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2.
杨毅  侯浩宇 《海南医学》2022,33(4):486-490
目的 探讨CT脑灌注成像(CTP)和CT血管成像(CTA)对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107例(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参加体检的高血压患者35例(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做CTP与CTA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 MRI)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可信度.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12月,对66例经DSA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性MCAM1段中重度狭窄(50%~99%)患者进行HR MRI检查,测定MCA最狭窄处管腔面积(lumen area,LAnarrow)、血管面积(vessel area,VAnarrow)及参考血管LAreference及VAreference,分析MCA斑块分布部位(前壁、后壁、上壁、下壁);比较2位研究者的定量测量及定性分析结果,对比分析其中一位研究者首次及1个月后的再次分析结果;ICC法分析观察者自身差异及不同观察者间差异.结果 HR MRI测量VAnarrow、AVreference、LAreference具有非常好的组间(ICC 0.801、0.843、0.808)及组内一致性(ICC 0.811、0.916、0.958);LAnarrow测定结果的一致性一般(ICC 0.584、0.625),要差于其他3个指标.HR MRI判断有无斑块的一致性非常好(ICC0.917、0.960);HRMRI判定MCA不同部位(上壁、下壁、前壁、后壁)斑块的组间(ICC 0.856、0.836、0.791、0.905)、组内(ICC 0.876、0.827、0.825、0.950)一致性较好.结论 基于HR MRI的MCA粥样硬化性狭窄定量、定性分析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但对血管最狭窄处的定量分析可信度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中的临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已经确诊的大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和12名正常成年人行头颅螺旋CT平扫、CTP(CT脑容积灌注成像)和CTA(CT血管成像)检查.以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 (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P)等参数值,判定脑动脉狭窄所致缺血状况.结果:临床64例患者,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36例,其中8例CTP正常,另外2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CTP灌注延迟.双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28例,为双侧脑缺血.结论:脑CTP检查所显示的MTT和TP图能准确显示MCA狭窄或闭塞所致的脑灌注损伤,是脑缺血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鸿波 《中外医疗》2013,32(2):183+185-183,18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CTP)以及进行CT血管成像(CTA)在对病患大脑中动脑(MCA)狭窄或闭塞应用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3年间前来该院所属神经内科132例病患为研究组(均为MCA狭窄或闭塞的确诊病患),以37例正常成人作为本文的对照组,以上两组均行CTP、CT以及相应的CTA检查。随后则通过对两组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VBV)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其达峰时间(TP)等诸项参数,进行判定病患脑动脉狭窄所引起的缺血情况。结果通过对132例病患资料检查,70例病患呈现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此70例病患中,56例存有不同程度CTP灌注延迟,14例CTP正常。62例病患,双侧MCA狭窄,甚至出现闭塞现象,并呈双侧脑缺血。结论患脑CTP检查后,MTT及TP图可以准确、清晰地显示出病患MCA狭窄或闭塞后,所引发的脑灌注损伤,是对病患脑缺血诊治的极为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1、分析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分布、厚度分布及其可能原因。2、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在管腔的重塑性。方法:3.0T MRI检查64例大脑中动脉M1段管壁成像(TOF-MRA 管壁断面成像),统计斑块所在位置及斑块的厚度。定义斑块面积比率=斑块面积/斑块所在层面管腔的截面积;重塑率=斑块所在层面血管的截面积/近远端正常血管截面积的平均;残腔率=剩余管腔面积/近远端正常管腔面积的平均。结果: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斑块最易形成环形及沉积在管腔的前下壁,斑块的厚度以0.5mm-1.5mm为主,占72.5%。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在管腔呈正性重构。结论:1、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斑块最易发生环壁及前下壁。斑块厚度以0.5mm-1.5mm为主。2、斑块面积比率与残腔率之间为负相关,管腔重塑率与残腔率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初次拟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80例,采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两种方法检测病变血管段数、超过50%狭窄血管段数及斑块情况。结果 CT和造影检测病变血管段数、超过50%狭窄血管段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共检出118个斑块,造影检出83个斑块。结论 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均可准确检测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CT在识别斑块的成分及性质方面优于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慢性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征。方法搜集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单侧慢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11例,行CT灌注成像及磁共振(MRI及MRA)检查。