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孤独感量表(UCLA)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98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年级和恋爱状况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生源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在手机依赖总分及其4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孤独感水平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及其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低孤独感水平的大学生(P < 0.01);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 < 0.01),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其他支持因子呈负相关(P < 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 < 0.01)。结论孤独感是导致手机依赖的危险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孤独感水平,从而降低手机依赖程度,社会和家庭应该给予大学生群体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积极应对方式在颅脑肿瘤术后患者个体掌控感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198例颅脑肿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问卷、个体掌控感量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孤独感量表简化版(ULS-8)分别调查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个体掌控感、孤独感。分析颅脑肿瘤术后患者孤独感、个体掌控感、积极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Bootstrap检验分析积极应对方式在颅脑肿瘤术后患者个体掌控感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颅脑肿瘤术后患者个体掌控感量表得分为(20.05±6.60)分,积极应对方式问卷得分为(19.68±2.17)分,ULS-8得分为(15.83±2.97)分。个体掌控感量表得分与ULS-8得分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问卷得分呈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问卷得分与ULS-8得分呈负相关(P<0.05)。积极应对方式在颅脑肿瘤术后患者个体掌控感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062,占总效应的21.1%。结论 积极应对方式在颅脑肿瘤术后患者个体掌控感和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护理人员应积极制订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提升患者的个体掌控感,加强其对疾病的积极应对,从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修订6条目孤独感量表(ULS-6)并在成年人群中使用,评价其测量学性能和适用性。方法 调查1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ULS)、患者健康问卷-9(PHQ-9)、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1480名成年人进行施测,对ULS-6进行项目分析、信效度评价和测量等值性分析;调查2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调查652名大学生分析效标效度,并对其中300名大学生间隔3周后再次施测以分析ULS-6的重测信度。结果 项目分析显示ULS-6各条目的区分度良好,鉴别指数均在0.775以上(r=0.775~0.820,P<0.001)。ULS-6为单一维度,其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1,分半信度为0.875,重测信度为0.726。ULS-6与UCLA孤独感量表、ULS-8、PHQ-9及PSSS量表的效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882,0.967,0.528和-0.532。在跨性别、跨年龄组别中均满足测量等值性。成年人ULS-6总分为12.97±3.96分,成年人中有20%无孤独感,80%有孤独感(其中轻、中、重度孤独感者分别占39.6%、25.7%和14.7%)。结论 ULS-6孤独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  相似文献   

4.
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与手机依赖症的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探讨手机依赖(mobile phone dependence,MPD)特点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早期干预手机依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交往焦虑量表(I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手机使用问卷对800名大学生(男577人,女223人)进行匿名的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800名大学生中,99.1%(793/800)拥有手机。大学生手机依赖率为17.0%(135/793),男女无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高,手机依赖率呈上升趋势(χ2=5.488,P=0.139),手机依赖者首选的功能依次是:发短信、打电话和上网。手机使用时间、使用年限等是手机依赖的危险因素。手机依赖者交往焦虑得分(42.17±8.738)高于非依赖者(P<0.001)。135名手机依赖者中24人(17.8%)有睡眠问题,高于非手机依赖者(9.4%),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8.088,P=0.004)。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率较高,手机依赖影响交往焦虑和睡眠质量,有效减少手机使用时间有助于预防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大学生手机依赖、睡眠质量及创造力三者间的关系以及睡眠质量在手机依赖与创造力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黑龙江省四所高校的2 976名大学生, 使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进行调查, 运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 利用PROCESS 2.16.3宏程序检验睡眠质量的中介效应。结果 (1)大学生创造力得分为(107.52±11.25)分, 手机依赖得分为(43.17±13.23)分, 睡眠质量得分为(21.08±6.15)分;(2)手机依赖与睡眠问题呈显著正相关(r=0.412, P<0.01), 与创造力呈显著负相关(r=-0.293, P<0.01), 睡眠质量与创造力呈显著负相关(r=-0.294, P<0.01);(3)睡眠质量在手机依赖与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直接效应(效应值=-0.216)和中介效应(效应值=-0.062)分别占总效应(效应值=-0.278)的77.7%和22.3%。