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技霉素是一组以4″-异戊酰螺旋霉素为主的基因工程杂合抗生素,除了主要组分4″-异戊酰螺旋霉素III、II、I(生技霉素A1、B1、E1)和小组分4″-丁酰/异丁酰螺旋霉素III(生技霉素A2α/A2β)以外,还含有其它4″-酰化螺旋霉素II和少量杂质。采用连续逆流分配法,碱性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中压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并以薄层层析和HPLC作为检测手段,从生技霉素混合物中分离得到了四个小组分A0、B2、B3和C2,其含量分别为0.5%、3.3%、6.2%和2.6%,其中B2为B2α和B2β两个异构体的混合物。经过UV、IR、SI-MS、GC-MS、^1H-NMR、^13C-NMR、^1H-^1H COSY6等光谱分析,并与生技霉素A1、B1、A2α、A2β等的光谱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了生技霉素B2α为4″-丁酰螺旋霉素II,B2β为4″-异丁酰螺旋霉素II,其中4″-异丁酰螺旋霉素II变一个新的基因工程杂合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生技霉素是一组以4"-异成酰螺旋霉素为主的基因工程杂合抗生素,除了主要组分4"-异戊酚螺旋霉素Ⅲ、Ⅱ、Ⅰ(生技霉素A1、B1、E1)和小组分4"-了酰/异丁酞螺旋霉素Ⅲ(生技霉素A2a/A2β)以外,还含有其它4"-酸化螺旋霉素和少量杂质。采用连续逆流分配法,碱性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中压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并以薄层层析和HPLC作为检测手段,从生技霉素混合物中分离得到了四个小组分A0、B2、B3和C2,其含量分别为0.5%、3.3%、6.2%和2.6%,其中B2为B2a和B2β两个异构体的混合物。经过UV、IR、SI-MS、GC-MS、1H-NMR、13C-NMR、1H-1H COSY等光谱分析,并与生技霉素 A1、B1、A2a、A2β等的光谱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了生技霉素B2a为4"-丁酰螺旋霉素Ⅱ,B2β为4"-异丁酰螺旋霉素Ⅱ,其中4"-异丁酰螺旋霉素Ⅱ为一个新的基因工程杂合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生技霉素是一组以4"-异戊酰螺旋霉素为主的基因工程杂合抗生素,除了主要组分4"-异戊酰螺旋霉素Ⅲ、Ⅱ、Ⅰ(生技霉素A1、B1、E1)和小组分4"-丁酰/异丁酰螺旋霉素Ⅲ(生技霉素A2α/A2β)以外,还含有其它4"-酰化螺旋霉素和少量杂质.采用连续逆流分配法,碱性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中压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并以薄层层析和HPLC作为检测手段,从生技霉素混合物中分离得到了四个小组分A0、B2、B3和C2,其含量分别为0.5%、3.3%、6.2%和2.6%,其中B2为B2α和B2β两个异构体的混合物.经过UV、IR、SI-MS、GC-MS、1H-NMR、13C-NMR、1H-1H COSY等光谱分析,并与生技霉素A1、B1、A2α、A2β等的光谱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了生技霉素B2α为4"-丁酰螺旋霉素II,B2β为4"-异丁酰螺旋霉素Ⅱ,其中4"-异丁酰螺旋霉素II为一个新的基因工程杂合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生技霉素是一个多组分的基因工程杂合抗生素,含有主要成分4”-O-异戊酰螺旋霉素Ⅲ、Ⅱ、I(生技霉素A1、B1、E1)和其它4”-O-酰化螺旋霉素及少量杂质。采用逆流分配层析、碱性硅胶柱层析和中压柱层析等分离方法,从生技霉素混合物中又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小组分——生技霉素B0。经Uv、IR、FAB—MS、^1H—NMR、^13C-NMR和^1H-^1H COSY等光谱分析表明,生技霉素B0的结构为4”-O-(3-甲基-2-丁烯酰)螺旋霉素Ⅱ,是一个新的4”-O-酰化螺旋霉素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生技霉素的组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对流分配、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中压液相层析等分离技术 ,从基因工程菌 WSJ- 1的活性产物生技霉素中分离了 16个化合物。其中除主要产物生技霉素 A1 、B1 、E1 (4″- O-异戊酰螺旋霉素 、 、 )外 ,还包括生技霉素 A2α,A2β,生技霉素 B3,C1 (4″- O-丁酰 ,异丁酰 ,丙酰 ,乙酰螺旋霉素 )及生技霉素 B2α,B2β,C2 ,D1 (4″- O-丁酰 ,异丁酰 ,丙酰 ,乙酰螺旋霉素 ) ,以及新的 4″-酰化螺旋霉素生技霉素 B0 [4″- O- (3-甲基 - 2 -丁烯酰基 ) -螺旋霉素 ]。还有可能是 4″- O-酰化螺旋霉素生物合成中间体的生技霉素 A0 (普拉特霉素 A1 ) ,生技霉素 P1 、P2 (螺旋霉素 , )和生技霉素 P3(新螺旋霉素 )。文中报道了这些化合物的分离 ,性质及结构。并总结报道了具有重要鉴别意义的这些化合物中 C- 3,C- 4″酰基侧链的 1 H及 1 3C- NMR数据。  相似文献   

