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疗效评价。方法:34例4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8例26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施行小梁切除联合结膜瓣下及巩膜瓣下新鲜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8-21个月,平均15.7个月。结果:49例71眼术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眼压控制成功率95.95%,术后所有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视野损害均未见加深。结论:新鲜羊膜可有效防止滤过泡的疤痕组织形成,保持滤过通畅,并能长期有地保留功能性滤过泡。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 1995年 1月~ 1998年 5月采用小梁切除术和小梁切除联合可拆除缝线术治疗了 58例 ( 74眼 )原发性青光眼 ,对其疗效进行了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院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而行滤过性手术的住院患者 58例 ( 74眼 ) ,男 2 2例 ( 2 8眼 ) ,女36例 ( 4 6眼 ) ,年龄 35~ 72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2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6眼 ,开角型青光眼 2 6眼 ;3眼为第 2次小梁切除术。 2 4例施行了单纯小梁切除术 ,34例应用小梁切除联合可拆除缝线术。1 2 检查 术前及术后 1天 ,1月及 1年所有患者均在裂隙灯下仔细检查滤…  相似文献   

4.
恶性青光眼临床采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一般需摘除晶体并行玻璃体切割术,甚至眼球摘除术,而我们采用球内、外2路引流方法,治愈1例恶性青光眼,到目前为止采取这种方法治疗恶性青光眼,国内尚未见报道.该手术方法在治疗恶性青光眼、顽固性青光眼方面具有较明显的实用价值。1病例介绍思者,女,69岁,左眼被拳头击伤,眼胀一月半,以“左眼挫闭性高眼压、闭角性青光眼”于1997牢9月2日人民.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0.7左:0.5,右眼未见异常,左眼除前房较右眼浅,深约2ck,晶体前凸外均未见异常.前房角检查:右眼儿,左眼…  相似文献   

5.
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在难治性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抗瘢痕粘连,形成并保持功能性滤过泡的作用。方法 选择15例20眼难治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术后随访观察术眼滤过泡形态和功能,眼压、视力变化、并发症等情况,随访时间3个月至18个月,结果 20眼术后全部形成并保持功能性滤过泡,眼压除1眼需局部应用降眼压药水控制在21mmHg 下外,其余眼压均在10mmHg至21mmHg之间。未发现因羊膜植入所致的并发症。结论 羊膜移植在难治性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应用具有抗瘢痕、阻止因粘连而阻塞滤过道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小梁切除加巩膜条带嵌置术治疗青光眼张世玉唐明镜顾溪琳雷玉芝辽宁本钢卫生学校附属医院眼科(117000)青光眼是一种致盲率较高的眼病之一。为探求更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我院自1992年始采用小梁切除加巩膜条带嵌置术治疗各种类型青光眼共10例10只眼,取得...  相似文献   

7.
后巩膜造孔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新淮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1):1291-1292
<正> 难治性青光眼用药物治疗和常规滤过性手术治疗亦不能控制眼压,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和经济负担。1998年始本院采用后巩膜造孔联合小梁切除术对10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此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巩膜池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60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20眼).A组行巩膜池小梁切除术,B组行丝裂霉素C(MMC)+小梁切除术,C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周,3、6、12、24个月;观察3组患者术后眼压、滤过道大小、视野的变化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A、B 2组术后3、6、12、24个月眼压均明显低于C组(均P<0.05).术后24个月,A、B 2组功能性滤过泡所占比例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以Ⅱ型滤过泡为主,B组以I型滤过泡为主,C组Ⅲ型滤过泡为主;B、C 2组滤过道(减压室)值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 2组角膜上皮损伤、前房积血、滤过泡漏、前葡萄膜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B、C 2组浅前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均P<0.05).结论 巩膜池小梁切除术能有效增加滤过道的大小,充分发挥减压功效,并能长期、有效控制眼压,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VG)常继发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视网膜缺氧性病变 ,药物治疗很难控制病情发展 ,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报道差异很大。本文总结奉化市人民医院 6例NVG患者给予小梁切除联合前房注入肾上腺素手术 ,进行局部治疗 ,追踪随访疗效 ,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例NVG中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4 2~ 74岁 ,平均 6 4岁 ,均为单眼发病。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 3例 ,眼外伤 2例 ,视盘血管炎 1例 ,其中 1例做过滤过性手术 ,2例做过睫状体冷冻 ,均不能控制眼压。 6例NVG病人临床资料详见表 …  相似文献   

