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5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 分为单纯T2DM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其中单纯T2DM患者887例,DR患者214例,后者中非增殖期(NPDR)患者156例, 增殖期(PDR)患者58例,糖尿病诊断依据符合2014年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提出的T2DM诊断标准,DR的分期标准符合我国眼底病学会制订的2014年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结果 T2DM患者内脏脂肪面积(84.99±39.33cm2)与DR患者内脏脂肪面积(76.35±42.85c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脏脂肪面积在NPDR和PDR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高血压、内脏脂肪面积是DR的相关因素(P<0.05),内脏脂肪面积每增加1cm2,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减少1%,性别、年龄、血脂、吸烟史、饮酒史等相关指标与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内脏脂肪面积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因素,其与DR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将入组的280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228例)和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SCH)组(52例),并且根据不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SCH组分为两组,即SCH1组(4.2≤TSH≤10 μIU/ml,45例)和SCH2组(TSH≥10μIU/ml,7例),分析TSH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SCH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TSH水平高于DM组,SCH组DM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DM组(P<0.05),且SCH2组DM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高于SCH1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为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其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T2DM合并高水平TSH的患者发生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更高,提示亚临床甲减是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测定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34例初诊T2DM患者,均测定baPWV、颈动脉彩超、神经传导速度(NCV)及相关生化指标,根据baPWV测定有无异常分为baPWV正常组(n=53)和baPWV异常组(n=81)。对两组间的相关检查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初诊T2DM患者baPWV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baPWV和颈动脉彩超这两种关于血管病变的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aPWV异常组中收缩压(SBP)、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胱抑素C (CysC)均高于baPWV正常组(P<0.05),合并颈动脉病变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FPG、CysC为初诊T2DM患者baPWV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baPWV测定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颈动脉彩超检查(P<0.001),两种检测方法的吻合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诊T2DM患者中开展baPWV的检查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血管病变(大血管和微血管)有现实的临床意义,FPG、TC、CysC是初诊T2DM患者baPWV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内皮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珂  龙艳  胡永玲 《华夏医学》2000,13(6):724-726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及内皮素 (ET)的关系。方法 :应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法、放射免疫计数法、微柱层析法等观察 6 0例糖尿病患者及 30例正常对照者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 (ET)、糖化血红蛋白 (GHb A1 C)、胰岛素 (INS)、C肽 (CP)、空腹血糖 (FBG)、 2 4h尿白蛋白(UAER)、α1 -微球蛋白 (α1 - MG)等指标。糖尿病患者分为 2 0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DM 组 )、2 2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DM 组 )及 18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DM 组 )。应用 x± s、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结果 :糖尿病患者 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DM 组降低特别显著 (P<0 .0 1)。DM各组 ET水平均增高 ,但 DM 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DM 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CGRP与 ET水平存在直线负相关关系。结论 :CGRP水平降低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致病作用因素之一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 CGRP显著减少、ET明显增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 选择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71例分为3组: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diabetes mellitus without retinopathy)即DM无DR组22例、2型糖尿病并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diabetes mellitus non-proliferative DR)即DM伴NPDR组33例、2型糖尿病并增殖期视网膜病变(diabetes mellitus with proliferative DR)即DM伴PDR组16例.另选取正常志愿者(非糖尿病组)13例作为对照.收集年龄、病程等数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浆中PEDF和VEGF水平.结果 与非糖尿病组比较,DM伴NPDR和DM伴PDR组血浆中PED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DR的发生发展,血浆中PEDF含量明显上升(P<0.05).2型糖尿病患者各组血浆中VEGF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R的发生发展亦无明显相关性.DR的发生与2型糖尿病病程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血浆中PEDF含量随着DR发生发展呈现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以及机体胰岛素抵抗程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餐后血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T2DM患者86例,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眼底正常组(38例)、眼底渗出组(27例)及眼底增殖组(21例).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1h血糖(1hPG)及餐后2h血糖(2hPG).结果:各组间FPG、1hPG及2hPG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R与FPG、1hPG及2hPG呈正相关(P<0.05).HTH结论:T2DM患者DR餐后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这可能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清中促代谢因子(Betatrophin)、白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将患者分为3组,未合并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殖期(NPDR)组及增殖期(PDR)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无糖尿病患者(NC)3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Betatrophin、IL-1β、VEGF水平,采用组间比较分析Betatrophin、IL-1β、VEGF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回归及调整模型方法探讨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3种因子对于DR及DR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与NDR组相比,NPDR组及PDR组患者血清中Betatrophin、IL-1β及VEGF均升高,且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DM患者中Betatrophin、IL-1β及VEGF具有正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etatrophin、IL-1β及VEGF为糖尿病视网膜病...  相似文献   

8.
