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对大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内镜下的大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对大肠肿瘤性病变或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1年8月~2002年8月结肠镜检查2926例次,病变采用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部分病变结合放大内镜及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开口分型(pit分型)并与病理诊断对照,pit分型采用工藤分型。结果:检出大肠隆起性病变共608个,非肿瘤性病变189个,占31.1%,其中增生性息肉114个(18.8%),炎性息肉56个(9.2%),P-J息肉4个(0.7%),幼年性息肉15个(2.5%);腺瘤性息肉260个,占42.8%;进展期癌159例(26.2%)。非肿瘤性息肉以Ⅰ、Ⅱ型腺管开口为主,占95.2%(180/189);而在腺瘤性息肉中,Ⅱ、ⅢL、Ⅳ型腺管开口分别占26.5%、56.9%、16.5%,尤其是管状腺瘤,Ⅱ型腺管开口伴轻至中度不典型增生的百分率为33.3%,ⅢL型腺管开口伴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为57.3%,而Ⅳ型腺管开口伴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为71.4%;进展期癌均表现为黏膜腺管开口破坏无结构,为VN型。结论:大肠腺管开口分型对于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以及早期大肠癌并指导及时的内镜治疗或手术切除具有重要意义及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染色放大内镜下大肠黏膜腺管开口类型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大肠癌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普通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的176例结肠黏膜外观异常的患者及15例结肠黏膜外观正常的病例,应用染色放大内镜,结合化学染色,对大肠黏膜腺管开口行Kudos分型,病变黏膜随后行黏膜活检或黏膜切除、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测量其MVD;分析黏膜腺管开口类型与MVD的关系.结果 176例大肠黏膜病变中,染色放大内镜发现腺管开口形态为Ⅰ型27例、Ⅱ型35例、ⅢL型54例、Ⅳ型49例和Ⅴ型11例;病理诊断黏膜炎性病变28例,增生性息肉36例,管状腺瘤53例,绒毛状腺瘤48例及大肠癌11例;15例正常黏膜腺管开口均为Ⅰ型,炎性病变腺管开口以Ⅰ型为主,增生性息肉腺管开口以Ⅱ型为主,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的腺管开口分别以ⅢL型和Ⅳ型为主,11例大肠癌则均表现为Ⅴ型腺管开口,黏膜腺管开口类型与大肠癌变之间具有相关性(rp=0.964,P〈0.001),且大肠黏膜病变腺管分级与MVD值也呈正相关,分级越高,MVD值也越高(rp=0.943,P〈0.001).Ⅴ型腺管开口MVD值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开口(P〈0.05);当MVD值≥30时,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结论 大肠黏膜腺管开口类型与组织病理学改变及MVD均有明显相关性,MVD越高癌变可能性越大,腺管开口形态联合MVD,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染色内镜与放大内镜诊治大肠息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肠息肉表面结构形态和病理组织学关系,以提高对小病灶的检出率及大肠息肉的实时诊治水平。方法对84例121枚大肠息肉用0.4%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观察其腺管开口形态,在根据工藤法基础上增加了混合型,Ⅰ、Ⅱ型为非瘤性息肉,ⅢL、ⅢS、Ⅳ及混合型为腺瘤性息肉,Ⅵ、ⅤN型为癌变,比较息肉腺管开口形态与大体形态和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带蒂息肉多为Ⅰ、Ⅱ型(14/18),ⅢL、ⅢS、Ⅳ、ⅤI、ⅤN及混合型主要为亚蒂和广基息肉(70/103),Ⅵ、ⅤN型均伴有糜烂或溃疡;小于1cm息肉多见于Ⅰ、Ⅱ型(37/42),Ⅲ、Ⅳ、Ⅴ及混合型多大于1cm(69/79);89.2%(108枚)的息肉位于直肠至脾曲结肠,各型与其发生部位无关。炎性、增生及幼年性息肉中非瘤性形态分型81.8%,瘤性形态分型18.2%;腺瘤中非瘤性形态分型3.1%,瘤性形态分型96.9%。分型判断瘤性和非瘤性息肉的敏感性为96.9%和81.8%,特异性为85.1%和95.7%,其诊断准确性为90.9%。结论黏膜染色结合放大内镜分析大肠息肉腺管开口形态,能有效鉴别大肠非瘤性息肉、腺瘤和癌,在检查过程中实时地选择性处理大肠息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大肠上皮表面腺管开口分型对诊断早期大肠癌以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3月采用结肠镜检查1280例,应用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对部分病变部位结合放大内镜及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pit分型),并与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pit分型应用工藤分型。结果 170例患者发现大肠隆起、扁平等不同病变共195个,共检出早期大肠癌10例,进展期癌52例,Ⅱa、IIb、II c、Ⅱa+Ⅱc病变76个。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型)病变有23个,直径为15~108mm,其中Ⅱ型2个,ⅢL5个,Ⅳ型8个,VA型1个,VN型3个。