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TEE)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2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TE)诊断不清的心脏及大血管病患者进行TEE检查及对照分析。结果:TEE检查与TTE检查对比52例,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论:对TTE扫查诊断不清的病例,有必要进行TEE检查,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三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三尖瓣成形手术患者术中行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TEE全程监测整个手术过程,术前观察三尖瓣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程度,瓣膜成形完成心脏复跳后,再次观察成形瓣膜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情况。结果 62例三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前均为重度关闭不全,成形术后16例(25.8%)反流完全消失,43例(69.3%)为轻度反流,3例(4.8%)因无法成形,接受瓣膜置换术。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用于三尖瓣成形术中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解决术中的问题,评价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避免二次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二尖瓣瓣膜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二尖瓣脱垂并伴有中度以上的反流拟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21例。术中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病变部位,二尖瓣的解剖定位采用Carpentier命名法,将前叶分为A1、A2及A3,后叶分为P1、P2及P3,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术后即刻评价成形效果。结果:本组21例共30处病变部位,28处病变部位与术中所见相符,2处为TEE未发现。18例1次性手术实施成功,2例术中监测发现反流2级,再次行成形术,最终获成功,1例术中监测发现反流3级,改行二尖瓣人工瓣置换术。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判断病变部位、术后即刻评价成形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引导Amplatzer封堵器堵闭房间隔缺损(ASD)术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应用TEE按Amplatzer封堵法适应症条件筛选6例中央型(II孔型)ASD患者,经TEE及X线引导进行封堵。结果:1例患者因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另1例因ASD缺损口距右房顶距离小于3mm而放弃封堵术,余4例成功进行了Amplatzer封堵术。所有病例TEE测量的ASD直径显著小于ASD最大伸展径[(18.6±1.8)mmvs(26.7±1.4)mm],术后即刻、24h、1个月行TTE检查,无残余分流及并发症。结论:TEE在ASD缺损介入治疗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经食道双平面超声心动图检查54例患者,全部均能顺利插入食道探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果表明对诊断左心耳血栓、房间隔、左侧心瓣膜及胸主动脉病变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明显优于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 相似文献
6.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具有图像清晰、不干扰手术视野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心脏外科手术中的监测。本研究对34例行外科手术的心脏病患者进行TEE检查,并与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外科手术结果进行对比,旨在评价TEE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9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心脏病患者3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三组进行观察。第一组:先天性心脏病修补类手术:共17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1例,最大年龄39岁、最小年龄1岁,平均年龄14.5岁;体重最低8 Kg,最大69 Kg,平均29 Kg; 相似文献
7.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TEE)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2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TE)诊断不清的心脏及大血管病患者进行TEE检查及对照分析,结果:TEE与TTE检查对比52例,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论:对TTE扫查诊断不清的病例,有必要进行TEE检查,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联合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Amplats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成人房间隔缺损(AS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TE筛选符合介入封堵治疗标准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33例,其中对于筛选出缺损直径≥25mm、多孔房缺以及软边显示不清楚的患者行TEE检查,确认缺损个数、直径及边缘情况,对于符合条件者行Amplatser封堵器介入治疗,分析患者封堵成功率、术后残余分流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3例患者中16例TTE测量缺损直径<2 5mm,直接封堵成功;2例二孔型房缺,4例缺损边缘显示不清者,11例直径≥25mm者均进一步行TEE检查,根据TEE检查结果选择合适封堵器封堵,其中1例缺损直径达35mm,尝试封堵未成功,转外科行修补术。所有封堵成功的患者即刻TTE检查均未见残余分流,分别于术后24h、7d及1、3、6个月查超声心动图均无残余分流,无溶血现象,各瓣膜未受影响。16例同时行TEE及TTE检查的单孔房缺患者,TEE测量ASD最大直径较TTE测量值偏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TTE联合TEE检查指导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利于该项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8):122-125