结论睡眠质量在手机依赖与大学生创造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手机依赖既能直接...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症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手机依赖影响因素问卷和香港中文大学梁永炽教授编制的《中学生手机依赖综合症量表》对南京市某大学J校区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00名大学生中,32名大学生患有手机依赖综合症,占总样本的10.7%;在分维度戒断性和逃避性上,检出率分别为33.7%和37.3%;手机依赖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t=2.728,P<0.05);经过方差分析,个人无聊频率(P<0.05)、不同的交流方式(P<0.05)、对朋友玩手机的态度(P<0.01)、与家人关系的亲密程度(P<0.05)以及手机功能增多(P<0.001)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结论:个人人格特质、家人朋友支持、大学生从众心理和手机功能增多带来的吸引力都会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会、学校、专业和个人因素与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以蚌埠地区三所本科高校大一至大三不同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自制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调查大学生的年龄、性别、专业、生源地、手机使用行为、手机常用功能、主要动机、时间分配等基础信息;并调查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及社会支持状况.结果:除"使用手机学习占总使用手机时间比例"外(P>0.05),其余不同需求情况下,使用手机时间比例不同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依赖组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分均低于非依赖组(P<0.05和P<0.01).听从教师和同伴提醒不玩手机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率显著低于不听从提醒的学生(P<0.01);依赖组使用手机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高于非依赖组(P<0.01);高年级、非医学院校和使用手机娱乐占总使用手机的时间比例大是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危险因素(P<0.01),而客观支持分数高、支持利用度高和听从同伴提醒不玩手机是大学生手机依赖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手机依赖,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关注大学生手机使用需求和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手机依赖倾向、共情和人际交往困扰程度的关系。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山东某综合性大学的1 100名大学生。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手机依赖倾向、共情和人际交往困扰程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等进行分析。 结果 (1)手机依赖倾向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整体得分为38.64±10.95,年级、家庭氛围、周末睡眠时间、体育锻炼频率与其呈正相关,女性、非独生子女、来自农村以及无男女朋友的学生得分更高。(2)手机依赖倾向与共情呈显著负相关(r=-0.177,P<0.001),手机依赖倾向与人际交往困扰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152,P<0.001),共情与人际交往困扰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361,P<0.001)。(3)共情在手机依赖倾向与人际交往困扰程度的关系中起24.87%的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 共情在手机依赖倾向与人际交往困扰程度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高职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提出合理建议,以改善高职护生的学习状态。方法通过分层抽样选取某高职校一、二、三、四年级共1 095名学生,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护生在学习倦怠调查量表中总体得分为(57.95±9.59)分,83.74%的高职护生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倦怠情绪。此外,与家人的关系、恋爱情况、有无明确学习目标是高职护生产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经Pearson分析,除成就感低这一维度以外,高职护生学习倦怠总量表及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两个维度得分与手机成瘾倾向总量表及各维度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程度不高,但具有普遍性,手机依赖对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的形成存在显著影响,需要实施有效的管理办法正确引导,提高高职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机成瘾在父母关系感知与大学生攻击性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大学生问题行为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5月采用父母关系感知问卷、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攻击性量表(BPAQ)对27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77名大学生手机成瘾人数238人,占85.9%.大学生父母关系感知、手机成瘾和攻击性两两之间呈相关性;手机成瘾在父母关系感知与攻击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57,总效应为1.124,中介效应占比为13.96%.结论 大学生父母关系感知负向预测手机成瘾程度和攻击性水平,手机成瘾程度能正向预测攻击性水平;父母关系感知通过手机成瘾的部分中介作用对攻击性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在校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R)和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 MPAI)对在校大学生364人进行方便取样问卷调查,以CIAS-R总分≥65分为网络成瘾的判断指标;同时调查有关学习成绩、个性特点、人际关系、家庭结构、类型及父母的职业等情况。结果 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12.09%,男性13.04%,女性11.6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0.05)。