的6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0%、40%、13.3%和8.9%,联合组为82.1%、51.3%、30.8%和16.9%;TACE组和联合组的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2.9个月和19.3个月,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6.0个月和16.2个月,联合组的总生存时间(P=0.032)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0.006)均显著优于TACE组。结论:针对行TACE治疗的BCLC B/C期肝细胞癌患者,索拉菲尼能够使患者的整体生存期显著获益,提高肝癌TACE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MLH1基因甲基化与肝癌切除术后辅助性TACE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57例行肝切除术及术后辅助性TACE治疗患者的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MLH1基因的甲基化状况,并对所有患者行术后生存分析.[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hMLH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28.1% vs 5.3%(P<0.05).hMLH1基因过甲基化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患者术后1年和2年生存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MLH1基因过甲基化是肝细胞癌发病的重要机制.hMLH1基因与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辅助性TACE疗效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科综合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对8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癌栓的患者,采用肝癌联同门静脉癌栓切除或取栓,其中73例患者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单因素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单纯手术切除组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2个月,其0.5,1,2,3年生存率分别64.3%、42.8%、28.5%、14.3%,肿瘤平均复发时间6.5个月。术后行TACE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9.8个月,其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2%、60.3%、41.1%、27.4%,肿瘤平均复发时间11.5个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以10 cm为界)、门静脉主干是否有癌栓对术后生存有影响。结论肝癌切除术联合门静脉癌栓摘除术,是肝细胞癌合并PVTT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联合TACE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7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中41例(实验组)行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37例(对照组)单纯行TACE,分析实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两组疾病进展时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6个月和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9个月和15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腹泻和脱发.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原发性肝细胞癌经皮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与TACE联合CT导向下碘油乙醇注射消融(CT-LPEI)的疗效。方法:原发性肝细胞癌89例,随机分为(TACE)治疗组45例和TACE联合CT-LPEL治疗组44例。结果:TACE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8.5%、24.6%和7.2%,组织学检查14%的病变完全坏死;TACE联合CT-LPEI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达100%、58.4%和27.8%,组织学检查69%的病变完全坏死。2组间差异有显性意义(P<0.05)。结论:介入加乙醇注射消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向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0年7月收治的72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TACE联合RFA组(30例)、TACE组(42例).TACE联合RFA组行TACE联合RFA治疗,TACE组行单纯TACE治疗.两组治疗结束后通过随访、影像学检查及血液分析进行评价.结果 TACE组患者的肿瘤总缩小率和肿瘤完全坏死率分别为49.8%和23.8%,1、2年生存率分别为69.0%和42.9%.TACE联合RFA组的分别为76.6%、53.4%,86.7%和76.0%,TACE联合RFA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P<0.05).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使病灶得到有效控制,减少肿瘤复发,显著提高生存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廖运国  游箭 《西部医学》2017,29(8):1176-1179
【摘要】 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其发病隐匿、进展快,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 其治疗方法是世界性的难题,以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为基础的综合微创介入方式,已逐渐取代外科手术治疗,成为治疗肝细胞癌的重要方法,特别是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PMCT)更进一步提升了疗效。因TACE联合PMCT治疗具有操作简单、适应症广、安全有效等特点被广泛接受。本文就TACE联合PMCT治疗肝细胞癌的原理、方法、适应症、并发症、预后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介入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方法肝细胞癌患者35例,健康人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健康人及介入治疗前后的肝细胞癌患者血清sICAM-1水平.结果介入治疗前、后血清s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肝细胞癌患者介入治疗前sICAM-1明显高于介入治疗后(P<0.05).结论 TACE可降低肝细胞癌患者血清sICAM-1的水平,提示检测血清sICAM-1有可能作为诊断肝细胞癌及评价其TACE疗效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中期肝细胞癌的首选治疗方式。目前适合TACE的最佳化疗药物尚无定论。伊达比星独特蒽环结构使其具有高亲脂性和强细胞毒性, 逐渐被应用于TACE治疗肝细胞癌的一系列基础及临床研究。本文就伊达比星-碘化油乳剂配制方案、伊达比星-载药微球的装载方案以及伊达比星-TACE治疗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和疗效等进行综述, 为后期进一步规范伊达比星-TACE治疗、设计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联合腹腔灌注、中药辅助治疗及免疫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21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随机分为两组,A组104例,单纯行TACE;B组112例,TACE+腹腔灌注化疗+中药辅助治疗+免疫治疗。结果近期有效率A组为28.84%,B组为34.82%;4年生存率A组1.92%,B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B组的近期疗效和4年生存率均优于A组、两组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TACE治疗疗效的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韬  罗娅红 《当代医学》2008,2(19):362-365
TACE已成为不具备手术适应症的肝细胞癌的首选姑息治疗方法和外科手术前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正确评价其疗效对于把握治疗时机、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具有突出价值.本文综述各种影像学方法在肝细胞癌TACF治疗疗效评价上的临床应用,阐述各种方法的优势、前景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