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引起小儿全面发育障碍的心理疾病,本文将1993~1996年以来儿保门诊工作中诊治的10例孤独症患儿报道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10例患儿全部来自河北省的汉族儿童,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4~7岁,平均年龄5岁3个月;父母职业:机关干部5例,工人2例,父为科技人员、母为教师2例,父为工人、母为农民1例。因此,患儿基本都生活在城市。父母性格:父母双方或一方为内向性格的占8例,10例均为完整家庭,无精神病家族史;1例生后出现苍白窒息,1例因其母有习惯性流产史,故经药物保胎后足月分娩,余无特殊。  相似文献   

2.
孤独症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期 ,以社会能力、言语交流及行为动作实质性异常为主要症状的严重的发育障碍。现将近 2年来我院儿童心理卫生专科门诊中诊治的 15例孤独症患儿作一分析。1 一般资料15例患儿来自全省 9个市县 ,男 13例 ,女 2例 ;年龄 3~13岁 ,平均年龄约 5岁 ,从发现异常到门诊诊断约为 3年。本组 15例孤独症均符合 DSM- 的诊断标准。本组患儿 14例为第 1胎 ,1例为第 2胎 ,出生情况正常。母孕期心情不好 3例 ,胎动弱 2例。除 1例为单亲家庭外 ,余 14例均为完整家庭 ,亲子关系好。独生子女 14例 ,非独生子女 1例。父母文化程度 :…  相似文献   

3.
廖冰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8):692-693
儿童孤独症 (childhoodautism )是儿童心理疾病和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1943年由美国医生Kanner首先报道 ,近年来逐渐被我国医疗机构重视并予以认真研究。1993年9月~2002年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接受诊治该症12例。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本文12例中 ,男9例 ,女3例。就诊年龄24月~30月。主要表现为语言发育障碍 ,迟迟不会讲话 ,对他人缺乏兴趣 ,反应冷漠 ,情绪不稳定 ,注意力分散、好动 ,常有破坏攻击行为。1 2治疗方法 :采取教育、训练、药物相结合。教育主要是心理干…  相似文献   

4.
儿童孤独症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戎  潘丹丹  孙明明 《贵州医药》2007,31(8):701-702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重复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患病率各国报道不一,国外流行病学调查孤独患病率为1‰,男女发病差异显著,比例为4∶1[1],无明显的文化和种族差异。目前贵州省尚无儿童孤独症的相关研究报道。现将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就诊于我院小儿神经专科门诊的31例儿童孤独症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门诊病例共31例,其中男24例,女7例,年龄1岁10月至7岁,1岁10月至3岁21例,3~7…  相似文献   

5.
儿童孤独症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功能型孤独症患儿临床特征性行为表现.方法 根据主诉及病史中是否有特殊才能将58例孤独症患者分为高功能组和低功能组,进行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高功能组与情绪有关的行为如孤僻、恐惧、冲动行为、脾气暴躁、明显敌意等明显高于低功能组.结论 高功能型孤独症患者存在较强的情绪反应,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儿童孤独症9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孤独症临床症状特点,探讨矫治方法。方法使用统计学方法对9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孤独症以语言障碍和交流障碍为主,行为及教育矫治、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是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有效方法,年龄越小、训练时间越长越密集效果越好。结论以语言发育迟缓伴非言语性交流障碍为主诉的儿童应考虑孤独症的可能,综合训练是治疗孤独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孤独症是以社会交往障碍、刻板行为、语言交流障碍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迄今为止,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仍没有找到孤独症确定的发病因素。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和假说试图从基因、神经基础和意识等各个角度解释孤独症的言语、交往能力、社会功能以及想像能力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儿童孤独症的一般情况,了解其预后情况。方法:收集144例孤独症门诊患者的一般信息,采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44例患儿中3岁以前初诊者占9.03%,3岁以后发现症状就诊的患儿占90.97%,目前仍能上学和就业的患儿仅占3.47%,在家的患儿占96.53%。结论:本病预后不良,多数患儿无法就业和升学,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巨大的负担。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和早干预。  相似文献   

