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T1基因 (Wilms’tumorgene)是最早发现的与Wilms’肿瘤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近年来文献报道在部分白血病细胞系及白血病细胞 ,尤其是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中 ,WT1表达增高[1 4 ] 。我们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测定了 30例AML患者化疗前后WT1mRNA的表达并对部分WT1 者进行了随访观察 ,探讨WT1基因在AML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在检测微小残留病 (MRD)方面的意义。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1.1 白血病细胞系 :K5 6 2细胞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变细胞系 )作为阳性对照。1.…  相似文献   

2.
WT1基因表达对儿童微量残留白血病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1基因是最早发现与儿童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近年来有人发现WT1在其他恶性肿瘤中表达 ,尤其是在许多类型的白血病细胞中高表达[1 ] 。我们采用筑巢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测定了儿童白血病患儿WT1基因的表达 ,以探讨WT1基因表达在微量残留白血病 (MRD)检测中的意义。对象和方法1 对象 选择 1998年 6月以来收治的急性白血病 (AL)患儿 5 2例 ,其中男 36例 ,女 16例 ,年龄 1.5~ 14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32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2 0例 ,8名正常儿童外周血及 8例…  相似文献   

3.
白血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WT1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K562、HL-60、TF-1及U937四株白血病细胞系,45例白血病患者,15名正常人外周血及10例非血液病患者正常骨髓细胞WT1基因的表达。结果:K562、HL-60及TF-1三株白血病细胞系均高度表达WT1,而U937细胞系未测到WT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5例中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1例中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变者2例、慢性及加速期CML患者7例中1例WT1表达阳性。15名正常人外周血及10例非血液病患者正常骨髓细胞WT1基因表达阴性。结论:WT1基因在大多数急性白血病中表达,与白血病的病程发展可能有关,可作为检测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的特异性标记。  相似文献   

4.
白血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及多药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WT1基因与白血病的预后、多药耐药性及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68例白血病患者及23名正常人的WT1、MRP及mdr1基因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FCM)观察了3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结果68例白血病患者中37例WT1基因表达阳性,23名正常人WT1基因表达阴性。WT1基因表达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低于表达阴性者(分别为59.46%和87.10%,P=0011)。WT1表达阳性患者的MRP阳性率高于WT1表达阴性者(分别为58.33%和32.26%,P=0033)。联合WT1及bcl2表达情况将AML患者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组,其CR率分别为3333%、47.37%及100%,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WT1基因的表达与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白血病患者CR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WT1基因及bcl2的共同表达情况可作为预测AML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nm2 3基因在人类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其在某些肿瘤中表达与高转移潜力有关已有较多报道 ,近年来发现在白血病中它与细胞的分化与增殖有关 ,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用RT PCR技术 ,检测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nm2 3 H1基因表达 ,并探讨其与临床的关系。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急性白血病 (AL)患者 47例 ,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36例 (M2 10例 ,M39例 ,M4 9例 ,M58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1例 ;男 2 6例 ,女 2 1例 ;年龄 14~ 71岁 ,平均 31岁 ;初治 42例 ,复发 5例。慢性髓细胞白…  相似文献   

6.
DCC基因在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CC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 1 8q2 1 .3 ,在 88%结肠癌、直肠癌患者中 ,DCC基因的表达明显减少或缺失。为了评价DCC基因在白血病发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转化为白血病的作用 ,我们检测了 3 1例白血病患者和 8例MDS患者的DCC基因表达情况。病例和方法1 病例 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儿科、血液内科。白血病患者 3 1例 ,年龄为 6个月至 73岁 ,其中 6个月~ 1 4岁 1 0例 ,1 5~ 73岁 2 1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1 4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 0例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 7例。MDS 8例 ,均按FAB诊断…  相似文献   

