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魏琳萍 《安徽医药》2016,37(10):1250-1252
目的 观察并探讨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对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CHD患者90例,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在PCI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分别检测HRV: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和相差>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并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SDNN、SDANN、RMSSD和PNN50分别为(87.9±22.5)ms、(77.2±23.8)ms、(29.8±12.4)ms和(8.5±6.4),术后3个月为(145.3±32.2)ms、(127.4±32.3)ms、(36.2±11.9)ms和(12.3±7.2),术后3个月HRV指标增高,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周SDNN、SDANN、RMSSD和PNN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能改善CHD患者HRV。  相似文献   

2.
冯俊  罗春苗  张静  高潮 《安徽医药》2016,37(12):1480-1483
目的 检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部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诊断为SA且为窦性心律、短期内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204例,按临床症状及CAG结果,分为SA组(118例)和对照组(86例)。SA组,按病变的冠状动脉主支支数,分单支病变组(49例)、两支病变组(37例)和三支病变组(32例);按冠状动脉主支近中段狭窄程度,将面积狭窄>70%的81例患者,分为前降支病变组(22例)、回旋支病变组(36例)和右冠状动脉病变组(23例);按照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Gensini评分(GS),分为GS≤32及GS>32组。SA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体质指数、吸烟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十二导动态心电图仪(TLC5000)检测窦性心搏NN间期的标准差(SDNN)、连续5 min正常NN间期标准差均值(SDANN)、连续5 min正常N-N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NNind)、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结果 与对照组HRV时域指标比较,GS≤32组中SDNN、SDNNind和RMSS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32组的SDNN、SDANN、SDNNind、RMSSD和PNN5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S≤32组相比,GS>32组SDNN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单支病变组SDNN、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SDNN、SDNNind显著降低(P<0.05),与双支病变组比较,三支病变组中SDNN和SDNNind显著降低(P<0.05)。与右冠状动脉病变组比较,前降支病变组及回旋支病变组中SDNN和SDNNin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回旋支病变组比较,前降支病变组中SDNN显著降低(P<0.05)。结论 HRV能反映SA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对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率变异性(HRV)与血压曲线类型及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住院并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的4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SDNN)检测结果,将SDNN<100 ms 241例患者纳入HRV偏低组,SDNN≥100 ms 159例纳入HRV正常组,对两组HRV指标、血压曲线类型以及心室重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HRV偏低组检出非杓型有34例(21%)、杓型有113例(71%)、反杓型有6例(4%)、深杓型有6例(4%),HRV正常组检出非杓型171例(71%)、杓型63例(26%)、反杓型5例(2%)、深杓型2例(1%),HRV偏低组血压曲线昼夜节律波动较HRV正常组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V正常组和HRV偏低组两组患者组内非杓型患者左心房的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IVS)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指标均高于杓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V偏低组非杓型患者的LAD、IVS、LVDd、LVPWd和LVMI指标均高于HRV正常组非杓型患者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V下降使血压昼夜节律减弱,HRV是导致心室更易发生重构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生脉胶囊对中高剂量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致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氨磺必利联用生脉胶囊治疗)和对照组(单用氨磺必利治疗),每组50例。在治疗前及12周疗程结束后分别收集HRV时域指标(SDNN、SDANN index、SDNN index、RMSSD、pNN50)、潘氏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及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SDNN、SDNN index、RMSSD和pNN50指标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者疗程结束后,其SDNN、SDNN index、RMSSD和pNN50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2组患者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高剂量氨磺必利可使患者HRV增高,影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导致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联用生脉胶囊可明显降低上述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宝鸡市中心医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78例高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ST段压低总次数、总时间、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内每5分钟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心电图疗效及心率变异性改善疗效,观察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B型利钠肽(BNP)]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ST段压低总次数、ST段压低总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ST段压低总次数、ST段压低总时间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SDNN、SDANN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SDNN、SDANN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LVEF、CO、BNP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LVEF、CO明显上升,BNP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LVEF、CO明显高于对照组,BNP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可显著改善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及心率变异性,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30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差别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普罗帕酮片,150 mg/次,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心率变异性指标、相关量表评分、心电图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3%(P<0.05)。治疗后,两组全程每5分钟NN节段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RR之差的均方根(RMSSD)值、差值大于50 ms RR间期与心动周期次数的比值(PNN50)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QT散度(QT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QT间期最小值(QTmin)、矫正的QT间期(QTc)均显著提高(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最为明显(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CD40配体(CD40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半乳糖凝集素-3(Gal-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以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和细胞因子,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指标,分析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选择61例冠心病患者,其中VT组31例,非VT组30例,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采集24 h动态心电图的DC值、HRV各指标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间DC值、SDNN、rMSSD和pNN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T组和非VT组DC值低于对照组,VT组SDNN、rMSSD和pNN5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降低,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AMI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40例,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2导联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QTd及HRV的各项指标,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QTd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HRV各参数SDNN、SDNN index、SDANN、rMSSD、PNN50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使用卡维地洛后能缩小心肌复极化的离散程度,使心肌复极趋向同步,并可提升HRV,改善失衡的自主神经。  相似文献   

9.