非肿瘤性息肉主要以I、Ⅱ型腺管开口为主,占80.45%;而腺瘤性息肉则主要以Ⅲ、Ⅳ型腺管开口为主,占82.48%;黏膜腺管开口破坏无结构为进展期癌的主要表现,为VN型;10例早期癌中有6例腺管开口为V型,其中VA型1个,VN型3个。结论大肠上皮表面腺管开口分型对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及早期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以及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指导及时的内镜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大肠黏膜表面型病变的癌变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放大内镜联合黏膜染色技术来寻找表面型病变(Ⅱ型),比较大肠黏膜隆起型病变(Ⅰ型)和Ⅱ型病变的癌变率。方法 连续3000例患者通过放大结肠镜检查来寻找大肠隆起型与表面型病变。应用息肉切除术或内镜黏膜切除术切除病变,全标本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 在3000例患者中。643例患者发现大肠黏膜病变(Ⅰ型、Ⅱ型)725处,其中Ⅱ型病变占病变总数的7.179%(61/725)。725处病变中有659个腺瘤。659个腺瘤中Ⅰ型病变598个(90.74%),Ⅱ型病变61个(9.26%)。全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发现Ⅰ型和Ⅱ型腺瘤性病变发生轻一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和早期癌的例数分别为269/598(44.98%)和34/61(55.73%)、43/598(7.19%)和11/61(18.03%)、7/598(1.17%)和6/61(9.84%)。结论 重度异型增生和早期癌的发现车Ⅱ型明显高于Ⅰ型病变。大肠黏膜腺瘤Ⅱ型病变与Ⅰ型病变比较,具有更高的癌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染色放大肠镜下大肠息肉样病变腺管开口的形态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使用0.5%美蓝对大肠息肉样病变部位进行染色,然后用放大电子结肠镜观察记录腺管开口的形态,进行活检电切后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 53例患者,普通电子结肠镜检出息肉56枚,经美蓝染色放大后又发现0.2~0.4 cm大小的息肉29枚,共计息肉样病变85枚.染色放大结肠镜可明显提高息肉病变的栓出率(P<0.001).pit分型Ⅰ型11枚,Ⅱ型7枚,Ⅲs型4枚,ⅢL型18枚,Ⅳ型21枚,Ⅴ型10枚,混合型14枚;85枚息肉样病变的组织学结果,增生性息肉30枚,管状腺瘤29枚,腺癌5枚,慢性炎症5枚,管状绒毛状腺瘤13枚,绒毛状腺瘤2枚,炎性息肉1枚.PitⅠ-Ⅲs型中没有出现绒毛状腺瘤改变,相应的组织学改变为增生性息肉或管状腺瘤.pitⅢ L-Ⅴ型均有绒毛形成.结论 观察染色放大肠镜下病变黏膜腺管开口的形态变化有助于判断大肠息肉样病变绒毛或乳头形成,与组织病理学结果有一致性,且可明显提高息肉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LST)在放大窄带成像(ME-NBI)下的腺管开口类型、毛细血管分型与病理类型的关系,评估ME-NBI对LST病理类型的预测价值,以更好地选择LST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检出的具有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且诊断为LST的病历,收集相关病历的发病部位、年龄、大小、内镜下形态、腺管开口类型、毛细血管分型和病理类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LST内镜下不同分型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直径、病变部位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与腺管开口、毛细血管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ME-NBI能有效预测LST病理类型,以更好地选择LST的治疗方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直肠部位及内镜下分型为结节混合型(LST-G-M)的LST易癌变,在肠镜检查时要特别注意直肠部位的病变及LST-G-M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息肉的术后护理,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及时处理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对47 例接受ESD或EMR治疗病例临床护理,近期观察结果,总结手术经验和护理体会。结果 所有病例操作顺利,安返病房,1例出现术后便血,立即行内镜下止血后痊愈;其余病例无迟发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三个月后复查创面愈合好,无肠管疤痕狭窄。结论 ESD、EMR治疗大肠息肉安全、有效;对患者术前准备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放大内镜观察不同大肠黏膜病变的pit形态,探讨其用于诊断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的准确性,研究大肠癌前病变及早期大肠癌的放大内镜下特点及其与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放大内镜观察病变表面结构,与病理准断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放大内镜诊断非肿瘤性病变(增生性、炎性、肥大赘生物)和肿瘤性病变(腺瘤和癌)的病理符合率分别为82.19%和96.05%。11个癌变病变中(8个黏膜内癌、2个黏膜下层癌、1个进展期癌),10个出现了Ⅴ型结构。30个病变同时进行了实体显微镜观察。