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娟  叶英  李家斌 《安徽医药》2016,20(10):1913-1914
目的 分析慢性丙型肝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罗氏试剂在慢性丙型肝炎初治与复发后再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3例依据应答指导治疗(RGT)策略治疗复发后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初次治疗均复发而再治疗无1例复发。结论 依据RGT策略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过程中,在0、4、12、24周时运用高灵敏方法检测丙肝病毒-RNA定量(HCV-RNA),对疗效的判定以及防止治疗后复发可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复合干扰素(comb interferon,CITF)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复发及无应答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对74例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或无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用复合干扰素15 μg,每周3次,皮下注射,疗程24周,观察治疗过程中、治疗结束时及停药半年后的临床症状、体征、ALT、丙型肝炎病毒持续免疫应答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72例患者完成治疗,复发组和无应答组治疗结束后HCV.RNA持续阴转率分别为73%和37%(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复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用于治疗复发或无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3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普通干扰素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4周结束,及随访24周分别检测肝功ALT、HCVRNA。结果:治疗组24周后肝功复常率为76.6%、HCVRNA阴转率为80.0%,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ALT复常率为66.7%、HCVRNA阴转率为63.3%。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显著,价格适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慢性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20例使用标准治疗方案(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失败后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采取以索氟布韦(Sofosbuvir)为主的治疗方案,观察、分析患者HCV-RNA、肝功能变化及临床症状、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经过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3个月后,20例患者中HCV-RNA降至检测限以下的有16例,肝功能恢复正常的有16例,肝功能由中度异常恢复至轻度异常且临床症状所有改善的有4例;停止用药后进行6个月随访,HCV-RNA降至检测限以下的有18例,3个月时,HCV-RNA降至检测限以下的4例中出现复发情况者2例,4例肝功能异常者中的3例恢复至正常,1例还处于轻度异常;在治疗早期,有6例出现头痛,3例全身无力,3例有纳差、腹胀情况出现,2例有肝区不适症状,5例外周白细胞、血小板降低。结论在使用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实施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何妍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434-435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伴血清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产生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共88例,其中自身抗体阳性者46例,自身抗体阴性者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30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隔1日注射1次,同时给予利巴韦林800mg,每日一次,口服。总治疗疗程为48周,停药后继续观察2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和抗病毒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身抗体阳性组治疗结束时(48周)生化学应答与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73.91%和73.91%)明显高于阴性组(50.00%和45.23%),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伴血清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为临床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伴自身抗体阳性患者提供有效地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0例,采用小剂量IFN和利巴韦林联合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利巴韦林,同时注射小剂量IFN,治疗后随访7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病毒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1)27例患者对药物治疗耐受尚可,能完成抗病毒治疗疗程,3例患者因不良反应严重,无法耐受而提前终止治疗。小剂量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27例患者食欲减退、腹胀等表现均得到一定程度缓解。(2)治疗24周时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和病毒学等指标均有显著变化,与未治疗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至24周的27例患者中有25例发生病毒学阴转,阴转率为92.6%,随访至48周时无患者出现病毒反弹。治疗至48周时27例患者中病毒学阴转率为100.0%,随访至72周时有3例患者出现病毒反弹。结论对于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选用小剂量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3例患者(例1男,27岁,慢性丙型肝炎;例2男,71岁,丙型肝炎合并肝细胞癌;例3男,60岁,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服用含达拉他韦方案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出现耐药或治疗失败。例1和2均服用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2例患者在治疗前检测HCV非结构蛋白(NS)5A均未发现耐药变异。例1在治疗第4周和第24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安全性。方法: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1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包括平均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体温等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50μg,1次/周,口服利巴韦林800~1050mg,1次/d。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重组干扰素α-2b,3MIU,3次/周,口服利巴韦林800~1050mg,1次/d。总疗程两组均为48周,停药后再观察24周。结果:两组的不良反应表现基本一致,其体征和症状为疲乏、不适、发热、恶心、血小板减少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安全性与重组干扰素α-2b联用利巴韦林的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分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运用水林佳与苦参素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选取1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并根据患者选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水林佳和苦参素联合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只给予苦参素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6周为1个疗程,并在停药后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复查,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肝功能、肝脏纤维化指标以及HCV-RNA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其具体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观察指标的数值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显著的下降,但观察组患者各观察指标的数值下降的程度要大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运用水林佳和苦参素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可有效地起到保护肝脏及抗纤维化的作用,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经精心护理后,早期应答62例(80.5%),完全应答47例(61.0%),持续应答18例(23.4%),无应答9例(11.7%)。结论因人而异采取个体化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临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32例脑胶质瘤复发患者,均采用再手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情况、再手术后存活期以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再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27例(84.4%)得到有效改善,3例无改善,2例出现恶化;并发症:6例愈合不良,2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癫痫;患者术后平均存活期为(83.4±3.6)周。结论对脑胶质瘤术后复发患者采取适当再手术治疗,与化疗、放疗相结合,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存活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一 《淮海医药》2004,22(4):290-291
目的 采用干扰素 a- 2 b(IFNa- 2 b)联合利巴韦林 (Ribavirin病毒唑 )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以预测慢性丙肝患者对本治疗方法的治疗反应。方法 用 EL ISA分别检测 4 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前、治疗 6个月、1 8个月时 PBMC在血凝素 IL- 1 0的水平。结果  1 6例干扰素应答患者 IL- 1 0的水平在治疗 6个月、1 8个月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2 4例无应答患者在治疗 6个月、1 8个月以及追加治疗 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 IL - 1 0的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 用 IFNa- 2 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 ,高水平 IL- 1 0持续不降低 ,提示慢性丙肝患者对 IFNa- 2 b和利巴韦林无应答  相似文献   

13.