庞宝华  杨炜 《广东医学》2008,29(8):1360-136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高度近视相关性.方法 采用12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门诊患者;且散瞳验光确诊同一患者一眼为正视眼,另一眼为高度近视眼;双眼均行检眼镜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确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结果 正视眼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遍布各期,其中增殖期占到总数的41.67%;高度近视眼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降低,没有增殖期改变.结论 高度近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性因素,而且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保护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2)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无视网膜病变(NDR)60例;背景期DR组(BDR)58例;增殖期DR组(PDR)62例。同时选择50例老年单纯白内障患者做对照组。同时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ng-2水平。结果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同对照组比较,上述观察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随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升高更明显。结论 Ang-2与DR的严重程度相关。T2DM患者的病程越长,PBG、Hb A1c水平越高,DR越严重;T2DM患者血液中INS水平与DR呈负相关;Ang-2可能通过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参与DR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与视网膜血管直径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至2019年在承德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T2DM患者。根据眼底照相半自动测量视网膜血管直径并计算视网膜中央动脉等效值(CRAE)、视网膜中央静脉等效值(CRVE)、动静脉比值(AVR)。按不同微血管病变分为4组:无微血管病变(NC)组有94例,单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有69例,单一糖尿病肾病(DN)组有24例,糖尿病肾病伴视网膜病变(DNR)组有26例。比较4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非增殖期DR患者不同分期之间的血管差异性,使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微血管病变与视网膜血管直径之间的关系。结果:在NC组、DR组、DN组和DNR组四组分组中,CRVE分别为(257.05±22.40)μm、(266.97±23.66)μm、(270.24±17.67)μm及(278.64±25.91)μm,静脉直径逐渐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VR分别为(0.69±0.06)、(0.66±0.06)、(0.65±0.06)及(0.64±0.08),动静脉比值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糖尿病无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53例,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47例,设健康人群对照组50例。所有人群入院或体检时即采集静脉血,进行vWF:Ag、AT:A检测。结果 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患者血浆vWF:Ag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2型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患者血浆vWF:Ag含量与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2型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中背景性病变和增殖性病变患者血浆vWF:Ag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患者血浆AT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型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患者血浆AT活性与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2型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中背景性病变和增殖性病变患者血浆AT活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vWF:Ag、AT:A的变化与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监测其水平与活性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杜精睛  马跃东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6):7-10,I0001,I0002
摘要: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pulsewavevelocity,baPWV)的值,分析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空腹血糖(FBG)、糖尿病病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收录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0—65岁,男女各45例;正常对照组90例,年龄40~60岁,男50例,女35例。采集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比例、吸烟比例、饮酒比例、空腹血糖。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空腹血糖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均呈正相关。结论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罗君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1):1539-1541,154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2例,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28例,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常规血检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h血糖(PBG)。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中Hcy、VEGF和hs—CRP的含量。结果: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三组DM患者TC、TG、LDL—C、FBG、HbAlC和PB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PDR和BDR组血清Hcy、VEGF和hs—CRP明显升高,且PDR组Hcy、VEGF和hs—cRP较BDR升高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VEGF和hs—CRP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过程,有可能作为视网膜病变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血清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同时被纳入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样本库和糖尿病管理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310例,根据眼底检查分为DR组(n=105例)和正常眼底(non 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n=205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史和检验信息,并检测各组血清中的25 羟基维生素D [25(OH)D]水平。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NDR组比较,DR组的25(OH)D水平降低(t=3.465,P<0.001),25(OH)D缺乏率增高(χ2=5.313,P=0.021),但是25(OH)D不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0,P=0.32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校正一系列变量(基本特征、疾病史、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甘油三酯和尿酸)后,25(OH)D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DR呈负相关(OR=0.954,95% CI:0.926~0.983,P=0.002),25(OH)D缺乏的T2DM患者DR发病风险是25(OH)D不缺乏者的2.17倍(OR=2.171,95% CI:1.047~4.500,P=0.037)。结论  血清25(OH)D水平与DR的发生呈负相关,25(OH)D缺乏可能与T2DM患者D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常被忽略或误诊,如果对糖尿病并发疼痛的危险因素缺乏认知,则易造成延误治疗。