6.
生技霉素是一组4"-酰化螺旋霉素,继从生技霉素产生菌发酵液中分离到主要组分生技霉素A和B之后,利用两相分配及柱层析的分离方法,又分离到分子量为968的化合物生技霉素A2。根据其UV、IR、FAB-MS、1H-NMR、13C-NMR、DEPT谱、1H-1HCOSY的分析及与4"-异戊酰螺旋霉素Ⅲ(即生技霉素A)光谱数据的比较表明生技霉素A2含分子式皆为C50H84N2O16的4"-异丁酰螺旋霉素Ⅲ(生技霉素A2β)和4"-丁酰螺旋霉素Ⅲ(生技霉素A2α)。生技霉素A2碱水解产物中游离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及GC-MS分析支持了以上结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28(7):385-387
生技霉素是一个多组分的基因工程杂合抗生素,含有主要成分4"-O-异戊酰螺旋霉素Ⅲ、Ⅱ、Ⅰ(生技霉素A1、B1、E1)和其它4"-O-酰化螺旋霉素及少量杂质.采用逆流分配层析、碱性硅胶柱层析和中压柱层析等分离方法,从生技霉素混合物中又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小组分--生技霉素B0.经UV、IR、FAB-MS、1H-NMR、13C-NMR和1H-1H COSY等光谱分析表明,生技霉素B0的结构为4"-O-(3-甲基-2-丁烯酰)螺旋霉素Ⅱ,是一个新的4"-O-酰化螺旋霉素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生技霉素是一组4″-酰化螺旋霉素,继从生技霉素产生菌发酵中分离到主要组分生技霉素A和B之后,利用两相分配及柱层析的分离方法,又分离到分子量为968的化合物生技霉素A2。根据其UV、IR、FAB-MS、^1H-NMR、^13C-NMR、DEPT谱、^1H-^1HCOSY的分析及与4″-异戊酰螺旋霉系Ⅲ(即生技霉素A)光谱数据的比较表明生技霉素A2含分子式皆为C50H84N2O16的4″-异丁酰螺旋霉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高产的4"异戊酰螺旋霉素,将4"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整合入螺旋霉素产生菌S.spiramyceticusF21染色体,构建成功了一株稳定的生物工程菌WSJ1,继从该菌株代谢产物中分离获得生技霉素A1(4"异戊酰螺旋霉素)、生技霉素B1(4"异戊酰螺旋霉素),又分离获得一主要组分生技霉素E。经UV、FTIR、HRSIMS、1HNMR、13CNMR、1H1HCOSY等光谱分析和与生技霉素A1及相关文献的光谱数据比较,确定生技霉素E为本菌株目标化合物之一——4"异戊酰螺旋霉素,高效液相分析表明,该生物工程菌代谢产物中4"异戊酰螺旋霉素含量超过55%。  相似文献   