7.
Wilm′s瘤基因 (WT1)位于人类染色体 11P13,与Wilm′s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发现WT1在白血病细胞中高度表达[1] ,可作为检测微小残留病 (MRD)的指标。为此我们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了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WT1的表达水平 ,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标本 :6 9例白血病患者均符合FAB诊断标准 ,年龄2 2~ 70岁。对照组为 18例非白血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 14名 ,年龄 2 1~ 2 4岁。2 总RNA的提取及cDNA合成 :2mlEDTA抗凝血 ,提取外周血总RNA ,2 6 0~ 2 80n…  相似文献   

8.
B7 1分子是目前研究较多 ,较重要的共刺激分子 ,它的缺乏或封闭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 ,诱导克隆无能。许多动物实验转染外源B7 1分子基因给肿瘤细胞后 ,成功地诱导了抗肿瘤免疫反应。大多数肿瘤细胞无B7 1分子的表达。但是一些B细胞起源的造血干细胞肿瘤有B7分子的表达。我们分别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流式细胞术两种方法检测B7 1mRNA和CD80 抗原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并初步探讨其意义。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5 8例 ,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19例 ,混合性白血病 1例 ,慢性髓系…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CD34抗原和P170表达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献报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以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CD34抗原表达阳性是预后不良的因素[1]。在研究中还发现CD34抗原表达与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170表达有相关性,在AML如两者同时表达则完全缓解(CR)率下降更为明显[1]。但有些学者认为:CD34抗原表达不影响AML和ALL的CR率及生存期[2,3]。我们常规选用14种单抗,对9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进行了免疫学分型,同时观察了CD34抗原和P170的表达规律以及与CR率的相关性。病例和方法1 病例来源 AL患者90例中AML59例,其中初治47例,另外12例包括慢性粒细…  相似文献   

10.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IgH)和T细胞受体 (TCR)基因重排通常被认为是B和T淋巴细胞的克隆性标记。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细胞亦可出现IgH和(或 )TCR基因的克隆性重排 ,即序列失真现象。为此我们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的方法研究了 6 7例AML初治患者IgH和TCRγ基因重排 ,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1990~ 1996年我科初治AML 6 7例 ,男 42例 ,女 2 5例 ,年龄 16~ 70岁。所有病例均按FAB标准诊断 ,其中M2 4例 ,M311例 ,M42 4例 ,M5 2 6例 ,M6 2例。初治时均以…  相似文献   

1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监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CMVI)和巨细胞病毒疾病(CMVD)发生率,指导临床决策,我们采用CMVpp65单克隆抗体(单抗)免疫组化法对24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进行随访监测,初步肯定了CMV抗原检测在早期诊断CMVI、提供治疗依据方面的应用价值。病例和方法1 病例 1998年8月~1999年6月在我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24例,其中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12例[慢性期(CP)11例,急性期(AP)1例],ALL6例(CR15例,CR2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例(M1CR11例,M21例,M41例),非霍奇金淋…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急性白血病缓解率低、预后差 ,对其采取何种治疗方案为最佳 ,学术界尚未统一。回顾我院收治的 61例老年急性白血病 ,以进一步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治疗方案的选择。1 研究对象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自我院 1995~ 2 0 0 1年收治的年龄≥ 60岁的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共 61例 ,平均发病年龄 65岁 (60~ 77岁 ) ,男 43例 ,女 18例 ,男女之比为 2 4∶1。其中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49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2例。在 49例ANLL患者中 ,M15例 ,M2 2 4例 ,M44例 ,M513例 ,M63例。在 12例ALL患者中 ,L11例 ,L…  相似文献   

