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腋臭,俗称"狐臭",是由腋窝部位皮肤的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经过大汗腺的导管排泄到体表后,在寄生于腋窝部位的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产生出一种难闻的气味,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社会交往,造成心理负担,甚至影响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2.
腋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腋臭症 (axillaryosmidrosis)俗称“狐臭” ,是由腋窝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 ,排出体外后经细菌分解 ,产生一种难闻的气味 ,严重者影响患者的交往 ,造成心理负担 ,甚至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1 病因与临床表现 人类的汗腺有大汗腺 (apocrinegland)和小汗腺(eccrinegland)之分[1] 。大汗腺分布在腋窝、会阴、足部、腹股沟部和乳晕等部位 ,在腋窝部位与毛囊联系紧密。大汗腺的分泌活动受肾上腺能交感神经纤维 (adrenergicfiber)支配。小汗腺分布于全身皮肤 ,分泌无色、透明、略带咸…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腋臭患者和正常人腋部大汗腺进行形态学观察,探讨大汗腺分泌活动的周期。对两种人群大汗腺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和大汗腺分泌物气味结合蛋白(apocri ne secreti on odor-bi ndi ng protei n,ASOB)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二者的表达水平及其在腋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腋部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分析大汗腺不同分泌时期的形态和特点。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 mmunohi stochemi stry)和免疫印迹法(eWstern bl otti ng)检测腋臭组与对照组大汗腺组织中AR和ASOB在大汗腺以及不同分泌时期中的表达情况,使用Image-Pro Pl us 5.0和Fl uorChemFC2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大汗腺的分泌活动具有周期性,可分为活跃期和静息期;②腋臭组中AR和ASOB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③AR和ASOB在大汗腺不同分泌时期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AR和ASOB在两组人群相同分泌时期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⑤AR和ASOB在腋臭大汗腺中的表达有正的直线相关关系。结论:AR和ASOB在腋臭患者大汗腺组织中的表达量同时增多,它们可能在腋臭发病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腋臭俗称“狐臭”,是由腋窝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后经细菌分离,产生一种难闻的气味,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社交,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我院自2004年以来,采用肿胀麻醉技术下小切口皮下搔刮大汗腺治疗腋臭657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腋顶部小切口修剪术治疗腋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腋臭是门诊的常见病之一,因其腋窝大汗腺分泌物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产生一种难闻的气味,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自2001年3月至2007年8月,笔者采用经腋顶部小切口及非直视下剪除大汗腺组织的方法治疗腋臭患者62例,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腋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腋臭症(axillary osmidrosis)俗称"狐臭",是由腋窝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后经细菌分解,产生一种难闻的气味,严重者影响患者的交往,造成心理负担,甚至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7.
腋臭是腋下大汗腺的分泌物在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分解所致,用硬化剂治疗是一种操作简单,损伤较轻,疗效亦较好的方法。四环素作为硬化剂使用,注射后对大汗腺管有阻塞效果,具有取材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1992年以来,我们试用四环素和消痔灵在患者左右腋下分别进行注射,治疗40例,  相似文献   

8.
肿胀麻醉腋皱襞掏除法治疗腋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腋臭是整形美容外科的常见疾患,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由于腋下大汗腺分泌物经皮肤附生细菌作用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放出异常臭味[1]。其治疗方法较多,但均不甚理想。我们自2004年6月以来采用肿胀麻醉,经腋皱襞平行小切口,掏除腋部的毛囊和大汗腺的手术方法,获得了满  相似文献   

9.
腋臭的病理基础及手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腋臭患者大汗腺的组织学结构及分析腋臭的病因,为小切口真皮深层摘除大汗腺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提供病理依据及探讨其效果。方法腋臭患者和腋部皮肤20例,正常人群腋部皮肤8例,肉眼观察皮肤的特征,并制成光镜观察的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组标本的大汗腺分布层次、量、结构和功能。对121位腋臭患者采用小切口真皮深层摘除大汗腺的手术方法。结果大汗腺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脂肪浅层,与对照组比较,腋臭组大汗腺的量显著增多,腺上皮呈柱状或立方细胞,可见断头分泌,腺腔明显扩大,分泌物积聚。对121例患者经6-18个月随访,总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腋区皮肤无坏死,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结论大汗腺组织学的改变是产生腋臭的主要病因;小切口真皮深层摘除大汗腺是治疗腋臭的一种损伤小,疗效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多功能治疗机治疗腋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胡传慧 《护理学杂志》2006,21(13):39-39
腋臭是指腋下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在大量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产生短链脂肪酸等物质,从而发出刺鼻难闻的恶臭味[1]的一种疾病.近年我院采用多功能治疗机治疗该病,效果满意,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腋窝区的汗腺通常分为两种,一种为外泌汗腺,又称小汗腺,具有分泌多量无色无味汗液及调节体温的作用,过度分泌则导致多汗症;另一种是顶泌汗腺,又称大汗腺,位于真皮与皮下组织交界处及皮下组织内。腋臭主要是由腋下大汗腺的分泌物经皮面附生细菌(主要为葡萄球菌)作用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释放出异常的气味。  相似文献   