9.
儿童孤独症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分析了儿童孤独症的病因、临床表现,目前治疗上尚无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非药物与药物治疗。认识儿童孤独症,及早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工作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孤独症组(AD)27例和对照组(NG)30例。研究对象给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结果:27例患儿中,BAEP正常11例(40.7%),异常16例(59.2%),主要表现为波幅改变、波潜伏期、峰间期延长、波形分化不良或听阈值增高。结论:孤独症患儿听力基本正常,但存在BAEP异常,提示脑干听觉传导通路异常,可能是造成其认知与语言发育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辅助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25例仅采用康复训练干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采用心理教育量表(PEP)、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在认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3个PEP项目及CARS总分方面疗效较对照组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模仿、大肌肉、小肌肉分项目方面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能显著提高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其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善孤独症患儿的认知、语言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张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238-239
目的分析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进行综合性干预措施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儿童孤独症进行综合性干预训练。结果干预治疗后患儿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能力等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综合性干预训练是治疗孤独症的有效方法 ,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对患儿及早实施科学的训练和护理,对改善孤独症患儿生活自理、躯体运动、感觉、交往、语言能力等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婴儿家长和医生对儿童孤独症的知晓情况及对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儿童孤独症知晓率调查表,共计22题,对来院正常健康体检≤1岁婴儿家长、社区儿保医生、医院儿科医生三组对象发放填写,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调查表总得分家长组(14.56±2.47)分,社区医生组(15.89±2.41)分,儿科医生组(17.39±2.05)分(P<0.01),在概念、症状、病因、治疗各部分得分结果与总得分相似,儿科医生组最高,家长组最低(P<0.01),在诊断方式部分家长组高于医生组。结论儿科医生对孤独症的某些症状认识不足,不利于孤独症的早期诊断;家长对孤独症语言发育异常的认知偏离不利于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4.
问:孤独症和自闭症有什么关系? 答:孤独症和自闭症是一回事.在国外及其港、澳、台地区称之为自闭症,我国大陆将其译为孤独症.  相似文献   

15.
孤独症儿童的综合康复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跃  田国英  周永红 《江苏医药》2006,32(10):979-979
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以缺乏情感、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及刻板行为为特征,属于全面发育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较少见疾病,患病率为4/万~5/万,目前对该病国际上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措施。我院康复科2000年-2005年对46例孤独症患儿进行连续6个月以上的综合康复训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1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配合高压氧治疗,10 d为1个疗程,每天1次,2个疗程之间间隔10 d。每个患儿3~5个疗程,高压氧治疗前及治疗后均做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降低10分以上者为显效,降低5~10分为有效,降低5分以下者为无效。结果 1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结论 ASD症状越轻,干预的年龄越小,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高压氧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确实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岁前有和无睡眠障碍孤独症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岁前患有孤独症的患儿进行CARS孤独症评定测量。结果3岁前患有睡眠障碍的患儿孤独症症状重于无睡眠障碍者。患儿2~4岁发生睡眠障碍后的孤独症症状加重,并且患有睡眠障碍儿童在情感、社交能力上表现出综合性问题较多。患儿5~8岁发生睡眠障碍后,其与无障碍儿童病症情况接近,而且,发生睡眠障碍患儿情感等方面表现出优于无障碍儿童的情况。结论患儿3岁前患有睡眠障碍,其孤独症症状发展走向与无障碍者不同。3岁前儿童的起始症状严重,但随后病情趋缓。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儿童孤独症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50例5~14岁孤独症儿童,给予8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前ATEC评分为(30.1±6.7)分,治疗后为(7.1±4.5)分,孤独症的行为问题得到显著改善。有1例发生椎体外系不良反应,尿潴留3例,出现食欲增加10例,血清泌乳素增高5例。结论利培酮口服液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确切,起效快,可显著改善孤独症所产生的行为问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作为改善孤独症行为药物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儿童孤独症患者给予感觉统合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了67例儿童孤独症患者,从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60例儿童孤独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给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感觉统合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对于儿童孤独症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临床收治儿童孤独症患者时,应尽量给予感觉统合训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周洁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4):217-218
目的进行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病学分析,观察干预治疗及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50例患儿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观察孤独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同时采用行为干预、结构化教育、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音乐护理治疗等早期干预方法进行治疗,时间平均6个月,5d/周,8h/d。结果妊娠史、出生史、发育史、家族史(父母精神、智力情况)、家庭教育情况等与孤独症的发病有密切关系;采用干预治疗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治疗儿童孤独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