13.
36例11q23/Mll融合基因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和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析急性白血病(AL)伴11q23/mll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点,探讨适宜的治疗策略。对36例急性白血病伴mll融合基因阳性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染色体特征以及患者治疗、生存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在49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mll融合基因阳性共36例,占7.2%,其中32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表型均为髓系表达,有5例同时伴淋系表达;4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为B淋巴系表达,有3例同时伴有非系别确定性髓系标志表达。36例患者中29例(80%)可检测到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其中有22例检测到11号染色体改变。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化疗,总缓解率为47.2%,25例缓解后的病人有10例在6个月内复发,其复发率为40%,有9例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7例移植后存活;共死亡24例。36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6(2-46)个月,2年总生存率(OS)为41.4%,9例移植病人2年OS为87.5%。结论:白血病伴mll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化疗效果差,易复发,预后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MLL融合基因阳性AL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IFN-γ及IL-10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发现肿瘤组织分泌Th2类细胞因子 ,并认为机体处于Th2类细胞因子优势状态是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但迄今尚未见有关白血病患者Th1 Th2水平的报道。我们通过测定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中IFN γ、IL 10水平及检测IL 10在白血病细胞膜上的表达 ,以探讨急性白血病免疫微环境改变。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1999年 11月~ 2 0 0 0年 11月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38例 ,其中M1 5例 ,M2 10例 ,M313例 ,M510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8例。其中男 30例 ,女 2 6例 ,年龄 13~ 6 9岁 ,中位年龄 36岁。…  相似文献   

15.
有研究表明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细胞表面有多种粘附分子表达的异常 ,早期造血前体细胞粘附分子CD49、CD5 6 、CD44 的改变 ,与白血病发生、发展有关[1 ] 。但晚期髓系造血细胞的粘附分子 β整合素巨噬细胞分子 1(Mac 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1(LFA 1)及选择蛋白L 选择素 (L Selectin)在AML细胞的表达情况报道较少。我们对 2 5例AML患者及2 0名正常人Mac 1、LFA 1、L 选择素表达进行检测 ,分析其表达特征及与临床及化疗的关系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选择 初诊AML 2 5例 ,年…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白血病bcl-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5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bcl2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分析它与AL临床特征、化疗反应及mdr1基因间的关系。病例和方法1 病例与对照 50例AL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1例(初发22例,复发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急变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NHL→ALL)4例。对照组8例,其白细胞系统均无异常。初发性AML采用DA、HA或MA方案化疗,其中M3型加用维甲酸;ALL用DOLP方案化疗;复发难治性AL用Vm26 …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急性白血病骨髓活检标本及细胞株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22例白血病患者骨髓中21例(包括髓系和淋巴系)存在bcl-2mRNA高表达;6种白血病细胞株中5种bcl-2mRNA阳性(Molt-4例外),它们分别为CEM、Raji、HL-60、U937及K562。表明造血系统肿瘤中广泛存在bcl-2基因转录水平激活,其基因产物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过程而影响急性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8.
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技术研究了国内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MTS1基因的纯合性缺失和突变情况,以探讨MTS1基因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和意义。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79例,均为1988年8月~1997年8月在我院初治的住院患儿。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56岁。按全国血液学会议诊疗建议[1]分型:高危型32例,标危型18例。截止1997年8月,27例已死亡。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8个…  相似文献   

19.
崔强  赵书平  杜遵民 《临床荟萃》2000,15(22):1033-103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急变后 ,通常认为已到病程晚期 ,按CML慢性期治疗无效 ,而采用与治疗急性白血病类似的联合化疗方案 ,缓解率也较低。疗效差的原因与白血病细胞产生多药耐药基因有关。现将作者应用环孢素A(CsA)逆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多药耐药基因 (mdr1)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门诊及住院患者共 2 0例 ,mdr1阳性表达者 17例 ,所有患者均为急粒变 ,诊断按 1989年第三届全国白血病治疗研讨会标准。将其中 17例mdr1阳性表达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4~ 5 2岁 ,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急性白血病骨髓活检标本及细胞株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22例白血病患骨髓中21例存在bcl-2mRNA高表达;6种白血病细胞株中5种bcl-2mRNA阳性(Molt-4例外),它们分别为CEM、Raji、HL-60、U937及K562。表明造血系统肿瘤中广泛存在bcl-2基因转录水平激活,其基因产物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过程而影响急性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