结果慢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CT灌注特征是患侧脑血流量(CBF)降低,脑血容量(CBV)升高,平均通过时间(MTT)延长。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反映慢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检查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02例作为ACI组,另取该院同期接受CTA检查发现MCA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非ACI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MCA狭窄程度、斑块类型特征,并按照ACI患者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上述指标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ACI组患者检出软斑块104个(42.80%)、混合斑块81个(33.33%)、纤维斑块34个(13.99%)、钙化斑块24个(9.88%),对照组检出软斑块54个(24.88%)、混合斑块32个(14.75%)、纤维斑块71个(32.72%)、钙化斑块60个(2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CI组患者的MCA狭窄程度高于对照组(P <0.05)。NIHSS评分≥ 15分ACI患者检出软斑块43个(44.79%)、混合斑块40个(41.67%)、纤维斑块8个(8.33%)、钙化斑块5个(5.21%),NIHSS评分< 15分ACI患者检出软斑块61个(41.50%)、混合斑块41个(27.89%)、纤维斑块26个(17.69%)、钙化斑块19个(1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IHSS评分≥15分ACI患者的MCA狭窄程度高于NIHSS评分< 15分ACI患者(P <0.05)。结论 ACI患者的MCA主要以混合型斑块、软斑块及中、重度狭窄为主,并且与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脑缺血疾病患者1周内进行DSA和MRA检查,并且比较其影像学结果。结果:62例病人共124条MCA中,MRA及DSA均显示无狭窄的78条,狭窄<10%的5条,狭窄10%~50%的5条,狭窄51%~99%的6条,闭塞的10条。MRA对无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86%、86.96%,狭窄<10%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00%、97.79%,狭窄10%~50%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56%、95.83%,狭窄51%~99%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56%、96.58%,闭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00%、100.00%。结论:MRA能较为准确地反映MCA狭窄情况,可以在结合临床症状的前提下作为筛查MCA狭窄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全脑灌注(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患者进行CTP和CTA联合检查,按照MCA狭窄程度分为轻、中及重3级,进行病变侧与健侧的脑血流量(rCBF)、局部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灌注参数对比.结果 病变侧与健侧分水岭区rCBF、MTT及TTP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r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区rCBV、rCBF、MTT及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受侧枝循环等多种因素影响,MCA重度狭窄或闭塞与脑内血流灌注降低有相关性,轻中度狭窄与脑灌注降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M1段的空间形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6月30日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资料,纳入794条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左侧400条,右侧394条),分别分析轴位、后前位和侧位视图中M1段的形态,测量M1段的长度,并分析左、右侧M1段形态的相似性。结果:在轴位、后前位及侧位这三个视图中,MCA M1段在正常人群中的形态分布均表现为C形>L形>S形。在轴位,约373条(47%)MCA M1段表现为C形,其中有340条(42.8%)表现为弓向背侧的C形,仅33条(4.2%)表现为弓向腹侧的C形;在后前位,约322条(40.6%)MCA M1段表现为C形,其中有262条(33.0%)表现为弓向头侧的C形,60条(7.6%)表现为弓向足侧的C形。左、右侧M1段形态相似比例为:轴位27.2%(114/419),后前位42.7%(179/419),后前位M1段形态相似度更高。随着年龄的升高,在轴位视图,L形向C形的转化非常明显,而S形仅有轻度升高;在后前位视图中,L形同时向C形及S形有转化。结论:MCA M1段在轴位及后前位视图中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可能参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脑中动脉M1段的解剖结构及其穿支的开口位置,为该段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24例头颅标本作为解剖组,经双侧翼点入路进行解剖,观察大脑中动脉M1段的解剖结构及其穿支;同时选取张家口市第一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45例无明确脑部血管病变患者的脑血管CT血管造影(CTA)资料作为CTA组,观察大脑中动脉M1段的影像解剖及穿支开口位置.结果 解剖组及CTA组所测量大脑中动脉M1段的长度、管径分别为(12.44±1.74)mm、(3.00±0.23)mm和(10.13±2.42)mm、(2.23±0.25)mm,两组测量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TA组显示男性大脑中动脉M1段管径平均值为(2.31±0.24)mm,大于女性组的(2.15±0.2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脑中动脉M1段的解剖与CTA影像解剖对照有助于该段血管病变介入治疗时支架类型和支架置入部位的选择,对防止介入术后中央支供血区域缺血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Fenestration of the proximal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CA) A1 segment is a rare anatomic variation. The purpose of the this study was to report the incidence of fenestration in the proximal segment of the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nd to delineate its configurations on cranial MR angiography.