Sobering-Plough公司的由重组α-2b干扰素注射剂(interferonα-2b,商品名Intron)和利巴韦林胶囊(ribavirin,商品名Rebetol)组成的Rebetron联合疗法获美国FDA许可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和原先用α干扰素治疗后复发的病例。到目前为止,α干扰素类药物是在美国唯一获得批准用于这一适应证的药物。FDA的抗病毒药物顾问委员会一致认为本疗法对18岁以上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和α干扰素治疗后复发的病人是安全有效的。两项多中心血期临床研究中,345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接受皮下注射α-2b干扰素300万IU,一周3次,同时口服利巴韦林或安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派罗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皮下注射派罗欣,对照组应用普通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口服利巴韦林,治疗周期均为48周,期间未进行其他药物治疗。结果临床治疗观察24周和4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毒学应答、生化学应答存在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良好,使用方便,依从性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患者的具体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2012年入住我院接受常规治疗的641例丙型肝炎患者,患者均给予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疗程为12个月.疗程结束并出院后进行6~12个月的病情观察随访.最后总结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丙型肝炎的主要影响.结果 641例患者中,急性和慢性丙型肝炎分别有32例和568例,丙型肝炎硬化为41例.治疗后三类丙型肝炎患者治疗时的ETR和稳定后的SR情况:急性患者ETR 27例 (84.4%)和SR 25例(81.3%),慢性患者ETR 402例(70.7%),SR376例(67.9%);肝硬化患者ETR 24例(58.5%)和SR 17例(41.5%).在急慢性患者中,1个月内可应答的患者相比于1个月后才应答患者的复发率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内有应答ETR的患者有375例(58.5%),患者出现HCV RNA转阴和ALT恢复正常.375例患者中,急性丙型肝炎患者有20例(53.3%).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有322例(85.9%).丙型肝硬化患者33例(8.8%).对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中无1例患者出现HCV RNA转阳复发现象.治疗1个月之后有应答的140例ETR例患者中,急性、慢性以及肝硬化患者分别有有40、85和15例.出现复发现象分别有20、48和5例.可见,采用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1个月内出现应答的ETR患者疾病复发率相对比较低,而1个月后出现应答的ETR患者疾病复发率则相对比较高,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2b干扰素的不良反应主要以肌肉酸痛、发热以及轻微脱发等为主.本研究641例患者治疗期间有186例出现发热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但是并没有影响整个疗程,给予降温等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利巴韦林治疗时有30例患者出现较严重的食欲不振症状.皮疹132例,甲状腺功能异常13例,精神症状2例.但是在停药后均全部自行恢复.结论 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效果较为显著,但相比于远期效果而言,其近期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α-1b(赛若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给予赛若金治疗,第1~4周30μg·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应用拉米夫定停药后复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诊治的符合入选标准慢性乙型肝炎应用拉米夫定停药后复发病例246例,再次抗病毒治疗,依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阿德福韦酯组126例,拉米夫定组120例,观察两组与治疗前(0周)和治疗后8周、16周进行HBVDNA、ALT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0周检测内容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8周、16周检测内容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后8周、16周检测内容与0周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多数拉米夫定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用拉米夫定停药后复发中均有疗效,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不具有交叉耐药性,可以用于拉米夫定耐药或复发后的继续抗病毒治疗,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对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 8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PEG-IFNa-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85例患者的IL-28Brs12979860进行测序分型,分析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CV感染者PEG-IFNa-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疗效间的关系.结果 85例患者中IL-28B rs12979860位点CC型70例,CT型15例,未发现TT型;SVR获得率77.6%,rs12979860位点CC、CT两类基因型在SVR组及NSVR组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04,P=0.013);C、T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分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x2 =5.603,P=0.018).结论 IL-28B rs12979860位点基因多态性对预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PEG-IFNa-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 α-2a,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方法:3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根据体重不同每周皮下注射1次PEG-IFN α-2a 180μg或135μg,同时联合利巴韦林800~1000 mg/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48周时检测ALT(谷丙转氨酶)及HCV RNA(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定量。结果:30例患者根据基因分型均按预计完成疗程(28例治疗48周,2例治疗24周),HCV RNA阴转率在治疗4周时达90%,在12、24和48周时均达100%。ALT复常率在治疗结束时,24周达95%,48周达94.4%。结论:PEG-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显示了良好的病毒学及生化学应答反应,且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13例老年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治疗不同时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26例中青年丙型肝炎患者、15例老年男性患者和20例同期正常体检者作对照研究。结果:在干扰素治疗12周时,老年女性组与各对照组比较,TSH升高,T3、T4、FT3、FT4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可导致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在老年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