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分析烟雾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总结45例烟雾病患者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其中17例经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RA)确诊,2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2例经CT血管造影(CTA)确诊。结果本组患者中年龄最小6岁,最大58岁,≤15岁年龄组发病8例,〉15岁年龄组发病37例。发病年龄高峰在40岁左右。本组中19例为脑梗死,均是多发性脑梗死,26例为出血性脑卒中,表现为脑室出血10例,基底节区出血9例,脑叶出血5例,SAH2例。结论烟雾病在成年发病多于儿童和青少年。出血性脑卒中以脑室和基底节区出血多见,脑梗死常表现为多发性脑梗死。MRA、DSA和CTA均能明确脑血管病变的部位和性质,CT和MRI可见脑卒中病变部位呈多发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25例烟雾病(MMD)患者头颅CT血管造影(CTA)影像学特征,探讨头颅CTA检查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行头颅CTA检查,诊断为烟雾病患者25例,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25例烟雾病患者均为双侧病变及颅底有异常血管网,其中88%异常血管网丰富,12%血管网减少;84%患者有侧支血管形成,16%无侧支血管;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占20%。结论 CTA可多方位清楚显示脑底动脉血管闭塞、狭窄、烟雾状毛细血管网、动脉瘤及侧支血管形成,可作为烟雾病的首选影像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成人出血型烟雾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54例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DSA血管造影。结果 54例患者中累及大脑前动脉31例,累及大脑中动脉19例,同时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18例,其中82.76%闭塞,7例累及大脑后动脉,6例出现基底动脉异常,7例合并动脉瘤。结论出血型烟雾病血管病变不仅累及大脑前、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亦可累及,动脉闭塞多于狭窄,可出现于单侧型烟雾病,可合并动脉瘤,DSA检查是诊断烟雾病的最主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烟雾病患者CT血管成像( CTA)和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的影像特点。方法根据29例烟雾病患者CTA和DSA的影像表现,将CTA和DSA发现的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异常增生血管、代偿血管的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根据烟雾病患者的DSA影像结果将29例烟雾病患者的57个病变半球进行铃木分期和统计分析。结果29例烟雾病患者中,CTA和DSA在发现大血管狭窄、闭塞(CTA 53个半球,DSA 57个半球)(χ2=2.167,P>0.05)以及显示异常增生血管(发现异常增生血管:CTA 41个半球,DSA 45个半球;未发现异常增生血管:CTA 16个半球,DSA12个半球)(χ2=0.757,P>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显示烟雾病代偿情况方面CTA不如DSA。结论 CTA可以作为烟雾病有效的筛查手段,但是DSA可以动态观察颅内血管代偿情况、代偿程度,明显优于CTA,且能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更为详尽的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成人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对诊断烟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归纳64例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年龄≥14岁的成人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经颅多普勒(TCD)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36~4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TIA和脑梗死在内的缺血性表现共33例(51.5%);最常见的确诊症状包括TIA和脑梗死在内的缺血性表现共32例(50.0%)。有21例(32.8%)患者在首次发作时,先行TCD筛查而后经MRA或DSA全部确诊。以非脑出血症状确诊的46例患者中29例(63%)先经TCD筛查而后行DSA或MRA确诊烟雾病。结论成人型烟雾病首发及确诊症状均以缺血性血管病表现为主,TCD是筛选烟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螺旋CT(SCT)及CT血管造影(CT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烟雾病患者均行SCT及CTA检查。结果SCT发现脑梗塞42例,脑室轻度扩大12例,局脑萎缩10例,基底节区出血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CTA均见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其中双侧狭窄闭塞30例,单侧狭窄闭塞16例;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76支,大脑前动脉狭窄闭塞62支,大脑后动脉狭窄闭塞28支;46例均显示脑底异常血管网。结论SCT平扫结合CTA可良好显示烟雾病造成的脑实质病变及血管异常,是诊断烟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烟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例烟雾病患者,均采用双序列扫描,减影后传送至AW4.4工作站,应用容积再现技术(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分析。结果本组11例患者CT平扫显示脑梗死6例,脑出血1例,脑出血伴脑梗死2例,2例无明显异常。CTA均能够清楚显示ICA末端、脑底动脉环等血管狭窄、闭塞与脑底异常血管网情况。11例中清晰显示脑底异常血管网者10例,1例表现为ICA末端、MCA起始部闭塞伴大脑后动脉(PCA)粗大并与ACA、MCA远端形成粗大的侧支循环,而脑底异常血管网较少。结论 CTA能成为筛选烟雾病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在烟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吴文军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313-1314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价值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结果本组成人(7例)多于儿童(3例);儿童临床表现以脑缺血症状为主;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颈内动脉虹吸部末端和大脑前或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并有脑基底部异常血管网形成。