10.
生技霉素A及B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从含有4"-酰化酶基因的螺旋霉素产生菌-基因工程菌的培养物中分离到一组4"酰化螺旋霉素,命名为生技霉素。其在体内对小鼠实验感染的治疗作用比乙酰螺旋霉素强。生技霉素主要组份为生技霉素A和B。通过溶媒提取,真空层析,制备薄层层析等方法得到了生技霉素A、B的纯品。生技霉素A的紫外最大吸收在230.8nm。具有与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吉他霉素类似的红外吸收光谱,分子量为982(FABMS:M+H,983)。分子式C51H86N2O16。通过对FABMS,1H-NMR,13C-NMR,DEPT,COSY及HETCOR谱分析,鉴定生技霉素A的结构为4"-异戊酰螺旋霉素Ⅲ,并对4"-异戊酰螺旋霉素Ⅲ的84个连碳氢的1H-NMR信号作出了明确归属。生技霉素B与生技霉素A具有类似的紫外及红外吸收光谱。分子量为968(FABMS:M+H,969),比A小14个质量单位。主要根据1H-NMR及13C-NMR谱的分析及与生技霉素A的1H-NMR及13C-NMR谱的比较,鉴定生技霉素B的结构为4"-异戊酰螺旋霉素Ⅱ。  相似文献   

11.
生技霉素E(4″—异戊酰螺旋霉素Ⅰ)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高产的4″-异戊酰螺旋霉素,将4″-异戊酰基转移基因整合入螺旋霉素产生菌Sspiramycelicus F21染色体,构建成功卫株稳定的生物工程菌WSJ-1,继从该菌株代谢产物中分离获得生技霉素A1(4″-异戊酰螺旋霉素Ⅲ),生技霉素B1(4″-异戊酰螺旋霉素Ⅱ),又分离获得一主要组分生技霉素E。  相似文献   

12.
生技霉素药代动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生技霉素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测定狗口服生技霉素 10mg·kg-1,2 0mg·kg-1,30mg·kg-1血药浓度并与乙酰螺旋霉素比较 ;测定大鼠灌胃生技霉素 40mg·kg-1,80mg·kg-1,12 0mg·kg-1血药浓度及大鼠灌胃生技霉素 40mg·kg-1后尿、胆汁活性产物回收率。血药浓度及尿、胆汁药物浓度以微生物法测定。 3P87程序拟合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狗口服 3组剂量生技霉素 ,结果表明药物吸收较快 ,lag time为 10~ 30min ;Tmax1 43~ 2 44h ;Cmax1 0 2~ 2 94g·L-1;T1/ 2α0 48~ 1 81h ;T1/ 2 β8 40~10 5 2h ;3组剂量AUC值分别为 15 2 5 ,2 3 70 ,31 40mg·L-1·h-1,表明药物在此剂量范围内呈线形药代动力学特征 ;MRT值分别为 8 11,8 38,8 71h ,不随剂量增减而改变。大鼠口服 3组剂量生技霉素 ,Tmax1 5 7~ 2 45h ;Cmax0 39~ 3 14mg·L-1;T1/ 2α 1 36~ 1 77h ;T1/ 2 β15 6 3~2 0 6 4h ;MRT值约为 13 0h。AUC值分别为 8 44、16 5 4、37 5 8mg·L-1·h-1,同样呈线形药代动力学特征。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进行狗口服 3组剂量乙酰螺旋霉素药物动力学对比实验 ,测得ASPM药物动力学参数为 :lag time为0 37~ 0 44h ;Tmax1 49~ 2 2 6h ;Cmax 0 87~ 3 34mg2 0 0 0 0 3 0 5收稿 ,2 0 0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比格犬血浆中可利霉素的3种主要成分异戊酰螺旋霉素Ⅰ、Ⅱ、Ⅲ及3种主要代谢物螺旋霉素Ⅰ、Ⅱ、Ⅲ浓度的UPLC-MS/MS分析方法,并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选用Kinelex XB-C_(18)柱,以乙腈-5 mol·L~(-1)乙酸铵-甲酸(体积比为88∶12∶0.2)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扫描。结果该方法在1~250μg·L~(-1)内螺旋霉素I、异戊酰螺旋霉素Ⅰ、Ⅱ、Ⅲ线性关系良好,1~1 000μg·L~(-1)内螺旋霉素Ⅱ、Ⅲ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90.58~96.73%,基质效应96.78~114.98%,日间和日内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值均小于15%。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可利霉素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血浆浓度测定,且血浆中代谢物SPM的浓度远高于主要组份Iso-SPM。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溶剂萃取和反萃取丙酰螺旋霉素的有关性质,并与螺旋霉素作了比较。根据螺旋霉素及丙酰螺旋霉素的表观分配常数与pH的模型式,用高斯牛顿法回归理论分配系数分别为33.62和19.01,并通过回归首次得到丙酰螺旋霉素的解离常数为7.76和5.2。通过在磷酸盐缓冲液体系中的反萃取实验得到反萃取的经验模型为K+a=b+c*pH,通过计算可知当pH为3.15和3.24时,丙酰螺旋霉素和SPM反萃取率达到最大,分别为48和102。另外还研究了温度对萃取和反萃取的影响。根据所得公式可以得到丙酰螺旋霉素的计算诺模图。  相似文献   