女性CIAS-R总分(54.10±9.94)明显高于男性(51.42±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2,P=0.032)。MPAI结果显示,总分及戒断性、失控性、低效性、逃避性因子分明显高于非成瘾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民主的家庭类型(OR=1.491, 95%CI=1.038~2.142)以及不良的学习成绩(OR=2.472, 95%CI=1.467~4.168)是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较高,网络成瘾与学习成绩可能互为因果,非民主类型的家庭是网络成瘾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压力知觉、负性情绪、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压力知觉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83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分析。结果(1)在本研究中大学生心理资本得分为(123.38±17.96)分,压力知觉得分为(38.76±6.39)分,负性情绪得分为(22.46±6.45)分,社会支持得分为(63.36±12.40)分,手机成瘾得分为(39.31±10.01)分。心理资本与压力知觉、负性情绪和手机成瘾呈负相关(r=-0.66,-0.37,-0.28,均P<0.01)。压力知觉与负性情绪和手机成瘾呈正相关(r=0.50,0.38,均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呈正相关(r=0.50,P<0.01),与压力知觉、负性情绪、手机成瘾呈负相关(r=-0.41,-0.30,-0.12,均P<0.01)。(2)心理资本一方面通过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对手机成瘾产生影响(β=-0.20,SE=0.03,95%CI:-0.27~-0.13);另一方面心理资本通过压力知觉与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对手机成瘾产生影响(β=-0.04,SE=0.01,95%CI:-0.06~-0.01)。社会支持调节心理资本影响压力知觉的中介效应。结论压力知觉和负性情绪是心理资本与手机成瘾关系的重要桥梁,社会支持能够调节心理资本对压力知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探讨手机依赖与强迫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YALE-BROWN强迫调查量表对安徽省某高校291名护理专业女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了解其一般情况和手机使用情况。结果:手机依赖总均分为(24.45±5.807)分,其中手机依赖高分组80名。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和使用手机年限不同的学生手机依赖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不同班级成绩排名、不同补考课程数的学生手机依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机依赖总分与强迫症状总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手机依赖与强迫症状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手机依赖总分对强迫症状总分预测效果最好(β=0.202,P<0.01)。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率较高,手机依赖程度较高者容易产生强迫倾向,有效减少手机使用时间有助于预防手机依赖及预防强迫倾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军校医学生的手机成瘾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提高军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237名一至四年级军校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和手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27份,有效回收率为95.8%。军校医学生PSQI平均得分为(5.78±2.26)分,MPATS平均得分为(38.65±11.32)分;女性比男性军校医学生的睡眠质量更差[(6.12±2.11)分vs (5.49±2.35)分,P<0.05];三年级军校医学生MPATS得分最高[(42.51±10.81)分];军校医学生PSQI总分与MPATS总分呈正相关(r=0.280,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机成瘾对军校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过度使用手机对军校医学生睡眠质量有不良影响,女性受影响更大;应加强三年级军校医学生的手机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广州市某医学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性使用情况与睡眠和饮食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手机依赖性量表(MPI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三因素饮食问卷R21(TFEQ-R21),对2122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行t检 验、方差分析、两两相关分析及设置哑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PSQI总分、TFEQ-R21的3个因子分(非控制性进食、认知限制进食、情绪性进食)、睡前使用手机、手机使用时间与MPIQ总分均呈显著相关(P<0.00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提示最终模型的R2值为21.8%(调整后R2为21.5%)。结论 手机的依赖性使用与睡眠障碍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均相关,学校应该对手机依赖性使用人群进行必要的宣教和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湖南某高校生科院学生手机使用时间及其影响,为指导大学生健康使用手机提供帮助。方法:从湖南某高校生科院大一和大二全部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利用自制的《湖南师范大学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自填式调查,而后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有序 Logistic 回归的方法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间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每天使用手机3小时以上”的频数女生大于男生、大二学生大于大一学生,家庭经济“一般”比“情况较差”手机使用时间短。使用手机后出现“频繁地或不自主地翻玩手机”的情况最多,占77.8%;手机使用时间对生活习惯有一定有影响,对“更喜欢用手机交流”无影响;手机使用时间对学习成绩、态度及上课使用手机频率有影响。结论:湖南某高校生科院学生手机使用影响到其学习、生活,不同年级、性别及家庭经济情况的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间不同,建议学校引导学生科学使用手机、通过控制手机使用时间来帮助学生健康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