苏健 《中国医药指南》2014,(16):236-23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AMI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率变异性分析软件进行HRV分析,测定HRV时域分析的5项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均值标准差平均值(SDNNindex),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爱丁堡指数(PNN50);频域分析的3项指标:24 h频域总功率(T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并对2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HRV与AMI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 AMI患者HRV时域分析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及频域分析指标(TF,LF,HF)均较体检正常者减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HRV减低,可以用来判断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张玲  孙学文  李枫 《安徽医药》2010,14(10):1176-117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HRV变化,评估PCI对ACS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2月~2010年2月经PCI术的ACS患者106例,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于支架术前/术后1周及3个月分别检测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CI术后1周SDNN、SDANN、PNN50、LF及HF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术后3个月患者HRV的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即SDNN、SDANN、PNN50、LF、rMSSD、HF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结论 PCI可以改善ACS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可能与PCI改善了患者的心肌缺血及纠正神经体液因子对窦房结功能、心室肌功能的调控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严重度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及其关系,为诊断CAD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CAD患者136例作为实验组,分别为SAP组、UAP组、NSTEMI组和STEMI组,每组34例,选取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于入院后24h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CAD患者HRV各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及PNN50明显低于正常人,而STEMI组各HRV指标明显低于NSTEMI组、UAP组和SAP组,NSTEMI组各HRV指标明显低于UAP组和SAP组,UAP组各HRV指标明显低于SAP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RV可作为一个无创性指标间接反映CAD严重度,为CAD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并探讨心率变异性指标(HRV)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为观察组,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动态心电图,记录患者24h的心电信号,分析对比两组心率变异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min时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rMSSD以及PNN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梗死患者和脑出血患者SDNN、SDANN、窦性R-R间期的平方根(rMSSD)以及相邻R-R间期互差>50ms的心跳数所占分析信息期间内心搏数百分比(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率变异指标可以有效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对监测患者心脏功能障碍程度有一定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心源性猝死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对36例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冠心病患者进行支架植入前、植入后1周和6个月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其心率变异时域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1周SDNN、SDANN、SDNNindex、PNN50均有所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除rMSSD差异无显著性(P〉0.05),SDNN、SDANN、SDNNindex及PNN50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近期HRV无明显改善;6个月后HRV有明显增高,可能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有效地改善心肌缺血、恢复心脏自主神经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特点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59例CHF患者和65例健康对照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对比分析其HRV,并比较不同程度CHF患者HRV的差异.结果 HRV指标中,CHF组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GAD)患者治疗前后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80例GAD患者为研究组,4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进行24hHRV时域和频域指标测定,并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GAD患者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及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均存在差异(P<0.05),尤其rMSSD、PNN50、SDNN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GAD患者治疗前组白天和夜间HRV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AD患者以迷走神经张力下降,交感神经张力相对亢进为主,HRV指标可作为监测GA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一项量化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氧疗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162例,经肺功能检测分为I级(1组)、Ⅱ级(2组)、Ⅲ级(3组)及Ⅳ级(4组),均行24h心率变异性监测,检查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24h内窦性心搏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SDNN)、24h内连续每5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h连续每5min节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Index)、24h内相邻正常连续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检查完后给予低流量(1~2L/min)鼻塞吸氧,每天吸氧时间12h以上,1周后再次行心率变异性检测。对比分析四组患者吸氧前后的SDNN、SDNNIndex、SDANN、rMSSD的变化。结果四组患者吸氧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及pH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患者吸氧前,3、4组与1、2组各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COPD级别的加重,SDNN、SDNNIndex、SDANN、rMSSD的数值有减小趋势;四组患者吸氧后SDNN、SDNNIndex、SDANN、rMSSD较吸氧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加重,心率变异性各时域指标下降,吸氧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较吸氧前升高,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伤,氧疗可能减少自主神经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昼夜节律变化与心脏自主神经的关系。方法:对无症状心肌缺血者及健康者均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从而分析其心率变异性(HRV)。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组的HRV较正常对照组的HRV明显下降(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组其白天的HRV较夜间下降更低,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P<0.05)。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迷走神经活性减低有关,自主神经受损是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脏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记录心脏收缩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前后4周动态心电图、SDNN[所有窦性心搏R-R(NN)间期的标准差]、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心率变异性三角指数,比较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前后以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68例患者服用参松养心胶囊4周后心率变异性指数SDNN、rMSSD、三角指数均有明显变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改善心脏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