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8月本院儿科收治的诊断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比较两者之间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其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适量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达到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105例重症MPP患儿(重症组),并选取同时期105例轻症MPP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重症MPP大部分临床症状有咳嗽、高热,高热持续时间长,极易有气促、心动过速现象,有的还会出现发绀、三凹征症状,经肺部影像学检测一般会显示大片状阴影,伴或不伴肺不张症状、胸腔积液、坏死性肺炎等肺内严重并发症,还有的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均出现功能受损现象。重症MPP患者中有16例发生闭塞性支气管炎症状。17例重症患儿随访只有4例基本好转,肺功能恢复正常;其余经肺部高分辨CT检查有肺不张现象。结论临床症状严重、发热持续时间长、肺部影像学呈现大片状阴影,合并肺不张等肺内严重并发症患者或存在系统功能受损严重MPP患儿,需予以高度关注并及早予以治疗,若重症MPP患者出现遗留性肺结构及功能受损现象,需予以肺部高分辨CT检查并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福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病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结果 1)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率不同,秋季发病率最高,7月份和10月份达到高峰.2)咳嗽、气喘症状及肺部啰音体征的比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在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高热(体温>39 ℃)的比例在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 138例患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共检出混合感染的病毒568例(49.9%),其中乙型流感病毒最高(189例,16.6%),其次为EB病毒(130例,11.4%).各年龄组分布不平均,婴儿组混合病毒感染以巨细胞病毒最多,乙型流感病毒次之;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和学龄期组混合病毒感染以乙型流感病毒最多,EB病毒次之.结论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呈全年散发,以秋季多见,7月份和10月份达到最高值;不同年龄时期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不同,存在着混合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儿童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为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以气促、喘鸣、肺部哕音多见,发热不明显,肺外并发症少,胸部X线以支气管肺炎多见;而3岁以上年长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肺部体征不明显,肺外并发症多。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9月至2009年10月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400例,随即分成0~3岁组和年长儿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特点。结果婴幼儿组较年长儿组起病急,90%发展为肺炎,以咳喘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明显,X线以小斑点为主,病情易出现反复。结论婴幼儿与年长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相差显著,婴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病情易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肺外并发症。方法对216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患儿中有发热症状者180例(83.33%),咳嗽196例(90.74%),胸部x线片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所有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均为阳性;216例患儿中有75例(34.72%)患儿表现有消化系统的肺外并发症,61例(28.24%)表现有泌尿系统并发症,24例(11.11%)患儿出现了皮肤改变,15例(6.94%)患儿出现了心血管系统并发症,15例(6.94%)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15例(6.94%)出现了血液系统的并发症。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和胸部x线片的改变,血清学实验均可检测到特异性IgM抗体,其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系统。 相似文献
7.
儿童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月本院确诊的195例MPP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为婴幼儿组(0~3岁)和年长儿组(3~14岁),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体征、X线表现、肺外并发症情况及合并其他病原体方面的差异.结果 婴幼儿组MPP主要症状及肺外表现与年长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婴幼儿组MPP咳痰喘息症状相对明显,肺部干湿罗音多,体温相对低,平均热程短;年长儿组多表现高热,干咳,症状重,肺部体征轻,平均热程长.MPP患儿胸部X线表现具多样性,小叶实质浸润是各年龄组最常见的胸部X线征象.年长儿组肺段实质浸润更多见,消化系统症状更少,以胸膜受累多见.结论 不同年龄儿童MPP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胸部X线表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须结合实验学等检查才能帮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儿童支原体肺炎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进一步明确该病的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方法:对73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和学龄前儿童,患儿多有发热病史,均有明显咳嗽症状,肺部体征轻重不一,胸部X线均有明显改变;并发症涉及心肌损害、肝损害、肾损害及皮肤;治疗有效,预后较好。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主要为学龄及学龄前儿童,年龄有提前趋势,肺外表现多系统、多器官损害,MP-IgM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阿奇霉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儿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7.8d,临床疗效令人满意。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学龄儿童,支原体感染可引起重症肺炎、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0.
11.