15.
用大孔吸附树脂等方法分离丙酰螺旋霉素(ProSPM),除得到以前分离的丙酰螺旋霉素III(ProSPMII)外,又得到一个新成分。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UV,HRMS,1HNMR,13CNMR(含DEPT)和1H13CCOSY]数据,并与ProSPMII比较,ProSPMII仅C3酰基不同,命名为丙酰螺旋霉素II(ProSPMII)。  相似文献   

16.
丙酸盐对利福霉素生物合成的调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外源添加10mmol/L的丙酸盐能促进地中海拟无枝酸杆菌U32合成利福霉素SV30%。研究发现丙酸盐由两条酶学途径,即酰基CoA合成酶系统、脂肪酸激酶偶联酰基磷酸转移酶系统激活形成丙酰CoA,进而由丙酰CoA羧化酶催化形成利福霉素合成前体(2S)-甲基丙二酰CoA,因而促进了利福霉素的合成。在两个丙酸盐激活酶系统中,丙酰CoA合成酶为组成型表达,而丙酸激酶/丙酰磷酸转移酶可由丙酸盐所诱导。过量的氨  相似文献   

17.
用双水相萃取丙酰螺旋霉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双水相萃取(ATPE)丙酰螺旋霉素(PRO-SPM),分别用PRO-SPM溶液和发酵液,对聚乙二醇(PEG)和磷酸盐成相系统进行了研究,选出了合适的成相系统。在研究中发现PRO-SPM对成相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数据提出在PRO-SPM的双水相萃取过程中疏水作用是影响萃取的主要因素,与蛋白质以静电效应为主不同。用发酵液进行放大试验并与溶媒法进行比较,ATPE法萃取收率提高了32%,而纯度有所下降。初步探讨了聚合物的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8.
基因工程产物生技霉素对小鼠致畸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春燕  孙涛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8,23(4):306-308,318
利用基因重且技术获得的生技霉素素对胚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技霉素经口服给药的三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环磷酰胺组小鼠孕鼠体重均未受明显影响,但环磷酰胺吸收胎率和死胎率明显增加,活胎率减少,环磷酰胺对胎鼠有明显致畸作用(P〈0.001)。生技霉素大剂量对胚胎有一定毒性,所致吸收胎比阴性对照有所增加,但对胎鼠未见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双水相技术,并与有机溶剂萃取技术于PH8.0-8.5采用14%聚乙二醇200018%Na2HPO4系统,建立了丙酰螺的全发酵液萃取新工艺。  相似文献   

20.
全发酵液萃取丙酰螺旋霉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双水相技术,并与有机溶剂萃取技术结合,于pH8.0~8.5,采用14%聚乙二醇2000-18%Na2HPO4系统,建立了丙酰螺旋霉素的全发酵液萃取新工艺。小试收率达到69.2%,对照的乙酸丁酯萃取工艺的收率为5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