10.
<正>青光眼目前多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在术中或术后1月内常用抗代谢药物(5一Fu或丝裂霉素等)预术术后巩膜瓣下纤维增殖形成瘢痕阻塞滤过泡。本院采用小梁切除术中加巩膜瓣缘灼烙治疗51眼青光眼,疗效尚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选择本科1994年1月~1995年7月青光眼住院病人作治疗组,共33例,男11例,女22例,共51只眼,平均年龄49.54岁。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3例,急性闭角型17例,慢性闭  相似文献   

11.
可调整巩膜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成伟 《黑龙江医学》2004,28(2):148-149
目的 探讨可调整巩膜缝线对小梁切除术的效果及防止并发症的意义。方法 用 1 0 - 0尼龙线缝合巩膜瓣两角各 1针 ,两侧做 1对可调整巩膜瓣缝线 ,外露端距角膜缘 6mm于球结膜穿出 ,单道活结。结果 前房深度 :术后第 1d未见浅前房发生 ,第 4d拆除可调整缝线 ,前房出现浅Ⅰ级 ,经处理前房恢复正常 ,1 4d拆线 ,无浅前房发生。眼压 <2 73kPa 30眼 ,>2 73kPa 3眼。结论 采用可调整缝线在小梁手术中可主动调节滤过功能 ,控制眼压 ,防止浅前房发生 ,并能减少因眼压性浅前房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穿透小梁手术及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治疗开角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27例(32眼)开角青光眼行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后随访时间为3-24月,结果:术后6月,随访27眼,完全成功21眼,部分成功5眼,两者合计为26眼(96%),并发症中,小梁一后弹力层穿孔2眼发生,6眼出现术后眼压升高,其中5眼经局部用药可控制眼压,3眼前房出血,浅前房1眼,结论: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手术成功率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接近,而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连续就诊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1例(16眼)的临床资料,将该组患者按照眼压的大小分为两组,A组(≤30 mm Hg)10眼采用单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30mm Hg)6眼采用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房角分离术。结果两组大部分患者房角较术前增宽,视野范围加大,眼压皆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前的平均眼压和前房深度为(35.4±3.7)mm Hg、(2.36±0.25)mm,术后为(14.8±2.8)mm Hg、(3.04±0.37)mm,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也有显著性的提高,P<0.05。结论白内障摘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满意,具有降压和增视的双重效果,是一种有效、方便而完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可调整缝线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机理及疗效评价。方法 :5 2例 6 3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8例 36眼和对照组 2 4例 2 7眼 ,治疗组行可调整缝线联合羊膜移植小梁切除术 ,对照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 ,对术后前房、眼压、滤过泡、手术成功率及视力进行对照分析 ,随访 6月。结果 :浅前房发生率 :治疗组为 13.9% ,对照组为 4 8.5 % ,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眼压 :两组术前与术后不同时期眼压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术后 3月、6月两组眼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滤过泡 :术后 2周功能性滤过泡治疗组占 97.2 % ,对照组占 74 .1% ;术后 6月分别为 91.7%和 6 2 .9% ,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手术成功率 :术后 2周治疗组为 97.2 % ,对照组为 81.5 % ;术后 6月分别为 91.7%和 6 2 .9% ,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术后视力 :术后 6月对照组视力下降有 10眼 (37.1% )而治疗组只有 4眼 (11.1% )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2 5 )。结论 :可调整缝线的应用减少了小梁切除术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羊膜可有效抗滤过道瘢痕 ,长期维持功能性滤过泡 ,两者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1年12月-2006年4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47眼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房角镜情况:房角结构全部可见13眼,可以看到巩膜突25眼,只能看到全部小梁和光切线移位9眼。②首次就诊确诊16眼,误诊31眼。