182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P)检测,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MP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Ⅱ),对2004-02~2006-02就诊的1824例儿科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在1824例患者中,检出MP抗体阳性者595例,阳性率为32.62%。各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1岁组13.77%、~3岁组25.64%、~6岁组32.47%、~14岁组50.27%,年龄组间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86.40,P<0.01)。女性MP抗体阳性率(39.97%)明显高于男性(27.74%,x~2=29.79,P<0.01)。时间分布,一年四季皆有不同程度MP感染患者发生,冬春季节MP感染率高于夏秋季节,以冬季感染率最高。2005年MP感染率高于2004年(x~2=6.60,P<0.05)。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中MP感染率较高,学龄期儿童为好发年龄,女性儿童感染机会高于男性儿童,易发季节为冬春季。对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进行MP抗体测定,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普通肺炎患儿4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其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阵发性咳嗽,热程1-7 d。实验室检查CKMB增加,影像学检查小斑点状模糊影;观察组年龄、季节、居住环境、流行接触史、低补体状态、抗生素应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季节、流行接触史、低补体状态、抗生素应用时间是造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儿在秋冬季节出现持续高热、阵发性咳嗽、免疫力低下,且有支原体流行期接触史,可高度怀疑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应进行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滴注,1次/d,疗程5 ̄7d;对照组给予红霉素30mg/(kg.d)静脉滴注,2次/d,疗程7 ̄14d。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局部疼痛、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肝功能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13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胸部影像学改变。方法对13例因发热住院的患者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咽漱液中常见上呼吸道病原体DNA,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常见上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同时进行胸部X线和CT检查。结果13例患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干咳,胸部X线片表现为小片状密度增高影,cT表现为两肺多发或单发性斑片状密度增高影,仅1例呈大片状模糊影。阿齐霉素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传染性,临床症状较重,但体征缺乏特异性,胸部CT扫描较普通X线胸片更易发现病灶,血清IgM抗体检查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进一步加深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10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儿科6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住院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结果 本组患儿多为支原体肺炎(65例),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顽固性剧烈咳嗽,肺部体征不明显,胸部X线表现下肺多于上肺,右肺多于左肺,婴幼儿主要为斑片状模糊影,年长儿则表现为节段或大叶实变及大片状阴影;且婴幼儿较年长儿更多伴有肺外脏器受损表现.早期规范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治疗,对疾病的转归有重要意义,同时有肺外合并症者,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论 应加深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合理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进一步认识,以便有效地提高儿科医生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炎性相关因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WBC和中性粒细胞(NE)、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变化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轻重的关系以及对临床评估病情和疗效判定的意义.方法 184例患儿按病情分为轻症组(152例)和重症组(32例),以同期儿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28例为对照组,所有患儿进行上述指标检测并进行对比.结果 重症组患儿WBC、NE、CRP、ESR和IgM水平分别为(13.76±3.83)×109/L、(71.14±9.97)%、(31.38±8.95)mg/L、(39.92±10.12)mm/l h、(2.57±1.06)g/L,均明显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其中以CRP的升高最为明显.轻症组患儿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CBP、WBC、NE、ESR和IgM多项感染炎症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对判断MPP病情轻重、辅助判断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19例MP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MPP常见症状是发热、咳嗽、喘息,喘息在婴幼儿更多见,X线检查多呈支气管肺炎改变,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多在正常范围,单核细胞绝对值可正常或升高,部分患儿出现心肌损害.结论 不同年龄段MPP临床表现不一,婴幼儿病情较重,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X线检查改变明显,阿奇霉素治疗MPP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潍坊地区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预防、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45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lgM)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560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率达29.5%,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年龄段儿童中,4~6岁的学龄前儿童的感染率达47.9%,1岁以内患儿感染率亦有升高趋势。秋季感染率最高,达35.2%,各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现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学龄前儿童易感性强,有感染幼龄化趋势,且高发季节已有原来的秋冬季变为全年多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采用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胸片吸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2.5±0.8)d、咳嗽消失时间(3.8±1.0)d、胸片吸收时间(3.1±1.0)d、住院时间(6.5±2.3)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8±0.7)、(6.9±1.3)、(4.8±1.9)、(9.1±2.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73、13.23、5.54、5.24, 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 P<0.05)。结论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