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理机制就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而口服降糖药主要是针对上述两大机制而设计的,分为胰岛素促泌剂和胰岛素增敏剂。[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胰岛β细胞功能保护与理想的胰岛素促泌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障碍。 2 0 0 3年底对新型胰岛素促泌剂—那格列奈举行了专题讨论会。那格列奈是来源于氨基酸 (D 苯丙氨酸 )的胰岛素促泌剂 ,其促胰岛素分泌呈血糖依赖性 ,可有效控制高血糖症和减少空腹低血糖的发生率 ,防止对 β细胞的过度刺激和保护胰岛功能。那格列奈是一种新型的治疗 2型糖尿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减肥手术作为减轻体质量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分为限制型手术、吸收不良型手术及联合型手术.减肥手术在减轻体质量的同时也使肥胖患者的糖尿病得到了缓解,但其缓解糖尿病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除了体质量减轻、摄食减少外,关于肠促胰岛素在减肥手术中的作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减肥手术的术式、疗效、安全性及治疗糖尿病的可能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泵治疗是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的有效手段,现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胰岛素泵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胰岛索促泌剂继发失效者、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伴自主神经病变者、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机制主要涉及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抵抗(IR),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提高体内胰岛素的水平和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其他的治疗手段还包括延缓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等。胰岛素分泌缺陷在T2D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早期表现为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缺失。随着T2DM病程的增加,胰岛β细胞衰竭,胰岛素和胰岛素原分泌水平减少。推荐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简  相似文献   

7.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老年2型DM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组血浆促心肌素1-(CT-1)升高,心肌梗死患者高于心绞痛患者,与心肌酶呈正相关。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升高更明显,糖尿病早期已有心血管病变,CT-1反映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作为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标识物。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治疗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0.
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和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二者均为肠促胰岛素,它们通过影响血浆Ins水平来控制服糖后的血糖水平,即肠促胰岛素效应。肠促胰岛素在T2DM中有关键作用而且有改变疾病进展的潜力。肠促胰岛素通过多数相应的肠促胰岛素受体介导。作用于胰腺促进胰岛素分泌,同时在细胞水平起作用增加胰岛素基因转录和胰岛素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一年半后的血糖达标与胰岛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开放非随机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入组107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CDS指南按BMI≥24kg/m2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增敏剂(A组),和BMI≤24kg/m2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促泌剂(B组)。平均随访1.5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G、LDL-C、HD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AI)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较基线时提高(55.5~70.37%,48.94~65.96%),增敏剂组治疗后HOMA-IR、HOMA-IAI与基线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泌剂组治疗后,HOMA-IS、HOMA-IR以及HOMA-IAI与基线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实行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管理后显著提高血糖的达标率并有利于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痛风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 30例T2DM合并痛风患者(T2DM Gout)、30例无痛风的T2DM患者、30例痛风患者(Gout)、26名正常人作对照(NC),进行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血糖(2hPG)、胰岛素(2hlns)及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的测定,同时检测高、低亲和力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R1、R2)和高、低亲和力常数(K1、K2),并以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应变量,Fins、年龄、体质指数(BMI)、TG、TC、LDI~HDL、收缩压(SBP)、舒张压(DBP)、UA、R1、R2、K1、K2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T2DM合并痛风患者IR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变化的关系。结果 T2DM合并痛风较无痛风的T2DM患者LDL明显升高,HDL降低,HOMA-IR显著升高,且R1、R2、K2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示:在α-0.05水平,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Fins、BMI、R2、K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2DM合并痛风较无痛风的T2DM患者存在明显IR,且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和亲和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T2DM)代谢紊乱的主要特点是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及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使患者的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相关研究表明胰岛素自身可能存在双向性作用,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近年来,多项大型的观察性研究以及少量的随机对照性研究结果也不尽一致。目前,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作用机制较为流行“双信号通路”假说。进一步研究和阐明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对100对研究对象测量其血压,收集既往高血压史、既往高血压治疗和控制等方面的信息.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间的关系,估计比值比(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既往高血压史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存在统计学关联,经调整可能混杂因素的作用后这种关联仍然存在.结论:血压水平增高、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可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合并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肠促胰岛素(Incretin)具有进食后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胰岛素生物合成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在维持血糖稳态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关于肠促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生(化名)今年31岁,去年在单位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9.8mmol/L,医生建议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他心里很纳闷,认为自己平时无口渴、喝水多、多尿、消瘦等问题,怎么就得糖尿病了?经医生检查,高先生身高175厘米,体重98公斤,腰围118厘米,血压140/90毫米汞柱,身体肥胖,不爱运动。无糖尿病家族史。当时医生给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其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102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2型糖尿病组(30例)、冠心病组(36例)、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组(36例);同时选取39例正常对照者分别测定血清铁蛋白浓度和其他临床指标,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冠心病组及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组较冠心病组亦升高(P<0.01);2型糖尿病组、冠心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铁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铁蛋白进入回归方程,OR值分别为1.65、22.74、0.33、1.08,P<0.05。结论铁蛋白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内脂素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90例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中,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51例,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不合并2型糖尿病组)39例;另外选择3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人群的血浆内脂素的水平。结果不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各亚组间比较,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内脂素高于不合并2型糖尿病组(P<0.01),血浆内脂素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各亚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血浆内脂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合并2型糖尿病者血浆内脂素水平升高更明显,而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月31日,英国研究者在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发表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关注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胰岛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癌症和全因死亡危险升高相关。尽管文章作者指出,在解读结果时应考虑到不同治疗组患者基线特征存在差异,此项研究仍引发医师和患者对于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担忧和思考。因而,有必要深入分析此项研究,并回顾和审视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一、回顾性队列研究再度关注胰岛素安全性近年,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的迅速增长,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大幅增加。胰岛素的广泛使用在改善血糖控制的同时,也让一些医师对其安全性心存顾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