误诊情况如下:误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4眼,误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的9眼,误诊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4眼,已行周边虹膜切除后残余性青光眼4眼。③有急性发作者17眼,没有急性发作者30眼。④入院时的眼压平均为(49.54±4.48)mmHg,随访2年后的平均眼压为(16.25±4.86)mmHg,均没有用药。经统计学处理,手术前后的眼压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窄角型开角型青光眼具有窄房角,眼压升高时小梁网开放;可以有急性发作,容易误诊;临床的确诊要靠房角镜检查;要按开角型青光眼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各种类型原发性青光眼的睫状体脱离发生情况,探讨睫状体脱离发生的机制,寻找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其诊断及预防术后浅前房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5月~2009年12月收住入院的162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前常规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其中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2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5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5例。根据是否有睫状体脱离,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眼分为睫状体脱离组(A组)和无睫状体脱离组(B组),B组眼压控制正常后手术,A组术前予以降眼压、使用或不使用激素治疗后手术,观察两组前房深度、眼压及术后浅前房情况。结果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未见睫状体脱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仅急性发作期眼检出睫状体脱离,发生率为12.2%,余各期均未检出睫状体脱离。睫状体脱离激素治疗有效,治疗后恢复时间和脱离的高度相关。A组和B组术后浅前房均见于小梁切除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2)。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可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经皮质激素治疗能痊愈,术前有睫状体脱离者不会增加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术前行UBM检查,能有效的发现睫状体脱离,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移性乳腺癌原发病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36例乳腺癌患分为手术治疗组(A组)与保守治疗组(B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联合激光(氪激光+N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77例108眼有适应证的患者,先用氪绿激光行周边虹膜成形术,然后在拟行周边切孔处击射虹膜,最后用YAG激光进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周边前房深度、前房角、眼压、视野及周边虹膜形态进行详细的对比观察,患者随访1~5年。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周边前房深度均明显加深,静态前房角镜检查小梁网可见范围增宽。手术前后视力、视野及眼底无明显变化,除有短暂眼压升高及虹膜炎症反应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激光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保存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non penetratingtrabecularsurgery ,NPTS)联合羊膜植入物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2例 (2 6只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羊膜植入物治疗。术后观察眼压、眼内反应和滤过泡并做前房角镜检查。随访时间平均 9.4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患者术前平均眼压 36 .84mmHg ,术后 16 .4 5mmHg ,差异有显著性 (t=5 .86 ,P <0 .0 1)。术前平均用药 3.6 4种 (2~ 4种 ) ,术后 0 .93种 (0~ 2种 ) ,差异有显著性 (秩和检验T =10 4 ,P <0 .0 1)。随访期间眼压≤ 2 1mmHg者 2 4只眼 (92 .3% ) ,无需药物治疗而眼压正常者 15只眼 (5 7.7% ) ,需用药后眼压保持正常者 9只眼(34.6 % )。结论 NPTS联合羊膜植入术能有效降低眼压 ,减少抗青光眼药物的应用 ,术后并发症少 ,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孙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381-4382
目的:随访深层巩膜咬切术的远期效果。方法:将咬切1孔,孔大小为1.5mm×1.5mm者与咬切2孔,孔大小为1.5mm×3mm进行比较。结果大孔者成功率(96.2%)高于小孔者(85.5%),P<0.05,前者功能性滤过泡(91.7%)多于后者(68.6%),P<0.01,前者远期视力减退者(21.7%)亦少于后者(48.6%);两组并发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深层巩膜咬切术最好咬切2孔(1.5mm×3mm)大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