结论放大内镜通过对pit形态的观察可以很好地区分非肿瘤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出现ⅤA型pit者多为黏膜内癌,出现ⅤN型者可能为黏膜下层癌或进展期癌。放大内镜与实体显微镜观察息肉pit形态,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纤维肠镜粘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16例19个大肠病变行EMR,经病理检查证实早期原位癌2例,腺瘤9例,粘膜赘生2例,息肉合并轻一中度不典型增生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结合结果及操作体会.对EMR操作的注意事项,治疗大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指征和价值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放大内镜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诊断的实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放大内镜观察胃黏膜微细形态的改变来判断Hp感染,以探讨放大内镜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 GIFQ-240电子放大内镜,选取200例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患者行变焦放大观察病变部位胃黏膜的微细结构。结果放大内镜诊断Hp感染与病理组织学及快速尿素酶检测无统计学差异;将放大内镜下集合静脉观察大体分三型,R型与I型或D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两型存在Hp感染;胃小凹分为五型,A型胃小凹为正常胃黏膜,x^2检验证实,C型小凹对应黏膜的Hp感染率高于B型(P〈0.01),其余各型间Hp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B、C、D、E存在Hp感染。结论电子放大内镜对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14.
色素内镜在电子结肠镜中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肠镜下应用色染料或色素可增强病变的定位和特征,有利于发现早期结肠肿瘤,且对于内镜下治疗有帮助,采用普通和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对于结病变的发现和性质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评价色素内镜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至7月在内镜中心拟作内镜下息肉切除的病例81例,117个息肉,分别采用普通结肠镜和放大镜下结合结合0·4%靛胭脂染色采用按工藤分类法进行分类,预测其病理类型,对于不能分类者再采用0·2%甲酚紫染色进行分类,然后行息肉电切后全部送病理活检,将病理结果与内镜下预测对比,分析色素内镜的临床价值。结果:普通电子镜采用靛兰胭脂红染色后所有息肉清晰显示其形态和边界,明显优于染色前。放大肠镜靛胭脂染色对64例87个息肉按工藤分类法进行分类,17例30个息肉靛兰胭脂红染色无法分类,采用0·2%的甲酚紫染色分类,其中Ⅰ型11个,Ⅱ型27个,Ⅲ型46个,Ⅳ型25个,Ⅴ型8例。与病理结果对比,息肉表面腺管开口为Ⅰ、Ⅱ型的的38例病变中全部为增生性息肉,Ⅲ型46个中ⅢL1型33个,管状腺瘤28个,管状绒毛腺瘤5个,ⅢL2型13个,管状腺瘤11个,管状绒毛腺瘤2个,本组未发现现Ⅲs型息肉。Ⅳ型25个中绒毛管状腺瘤15个,绒毛腺瘤8个,灶性癌变2个。Ⅴ型8例,Ⅴ1型3个,ⅤN型5均为腺癌。普通电子肠镜结合色素内镜发现息肉的能力优于普通电子肠镜,对于表面腺管开口的识别靛胭脂染色对ⅢL型,Ⅳ型,Ⅴ型腺管开口有较好的识别能力,明显优于普通电子肠镜,但是对于Ⅰ型、Ⅱ型的鉴别能力差。染色结合放大镜能较好地区分各型,腺管开口的类型对于肿瘤与非肿瘤的鉴别与病理类型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①普通肠镜结合色素内镜能提高发现结肠息肉敏感性,对于早其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价值。②放大肠镜结合色素内镜能清晰显示病变表面结构和腺管开口,对于肿瘤与非肿瘤的鉴别诊断接近病理诊断,对于早期癌的发现有很高的价值,值得更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LCT)联合阴道镜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18例LCT筛查结果及其中778例细胞学阳性行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结果,167例虽细胞学阴性,但临床高度可疑,行阴道镜检出并取活检。结果7118例患者中,778例LCT检查提示不典型鳞状细胞以上病变者,再行阴道镜下活检发现CIN以上病变429例,检出率为6.03%(429/7118)。167例LCT检查阴性但临床高度可疑病例,行镜下活检CIN以上病变78例,总检出率为7.12%[(429+78)/7118]。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采用LCT筛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细胞学阳性或临床可疑者应配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可提高CIN的检出率,但如果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可提高CIN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8例PCS病人行ERCP检查,根据不同病因,分别行内镜乳头插约肌切开术(EST)和/或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内支架治疗,取石治疗等。