12.
腋臭是指腋下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在大量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产生短链脂肪酸等物质,从而发出刺鼻难闻的恶臭味的一种疾病。近年我院采用多功能治疗机治疗该病,效果满意,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腋臭是美容科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之一。由于腋下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在大量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产生挥发性短链脂肪酸等物质,从而发出刺鼻难闻的恶臭味,当夏季气温高、饮酒或情绪澉动时汗液增多,味道也往往更大,以中青年多见,给患者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腋窝皱襞双平行切口治疗腋臭110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腋臭俗称“狐臭”,是由腋窝大汗腺(顶泌汗腺)分泌物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造成心理负担。我中心自2000年至今采用腋部顺皱襞双平行切口治疗腋臭110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顺腋皱纹切口腋臭根治术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腋臭俗称狐臭,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由于腋窝大汗腺分泌物经细菌分解产生异常气味所致,给患者社会交往带来不便,导致程度不同的心理负担。2005年以来,我科采用顺腋皱纹切口腋臭根治术治疗腋臭患者68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赵清 《中国美容医学》2008,17(7):1080-1081
腋臭又称局部臭汗症,俗称“狐臭”,是由腋窝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后经细菌分解,产生一种难闻的气味。虽不从根本上影响身体健康,但自身散发的异味令人不快,影响社交,以致给患者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目前,该病治疗方法颇多,外涂用药、激光、打硬化剂等等,效果均不理想,容易复发。手术治疗比较彻底,但不同的手术方法有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晓格  陈亮  李世荣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0):1532-1532
腋臭是腋下大汗腺分泌物中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所致的一种特殊气味[1]。常见于青壮年,女性多见,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社会活动。笔者在2009年10月~2011年5月间在局部肿胀麻醉下行腋部沿腋皱纹平行切口手术对57例腋臭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腋臭及腋部臭汗症,俗称“狐臭”,有一种特殊的刺鼻臭味。夏季更甚,常见于青壮年,其所发出的臭味与该部位的各种细菌分解大汗腺分泌物中有机物质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关。治疗腋臭的方法很多,但均不能彻底根治,经过多年的经验和实践,经小切口切除汗腺毛囊及浅筋膜治疗腋臭,避免了很多弊端,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腋臭是局限臭汗症,俗称"狐臭",是一种常见疾病,该病是由腋下顶泌腺(大汗腺)产生分泌物,排出体外后经细菌分解所致异味.腋臭虽不影响人体的功能、外观,但会影响工作、社会交往,对患者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自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我们对379例腋臭患者分别采用肿胀抽吸联合消痔灵灌浸术、腋皱襞切口皮下剥离术及单纯肿胀抽吸术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大汗腺腺体剥离手术深度及广度。方法对80例腋臭患者,采用小切口大汗腺剥离术治疗。标本从3方面取材:标本A所制切片主要用于镜下测量汗腺深度;标本B所制切片主要用于镜下观察汗腺与毛囊的关系;标本C所制切片用于观察术区边缘有无汗腺残留。结果 80例患者大汗腺深度为2.184~4.641 mm,平均深度(3.154±0.563)mm。其中男性大汗腺平均深度(3.114±0.569)mm;女性大汗腺平均深度(3.191±0.562)mm,不同性别间大汗腺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囊和汗腺无密切的共生关系;在大汗腺与周边正常脂肪组织的交界处取材,发现仍有大汗腺残留;在交界处外0.5 cm取材,基本无大汗腺残留。结论手术的参考深度为2.184~4.641 mm,手术范围不可单纯依赖腋毛范围,最少需剥离到大汗腺与周边正常脂肪组织的交界处;为了防止术后复发,手术范围扩大到大汗腺与周边正常脂肪组织的交界处外0.5 cm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