Methods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was performed in 762 patients using 1.5T imagers during the period July 2007 through September 2008. All images were obtained by the three-dimensional time-of-flight (3D TOF) technique Volume rendering (VR) images in the horizontal rotation view were displayed stereoscopically. The presence of fenestration in the proximal segment of the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was identified and evaluated retrospectively by MRA.
Results Six patients (four men and two women, 15 to 63 years of age, median age 50 years) had proximal ACA fenestration. The appearance rate of ACA fenestration was 0.8% (6/762). All 6 fenestrations were located at the A1 segment: three of them were with a slit-like shape and three were with a convex-lens-like shape, 5 of the right A1 segment, 1 of the left A1 segment.
Conclusion Recognizing ACA fenestration is important to interpret cranial MR angiographys and helpful to make a plan for neurosurgical procedures or neurological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大脑中动脉斑块定量参数与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20例为观察组,同期收集至我院健康体检的患者220例为对照组,行颅内动脉高分辨率磁共振,测量大脑中动脉斑块相关参数,包括斑块个数、斑块总厚度、斑块总体积,并分析其与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斑块个数增加(2.75±0.82 vs. 0.92±0.45, P=0.000);斑块总厚度增加(4.48±1.88 vs. 1.28±0.85 mm, P=0.000);斑块总体积增加(32.37±8.71 vs. 12.88±4.811 mm3, P=0.000)。斑块个数、斑块总厚度、斑块总体积与NIHSS评分、脑梗死容积正相关,与FMA量表评分、Barthel评分负相关(P<0.05)。结论 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大脑中动脉斑块定量参数与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相关,可以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自由呼吸状态下结合三维导航技术,对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CMRA)的成像,以评价此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1.5T超导型MR扫描仪和心脏相控阵线圈,采用脂肪抑制,心电向量门控,使用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B-TFE)多角度双斜面扫描,结合三维自动导航技术(3D-SELF-Navigator)对35例检查者进行CMRA成像。结果自由呼吸导航CMRA具有非创伤无需屏气检查,可重复性和任意性,适用范围广。全部受检者均能合作完成检查。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近、中段显示满意率为97.14%(34/35);CMRA总显示成功率为91.42%(32/35)。结论自由呼吸导航结合B-TFE序列CMRA,对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显示满意,可初步用于临床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怀疑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DSA以NASCET法计算狭窄率,MRA分别以NASCET法和截面积法计算狭窄率。结果以DSA诊断为金标准,32例128条颅外段颈动脉狭窄,MRA以NASCET法诊断的敏感性63%,特异性100%,准确性78.1%,Kappa=0.593;MRA截面积法诊断的敏感性63%,特异性100%,准确性79.7%,Kappa=0.622。结论MRA在诊断急性脑梗死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病变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筛选可疑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使大部分患者免除DSA检查,但MRA尚不能代替D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