结果:243例(98%)ERCP成功,未发现异常24例,胆管结石141例,138例经1-3次内镜取石取净,乳头狭窄38例,经EST或EPBD治疗1次成功,其余有乳头旁憩室压迫乳头开口,乳头肿瘤等40例,行EPBD或ENBD等治疗后,均有满意疗效,总的并发症发生率4.0%,结论:ERCP能及早发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确切病因,内镜治疗胆管结石和乳头狭窄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探讨可能影响其检查结果的因素。方法:疑有消化道疾病但经胃镜、肠镜和腹部超声后均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37例,按年龄分为2组,其中≥70岁为高龄组(20例)。对37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并对可能影响胶囊内镜检查的因素如年龄、性别、腹部手术史、糖尿病史、是否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等做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37例患者经胶囊内镜检查后,明确诊断16例(43.2%);可疑诊断13例(35.1%);阴性病例8例(21.6%)。总检出率为78.4%。胶囊内镜检出小肠克隆氏病1例,小肠腺癌1例,出血性空肠炎1例,升结肠癌1例,血管显露、血管发育不良26例,小肠炎症10例,小肠息肉11例。本研究中,高龄患者的食管内时间、胃内时间和小肠内时间较长,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例均无胶囊滞留体内,但有1例食管滞留和1例胃内滞留,且均发生在高龄组;1例褐色肠液多影响观察,1例图像存在干扰影响观察。本研究有5例胶囊未进入结肠,视为未完成小肠检查,均发生在高龄患者中,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15,P=0.027),说明年龄对于小肠的检查有影响。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腹部手术史、糖尿病史、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药物史等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怀疑小肠疾患而无检查禁忌的高龄患者,胶囊内镜可作为首选检查,因其具有安全、无痛苦、顺应性好等优点而易于被患者接受。但高龄患者的胃肠道活动减弱,食管和胃内滞留率增高,小肠通过时间延长,所以在胶囊内镜的检查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可予增加胃肠蠕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TRTE)技术在预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TRTE引导下穿刺活检并经病理证实的43例患者,共68个病灶(良性36个,恶性32个),绘制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SR)法对恶性结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找出最佳诊断界点;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RTE、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PSA)及MRI 3种方法检出效率的差异性.结果 针对SR构建的ROC曲线确定的最佳诊断界点为2.900,其曲线下面积为0.937;综合弹性分级及SR 2种方法,TRTE预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38%、83.33%;TRTE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灶的符合率高于PSA检查(x2 =8.526 3,P=0.003 5),与MRI比较却无明显差异(x2=0.037 0,P=0.847 4).结论 TRTE经济、易行,其中的弹性分级法和SR法与经直肠超声(TRUS)结合使用,可作为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在TRTE引导下靶向穿刺可提高活检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舌下区占位性病变的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在此类病变诊断中的定位、定性价值.方法 收集了经术后病理作出诊断的57例舌下区占位性病例,回顾声像图观察肿块的大小,边界,形状,及CDFI观察血流情况.结果 57例按病理类型分为囊肿、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三组,超声对囊肿定性正确率93% (27/29);恶性肿瘤定性正确率100% (21/21);良性肿瘤定性正确率为86% (6/7).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舌下区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可为术前定位、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血脂水平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我院结直肠癌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清晨抽取5 m L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两组血脂、血清标志物水平,并分析肿瘤标志物检测价值。结果两组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TC、LDL-C、HDL-C水平较低,CEA、CA199、CA125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灵敏度(86.96%)、准确度(90.79%)均高于CEA、CA199、CA125单项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结直肠癌病情预后具有密切关系,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诊断结直肠癌,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