目的 研究胸腔镜联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Morrow 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心胸外科同一医疗组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手术,A 组采用胸腔镜下微创手术,B 组采用正中开胸手术。A 组采用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左室流出道梗阻及二尖瓣反流的诊断描述,对照胸腔镜的探查结果,分析胸腔镜联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Morrow 手术的应用价值。结果 A 组30 例患者二尖瓣反流(MR)与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LVOT-PG)呈正相关。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较术前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略减低,室间隔基底段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流出道峰值流速(LVOT-PV)、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LVOT-PG)、二尖瓣反流面积(MR)较术前明显降低;A 组与B 组相比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胸部切口长度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联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Morrow 手术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手术方式。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TEE 对二尖瓣病变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有利于手术方式的抉择,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围麻醉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结果术中对照组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更明显,麻醉恢复时间更长(P<0.05)。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在各时间点及组间比较,无明显改变,ASCAS疼痛评分差异不大(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麻醉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快,而且不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测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流,评价冠脉血流的变化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方法TEE结合潘生丁药物负荷试验分别测量47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和35例健康者的前降支中远端静息及最大充血状态时冠脉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及平均峰值血流速度,以最大充血状态与静息时的比值计算CFR。结果静息时两组的舒张期最大峰值血流速度(PDV)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充血状态时,两组PDV均明显增快,对照组为(98.83±17.88),MS组为(58.15±12.11),但MS组增加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MS组的CF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MS患者的CFR是降低的,即MS患者由于冠脉微循环阻力增高导致冠脉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左心耳的大小、功能及与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进行风险评估、判断愈后及指导治疗等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TEE对41例非瓣膜性房颤伴或不伴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左心耳检测,根据左心耳的形态特点,测量出左心耳入口的宽度(d)、左心耳顶部到入口的长度(L),用描记法测出左心耳舒张末期容积(EDV),运用脉冲多普勒测左心耳血流充盈与排空速度,检测左心耳内透声情况及有无血栓。结果41例房颤患者中左心耳血栓7例(17%),有血栓组与无血栓组的左心耳的大小、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左心耳的峰值血流排空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52±0.19)m/s与(0.32±0.69)m/s,P〈0.01)];随房颤病程变化,左心耳容积变化具有显著差异[(6.5±1.8)m/s与(8.5±1.0)m/s,P〈0.01];房颤伴高血压组与不伴高血压组间上述指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6.9±2.2)m/s与(7.5±1.2)m/s,P〈0.05]。结论左心耳大小、形态的改变,功能的减低,血流速度的减慢是房颤患者左心耳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检测左心耳大小、形态及功能对帮助临床进行风险评估、判断愈后及指导治疗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经食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房间隔膨胀瘤(ASA)瘤体形态及血栓形成情况,以供临床早期预防栓塞性并发症。方法应用经食道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诊断仪对26例ASA患者进行检查,观察ASA部位、基底部宽度、最大膨出深度、膨出方向、合并其他心脏疾病,瘤体内血栓等情况。结果①经食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均清晰显示房间隔中部卵圆窝处变薄,其中18例膨向右房侧,2例膨向左房侧,6例于左右房之间往返。膨出度〉23.5%左房或右房横径。②ASA合并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ll例,卵圆孔未闭3例,二尖瓣狭窄l例,二尖瓣脱垂2例,三尖瓣反流1例,室间隔缺损2例,其余6例为孤立性房间隔膨胀瘤。③ASA伴有血栓形成,与外周血管栓塞有关,6例血栓形成患者,2例瘤体内存在附壁血栓,3例左房血栓,l例位于左心耳处。临床追踪4例发生脑卒中。结论经食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直观显示ASA的发生部位、形态、瘤体大小、膨出度及运动方向,可早期发现瘤体内及心房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7):119-122+封三
目的探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心外科手术并行术中TEE监测的143例患者,比较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与TTE联合TEE的诊断符合率,总结术前TEE的补充诊断及对术式的影响,总结术后即刻TEE检查的异常结果及外科处理。结果与手术结果对比,术前TTE检查,完全符合率为86.71%,TTE联合TEE诊断后,完全符合率提高到9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EE检查补充诊断16例,包括瓣膜赘生物4例,卵圆孔未闭4例,房间隔缺损2例,房间隔膨胀瘤+卵圆孔未闭1例,右冠窦瘤破入右室1例,左心耳血栓+二尖瓣机械瓣瓣架血栓1例,二尖瓣生物瓣瓣周漏1例,左心耳血栓1例,左房多发肿瘤1例,其中8例改变手术方案;术后即刻TEE评估手术效果,11例再次进行外科干预处理。结论术中TEE既能在术前补充诊断,提高诊断符合率,影响手术方案的决策,又能在术后即刻评估手术效果,及时发现异常并指导外科补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对卵圆孔未闭(PFO)判断的准确性及坐位神经外科手术中利用TEE对静脉空气栓塞(VAE)和反常空气栓塞(PAE)监测的有效性。方法 8例拟行坐位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前行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和TEE,无PFO者行坐位手术。术中TEE双维四腔心界面和心房上腔静脉界面监测VAE和PAE及卵圆孔状态和中心静脉导管尖端的位置,采用Grade分级法行VAE和PAE分级,术中持续行胸前多普勒超声(PCD)、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CV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结果术前心脏超声对比观察中TEE发现1例PFO。7例患者坐位手术中TEE监测到VAE者6例(85.7%);监测到PAE者2例(28.6%),Grade级别为1,其VAEGrade级别为3,其中1例发现卵圆孔重新开放导致PAE的发生,另1例主动脉PAE发生在右房VAE消失后的手术过程中;PCD有明确信号者5例(5/7),1例PCD信号可疑;血压明显下降发生在VAEGrade3级的2例患者中,PetCO2下降≥5mmHg者5例(71.4%),术中抽吸到空气栓子的患者5例。结论 TEE是术前筛选PFO更敏感的手段,TEE在坐位手术中可以定量监测VAE和PAE的性质和严重程度。TEE应作为神经外科坐位手术必要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