结论烟雾病儿童主要表现为脑缺血症状;脑MRA或DSA的异常征象是早期诊断烟雾病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烟雾病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在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占军  陈凯  梁明柱 《中国医药》2009,4(8):604-60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脑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的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CTA)资料,其中动脉狭窄14例,动脉闭塞2例,动脉瘤9例,动静脉畸形12例,静脉畸形1例,烟雾病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1例。结果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CTA)对脑血管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均可显示,其中大脑前、中动脉清晰显示5级分支。动脉狭窄14例,CTA均清晰显示狭窄部位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闭塞2例,CTA清楚显示中断部位、形态、范围。脑动脉瘤9例,CTA均清晰显示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瘤颈与其及载瘤动脉关系。动静脉畸形12例,CTA均清晰显示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静脉畸形1例可显示左顶叶静脉畸形。烟雾病1例,CTA显示各动脉的闭塞部位及侧支血管团形态。40例患者中,5例动静脉畸形及1例烟雾病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证实,6例动脉瘤及4例动静脉畸形经手术证实。结论CTA是一种快速、无创、有效的脑血管病变诊断手段,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烟雾病(MM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MMD患者,观察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病例多为儿童及青壮年起病,女性居多。病程为多发,主要有脑梗死和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起病形式,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偏瘫、失语、头痛、视力改变等症状;CTA及DSA在脑底动脉环发现血管闭塞、狭窄及烟雾状毛细血管网形成,CTA对本病有一定阳性发现。结论对于儿童及青壮年反复发作的脑卒中患者要考虑MMD的可能,建议及早进行DSA或CTA检查。  相似文献   

11.
成年人烟雾病进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年人烟雾病进展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我院42例成年人烟雾病患者,其中40例患者纳入研究,33例为双侧病变,7例为单侧病变,所有患者平均随访70.2个月.1-2年采用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进行随访检查,发现可疑疾病进展时则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根据疾病进展情况把患者分成进展组和稳定组。结果在随访期间,40例患者中8例出现病情进展,单侧及双侧病变均可出现疾病进展,前、后循环均可累及,8例患者中7例出现与病情进展相关的再出血或缺血。单因素检验表明性别、初次发病年龄、发病表现(缺血或出血)、病变血管类型(单侧或双侧)、手术(脑颞肌贴覆术)治疗在疾病进展和稳定2组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人烟雾病患者病情进展的发生率高于以往认识,进行长期随访,及早发现进展、预防再次中风、提高预后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出血型烟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TA检查结果实施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治疗均顺利进行,所有患者术后进行格拉斯格评分:Ⅰ级15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1例。术后均未出现脑缺血和再出血。结论脉络膜前动脉的破裂出血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避免再出血的发生,是治疗烟雾病脑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烟雾病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烟雾病的诊断的检查技术要点、影像表现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行脑CTA检查,后处理技术为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CTA能清晰显示颈内动脉颅内段、脑基底动脉环等部位血管狭窄、闭塞的形态,管壁状况及狭窄程度,且能清晰显示增多迂曲的脑基底部的异常血管网。结论CTA检查可作为烟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临床的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汕尾地区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对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有造影指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60例,进行DSA全脑血管造影,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发现异常(出血性颅内动脉瘤)32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10例;出血性烟雾病2例;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3例;海绵状血管畸形(CA)2例;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1例。结论汕尾地区开展脑血管造影术.有助于该地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尽早明确病因,有助于病情判断和评估,并作为进一步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