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积极预防提供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安庆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符合研究标准的T2DM患者273例,根据其有无PDN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PDN组,n=185)及T2DM并发PDN组(PDN组,n=88)。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结果 PDN组患者年龄大于NPDN组,T2DM病程长于NPDN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率、糖尿病肾病(DKD)发生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NPDN组,餐后1 hC肽(1 hCP)、餐后2 hC肽(2 hCP)低于NPDN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OR=1.079,95%CI(1.003,1.160)〕、DR〔OR=7.524,95%CI(1.363,41.541)〕、DKD〔OR=3.547,95%CI(1.134,11.095)〕、FPG〔OR=1.831,95%CI(1.384,2.422)〕、HbA1c〔OR=2.468,95%CI(1.694,3.596)〕是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T2DM病程、DR、DKD、FPG、HbA1c是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临床应注意积极预防、早期干预存在上述影响因素的T2DM患者。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及其视网膜病变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糖尿病及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及非酶类抗氧化物、氧化应激代谢产物的水平,探讨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51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无并发症者24例(DM组),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者27例(DR组),另选择同期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3组受检者的空腹血清,测定血清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非酶类抗氧化物[维生素C(V_C)、维生素E(V_E)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及氧化应激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共轭二烯(CD)及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水平.结果 (1)DM组患者血清SOD、GSH-Px、CAT活性分别为(108±14)U/ml、(141±30)U/ml和(5.6±1.6)U/ml;DR组患者分别为(96±13)U/ml、(133±25)U/ml和(5.1±1.4)U/ml;对照组分别为(119±28)U/ml、(156±26)U/ml和(6.8±1.6)U/ml;与对照组比较,DM组及DR组患者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且DR组患者SOD活性又显著低于DM组患者(P<0.05).(2)对照组V_C、V_E、GSH水平分别为(86±26)mg/L、(19.0±5.3)mg/L和(22.0±5.9)μmol/L;DM组患者分别为(64±20)mg/L、(16.6±3.7)mg/L和(20.8±8.2)μmol/L;DR组患者分别为(52±10)mg/L、(16.6±3.7)mg/L和(19.7±5.7)μmol/L;与对照组比较,DM组及DR组患者血清V_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DR组患者血清V_C水平又显著低于DM组(P<0.05).(3)对照组血清MDA、CD、AOPP水平分别为(3.1±1.3)μmol/L、(0.32±0.06)和(15.8±4.5)μmol/L;DM组患者分别为(5.4±1.8)μmol/L、(0.43±0.23)和(25.6±7.7)μmol/L;DR组患者分别为(7.9±2.6)μmol/L、(0.57±0.27)和(27.8±7.2)μmol/L;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代谢产物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DR组患者血清MDA、CD水平较DM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 糖尿病及其视网膜病变患者存在着严重的氧化应激,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氧化应激更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T2DM住院患者165例,根据眼底检查分为正常眼底(non-DR,NDR)组83例和DRP组82例,同期正常健康人群82例作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收集病史并检测各组血清中脂联素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与NC组比较,NDR组和DR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肌酐、胱抑素C明显升高 (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 (P<0.05)。与NDR组比较,DR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病程、胱抑素C、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明显 (P<0.0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低血清脂联素水平及糖尿病病程是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从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减低至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探讨其baPWV与HCY的关系。方法:60例患者,其中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各20例。每例均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仪测定baPWV及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CY。结果:从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减低至糖尿病,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重,baPWV逐渐升高(P<0.05),HCY逐渐升高(P<0.05),且两者变化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baPWV与HCY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二者均对了解糖尿病早期动脉硬化及其程度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静  陈时芳  徐淑静 《重庆医学》2016,(10):1345-134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部动脉斑块的关系,并分析引起动脉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baPWV、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生化指标检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记录。分析baPWV与IM T的相关性。并根据baPWV结果分为正常组与异常组,对两组的IM T、颈部动脉斑块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个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年龄、腹围、BMI、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部动脉超声斑块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斑块平均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组明显多于正常组;IMT正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明显高于异常组。两组IMT值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组较正常组明显增厚。对baP‐WV与IM 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 T与baPWV呈正相关关系(r=0.228,P<0.05)。结论动脉弹性降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伴有颈IM T明显增厚、斑块数量明显增多。结合baPWV及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可更好地进行颈动脉硬化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颈动脉病变和视网膜病变时的氧化应激表现。方珐:选择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浓度及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酸、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定糖尿病颈动脉病变,采用眼底荧光造影判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按结果将其分为3组:糖尿病无颈动脉病变和无视网膜病变组(DM1组)30例,糖尿病伴颈动脉病变组(DM2组)30例,糖尿病伴颈动脉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组(DM3组)32例。结果:(1)TAOC与MDA呈负相关(r=0.312,P〈0.01)。(2)DM2组、DM3组TAOC水平均明显低于DM1组(P〈0.05)。(3)DM2组、DM3组MDA水平明显高于DM1组(P〈0.05),DM3组MDA水平明显高于DM2组(P〈0.05)。结论:氧化应激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